「我的扶貧故事」駐村兩代人,幫扶父子兵|從江縣西山鎮務林村第一...

2020-12-19 天眼新聞

六十多年前,我的父親曾在務林村當了五年的掃盲教師。

當我告知他,我將去務林村駐村時,他有些激動:「是老天特意安排的吧?我在那裡掃盲五年,你現在又搞扶貧!去吧!那裡是窮了點,但人還是很實在的!」  春去秋來兩輪迴,八百多個晝夜過去了。其間,酸甜苦辣都嘗遍。再仔細品味,便有了下面的一幕幕。

幫助群眾摘糯禾

駐村第一天,與村組幹見面,了解基本村情。深度貧困村的自然條件基本都一樣,不必多說。令我詫異的是,這個170多戶,近1000口人的村子,目前全村只有一名在校大學生,大專(高職)生五人,高中生屈指可數。  作為一名學校派出的駐村幹部,我自然知道該做什麼。撈裡小學的校長和教師也希望我能打破當前教育困境。除了通過我對學生進行精神鼓勵外,很難對撈裡小學有什麼大的改變。

召集大學同學為撈裡小學捐款

「六一節」如期而至,學校邀請我同師生們一起過節。我的主要任務是「給孩子們說幾句話」。我深知,僅有精神鼓勵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定的物質來支撐。兩個月之後,我的大學同學們為「撈裡小學助學基金」捐款了68666元。  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是駐村工作應有的基本形式。摘禾是最好的載體,在從江的苗村侗寨,摘禾就意味著吃燒魚。兩年駐村,燒魚沒少吃。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魚苗是政府送的,請你們來吃也是我們的一番心意。你們吃的香,我們也高興!」

挑糯禾回貧困戶石永卿家

蘆笙節時,我買了一隻三十餘斤的本地山羊,讓幾位扶貧對象戶按他們的意願和方式宰殺、烹製菜餚,在農戶家裡擺了五桌酒席,讓大家聚會。他們和我像久別的故人,把酒言歡,不亦樂乎!更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我把年逾八旬的父母也帶去和他們過節——其中兩位年過古稀的老人還是我父親當年掃盲的學生!師生相見,不勝感慨光陰易逝,天地日新,盛讚當今社會有太多的驚喜!

召開群眾會議

每一位駐村幹部的故事都可以寫一本書,因為駐村,我與家人咫尺百裡,不能時常含飴弄孫,也未能為父母奉灑掃於晨昏,尤其是父親因病住院,我也不能臨親側侍疾,深以為痛……然而我得到的更多:我交了許多朋友,豐富了閱歷,增長了才幹,磨鍊了意志;最重要的是,我和千千萬萬個駐村幹部一樣,在政府和百姓之間構築了一道道信任的橋梁!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夏華 整理編輯 孫文竹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心中有群眾 不懼幫扶艱丨從江縣東朗鎮關雄村第一...
    「徐書記、楊局長,這次局裡派我去關雄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我覺得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不管怎麼樣,只要心中裝有責任和群眾,就不怕脫貧幫扶路的艱辛,請領導們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這是我到貴州黔東南州從江縣東朗鎮關雄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臨走時,向局領導承諾的一番話。
  • 「我的扶貧故事」了解群眾需求,才能讓我的幫扶落到實處|從江縣往...
    我叫塗越,是黔東南州從江縣往洞鎮增盈村指揮所駐村幹部第八網格的網格員。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來駐村工作已經一年多了,其間種種感慨良多。我所在的網格區的65戶293人農戶,13戶59人貧困戶,4戶危改戶,1戶透風漏雨戶,1戶人畜混居戶的情況依然歷歷在目,我相信這將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是生命中不可磨滅的一筆。使我完成了從一個不諳世事剛畢業大學生到扶貧幹部的蛻變,接受了心靈上的洗禮。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經歷是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丨從江縣加勉鄉汙...
    剛駐村那天,我的小孩才出生沒多久,如今,一晃四年過去,時間過得飛快,小孩已上幼兒園了。我叫梁吉斌,今年40歲,是從江縣生態移民局普通工作人員。2017年,派駐從江縣下江鎮擺亥村任第一書記,2018年至2020年,駐從江縣加勉鄉任汙俄村第一書記。駐村的生活充滿了酸甜苦辣,但使我感受到的溫暖與受到的肯定也很多。
  • 「我的扶貧故事」真情幫扶暖民心丨從江縣剛邊鄉良田村第一書記田...
    我叫田興偉,是共青團黔東南州委一名在職幹部,2018年4月到從江縣剛邊鄉良田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為擴大集體經濟收入,在獲得東西部對口幫扶良田村停車場(村集體食堂)項目後,我與村兩委第一時間對項目的實施進行研究選址。  有部分群眾以土地入股難見收益為由拒絕土地入股,我多次入戶協調,反覆做工作,最後才得以完成停車場項目的選址及土地入股工作。
  • 「我的駐村幫扶故事 ⑥」
    【我的駐村幫扶故事 ⑥ 】 兢兢業業辦扶貧,真心實意暖人心——縣農業農村局駐衛莊鎮任村工作隊事跡展運城黨建今天編者按: 我縣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經過廣大幹部群眾幾年來艱苦卓絕的奮鬥在脫貧摘帽的關鍵時期,為充分展示駐村幫扶工作一線的感人事跡和先進典型,集中展現駐村幫扶取得的成效,講好絳縣扶貧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營造濃厚氛圍、凝聚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在全縣開展了「我的駐村幫扶故事」徵文活動,得到了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駐村幫扶幹部的積極響應。
  • 「我的扶貧故事」留下青春,帶回故事丨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駐村幹部...
    我叫陳安祥,是貴州省凱裡高速公路管理處的一名路政員。2019年8月,受貴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指派,赴黔東南州從江縣開展駐村幫扶工作,開始了與這片風光秀麗、民情多姿的土地的緣分。村委是一棟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看起來已年代久遠。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路上的警察身影丨從江縣谷坪鄉幫大村脫貧...
    我是從江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政委鄧立峰,作為人民警察,人民哪裡需要我就在哪裡。2019年8月26日,我接任從江縣谷坪鄉幫大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併兼任一網格區網格員。剛到村一個月,「5+2」「白加黑」,多次組織召開脫貧攻堅政策宣講會,下發扶貧政策手冊,並根據幫大村每戶貧困戶的具體情況,對照扶貧政策,充分利用各項扶貧政策,有重點及針對性地宣傳醫療、金融、教育等政策,確保扶貧政策戶戶知情、人人知曉。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新華「不期而遇」丨從江縣下江鎮新華村副...
    2019年3月,根據從江縣委組織工作安排,我帶著「奔赴基層一線,全力以赴戰貧困」的使命、「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初心,在下江鎮新華村開始了我的駐村徵程,這駐村一晃就是兩年。工作的不適應,駐村工作隊伍配備還不齊全,我一個人扛起駐村所有事物,馬上緊接著就是村裡評選低保戶、組織黨支部開展活動、扶貧工作推進、住房保障落實、易地扶貧搬遷的動員、村級事務等各類工作任務。
  • 「我的駐村幫扶故事 ⑦」
    【我的駐村幫扶故事 ⑦ 】 扶貧路漫漫,不改初心志——縣委機關事務服務中心駐南樊鎮沸泉村工作隊事跡展運城黨建今天編者按: 我縣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經過廣大幹部群眾幾年來艱苦卓絕的奮鬥,取得了明顯的工作成效。
  • 「我的扶貧故事」情灑扶貧路 玫瑰亦鏗鏘︱榕江縣三江鄉斷頸龍村原...
    我叫高紅,近日,我回到了黔東南州榕江縣三江鄉斷頸龍村進行回訪,這個我曾經駐村幫扶了四年的地方。到村這天,村裡正在舉行吃連心飯活動,村委會新廣場上聚著不少的村民,幾個村民一見到我便拉著我的手我坐下,王老蘭對我說:「高書記,想你多了,看見你回來我們都好開心。」
  • 「我的扶貧故事」初心在我心,我在扶貧路上一路前行|從江縣谷坪鄉...
    2019年11月被派駐到黔東南州從江縣谷坪鄉留架村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回首逝去這一年,歲月匆匆,扶貧路上我和隊友、村民歷盡艱辛,收穫了我一生最為寶貴的財富——愛與感動。  助建扶貧,用實績讓村民真正安居樂業   基礎設施的完善是助推脫貧攻堅的「硬體」,駐村一年的時間裡,我既有付出,也有收穫,工作上我累計向單位(水城高速公路管理處)申請資金55200元解決了幫扶的12戶貧困戶的「兩不愁三保障」保障問題,成功的幫助了12戶52人脫貧出列
  • 「我的扶貧故事」公納村的變化讓我感到欣慰丨從江縣下江鎮公納村...
    回首在公納村駐村的480多天,我百感交集。雖然有苦有淚,有愛有恨,但可以肯定地說,這段時光一定是我這一生中最受教益、最值得回味的日子。2019年9月4日,我正式進駐公納村開展扶貧工作。因為考入下江鎮之前,我在實習期間有過駐村工作經驗,畢業後有過做市場銷售的經歷,自信的我壓根沒想到駐村扶貧工作會如此艱難。語言不通是我做脫貧工作最大的難題。所以每一次入戶宣傳動員時,我都邀上村幹當「翻譯官」,請他們兩邊翻譯。就這樣邊幹邊學,每天走村串寨,跟群眾做思想工作,了解群眾的想法及存在的困難。
  • 「百姓一日不脫貧,我就一日不回去」——從江縣加坡村第一書記王慢
    從江摘帽了!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包含從江縣在內的全省剩餘9個未摘帽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消息一出,從江縣加坡村的駐村幹部與村民們奔走相告,整個村子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加坡村的第一書記王慢卻靜坐在辦公室桌前,久久沒有說話。「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許久之後,王慢才感嘆道。自2018年3月份被省地方海事局派駐到加坡村,王慢心裡就定下目標——百姓一日不脫貧,我就一日不回去!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利益無小事,枝葉之間顯真情|——從江縣東朗...
    脫貧攻堅路上,你我都是踐行者。我叫滾文清,中共黨員,貴州省從江縣東朗鎮紀委書記,從江縣監委派駐東朗鎮監察辦公室主任,東朗鎮擺德村幫扶幹部。「滾書記,脫貧攻堅結束後,你還來我們村嗎?我家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離開不了你的真情幫扶呀。
  • 從江縣下江鎮聯心村 第一書記吳秀恆:奏響扶貧「三部曲」
    從江縣下江鎮聯心村 第一書記吳秀恆:奏響扶貧「三部曲」 2020-09-1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千字文言以述脫貧之志丨從江縣貫洞鎮弄獨村第一...
    「凡脫貧攻堅者,必當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依也……」   近日,從江縣貫洞鎮弄獨村第一書記粟元標執筆寫下一篇題為《樵夫脫貧攻堅軼事》的千字文言文。同時,文章以其獨到的文風、真摯的感情,用這特別的方式,記錄其這段脫貧攻堅歷史,下面一起來感受下這篇不一樣的「扶貧故事」。   餘乃從江縣貫洞鎮弄獨村第一書記,姓粟,字元標、名強、自號樵夫。本從業於新立之從江二高,長八尺三寸,從江貫洞幹團人也。
  • 「我的扶貧故事」苗村迎來「網際網路+」新時代丨從江縣丙妹鎮滾玉村...
    我是石勝昌,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任黔東南州電信公司從江縣電信分公司脫產派駐雍裡鄉滾玉村駐村幹部,現任丙妹鎮滾玉村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兼三網格網格員。一晃眼駐村已有四載,扶貧的艱辛歲月在記憶中慢慢沉澱,內心感到既充實又自豪。在駐村的日子裡,我體驗到了基層工作的不易,也與苗族同胞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用愛心送去溫暖,用真心贏得信賴。2016年4月21日,是我工作生涯的新起點,我迎來了新崗位、新挑戰。
  • 「交通幫扶·決戰月亮山」從江真由村:倆「小吳」的扶貧接力賽
    「扶貧攻堅在路上,一代接著一代幹。」脫貧攻堅是千秋偉業,一代又一代人為此不懈奮鬥。在「後浪」緊跟「前浪」腳步的過程中,他們「一棒接一棒」,把一腔熱血揮灑在了大山深處。從江縣加勉鄉真由村,這個曾經極度貧困的小山村中,村民仍口口相傳著兩個「小吳」的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我和幫扶戶「打夥計」丨丹寨縣菸草專賣局楊軍
    我叫楊軍,是丹寨縣菸草專賣局的一名員工。我今年已經60歲了,沒想到,在即將退休的年紀,我踏上扶貧路,讓自己的人生發生了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故事,讓我這輩子難以忘懷。2017年5月,丹寨縣菸草專賣局正式接手興仁鎮宰雅村的對口幫扶工作,開始派遣駐村幹部開展扶貧工作,我受命擔任駐村脫貧攻堅工作隊的隊長,自己對口幫扶5戶貧困戶。  剛到村裡,面對偏僻、落後、基礎設施薄弱的宰雅村,我們有點無從下手,但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我知道,要儘快摸清底數,了解全村的情況。一開始,我們召集村民開展了不少次村民大會,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
  • 扶貧新機制: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織、運作與功能
    鄉鎮一級一般不設管理扶貧幹部的辦公室,而由掛職脫貧攻堅專職黨委副書記的扶貧幹部擔任隊長,統一管理由各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和鄉級扶貧幹部組成的扶貧工作隊,並通過駐村第一書記管理駐村隊員。另外,扶貧幹部和縣、鄉幹部之間一般交叉任職,共同開展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