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我和幫扶戶「打夥計」丨丹寨縣菸草專賣局楊軍

2020-12-06 天眼新聞

我叫楊軍,是丹寨縣菸草專賣局的一名員工。我今年已經60歲了,沒想到,在即將退休的年紀,我踏上扶貧路,讓自己的人生發生了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故事,讓我這輩子難以忘懷。

1981年我從雲南退伍,1985年,我入職丹寨縣菸草專賣局,這幾十年來,我的職業生涯一直平平靜靜,波瀾不驚。然而,在即將退休的前幾年,我的人生有了一些不一樣,也讓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2017年5月,丹寨縣菸草專賣局正式接手興仁鎮宰雅村的對口幫扶工作,開始派遣駐村幹部開展扶貧工作,我受命擔任駐村脫貧攻堅工作隊的隊長,自己對口幫扶5戶貧困戶。  剛到村裡,面對偏僻、落後、基礎設施薄弱的宰雅村,我們有點無從下手,但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我知道,要儘快摸清底數,了解全村的情況。一開始,我們召集村民開展了不少次村民大會,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

駐村的工作是很苦的,村民們更苦,2017年宰雅村全村64戶人家282人,其中貧困戶39戶167人,貧困發生率高達59%。通村的路是泥巴路,喝水靠抬井水,房子破破爛爛,到處汙水牛屎,村容村貌很是糟糕,村裡年輕人幾乎沒有,全部外出務工和讀書,只剩下些老幼在家。  到村裡後,我們給他們硬化了路面,拉起了給水管網到家家戶戶,買了抽水機,從井裡把水抽送到各家各戶,讓村民們再也不用抬水吃,還記得剛建成的前兩個月,抽水產生的電費,還是我自己出錢墊付的。

頻繁入戶,也是工作之一,一來二去,我們和村民們打成了一片,一起吃飯喝酒也是常有的事。在一次村裡的飯桌上,我和我的幫扶戶周祥標,竟然結成了「夥計」。「打夥計」是我們丹寨的方言,意思就是結拜成異姓兄弟。在此之前,我發現周祥標是個心細直爽的人,為人正直,常常為村裡群眾調解矛盾,我也是常常帶著肉去他家吃飯,一來二去,我們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了。  為了讓村裡群眾有更好的生活,我們還安排村民們去茶場務工,增加他們的收入,給他們搞技術培訓,讓他們能有一技之長,能夠找到工作謀生。通過努力,宰雅村全村村民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滿意度達100%,2018年,還給我們工作隊送了一面錦旗,當時,全體駐村工作隊都沸騰了,一年來付出的辛苦,一下都煙消雲散了。   前段時間,我母親過世,宰雅村有一半的村民都來了。現在我即將退休,把隊長的接力棒交給其他同志,了但是我依舊忘不了在宰雅村和其他同事、幹部、村民們一起奮鬥、打成一片的日子,這些故事值得我用一輩子來懷念。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紹波

編輯 齊青楊

編審 楊儀 王琳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了解群眾需求,才能讓我的幫扶落到實處|從江縣往...
    我叫塗越,是黔東南州從江縣往洞鎮增盈村指揮所駐村幹部第八網格的網格員。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來駐村工作已經一年多了,其間種種感慨良多。我所在的網格區的65戶293人農戶,13戶59人貧困戶,4戶危改戶,1戶透風漏雨戶,1戶人畜混居戶的情況依然歷歷在目,我相信這將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是生命中不可磨滅的一筆。使我完成了從一個不諳世事剛畢業大學生到扶貧幹部的蛻變,接受了心靈上的洗禮。
  • 汝城菸草專賣局:強化黨建引領 決勝脫貧攻堅
    為持續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郴州市汝城縣馬橋鎮珠目瑤族村自2018年成為汝城縣菸草專賣局(以下簡稱「汝城菸草」)定點幫扶村以來,派駐的工作人員協同村支兩委,以黨建帶脫貧,以黨員帶群眾,將黨建工作融入脫貧攻堅的全過程,推動「黨建+扶貧」深度融合,真正把黨建活力轉化為攻堅動力,以黨建引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我的扶貧故事」心中有群眾 不懼幫扶艱丨從江縣東朗鎮關雄村第一...
    在駐村幫扶期間,我因脫貧攻堅幫扶工作成績突出,被黔東南州地、縣兩級評為脫貧攻堅優秀幹部。  不忘初心擔使命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在從事技術管理工作,雖然來自農村,但沒有農村基層工作經驗。在組織準備安排我駐村扶貧時,家中上有90高齡的父母、下有即將高考的孩子,都需要我們夫婦照顧。但我對組織表示: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用實際行動履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同時,我也深知脫貧攻堅任務重,責任大,面對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和光榮的使命,我沒有氣餒。
  • 「我的扶貧故事」走出機關真蹲實駐解民憂 用心用情促發展丨西秀區...
    駐村之初,為了儘快熟悉全村的情況,我嚴格按照駐村要求吃住在村裡,「五加二、白加黑」地走村串戶,踏遍了石平村17個組的每一個角落,訪遍了全村664戶農戶,走進貧困戶、留守兒童、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家中,用心去體味父老鄉親的喜怒哀樂,在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好精準扶貧的同時,協調解決群眾矛盾糾紛以及具體困難
  • 「我的扶貧故事」初心在我心,我在扶貧路上一路前行|從江縣谷坪鄉...
    2019年11月被派駐到黔東南州從江縣谷坪鄉留架村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回首逝去這一年,歲月匆匆,扶貧路上我和隊友、村民歷盡艱辛,收穫了我一生最為寶貴的財富——愛與感動。  扶貧先扶志,讓村民思想「富起來」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要正真「拔窮根」,第一步就是要打通思想上的貧窮,這是我來到留架村的第一個感悟。因為在實際扶貧走訪工作中,曾經的很多工作思路和自我認為,都被現實打回原形。
  • 「我的駐村幫扶故事 ⑥」
    【我的駐村幫扶故事 ⑥ 】 兢兢業業辦扶貧,真心實意暖人心——縣農業農村局駐衛莊鎮任村工作隊事跡展運城黨建今天編者按: 我縣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經過廣大幹部群眾幾年來艱苦卓絕的奮鬥在脫貧摘帽的關鍵時期,為充分展示駐村幫扶工作一線的感人事跡和先進典型,集中展現駐村幫扶取得的成效,講好絳縣扶貧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營造濃厚氛圍、凝聚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在全縣開展了「我的駐村幫扶故事」徵文活動,得到了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駐村幫扶幹部的積極響應。
  • 宜黃菸草專賣局助力中堡村甩掉貧困帽
    大江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鄒海莉報導: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宜黃菸草專賣局大力支持宜黃縣中港鎮中堡村甩掉貧困帽,並取得良好成績。2020年11月,隨著最後兩戶貧困戶脫貧,全村42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 「我的駐村幫扶故事 ⑦」
    【我的駐村幫扶故事 ⑦ 】 扶貧路漫漫,不改初心志——縣委機關事務服務中心駐南樊鎮沸泉村工作隊事跡展運城黨建今天編者按: 我縣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經過廣大幹部群眾幾年來艱苦卓絕的奮鬥,取得了明顯的工作成效。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用力幫扶 扶貧扶智希望紮根|水城縣第六...
    這裡是居住著去年從大山搬出的鄉親,我一直想著用真心扶真貧、辦好事、辦實事,讓他們能在新的家園安居樂業,生活有希望。   還記得初到幫扶戶劉遠文老人家時,他家很亂,我立馬帶著其孫子孫女整理房間,耐心地示範東西如何擺放整齊、保持乾淨。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利益無小事,枝葉之間顯真情|——從江縣東朗...
    脫貧攻堅路上,你我都是踐行者。我叫滾文清,中共黨員,貴州省從江縣東朗鎮紀委書記,從江縣監委派駐東朗鎮監察辦公室主任,東朗鎮擺德村幫扶幹部。「滾書記,脫貧攻堅結束後,你還來我們村嗎?我家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離開不了你的真情幫扶呀。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苦與樂隨行|匯川區交通運輸局幫扶幹部...
    我叫餘明軍,是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交通運輸局的一名普通幫扶幹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2015年以來,我先後到團澤鎮四合村、高坪鎮聯豐村、芝麻鎮高原村結對幫扶4戶,回首6年的扶貧路,在苦與樂之間一路走來,虔誠而又執著。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幫扶戶開啟了新生活|黔西縣定新鄉新海村幫扶...
    前幾天,我的幫扶貧困戶宋連春打來電話,說他談戀愛了。聽到這事,我和他一樣,滿心歡喜。  2019年冬天,宋連春的兩個孩子和父母因煤氣中毒離他而去,對於他來說猶如晴天霹靂,看見他時我不知道說什麼好,安慰道:「你要堅強,事情已經出了,我們只有堅強面對」!他向我點了點頭轉身而去。  這事,讓他消沉了很久。
  • ...扶貧故事」因戶施策 精準扶貧丨黎平縣永從鎮中羅村幫扶幹部龍滔
    我叫龍滔,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永從鎮一名普通幹部,2018年,我主動申請到中羅村當任幫扶幹部,負責5戶23人的幫扶工作,我的扶貧之旅也正式開始了。   我所在的中羅村,是三龍侗寨的核心地區之一和傳統村落村寨,木房建築、鼓樓林立,是黎平縣侗族大歌發源地,素有「歌窩」美稱。這裡有挑歌斷擔的故事,有古老神秘的關秧節,唱不完中羅的歌,數的完中羅的雞,撿不完棚裡的蛋。這裡山水相依,群眾生活淳樸,在這個鶯聲燕語的村寨,我在歌聲中「勞作」,從中享受扶貧成果。
  • 「我的扶貧故事」一駐三年,我與打金結下了不解之緣|羅甸縣木引鎮...
    通過上級政策資金的扶持,及我們和全村群眾的不懈努力,2018年下半年,積極推進了平橋、打龍、平地3.98公裡的通組路硬化建設,完成700平方米的村級活動廣場建設。2019年實施打金村單村單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讓144戶675人吃上了「自來水」,解決了千百年來群眾的吃水問題。
  • 「我的扶貧故事」真情幫扶暖民心丨從江縣剛邊鄉良田村第一書記田...
    我叫田興偉,是共青團黔東南州委一名在職幹部,2018年4月到從江縣剛邊鄉良田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剛到村,為了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摸清基本情況,找到工作切入點,我走村串戶,與群眾拉家常、聊農事,聽取群眾訴求和發展意願,初步掌握了良田村的基本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衣帶漸寬終不悔 不破樓蘭誓不還丨丹寨縣興仁鎮巖...
    「不破樓蘭誓不還,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是家人詢問我何時完成駐村任務返回原單位時,我的豪言壯語。我叫王大林,是黔東南自治州丹寨縣興仁鎮巖英村駐村第一書記。巖英村曾是全省深度貧困村,剛來到村裡時,到底能不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仗,我心裡也沒底。懷揣著不安,我在巖英村,一幹就是3年。王大林(左)到貧困戶王興文家走訪慰問來駐村的第二天,我就克服語言了障礙,走進了貧困戶的家中訪貧問苦。
  • 普洱市菸草專賣局(公司):在逆境中交出「雙勝利」答卷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連續的旱情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的影響,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雲南省菸草專賣局(公司)和普洱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普洱市菸草專賣局(公司)全體幹部職工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兩煙」生產,做到兩手抓兩促進,在全國各地各項經濟指標呈現增長放緩的態勢下,普洱菸草各項指標均呈現上浮,在逆境中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的
  • 「我的扶貧故事」漫漫扶貧路 切切家鄉情丨丹寨縣揚武鎮黨委書記康...
    我叫康其軍,現任貴州黔東南丹寨縣揚武鎮黨委書記,是一名土生土長的丹寨人。今天我就與大家分享我的脫貧故事揚武鎮位於丹寨縣中南部,全鎮共轄23個村(居)民委員會,1個移民社區,有貧困村20個,其中深度貧困村10個,建檔立卡戶3044戶12438人。
  • 「我的扶貧故事」公納村的變化讓我感到欣慰丨從江縣下江鎮公納村...
    回首在公納村駐村的480多天,我百感交集。雖然有苦有淚,有愛有恨,但可以肯定地說,這段時光一定是我這一生中最受教益、最值得回味的日子。2019年9月4日,我正式進駐公納村開展扶貧工作。因為考入下江鎮之前,我在實習期間有過駐村工作經驗,畢業後有過做市場銷售的經歷,自信的我壓根沒想到駐村扶貧工作會如此艱難。語言不通是我做脫貧工作最大的難題。所以每一次入戶宣傳動員時,我都邀上村幹當「翻譯官」,請他們兩邊翻譯。就這樣邊幹邊學,每天走村串寨,跟群眾做思想工作,了解群眾的想法及存在的困難。
  • 「我的扶貧故事」「山魈」變形記丨普安縣南湖街道南湖社區幫扶...
    幫扶路上,故事很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陳祝霖戶。  第一次去他家,映入眼帘的第一幕是屋頂,託瓦的椽皮已經腐朽的老木瓦房,椽皮下灰塵密布的舊電線,帶來了一點點現代的氣息。  叩開他的家門,走進一看,幾副用過的碗筷安然地躺在火爐上,和一口黑得出奇的鍋混在一起。在爐子旁邊,是缺了塊皮的沙發,雜亂無章。沙發底下,幾十個紙屑放飛自我。幫扶前的陳銀卯屋裡太擠,我們根本進不去他家裡坐,就請他到外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