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當家》是由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和美國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聯合出品的動畫電影。影片由彼得·索恩執導,以美國西部的平原荒漠和森林雪山為背景,耗時六年之久,於2015年底上映的勵志動畫電影。
爪牙峰
該片以美輪美奐的畫面和感人勵志的故事,講訴了一個膽小懦弱的雷龍阿洛,和人類小男孩,經歷了一場刺激冒險又溫馨感人的旅行故事。影片以絢麗的景致為依託,以勤勞呆萌的雷龍一家為核心,通過小恐龍阿洛離家之後的各種奇遇,展現了阿洛成長的心路歷程。他從膽小懦弱,到悲傷無助,再到最後的勇敢擔當,這場充斥著親情、友情的冒險經歷,讓阿洛終於克服了內心的恐懼,戰勝困難,最終和家人團聚。
在我看來,阿洛的轉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解讀。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基於影片中阿洛在冒險中得到成長的主題,我來談談面對現實生活的幾點思考。
小恐龍即將出生
影片一開始,展現了巍峨的爪牙峰,排列得整齊有序的牧場,草垛,還有石頭房子。恐龍夫婦耕種土地,播種玉米,他們以耕種者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呆萌的形象設計讓人眼前一亮。
亨利夫婦凝視著即將出生的恐龍寶寶,老大莉比老二巴克相繼破殼出生,他們健壯又有活力,一出生就能追跑打鬧。而老三阿洛躺在最大的恐龍蛋裡,爸媽還以為是個大傢伙,沒想到,破殼之後的阿洛非常瘦弱,甚至走路都會摔跟頭。
從出生就可以猜到,阿洛經歷的困難必定會比哥哥姐姐多得多。他們一家人一起打理農場,阿洛拿蘿蔔去餵雞,一隻公雞就能把他嚇得哇哇大叫。媽媽擔憂地看了看爸爸,而爸爸卻說:「他會找到方法的,別擔心。」
孩子們看到爸爸媽媽在糧倉上印上腳印,自己也想印上腳印,可爸爸說,他們需要幹一番超越自我的大事,才有資格把腳印印上去。於是哥哥巴克努力伐木,清理田地,姐姐莉比努力耕地,他們都獲得了印上腳印的資格。
哥哥姐姐依次在糧倉上印上了自己的標記,而阿洛還在被雞群追著跑。哥哥巴克捉弄阿洛,說他什麼活都幹不好,還淨給別人添亂,甚至嘲笑他是個懦夫,爸爸及時出現並制止了哥哥。阿洛的自信心受到非常大的打擊,他甚至想放棄印上標記。媽媽安慰他,他只是需要一點時間。
爸爸帶阿洛和螢火蟲玩耍
為了幫助阿洛建立信心,一天夜裡,爸爸悄悄地叫醒阿洛,帶他去空曠的野地裡。耐心地開導他說,「有時候,你需要克服內心的恐懼,才能看見彼端的美景。」阿洛看著漫天飛舞的螢火蟲,開心極了。他和爸爸一同在野地裡奔跑,這是阿洛第一次這麼灑脫自如地玩耍。
在我看來,阿洛的膽小懦弱與他的個子矮小是分不開的。他沒有哥哥姐姐那樣的大個子大力氣,無法伐木清理農田,也沒有辦法耕地,只能做一些喂喂小雞,看守糧倉的活。他迫切地想印上自己的標記,而他又是善良的,看到無助的小野人,他並沒有下手傷害他,而是把抓住的小野人給放走了。這裡也為小野人後來處處幫助阿洛埋下了伏筆。
阿洛放走小野人的行為,令爸爸非常不滿,責備他說,「你必須克服你的恐懼才行,不然沒辦法在這裡生存下去。」於是爸爸帶著阿洛去尋找偷糧食小野人。
糧倉
爸爸帶著阿洛去追趕小野人,不幸的是他們遭遇了暴風雨。為了救阿洛,爸爸被洪水衝走了,這讓阿洛自責不已。當小野人再次出現的時候,阿洛眼裡充滿了仇恨,他再也不像第一次那樣驚慌失措害怕他,而是奮力地追趕他。這是阿洛第一次心理轉變,他想要抓住小野人,替爸爸報仇,他的憤怒讓他暫時忘記了恐懼。
可是阿洛卻不幸掉入河中,被河水衝得離家越來越遠,最後被困在了河灘上。他孤獨無助,眼裡充滿了恐懼,完全迷失了方向。他想起爸爸的話,沿著河流,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小野人先是幫助阿洛從被困的石頭下出來,又幫他找來食物。接著又帶阿洛去找美味的果醬樹,正當阿洛準備美餐一頓的時候,藏在樹上的毒蛇向阿洛發起了攻擊。小野人和毒蛇展開了殊死的搏鬥,毒蛇逃走了。通過小野人的努力,他頻頻向阿洛示好,阿洛也慢慢地接受了小野人。
不得不說,影片中逼真的視覺效果,讓人為之震撼。不管是雲霧繚繞的山峰,還是湍急洶湧的水面,漫天飛舞的螢火蟲,都給人逼真又夢幻的感覺。然而這裡突然出現的樹形戟龍卻有點突兀,和前後的情節沒有太強的關聯,僅僅是為了引出阿洛給小野人取的名字「點點」。
阿洛與樹形戟龍
阿洛和點點一路上他們吃野果,和地鼠玩耍,這是阿洛真正童真的釋放,他們肆無忌憚地狂笑,奔跑,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阿洛跟著點點學會了遊泳。他們一起追逐螢火蟲,想念自己的家人,彼此多了一份同情和依賴。
接著,阿洛和點點又一起踏上回家的路。眼看一場暴風雨來臨,阿洛想起爸爸被洪水衝走的情景,驚恐地逃跑,躲在一個石頭後面。這是阿洛心中最深的恐懼,爸爸的死對他的打擊很大。
風暴過後,點點找到了他,可是他們卻找不到河流了。為了保護點點,阿洛對翼龍說了謊,翼龍惱羞成怒,追擊阿洛和點點。幸好遇到了霸王龍姐弟倆,他們趕走了翼龍。點點憑藉靈敏的嗅覺,幫助霸王龍找到了他們的牛群。
霸王龍講述如何面對恐懼
在這裡,霸王龍是以畜牧者的身份出現的,與以往兇暴獵殺的霸王龍不同,他們反而多了一份正義感。先是幫助阿洛趕走了翼龍,後面在趕走偷獵者之後,他們向阿洛講述了他們各自傷疤的來歷,那是戰勝恐懼而留下的榮耀的徽章。
導演彼得·索恩借霸王龍爸爸之口,說出了恐懼的真諦:每個人都會恐懼,你沒有辦法擺脫恐懼,這就像自然母親的力量,你沒法打敗她,或是逃離她,但是,你可以克服困難,你就能發現真正的自己。
在這個階段中,阿洛對點點的態度產生了極大的轉變,由開始的怨恨和敵對,轉變成相互依靠,相互幫助,他把失去爸爸的痛苦慢慢地消化了。點點的一路相伴,也為他帶來了難忘的快樂時光。特別是和霸王龍一家的經歷,讓阿洛明白,恐懼不是他一個人才有的,是與生俱來的,只有克服恐懼,才能戰勝恐懼。
阿洛和點點想念家人
恍惚中,阿洛好像看到了爸爸過來幫他清理藤蔓,解救他。等阿洛清醒過來,他知道爸爸永遠地離開了,他必須靠自己。這時的阿洛,感恩之心早已勝過仇恨,他說「點點幫助過我,現在還深處險境,我必須回去救他」。他立刻解開了身上的藤蔓,一邊吹著點點教的口哨聲,一邊沿河尋找點點。終於在一個河心的樹樁上看到了被翼龍圍攻的點點。
這是阿洛心理上的又一次轉變,他和點點成了彼此的好朋友,擔心點點的安危勝過了對危險的恐懼。
他們一起打敗了翼龍,然而山洪眼看就要來臨了。這一次,阿洛不再膽怯,而是奮力地遊向點點,在被衝下瀑布的一剎那,阿洛抱住了奄奄一息的點點,他們一同被瀑布衝到下遊的河中。
阿洛和點點
當阿洛帶著點點準備回到爪牙峰的家的時候,點點的家人出現了,點點仍然想和阿洛在一起,可是阿洛卻將他推向了家人,他知道,只有跟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快樂的。點點走後,阿洛也順利地回到了他魂牽夢縈的家,和媽媽、哥哥、姐姐團聚了,終於在糧倉上印上了自己的標記。
當點點被翼龍抓走的時候,阿洛內心是掙扎的,他渴望平安,渴望有爸爸來幫助他保護他,可是當他認識到爸爸已經不在了,而點點正處在危險之中的時候,他不再選擇逃避,而是去正視自己心中的恐懼,義無反顧地地尋找點點,和翼龍搏鬥,最終救出了點點。
阿洛打算去救點點
這一部分是阿洛情感的升華,他明白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爸爸的離去是一場意外,不能全部怪點點。一路上,正是有點點的相伴,他才能處處化險為夷,轉危為安。這場冒險的旅程,不僅讓阿洛和點點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讓阿洛得到了成長,他戰勝了自己的恐懼,他再也不是膽小鬼了。
在影片中,恐龍寶寶們剛出生,爸爸媽媽就告訴他們,他們需要一起耕種農場,一起勞動。勞動是一項本領,也是一項義務,每個家庭成員都需要承擔。種植,澆水,收割,耕地,餵食,他們參與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現了勞動的快樂,也體現出,作為農耕家族,勞動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本領。
阿洛膽小懦弱,總是把事情搞砸,他很自卑,覺得自己比哥哥姐姐差。然而爸爸媽媽並沒有責備他,而是充分地信任他,鼓勵他,幫助他建立自信。
生活中,有些家長容易拿孩子做比較,貼標籤,殊不知,這樣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自信。只有肯定孩子,信任孩子,接納孩子,才是孩子成長的最大動力。
2. 不要隨便相信陌生人,對壞人可以說謊
我們從小就教育孩子,不要隨便相信陌生人。阿洛初見翼龍,向他們打聽回家的路,翼龍讓他先幫助救助傷員,阿洛滿心歡喜地答應了。然而,當被「救出」的小浣熊瞬間成了翼龍的美餐時,阿洛立即意識到:翼龍是壞人,點點很危險。
於是當翼龍詢問點點下落的時候,阿洛並沒有講真話,這是他靈活的反應,是為了保護點點。我們一直告訴孩子要 誠實,不要說謊,但是在面對壞人的時候,是不需要向他們講真話或保守秘密的,這也是一項生存技巧。
3. 克服恐懼才能戰勝恐懼
魯迅先生說: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影片當中,阿洛一開始害怕雞群,被雞群追著跑,甚至想讓媽媽給他換一份活。當他獨自追趕小野人的時候,迷失了方向,他仍然努力地尋找回家的路。到後來,他打敗翼龍救點點,面對山洪迎難而上,終於使點點化險為夷。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只有克服困難,直面恐懼,才能找到問題的突破口,最終找到解決辦法。當經歷的挫折的過後,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成長。可以說,恐懼是本能,而戰勝恐懼則是本事。
耶魯大學的一項跟蹤研究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相比那些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智商更高,有更好的學習成績,在社會上也更容易成功。
影片中,不管是阿洛的爸爸,還是霸王龍爸爸,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的堅定、勇敢和冒險精神,帶給孩子們無比的震撼,也讓孩子們充滿對父親的崇拜之情。
所以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爸爸不能也不應該缺席,他們的陪伴和教導,更能樹立他們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更能帶給孩子榜樣的力量。孩子們將會成長得更好,更容易成功。
在阿洛身上,不僅體現了童年的純真,珍貴的友情,濃濃的親情,冒險的經歷更讓他擁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從而肯定自我實現自我的價值。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對未知世界的恐懼,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如果一味地退縮,不敢直面恐懼,只會讓自己的內心越來越脆弱。相反,勇敢地正視恐懼,才能逐步地克服恐懼,從而戰勝恐懼,實現自我的超越,擁有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