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變金,烏蘭布和沙漠富起來

2020-12-27 正北方網

巴彥淖爾地域遼闊、地形地貌多樣,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要素齊全,其中,境內的烏蘭布和沙漠西北依陰山,東北連接河套平原,東南臨黃河與鄂爾多斯市隔河相望,西南與阿拉善盟相連,東西長 92 公裡,南北寬 61公裡,總面積 506 萬畝(磴口縣佔426.9萬畝)。

如何讓廣闊的沙海變為「沙金」,使茫茫大漠成為「聚寶盆」,這是巴彥淖爾人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問題。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烏蘭布和沙區開展了一系列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工作的探索,將「綠化」與「產業化」、「治沙」與「致富」相結合,全力推動沙產業的發展,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發展新路徑。

特色農業風生水起 沙漠變身「金土地」在人們的印象中,北方許多大地農作物都是到秋季才進入成熟收穫期,而具有"沙漠人參"美譽的肉蓯蓉卻是在四月份迎來了它的黃金豐收季。這兩天,在磴口縣沙金蘇木溫都爾毛道嘎查的內蒙古王爺地蓯蓉生物有限公司種植基地裡,兩萬多畝的肉蓯蓉到了春季的採收期,開始進行大規模採收。

王爺地蓯蓉生物有限公司負責人魏均介紹說,每畝肉蓯蓉產量約100-150公斤,梭梭接種肉蓯蓉畝收入能達到6000多元,是優質耕地收入的3倍。可以實現一次種植、收穫15年以上。公司推出的蓯蓉系列產品,年產值在200萬元以上。

肉蓯蓉春季收穫不算新鮮,沙漠裡種水稻、養魚蟹才是奇事一件,而這樣的奇蹟早在3年多前就在磴口成為現實。

每年5月,是巴彥淖爾仁創公司播種水稻的季節。從2017年開始,該公司與北京仁創集團合作,採用鋪設「生泰保水砂」技術在烏蘭布和沙漠試種1000畝水稻。試種成功後,公司在探索引進新種植技術的同時,將魚類、螃蟹、蝦等水產動物放到稻田進行養殖,形成魚稻共生新模式,既促進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又擴大了經濟效益。在種養殖過程中,公司堅持採用綠色、有機、無汙染的方式,所產稻米、魚類、蝦蟹自然健康綠色,深受市場和消費者歡迎。

沙漠深處還有香醇的牛乳,2010年聖牧高科進軍烏蘭布和沙漠,用9年時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沙草有機產業體系。聖牧高科投入75億元建成有機牧草種植基地30萬畝,養殖奶牛近10萬頭,自建擁有世界先進生產技術的有機牛奶專用工廠,真正實現了種、養、生產加工一體化,形成了全程有機產業鏈。

不僅肉蓯蓉、沙漠水稻、聖牧有機奶,近些年磴口縣打破烏蘭布和沙漠產業發展單一的格局,引導企業和個人發展多元化特色種養殖產業。一批新的農畜產品知名品牌在這裡成長起來,沙漠山藥、沙地花生、文冠果、漠北金爵葡萄酒、油莎豆、納林有機魚等成為沙產業新的代名詞。

借光治沙循環發展 生態經濟獲雙贏

依託烏蘭布和沙區豐富的光照資源,磴口縣抓住國家扶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機遇,從2015年開始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綠色清潔能源,成功打造了集光伏發電、設施農業科技大棚、生態觀光旅遊於一體的萬畝太陽能光伏產業生態治理示範基地,走出了一條「光伏治沙」的致富新路子。

在磴口縣沙區櫛次鱗比異常雄壯的大棚房中,上面是光伏板,下面是設施農業大棚。華盛綠能公司的光伏農業大棚內,種植了新鮮少見的熱帶果蔬,養殖了經濟效益高的蚯蚓,光伏與沙漠循環農業的有機結合在這裡完美實踐。

驅車沿穿沙公路西行10餘公裡便可到達磴口烏蘭布和沙漠太陽能光伏產業生態治理示範基地。極目遠眺,金色的沙漠上泛起一抹抹藍色的海浪,一望無際,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這個萬畝生態光伏基地,吸引了國電、國華、昌盛日電等企業入駐運營。目前已建成光伏發電項目12000畝,完成投資22億元,裝機容量達220兆瓦,年發電量3.6億度,光伏園區已經成為自治區重點打造的國家級光伏治沙產業園。

短短幾年時間,磴口縣沙區就聚集了眾多企業,光伏項目在烏蘭布和沙漠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單一發電向光伏設施農業、光伏治沙等多個領域快速發展。光伏發電與荒漠治理相結合的「光伏治沙」,已成為磴口縣域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實現了光伏發電、現代農牧業、沙草產業、生態旅遊為一體的沙漠治理模式。

推進烏蘭布和沙漠治理,關係到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對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義。今後我市決心以創建烏梁素海流域(烏蘭布和沙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為重要抓手,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構築祖國北疆萬裡綠色長城的戰略定位,統籌推進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努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樣板,為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巴彥淖爾經驗」。

[責任編輯:周婷]

相關焦點

  • 當力學和邊緣計算遇見沙漠:6000畝農田現身烏蘭布和
    烏蘭布和沙漠裡生長出的農作物 我們習慣了沙漠是望不到邊的土黃色,一腳踩下去,沙子直接灌入。在烏蘭布和,這個習慣被打破了。院壩、陽臺和屋頂都曾是他們的實驗區。2013年以後,他們在重慶模擬沙漠的環境進行實驗,逐漸解決了材料的穩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問題。 直到2016年,他們終於來到了烏蘭布和沙漠,拿到了一塊試驗田。把這片寸草不生的沙漠變成綠色,不過兩三個月的時間。 也不是沒有過困難。趙朝華說,到烏蘭布和以後,客觀條件和他們預想的有一些出入。
  • 沙漠裡鑽出了「金娃娃」
    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的治沙現場,往日不毛之地的烏蘭布和沙漠,不僅披上了綠色,還成為人民發家致富的寶地。  巴彥淖爾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與鄂爾多斯市隔黃河相望。該市南部有黃河水灌溉滋潤,土壤肥沃,農牧業發達,西部卻被全國八大沙漠之一的烏蘭布和沙漠覆蓋。
  • 如果把黃河灌進沙漠裡!美國專家:中國的「反人類」操作又開始了
    沙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從古代到現在,關於沙漠的詩句也很多,每一次提到沙漠,腦海中就會浮現一幅畫面,一望無際,塵沙飛揚,在古代,由於太過危險,人們很少涉足沙漠,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沙漠也逐漸成為景點,甚至在人們的統治下,已成為綠洲!這和黃河和沙漠有什麼關係呢?相信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把它組合起來說?
  • 被「膠水」激活的沙漠,瓜果飄香
    小試牛刀 在沙漠模擬試驗也得到驗證後,易志堅開始了規模化試驗。2016年,研究團隊首次走進真正的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境內,東近黃河,南至賀蘭山北麓,西至吉蘭泰鹽池,南北綿延170公裡,東西延展110公裡,總面積約一萬平方公裡,是我國著名的八大沙漠之一。
  • 當火流星造訪-35℃的烏蘭布統,是怎樣的震撼?
    當火流星造訪-35℃的烏蘭布統,是怎樣的震撼? 你見過什麼樣的烏蘭布統?是鮮花遍野的歐式草原亦或是層林盡染的油彩畫卷但是你一定沒見過零下35度火流星劃破烏蘭布統夜空的震撼每年12月中旬,雙子座流星雨都會造訪天空。今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如約而至,在12月14日凌晨達到峰值。
  • 中國八大沙漠,第一次去哪裡好?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沙漠夢。但沙漠這麼多,塔克拉瑪幹、古爾班通古特、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庫布齊、柴達木盆地、庫木塔格,到底去哪一個好呢?別糾結,我們不妨試試萬能的排除法~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南部,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
  • 當火流星造訪-35℃的烏蘭布統……
    當火流星造訪-35℃的烏蘭布統…… 2020-12-16 1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位力學教授的腦洞:到沙漠去,把沙變成土
    在遙遠的過去,烏蘭布和沙漠是黃河衝積平原上的一片草原。而現在,烏蘭布和沙漠每年要向黃河流域中直接輸入一億噸泥沙。烏蘭布和沙漠是單位長度內使黃河水含沙量增幅最大的地區之一。 並且,它還在擴張當中,每年平均東侵 8.7 米,向黃河直接輸入的泥沙也還在逐年增加。
  • 來過內蒙古才知道,中國人在沙漠也能種菜
    草原文化、黃河文化、蒙元文化和西夏文化在這一彈丸之地碰撞融匯。在這裡不僅能欣賞漢代古城遺址(據說極有可能是漢武帝沿黃河修建的三十座城池中的一座),明代烽火臺、秦長城遺址、世界上最早的巖畫桌子山巖畫群等等歷史遺蹟,還能環遊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地三大沙漠之中,盡賞黃河落日圓的壯觀之景。
  • 沙恩國際莊園——沙漠葡萄酒再次驚豔全球!
    眾所周知,沙恩國際莊園地處阿拉善烏蘭布和沙漠地區被中國農業大學評定為我國釀酒葡萄發展最適合氣候區域之一。沙恩國際莊園·金沙臻堡酒莊,也被譽為「中國第一沙漠酒莊」。酒莊集種植、釀酒、葡萄酒文化傳播、生態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現代化沙漠國際酒莊。
  • 中國又一「沙漠」改名「綠洲」,歷時68年,今人進沙退走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沙漠,但是在沙漠旅行的人都很熟悉,人們心裡知道沙漠是無止境的,同時也是最無奈的事情,要知道城市的沙漠化以至於沙漠綠洲化是全世界人民都關注的一個重點話題。許多中國人在治理沙漠化的道路上還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 那群給沙漠「換臉」的人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走進了易志堅的團隊和他們的第一塊規模試驗田——烏蘭布和沙漠。秘密項目「我最早的研究成果是彈塑性斷裂力學線場分析方法,到重慶交通大學工作後,接觸到了鋼筋混凝土、橋梁、道路、材料,並做出了韌性聚合物骨架孔隙混的凝土路面。
  • 家門的沙漠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法盒
    原本一直生活在沙漠裡,一覺醒來,家門口突然冒出個湖,水汪汪的。聽起來,這好像是在做夢,但真就發生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沙拉毛道嘎查劉建平家。自從有了這個湖,就像打開了魔法盒,劉建平的生活大變樣。
  • 中國第七大沙漠上的「生態科技」元素
    張吉樹是庫布其沙漠治沙企業億利沙漠研究院院長,他所說的庫布其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境內,該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總面積約1.86萬平方公裡。公開資料顯示,在過去30多年中,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官方、治沙企業、農牧民已合力將庫布其沙漠治理成一片綠洲,讓外界驚訝的是,在這片沙漠上還蓋起了星級酒店,而沙漠中的湖泊也成了中外遊客的旅遊目的地。
  • 不能錯過的中國九大沙漠越野攻略,你了解嗎?
    NO.6 烏蘭布和沙漠 在這片沙漠,你可以輕易的看到「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的塞外壯景。 烏蘭布和沙漠位於阿拉善高原東北部,面積為1.4萬平方公裡。歷史上這裡曾如塞外江南,現在的土地類型由沙丘、沙荒地、耕地和小片草原組成。
  • 烏蘭布統秋色實時播報:9月的蛤蟆壩色彩斑斕讓人魂牽夢縈,超美
    播報地點:烏蘭布統播報內容:蛤蟆壩播報時間:2020年9月21日蛤蟆壩介紹蛤蟆壩,一個聽起來沒有任何詩意,卻實實在在充滿了詩意的地方,它在烏蘭布統景區大門外,需要單獨購買門票,有人以為酷愛這裡,每次來烏蘭布統他們只住蛤蟆壩村裡,每天都在蛤蟆壩裡邊拍攝,遊玩,不去其他地方,為什麼呢?
  • 騰訊展示「雙開門冰箱」:能幫沙漠變綠
    我國有173萬平方公裡沙化土地,約佔國土面積的18%,人們一直在探索沙漠治理的方法。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烏蘭布和沙漠,「沙改土實驗」規模化初步成功,這裡種出了100多種作物,局部生態系統恢復效果也非常顯著。
  • 治沙生態產業扶貧 五大沙漠用上了庫布其模式
    30年前,距離北京最近的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曾經每年向北京吹送數十噸黃沙。如今,庫布其沙漠作為我國防沙治沙、脫貧攻堅的樣板,向全國輸出治沙、脫貧經驗的進程正在全國展開。這些天來,幾大沙漠的億利治沙人和農牧民起早貪黑,務求抓緊每年治沙工程最關鍵的春季時間,保障治沙造林的效果。
  • 自駕吉姆尼四刷烏蘭布統 蘿莉化身雪地精靈
    當聽說北方下大雪時,spinchen那顆想玩雪的心就蠢蠢欲動了,於是就開著她的小吉姆尼去四刷烏蘭布統了,卻在回程中慘遭了封路?以為輕鬆的旅程卻充滿了魔幻?在旅途中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跟著館妹一起去看看吧!(以下內容源自論壇紅人spinchen的原創精選帖。)
  • 這個春天,我們欠沙漠一棵花棒樹!
    自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在沙漠種一棵花棒樹」線上植樹節活動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播綠者」紛紛行動起來。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萬多人參與了活動,其中,濰坊就有近2000人參與,在這個疫情下的春天,掀起了「雲」上種樹的新熱潮。「今年的植樹節因為疫情沒機會去種樹,現在足不出戶就可以在遙遠的沙漠種植一棵屬於自己的樹,安全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