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長春公交集團召開2016年總結表彰大會,會上,集團對2016年先進部門以及先進個人給予表彰。
截至2016年年末,集團總資產達到18.1億元。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孫東林在會上介紹,截至2016年年末,集團總資產達到18.1億元,同比增加1.8億元,增幅11%;營運收入實現3.8億元,同比增加0.5億元;客運量達到4.94億人次;車輛完好率達到97.5%,與計劃比增加0.5%;工作車率達到85.4%,與計劃比降低5.6%,運營裡程實現1.58億公裡;服務合格率達到98%,衛生合格率達到99%,事故間隔裡程達到200萬公裡以上。
2016年共發生各類交通事故27起 同比下降20.5%
集團緊緊圍繞「提高公交服務質量和水平,讓廣大市民、廣大乘客滿意」的總要求,全面提高營運服務水平。
集團相繼收回合作路線14條、車輛206臺,增強了整體運營服務保障能力。新開通高新南區公交線路7條,優化整合線路3條,並已做好5條線路的開通準備。科學調配車輛,遇有節假日及重大活動及時加車、開直通車,為百姓提供便利。
2016年共發生各類交通事故27起,事故總件數同比下降20.5%。其中傷人事故同比下降25%,服務事故下降33.3%,車損事故下降50%。
全年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3次 覆蓋11個營運公司
2016年,11家營運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均達到900分以上。集團榮獲全國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先進單位、吉林省「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全年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3次,覆蓋11個營運公司、33條線路55個車隊,共查出問題88處,整改率100%。投入370萬元,更新消防器材9000餘件。全年開展消防、防恐防暴演練44次,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大大提高,全年無一起安全生產事故。
「一卡通」IC卡實現與全國40多個城市互聯互通
2016年,集團藉助創建公交都市的有利契機,積極與各城區政府溝通,爭取到多塊公交用地,場站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職工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
一是場站建設快速推進。佔地3.2萬平方米的南部樞紐站正式交付使用,南通、巴士兩個公司正式搬入,辦公條件大大改善。
與高新區協調建設的2.8萬平方米南部樞紐站正在積極推進,爭取今年開工建設;投入160多萬元購置職工培訓基地5220平方米土地,正辦理產權;與淨月開發區溝通解決了115路和225路辦公及停車場地問題;與市建委溝通,為西北公司爭取到公交場站2500平方米。
投入950萬元,解決北達公司辦公樓及雁鳴湖樞紐站續租工作。全年更新車輛244臺,其中純電動新能源汽車50臺,建設充電樁137個。
二是新建自動洗車場地5個,實現傳統人工清洗向機械化邁進,大大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投資4005.11萬元,對基層車隊調度亭、廠房、路面等117處進行改造及路面鋪裝,面積達6.6萬平米。
三是IC卡實現互聯互通。65歲以上老年人以及殘疾人實行免費乘車並辦理乘車卡,完成IC卡平臺系統軟、硬體升級改造,2016年12月2日正式發售「一卡通」IC卡,實現與全國40多個城市的互聯互通。
中國吉林網、吉刻APP記者 呂孟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