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額爾古納發現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沙狐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圖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沙狐。 張淵 攝

中新網呼倫貝爾12月2日電 (李愛平 秦緒偉 秦亞傑)2日晚間,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政府獲悉,該市發現一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沙狐。

圖為攝影師鏡頭中的沙狐。 張淵 攝

據介紹,最早發現這隻沙狐蹤跡的是該市攝影家協會會員張淵,他在當地黑山頭鎮草原上近距離拍攝到沙狐的照片。

圖為出現在額爾古納地區的沙狐。 張淵 攝

「照片中的沙狐憨態可掬,十分招人喜愛。」張淵介紹說,「沙狐非常難拍攝,他已經跟蹤拍攝10餘次,由於不斷給沙狐餵食,所以能夠在一米左右的近距離拍攝到它的活動。」

圖為憨態可掬的沙狐。 張淵 攝

12月2日下午,當地媒體記者跟隨張淵來到這隻沙狐所在的草原上,親眼見證了沙狐的一舉一動。

圖為陽光中的沙狐。 張淵 攝

據資料顯示,沙狐是一種環境緊密型的動物,主要分布在中亞諸國,中國北部諸省也有分布。2008年,沙狐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目錄。

在張淵看來,額爾古納黑山頭鎮草原之所以會出現沙狐,與近年來中國對草原的大力保護有極大關係。(完)

相關焦點

  • 瀕危物種沙狐現身內蒙古額爾古納
    瀕危物種沙狐現身內蒙古額爾古納 12月2日,內蒙古額爾古納。攝影師在草原上近距離拍攝到一隻沙狐在雪地覓食。據人民網,沙狐主要棲息於草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帶,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目錄。
  • 額爾古納發現瀕危物種沙狐
    沙狐 張淵攝/光明圖片12月3日,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融媒體記者拍攝的一隻萌萌的小沙狐圈粉無數。本報記者就額爾古納這次如何發現瀕危物種沙狐展開了採訪。12月2日下午,額爾古納市融媒體記者秦續偉、李豐勝、秦亞傑3位記者跟隨張淵來到小沙狐所在的草原上。剛一下車,一隻小狐狸便從遠處跑了過來,在離他們10來米的地方停下觀望,張淵用隨身帶來的火腿腸餵食這只可愛的小狐狸。小狐狸一開始還十分警覺,一邊觀望一邊撿拾雪地上的食物,沒過幾分鐘它便放鬆了警惕,逐漸縮短與他們的距離。
  • 沙狐現身內蒙古額爾古納 憨態可掬照片曝光!
    沙狐現身內蒙古額爾古納 憨態可掬照片曝光!來源:人民熱不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沙狐現身內蒙古額爾古納】12月2日晚間,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政府獲悉,該市發現一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沙狐。
  • 原來這個像絨球一樣的小傢伙就是源自內蒙古大草原的沙狐,好可愛
    近日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可愛的小沙狐出現在內蒙古額爾古納,看到視頻第一印象,天哪確定這是一隻小狐狸,毛茸茸的呆萌呆萌的,簡直就像一隻乖巧的小狗。一查才知道,人家才不是狗狗,人家可是最初源自內蒙古大草原上的沙狐,不過後來四處流浪,所以出了內蒙古,阿富汗,土耳其等地都有沙狐的身影,沙狐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所以才能上新聞的。雖然沙狐最初是源自內蒙古大草原,但是它也是一個實打實的「流浪者」,每當天氣變冷下起大雪,很多沙狐也是會往南遷徙的。
  • 內蒙古雪原現萌物沙狐 攝影師近距離接觸
    【解說】近期,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攝影師張淵在該市的黑山頭鎮草原上近距離拍攝到一組小沙狐的照片,這隻憨態可掬的小沙狐十分招人喜愛。記者於近日跟隨張淵再次來到小沙狐所在的草原,拍攝到攝影師與野生沙狐親密互動的畫面。  【解說】張淵剛一下車,小沙狐就從遠處跑來,在距車10米左右處觀望。
  • 世界瀕危物種白鶴遷徙途中凍傷 警民合力救助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6日,一隻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白鶴在遷徙途中意外受傷,無法繼續飛行,掉落在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海魯吐鎮圖古日格嘎查鐵裡小組村。當地一村民在路邊發現了這隻白色的大鳥,隨即將其送到了海魯吐派出所。民警轉送到吉爾嘎朗派出所暫時安置飼養、救治。經過警方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初步分析白鶴可能因天氣原因導致凍傷。 據了解,白鶴是大型涉禽,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草地、苔原沼澤和大的湖泊巖邊及淺水沼澤地帶。常單獨、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
  • IUCN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31種動植物物種已經滅絕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隨著小灰豚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進入瀕危類別,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淡水海豚物種都被列為瀕危物種。根據該保護組織的數據,截至12月,在周四發布的最新名單中包括的128918個物種中,有35765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而31種動植物已經滅絕,包括主要在菲律賓拉瑙湖及其出海口發現的全部17種淡水魚。本周的報告中至少有一些積極的消息。歐洲最大的原生食草動物--歐洲野牛,已經從易危物種轉為近危物種。
  • 世界瀕危物種河麂首次現身吉林
    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表示,這是吉林省境內首次發現的野生活體河麂,其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世界瀕危物種河麂獲救 張彤宇 攝據了解,林業工人率先發現了該河麂。紅石林業局貯木場場長王軍介紹,這隻河麂在場區生活了三天。最初,工人們通過觀察,把它當做野生狍子對待,每天餵食一些玉米。
  • 這個瀕危物種多次在麗水發現!
    近年來,在百山祖國家公園慶元片區等地先後8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並及時通過救護中心治療和野外放生等手段進行科學保護。麗水多地多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得益於自然保護和當地民眾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更是麗水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果。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世界遺產展望(第三版)》大堡礁前景不妙
    這份報告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12月2日發布的,指出了氣候變化現在是對世界自然遺產的最大威脅。三分之一(33%)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亞),首次被評估為前景「瀕危」。
  • 中國綠髮會六份提案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通過
    2020年11月4日,經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成員投票表決,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提交的《調整傳統醫藥實現社會和環境可持續性(Adopting Traditional Medicine to achieve social and environment
  • 銀杏樹滿大街都是,為何還是瀕危物種?
    網上的資料顯示,銀杏樹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目錄》的一員,保護級別是瀕危。然而現如今,我們在大街小巷上就能看到銀杏樹,尤其在一些景點的街道兩邊,幾乎都是銀杏樹的身影!既然銀杏樹這麼多,為什麼它還是瀕危物種呢?銀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以前的二疊紀,當時銀杏樹非常普遍,幾乎遍布盤古大陸。
  • 【保護】瀕危物種水鹿現身我市
    近日,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在我市境內現身。 據專家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市森林公安部門提醒廣大市民群眾,水鹿是一種瀕危的野生動物,是禁止狩獵和食用的。
  • 八大公山發現3種瀕危動物
    八大公山發現3種瀕危動物華聲在線5月2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黎志國)今天,記者從桑植縣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區日前在整理設在野外的紅外相機4月份拍攝的影像資料時,第一次發現了寶興歌鶇
  • 世界瀕危物種中賊鷗現身劍湖溼地
    中賊鷗:世界瀕危物種專家介紹,中賊鷗為鷗形目大賊鷗屬下的一種遊禽,無亞種分化,屬於大型海鳥,常在飛行中搶劫鷗和其他海鳥捕獲的食物,善飛行,喜遊泳,在陸上行走靈活,主要分布於世界各大洋。中賊鷗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靠近海岸的苔原河流與湖泊地帶,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海洋和近海岸洋面上,遷徙期間有時亦出現於大的內陸河流與湖泊,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根據ICUN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目前已有31種物種滅絕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最新更新已宣布31種動植物物種滅絕。 ICUN星期四宣布,這一總數包括丟失的鯊魚,被列為極度瀕臨滅絕或可能已滅絕,最近一次記錄是在1934年。失落的鯊魚棲息地在南海(世界上最被開發的海洋地區之一)中,已經被廣泛捕魚了一個多世紀。
  • 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我國境內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200餘只
    怒江金絲猴:世界第五種金絲猴 屬極瀕危物種       怒江金絲猴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10年才被首次發現,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度瀕危物種。作為世界上第五種被命名的金絲猴,它具有怎樣的特徵呢?
  • 瀕危物種北海獅現身丹東東港海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13日,丹東東港的邊防派出所民警在巡查巡視時,在防波堤上發現一隻棕黃色皮毛、體長1米多、體重約300斤的「大傢伙」。它懶洋洋地趴在石頭上,旁若無人、憨態可掬。經過相關專家辨別,這是一頭在我國海域罕見的北海獅,是海獅科中最大的一種,天生聰明伶俐,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6月6日,在大連旅順的渤海海域也曾發現過一頭北海獅出沒,這已經是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在我國海域第二次發現北海獅的身影。而再向前追溯在我國海域發現北海獅的記錄則是在30年前的1990年。
  • 青海化隆:瀕危物種火烈鳥現身黃河庫區
    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此次火烈鳥現身黃河溼地,與黃河谷地溫暖的氣候和當地有適合火烈鳥所需的食物有較大關係。 此前,鳥類愛好者在青海省德令哈市可魯克湖、海東市貴德縣發現過火烈鳥,在化隆縣沒有拍攝記錄。
  • 遼寧:瀕危物種北海獅現身旅順蛇島
    6月6日下午,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義務護海隊員李文龍,在保護區的核心區蛇島海域駕船巡海時發現,一頭大型海獸正趴在蛇島岸邊的礁石上曬太陽。在海上工作已有三十多年經驗的李文龍看到這個陌生的大傢伙皮毛呈淺棕黃色,體長有兩米多,體重少說也有三百來斤。看見有人和船接近,這傢伙從礁石上站了起來,不慌不忙地下到海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