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來了,全球抗疫勝利在望?

2020-12-17 南寧晚報
    ▲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位於美國密西根州的工廠中用於存儲新冠疫苗的冷藏設備。這款疫苗(右圖)需在零下70攝氏度環境中保存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11日批准了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申請。這是第一款獲批在美國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被允許用於16歲及以上人群。

  近期,頻頻傳來的關於新冠疫苗的積極消息:阿聯給予中國國藥集團新冠滅活疫苗正式註冊,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與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疫苗在英國和巴林獲批投入使用,法國、羅馬尼亞、葡萄牙、墨西哥等國發布接種戰略,俄羅斯和英國啟動大規模接種……   

 結束疫情尚需時日

  新冠大流行被認為是「西班牙流感」以來人類遭遇的最嚴重公共衛生危機,這場已致全球超過155萬人死亡的疫情是否將隨疫苗到來而終結?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表示,新冠疫苗研發進展使人們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芒」,但要結束新冠大流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疫苗研發迎來「曙光」之際強調抗疫之艱,意在提醒,疫苗投入使用過程中仍面臨種種現實挑戰。當前,病毒仍在全球肆虐,某些「疫苗樂觀情緒」高漲的人認為疫苗將很快結束疫情,思想上和行動上對防疫有所鬆懈,這種狀況令人擔憂。

  據報導,當人群中有足夠多的人被疫苗保護,才能形成阻止病毒傳播的「屏障」,這種現象稱為「群體免疫」。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羅伊·安德森等人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文估算,對於一款有效性可達100%並能提供終身保護的新冠疫苗,要達到群體免疫需要有60%至72%的人口接種。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朝夕之間的事。

  當前,疫苗產量、分配狀況、接種工作的組織和效率等都將影響接種進程。世界多國正在制定接種計劃。專家普遍認為,應優先為老年人、基礎疾病患者和一線醫護人員等高風險群體接種。譚德塞強調,在推廣新冠疫苗的最初階段,由於每個國家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接種疫苗,因此各國政府、社區和個人應繼續使用經過驗證有效的新冠應對工具,這一點至關重要。   

各國需要協調合作

  如何實現新冠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尤其是確保其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是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近來一些國家表現出的「疫苗政治化」言行,一些富裕國家爭相囤貨等「疫苗民族主義」苗頭,都將損害國際社會團結抗疫的努力。譚德塞強調,「結束這一流行病和重新開放經濟的最快方法是從保護世界各地風險最高的人群開始,而不是僅僅保護某些國家的全部人口」。

  為了確保所有國家都能公平、及時獲取疫苗等防疫工具,世衛組織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等共同牽頭成立「獲得抗擊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並制定「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但項目目前仍面臨較大資金缺口,仍需國際社會進一步提供支持。

  能否大範圍推廣疫苗還有賴於公眾的接種意願。近年來「反疫苗」運動在一些西方國家抬頭,這可能為全球防疫行動製造障礙。

  人類抗擊傳染病的歷史已經表明,接種疫苗是防控傳染病最有力的技術手段。但同時也須看到,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新冠疫苗研發周期被前所未有地縮短,第一代疫苗可能並不完美,其保護效果仍有待在接種實踐中繼續觀察和驗證。歸根結底,疫苗是一種科學防疫手段,其效果取決於人類如何運用。各國應秉持「疫苗多邊主義」,進一步就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加強協調,通過多邊機制促進疫苗高效利用和公平分配,以期儘快走完黯黑的隧道,迎來最終光明。  

 ■動態
  多國相繼宣布疫苗接種時間表

  據報導,英國已在12月8日開始大規模接種德國BioNTECH研製的BNT162B2新冠病毒疫苗,加拿大則在12月9日全面批准了這支疫苗。此外,有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相繼宣布了接種疫苗的時間表。

  美國也不甘示弱,正加快疫苗部署。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輝瑞公司的疫苗自12月15日起開始交付;莫德納公司的疫苗12月22日開始交付。

  荷蘭衛生大臣雨果·德容格估計,如果一切順利,將於明年1月4日左右為荷蘭民眾接種第一批新冠疫苗,將優先給醫護人員、老人和弱勢群體接種。

  義大利衛生部長羅伯託·斯佩蘭扎表示,輝瑞公司研發的疫苗預計明年1月23日至26日期間到位,義大利可能從1月29日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法國計劃明年初首先進行「針對性強」的疫苗接種,明年4月至6月進行更大規模的疫苗接種。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12月3日宣布,該國已確定4種候選疫苗,民眾最早將於明年3月開始接種。

  更早之前,俄羅斯加馬列亞公司的「衛星五號」疫苗在8月11日就已經獲批。目前已有超過15萬俄羅斯人接種了「衛星五號」疫苗。

  ■相關
  疫苗如此搶手,為何還有人「反疫苗」?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幾周所警告的那樣,儘管只是少數,但一些西方國家的「反疫苗」運動使新冠大流行的解決方案面臨危險。懷疑論者在公共領域發起運動,例如宣布要競選美國總統的說唱歌手卡尼·韋斯特稱新冠疫苗是「野獸的印記」。歌手米格爾·博塞等名人也對接種新冠疫苗持反對態度。大概很多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受教育程度普遍很高的西方發達國家,卻有這麼多人紛紛抵制疫苗?   

原因多元

  1796年,愛德華詹納發明牛痘接種以預防天花,這被認為是人類利用疫苗的開端,而當時的宗教人士認為疫苗「來自動物,違反習俗,違背上帝旨意」為由,對此表示強烈反對。直到今天,部分極端神職人員依然反對將包括牛胰島素在內的動物製品注入人體。

  1998年,一篇發表在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論文,引起公眾對疫苗安全性的嚴重質疑與恐慌。

  英國醫生威克菲爾德聯合了一些同行,在統計臨床接觸的兒童自閉症患者後,宣稱兒童自閉症與接種麻疹、風疹、腮腺炎三聯疫苗有關。這篇論文很快被證明為造假,2004年,該論文的13名共同作者中,有10人聯名在《柳葉刀》上發表致歉聲明,並表示正在撤回關於疫苗和自閉症患者之間存在聯繫的論文及言論,但造成的惡果卻依然流毒無窮。

  此外,有人認為強制接種疫苗是違反公民的自由選擇權。近幾年,標榜反疫苗以傳達強制接種疫苗是違反公民的自由選擇權,也成為歐美一些政治家博出位的新玩法,川普就曾多次公開反對疫苗。2012年,還不是美國總統的川普,就曾在推特上戲謔道:「健康的小孩去看醫生,被打了各種各樣的疫苗,然後就變成了——自閉症患兒,這樣的例子太多。」  

 自食惡果

  西方對疫苗的抵制已經在社會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016年,法國一份關於疫苗接種的調查結果顯示,26%的受訪家長拒絕為孩子接種疫苗,7%選擇延遲接種,還有13%會為孩子接種但是持懷疑態度。2018年7月,義大利政府在社會和輿論壓力下廢止了以前強制性的《疫苗法案》,並取消了入學審查中對疫苗證明的要求。

  「反疫苗」運動雖也是事出有因,但實踐證明:「反疫苗」運動聲勢越來越浩大,西方人慢慢品嘗到不接種疫苗的惡果。

  以麻疹疫苗為例。義大利麻疹感染病例數逐年增加,相比2016年,2017年掀起的「反疫苗」遊行示威,使得麻疹病例增長了近5倍;2018年,增長也是保持在2倍左右。大洋對岸的美國也沒好到哪裡去。2019年美國麻疹病例激增至1282人,這是自1992年以來美國報告病例最多的一次,環比上年,感染人數激增300%。

  事實上,「反疫苗」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而是一個交織著宗教、科學、政治、社會因素的複雜問題。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只有選擇。「反疫苗」者,可以選擇不打疫苗。正如拒絕戴口罩、居家隔離一樣,只是要承擔相應的後果。選擇,是要付出代價的。這是新冠病毒教會人類的道理。

    綜合新華社、中新、中廣報導

相關焦點

  • 曙光在前,疫苗為全球抗疫帶來希望
    全球累計新冠病例數已突破6000萬,仍以每日新增數十萬病例的速度在增長。人類與病毒的鬥爭處於緊要關頭。 面對這場百年不遇的大疫,安全有效的疫苗被認為是戰勝疫情的「終極武器」。
  • 全球第一個獲批的新冠疫苗來了我們離終結疫情還有多遠?
    就在昨天,英國政府宣布,批准使用輝瑞和BioNTech合作生產的新冠疫苗。 這是全球第一個被批准大範圍使用的新冠疫苗,它在11月公布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疫苗的有效率高達95%——大大高於新冠疫苗研發之初科學家所預期的60%。
  • 「救世主」疫苗來了,全球經濟加快復甦?
    新冠疫苗成全球經濟「救世主」中西方文化和社會制度差距巨大,從而導致了本次全球在天災面前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的至今已接近一年,多國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反彈,也讓本國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不降反增。
  • 研發人員揭秘:全球最快新冠疫苗如何出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財經故事薈,作者丨江小川,設計丨麥子截止8月31日,根據世衛組織的通告,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2485萬,死亡人數超83萬。這是一場全人類與新冠病毒的生死之戰。要徹底打敗病毒,研製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是唯一可行的路徑。
  • 抗疫概念股異軍突起!英國新冠病毒變種引全球恐慌 國內疫苗喜人...
    A股出現這一異動,主要是受到了歐洲疫情反彈、新冠病毒變異消息的影響。 英國政府確認毒株變異引發全球市場恐慌12月14日下午,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首次宣布該國新冠病毒出現了變異。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12月20日證實,英國以外已有至少3個國家發現了與變異新冠病毒相關的確診病例,其中,丹麥出現9例,荷蘭和澳大利亞各出現1例。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經有包括中國香港在內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禁止英國航班入境。 新冠病毒的陰霾依舊籠罩著全球,歐洲疫情出現嚴重反彈現象。
  • 史無前例的疫苗攻堅戰丨全球新冠疫苗研發,疾速下的希望與困境
    原創 Ka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疫情快訊 2020年4月12日截至4月12日北京時間10點07分,全球新冠病毒累計確診病例超178萬。各國形勢嚴峻,目前依然沒有針對新冠病毒治療的特效藥,全球對疫苗研發給予厚望。早在3月16日,第一支針對新冠病毒的候選疫苗在美國進入了人體臨床實驗階段;3月17日,中國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進入I期人體臨床試驗,並於4月9日宣布I期臨床數據初步安全,將於近期在中國展開II期臨床試驗。
  • 全球將有20億劑新冠疫苗?為打疫苗,各國操碎了心!
    中新網1月7日電(董寒陽 張奧林) 想像一下這個場景:當家裡的水管裂了,一邊是堵不住的缺口,另一邊則是關不了的總開關……目前,全球面臨的抗疫問題,就是這麼一個局面。截至北京時間1月6日,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已超8600萬例,逾184萬人因新冠殞命。隨著各國新冠疫苗陸續推出,人類是否能在不久的將來,迎來戰勝這場疫情大流行的拐點?
  • 全球新冠疫苗企業提產能 國產疫苗被多個國家訂購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張敏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新冠疫苗在多國獲批上市,疫苗接種也提上日程。隨著我國首個新冠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國家宣布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接種人群逐漸增多。
  •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新冠疫苗終於來啦!
    曾經大家都擔心的問題:冬季來了,新冠病毒會不會更加狡猾狂野?萬萬沒想到,新冠病毒果真又來「作妖」了!不過,與此同時,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新冠疫苗終於來啦!第一款FDA批准的新冠疫苗來啦!
  • 新冠病毒變異後現有疫苗還管用嗎?來聽聽鍾南山院士怎麼說
    近來,新冠病毒變異引發公眾恐慌。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21日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英國新報告的變異病毒所致疾病的嚴重程度有所增加。即使病毒傳染性稍有提高,也並不意味著疫情失控,相信通過努力抗疫,病毒傳播仍可被阻斷。
  • 中國新冠疫苗最新消息(持續更新)
    【查看詳情】  疫苗產能  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疫苗的年產能能達到6.1億劑  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疫苗的年產能能達到6.1億劑,明年我們國家新冠疫苗年產能會在此基礎上有效地擴大,來切實保證我國以及全球其他國家對中國新冠疫苗的需求。
  • 伊莉莎白二世要打的新冠疫苗靠譜嗎
    為了遏制不斷蔓延的新冠疫情,英國政府將賭注壓在了疫苗的有效性上,並還拿英國女王出來做文章,這一做法實在有些欠妥。首先就是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只有95%左右,還有一些欠缺。而且英國目前是唯一一個批准了輝瑞疫苗大規模接種的國家,在美國和歐盟,同樣的疫苗都還在走審批流程,但英國已經準備安排高齡老人的大規模接種,英國確實有些急於求成了。
  • 我接種了全球第一支新冠疫苗
    導語:那支承載著人類希望的疫苗,無聲息地、沒痛感地注射進了我的身體中。截至6月7日下午16:33,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691萬,死亡人數也超過40萬人。唯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才能終結這場全球性災難。疫苗研發,是一場和疫情的生死賽跑。
  • 新冠疫苗需求導致全球玻璃藥瓶短缺!
    ,推動新冠病毒疫苗問世的努力正在面臨一個令人抓狂的瓶頸——用來存放疫苗針劑的玻璃小藥瓶。報導指出,美國、歐洲、中國及其他地方的製藥公司正在急速推進新冠病毒疫苗的試驗和製造,希望一旦這些疫苗被證明能安全發揮作用便能對外發售數十億劑疫苗。
  • 蓋茨基金會:10000000000劑新冠疫苗誰來生產?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至少有165種新冠疫苗正在研發中,其中有37種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蓋茨基金會指出,全球至少需要100億劑新冠疫苗才能在人群中形成群體免疫,需要全球匯聚資源、共擔風險。
  • 2021年,疫苗能否終結新冠大流行
    歲末年初,當《環球時報》記者盤點一年來全球疫苗研發的種種努力和展望明年疫苗是否會給終結這場大流行一個時間表時,樂觀情緒和悲觀情緒同在,因為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除非人人都安全,否則無人會安全」。「在謹慎與迫切間找到平衡」「2021年6月。世界進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模式一年半。病毒繼續以緩慢速度蔓延;間歇性的封城令成為新的常態。
  • 菲律賓大馬尼拉地區 3 市宣布免費提供新冠疫苗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菲律賓世界日報報導,1月4日,馬卡蒂市政府表示,該市將向所有居民免費提供新冠疫苗,該市政府已撥款10億疫苗資金
  • 「中國為全球新冠疫苗研發貢獻重要力量」(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疫苗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已成為人類戰勝疫情的關鍵。多國醫學專家、國際組織和機構代表表示,研發出通用疫苗需要時間,開展跨國家、跨領域、跨部門的廣泛合作十分緊迫和必要,中國積極推動並深度參與疫苗研發國際合作,為加快全球科研進程、助力全球抗擊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 新冠確診數字再猛增1000萬,三組數字揭示全球疫情現狀
    北京時間12月12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7000萬。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腳步,卻絲毫沒有放緩。全球每新增千萬病例的時間,從最初的百餘天,縮減至如今的十餘天;目前,全世界每9秒就有1人死於新冠……接下去,這些令人悲傷的數據,還會發生什麼變化?離這場大流行結束,人類還需要等待多久?
  • 172個國家和地區加入全球新冠疫苗計劃 加強團結協作 加速疫苗研發...
    核心閱讀當前,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加強疫苗合作、公平分配疫苗,讓新冠疫苗成為人人可得的全球公共產品,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多國正致力於開展國際合作,為新冠疫苗早日研發投產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