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亭哥被肉莊的一個北宋「福德」枕給吸引了。吸引我的不是「福德」二字,而是一個個密密麻麻的小珍珠組成的「珍珠地」。
北宋 珍珠地「福德」紋枕 | 大肉莊藏
一般人們都會被一件器物的紋飾所吸引,這很正常。俗話說「萬綠叢中一點紅」嘛,花的紅正是通過葉的綠襯託出來的,所以大多數人都忽略了「綠葉」的美。而珍珠地就像那「綠葉」,襯託了紋飾的美。這一次,我們本末倒置,透過紋飾的襯託對比來挖一挖北方窯口的「地」有什麼高妙之處。
上:北宋 珍珠地鸚鵡祥雲紋枕 | 日本《平凡社-磁州窯》
下:北宋 珍珠地水草鴨紋枕 | 日本《平凡社-磁州窯》
珍珠地劃花是模仿金銀器鏨花工藝「魚子紋」,又叫「魚子地紋」,即用鏨子在主紋空白處衝打出小圓圈。魚子地紋多見於唐代金銀器物上,後來被借鑑到瓷器的裝飾上,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珍珠地」了,說明當時的人們對這種紋飾非常喜愛。
唐 鎏金飛獅紋粉盒 |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珍珠地裝飾效果非常獨特。先在白釉面上劃出各種花紋,然後在圖案周邊的空白處用管狀工具戳印密密麻麻的小圓圈,形成一種緻密細膩均勻的地。
北宋 珍珠地剔刻人物紋瓶 | 日本《平凡社-磁州窯》
北宋 珍珠地剔刻文字梅瓶 | 日本《平凡社-磁州窯》
北宋 珍珠地剔刻文字枕 | 日本《平凡社-磁州窯》
金 珍珠地剔刻文字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北宋 珍珠地剔刻詩文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珍珠地的「珍珠」有時很小很密,有時大而疏。珍珠地的排列走向有時是從外圍有規律的向圖案中心戳印,有時是從紋樣周邊出發向外圍戳印。總體來說,珍珠地瓷器更顯得華麗優美。
北宋 珍珠地劃花卉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有了「珍珠地」這樣強大的後臺保障,窯工們開始大膽借鑑各種紋飾造型,靈感有的來源於紡織紋樣、金銀器上的紋樣造型,珍珠地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泛,幾乎任何器形都能適用,珍珠地紋飾表面相對來說光滑,因此,用在瓷枕上再合適不過了。
北宋 珍珠地牡丹唐草紋執壺 | 日本《平凡社-磁州窯》
北宋 珍珠地虎紋瓶 | 日本《平凡社-磁州窯》
珍珠地是為豐富多彩的紋樣做嫁衣的,除了剛才看到的文字和詩文枕,還有植物花卉類。比如,就牡丹花卉紋樣這一個題材,窯工們就製作出一支、兩支牡丹花結合的構圖形式,或者構成有規律的圖案連續紋樣。這樣一來一個種類的素材可以轉化成非常多樣的構圖類型,那很多很多素材轉化成的構圖類型就多到無可想像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能看到很多精彩多樣的瓷枕的原因之一吧。
金 珍珠地牡丹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金 珍珠地牡丹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上:北宋 珍珠地牡丹紋枕 | 日本《平凡社-磁州窯》
下:北宋 珍珠地牡丹紋枕 | 日本《平凡社-磁州窯》
金 珍珠地團花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金 珍珠地花卉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金 珍珠地花卉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還有蓮花紋題材~
金 珍珠地蓮花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北宋 珍珠地遊鴨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人物紋枕,包括充滿文化氣息的文人畫構圖形式瓷枕,還有嬰戲紋枕。
北宋 珍珠地人物紋枕 | 洛陽博物館
金 珍珠地嬰戲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充滿生活氣息的動物紋枕······
北宋 珍珠地鳳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北宋 珍珠地兔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北宋 珍珠地羊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北宋 珍珠地雙鳳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北宋 珍珠地鴨戲紋枕 | 《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
看了這麼多「珍珠地」瓷枕,小夥伴們有沒有感受到「珍珠地」陪襯紋飾的巧妙所在?有沒有驚訝於古代北方窯工先進的設計意識?請大家細細感受吧,歡迎後臺與我們留言~
-請大家點擊視頻號觀看內容-
-其他活動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