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除了正常的學習以外,為了更好地讓孩子們得到綜合素質的鍛鍊,班裡還組織了一些集體活動,比如集體去野餐,或去一個不錯的地方等,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也鍛鍊了孩子們的獨立能力。
但是有些班級,對於這樣的活動組織會比較倉促,或者是花費很大的情況,有時難免會引起家長和老師的一些小爭論。
#所以究竟怎樣才能更好地組織集體出遊,應該注意什麼,以及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溝通,這些都是值得老師和家長去了解的問題。班集體活動花費22300元,老師建議實行「AA制」後遭到拒絕
一位老師在網上曬出班集體活動的出遊費,原建議是讓家長「AA制」,可家長們一看帳單就亂糟糟的。連家長都直截了當地說:「這筆錢誰出的風頭誰給的!」老師也是無計可施,於是也就讓大家曬出來給評。
談話記錄一出,網友們也是褒貶不一,雖然也有少部分人支持老師,但更多的是贊同家長的意見。這次班級出遊居然花費兩萬多元,而且還有家長有事沒去,這種情況下還要AA制,這讓一些家長心中肯定無法接受,畢竟一次出遊費用如此之高,沒有去的家長還拿錢的心理非常不平衡。
事實上,出遊本來是一件好事,但這次活動,還要提前計劃好,要不要搞砸了,要不要搞砸了,就失去了出遊的意義。班集體出遊雖是好事,但這幾點也應事先考慮好.班集體出遊是一件很好的事,不僅能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還能鍛鍊孩子們的集體思維和動手能力。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事先計劃好這些要點。
提前計劃好路線;對於出遊的路線,要提前計劃好路線,這需要提前做些準備工作。例如,可查到較好的路線,或較好的出遊目的地,計劃與對比,有一條較清楚的路線,以便安排出遊。二、提前通知家長預算:關於出遊預算,這個一定要提前通知大家,讓家長心中有數,不要事後再通知,弄不好的家長有很大意見。班級出遊其實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但可以鍛鍊動手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合作,互相理解,從而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提高。你家孩子在課堂上有沒有做過什麼記憶深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