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麵包店侯麥
今年下半年諾蘭的新片《信條》上映後不出所然的又引起一陣陣熱議,伴隨著燒腦、看不懂等標籤,各路分析劇情的專家都樂不知疲的帶著觀眾一遍遍破解諾蘭的劇情謎題。然而同期在流媒體上上映的查理·考夫曼的新片《我想結束這一切》卻顯得冷清了點。很有些可惜了!
查理·考夫曼這個被稱為好萊塢最好的編劇之一的男人,向來以詭異懸疑以及超現實的編劇方式而著稱。
查理·考夫曼作為編劇是反常規的,他大膽的開拓、創新全新的劇本編寫模式,以獨特的多種多樣的方式去架構電影的空間,從而使電影的開放度很高,這樣的解構形態使電影完全融入劇本框架,所以有人說考夫曼編劇的劇本是一個迷宮,即使他先給你看了整個迷宮的模型,當你真正漫遊在影像的世界中還是會被每個轉角處的思索而驚豔到。
《我想結束這一切》是改編自加拿大國民作家伊恩·裡德的得獎小說,也是考夫曼暌違熒幕五年之後又一自編自導作品,而考夫曼自己也說這將是他的收官作品。
62歲的創作者在好萊塢不算高齡,畢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馬丁·斯科塞斯、伍迪·艾倫這樣的高齡導演都還在堅持創作,考夫曼如此之早的結束自己職業生涯難免讓人唏噓,也給這邊電影鋪墊上感傷的底色。
我們不知道考夫曼為何要如此之早的謝幕,但在這部收官作品中一定有他告別的感言。
觀看考夫曼的電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懸疑、時間、空間也是考夫曼電影的標籤,但和諾蘭不同,考夫曼聚焦的是日常,且用一種看似毫無關聯的方式將這些瑣事的日常串聯在一起組成故事,觀眾能做的就是在這些時間和空間的碎片中自己去拼接完整的故事圖景。
在《紐約提喻法》中,考夫曼就像一個瘋狂的剪刀手一樣將電影剪碎成一個個場景化的拼圖,最終電影呈現的也是一副讓人震撼的拼貼畫。
提喻法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威廉·戈登於1944年提出的一種利用外部事物啟發思考、開發創造潛力的方法。戈登發現,當人們看到一件外部事物時,往往會得到啟發思考的暗示,即類比思考。而這種思考的方法和意識沒有多大聯繫,反而是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有緊密關係。而這一方法也是考夫曼電影的核心,理解了這一方法觀看考夫曼的電影也就能理解導演所要表達的核心。
《我想結束這一切》的故事場景不多,在一對情侶的故事中穿插了一個老人的日常生活,暗示大篇幅的場景都是老人的內心想像或者回憶。
電影起始於一個雪天,一對情侶要開車趕去見男方的父母並一起吃晚餐。在路途中,兩人展開對話,涉及生活以及個人的情感。
電影之所以被稱為光影的魔法也在於此,電影的開篇就是考夫曼的一個障眼法,簡單的車內場景卻是架空於現實的。在人的心理活動中,空間和時間是可以任意扭曲,所以男女主角的對話實則是外層人物的內心剖析。
考夫曼通過女主角名字的不停變化也在提醒觀眾,人物不是真實的,而是外層回憶裡混合的人物,而事件也非真實發生的,只是通往回憶的小徑而已。
在到達父母家後,屋內的時間開始更加扭曲和抽象。時間的概念在屋內變得無序,父母以各個年齡段的身份出現。轉念一想我們在回憶過去某個事件時不也是這樣嗎?充滿矛盾和時間的無序。
出演男方母親的女演員也是恐怖片的常客,選用這個角色考夫曼也是有意為之。
室內的場景明顯要詭異和陰森一些,各種恐怖片的視聽也被應用於此,譬如洗衣機裡重複被拿出的衣服,無人回應的樓梯,陡然出現的人物。這些恐怖片常用的橋段也被考夫曼應用於此,在這裡的目的而不是讓觀眾得到驚嚇,是為了表明重複的、碌碌無為的日常才是最恐怖的場景。
在離開父母家,男女主在返程時,路過一家冰淇淋店,這也是電影最有趣的一個場景之一,店員詭異的對話以及男主莫名的退讓都讓這個場景充滿神秘感。
因為對這個節點的興趣,特意找來考夫曼的採訪來解讀。
首先,考夫曼解釋了冰淇淋店的店員,包括劇中所有角色都來自主角記憶中的人物。但是考夫曼沒有明說,他還提到那幾個咯咯詭異發笑的女店員或許就是被困在主角內心的一些人物,他們就像現實世界的店員一樣有更換,也有交流。所以,她們熟識男主角,還對男主角進行挑逗。
考夫曼想營造的是一個夢幻的時刻,在自己內心被停留在一個過往時刻。在這裡,充滿熟悉的過往,也糾纏著問題的根本。
考夫曼還提到原著小說中,女男主角是停留在一家乳製品甜點店前,但是他不能很好的應用這個場景,所以他進行了更改,按照自己的想法讓它更神秘和本土化。
在旅程的終點,男女主角在爭吵後各自迷失在雪中,而現實的老人也孤身死在車裡,這一個悲涼的故事也因此畫上句點。
在看完全片後,想到了很多類似意識流電影在夢境或心理層面的活動上展開敘事,比如大衛林奇的《穆赫蘭道》、懸疑片經典《生死停留》。考夫曼顯然也對這樣的敘事方式十分青睞,因為更貼近他對人生哲理的思辨。
在考夫曼的電影對話中也串聯了諸多對科學、藝術、文學的見解。所以,對空間和時間的把玩,從不是考夫曼根本的敘事架構,只是為了能滿足那些跨越一切的思辨闡述。
思考的人都是痛苦的,不管這是否是考夫曼收官之作,考夫曼留給我們的人生思索都是值得一看的。
最後,轉載電影中女主角朗誦的一首詩《Bonedog》,這也是這部電影的一個縮影或者一段人生的概述。
回家很可怕
無論狗狗是否舔你的臉
無論家中等待你的是一個妻子
還是妻子形狀的孤獨
回家孤獨得可怕
以至於在你回想起你剛剛離開的
那個充滿沉重氣壓的地方時 也帶著一些喜歡
因為一旦回家後 一切會更糟
你竟帶著渴望地去想 附著在稻草杆上的害蟲
路上長時間的路程 道路救援和冰激凌
還有某些雲朵特別的形狀
和寂靜 因為你不想回家
回家是...
就是可怕
而家庭生活的沉默和烏雲
僅僅只會徒增普遍的不適感
這樣的雲其實很可疑
他們的構造物,不同於你留下來的那些物質
你自己是從另一塊 多雲般的布上裁剪而出
被歸還,被剩下
月光下不幸相會
不樂意回歸 不該松垮的地方會都松垮
滿是線頭的布服 抹布般的邋遢 破爛不堪
你回到家裡
像是抵達月球的外星人
地球的引力拉扯
現在力量加倍
拉扯鬆弛了你的鞋帶
還有你的肩膀
將你額頭上擔憂之詩節刻的更深
你回到家裡 更為深沉
一口連接至明天的乾涸之井
通過一縷虛弱的
如此這般
日復一日 毫無變化 你長長嘆氣
有時人也會這樣
好吧
總之,你回來了
太陽像個疲倦的妓女一樣起了又落
天氣猶如折斷的肢體一樣毫無起伏
一切都是靜止的 除了你體內潮起潮落般的鹽分
你的視線朦朧
你不為外界氣象所影響
巨大的藍鯨 骸骨般的黑暗
你回來了
帶著X光的視線
你的眼睛已成為一種飢餓
你帶著變異天賦 來到家中
來到一個骨頭之家
現在你看到的一切
所有一切
都是骨頭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