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助推中國青年電影,為青年電影人搭建公益服務平臺」。繼首屆優秀青年電影項目扶持計劃圓滿成功後,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及中新天津生態城國家動漫園共同主辦的「大師之光」公益行動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自1月11日至16日曆時六天圓滿收官。此次研習班上海快鹿集團與其網際網路「8+1」電影戰略夥伴大銀幕(北京)發行控股有限公司、上海當天影業有限公司、藍騎鯨動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給予了鼎力支持。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名優秀青年編劇與好萊塢、韓國的編劇大師以及國內的著名編劇匯聚一堂,分享編劇大師的成功經驗,共論全球化背景下的編劇職業化道路,助力青年編劇迅速成長。
由中國電影基金會發起的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繼承吳天明導演畢生為中國電影拼搏奉獻和大力培養青年電影人才的執著精神,重點培養青年導演、編劇、製片人三大類青年電影人才,為青年電影人提供培訓、推廣及資金支持,扶持和推介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青年電影項目,提升中國電影新生力量。
中新天津生態城國家動漫園是文化部確認的第一個國家級動漫產業園,建成了動漫影視領域最好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目前累計註冊企業2000多家。
集結青年編劇翹楚,共築中國電影核心動力
「大師之光」公益行動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自2015年12月8日面向全國優秀青年編劇招募以來,引起大量青年編劇及業內影視公司的關注,報名踴躍,共接收了近600人線上報名。優秀青年編劇齊聚一堂,其中不乏入圍本屆聖丹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歡愛》的導演黃堯,入圍了第2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我的青春期》的導演郝傑,入圍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多個獎項的《KANO》的臺灣編劇陳嘉蔚,及時下倍受爭議的《太子妃升職記》的編劇秦爽等獲得很多國內外獎項的優秀青年編劇、導演。學員們在全神貫注聆聽導師授課中、在腦動大開即興團隊創意中、在一場場熱點主題沙龍活動中點滴積累。從「腦洞大開」、「解毒2015」華語電影、「二次元之夜」動漫劇本產業沙龍到「編劇生存指南」沙龍活動,編劇們激烈的討論將每晚的氣氛都推向高潮。
重量級國際導師助陣,精華課程提升編劇能力
本次「大師之光」公益行動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邀請到四位重量級國際導師。有中國編劇界最響亮的名字之稱的著名編劇蘆葦,他的作品《霸王別姬》、《活著》、《圖雅的婚事》,曾分別獲得坎城金棕櫚、評審團大獎和柏林金熊獎;來自美國好萊塢的著名編劇John C. Richard,其編劇作品《護士貝蒂》曾獲得第五十三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好萊塢最高產編劇之一Steven Gary Banks,2009年入選美國最優秀的二十位電影編劇排行榜;及來自韓國的著名編劇崔石煥,他被認為是最生活、感人、幽默的韓國當代史劇編劇,代表作品《王的男人》。六天的課程,幾位導師毫無保留地對200位編劇學員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驗和技巧。不論是John的「劇本創作」、崔石煥編劇的「韓國劇本力量」課程、Steven的「平行弧形結構」劇本寫作課程還是蘆葦與王天兵老師的「史詩電影」對談,學員們都受益匪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月15日下午舉行的「全球背景下的編劇職業化道路」的論壇活動,導師與學員們暢所欲言。對比熱門的跨國合作、大IP的開發以及編劇價值觀的確定等實操性問題,展開激烈討論。
全球化背景下的編劇職業化道路探討
「全球化背景下的編劇職業化道路」論壇由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左衡主持,集聚了蘆葦、John C.Richard、Steven Gary Banks,以及崔石煥四位編劇大師。他們對時下熱門電影市場,針砭時弊、語言辛辣,贏得了一片喝彩。
對於票房是否是判斷好電影的唯一標準。談及電影《阿凡達》、《星球大戰》時,John認為《阿凡達》和《星戰》系列之所以能成為美國影史的最高票房電影,是因為前者它傳達了一個全球共同的主題:保護環境,而後者是因為它的觀眾基數非常大。與中美的高票房電影毫無例外都是商業大片不同的是,韓國電影的票房前幾位卻都是一些現實主義和歷史題材的電影。崔石煥表示韓國觀眾更喜歡那些跟他們生活相關的電影,更願意看到電影內容和社會現象的一種共鳴。
對於哪些編劇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蘆葦老師的回答言簡意賅:技巧和經驗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但是價值觀這個東西是因人而異的,並不能通過學習的方法獲得。之後蘆葦老師便列舉了一些電影,認為時下有些電影的價值觀有待討論。
至於最近大熱影視圈的「IP改編熱」,導師們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雖然非常痛心和遺憾,但是Steven和john兩位來自好萊塢的編劇認為未來的電影很有可能會朝IP電影的方向發展,原創劇本越來越難以被市場接受,他們更坦言如今他們的原創劇本幾乎都賣不出去。蘆葦老師則認為雖然IP電影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但是嚴肅的、牽扯到人類心靈的電影是不會採用IP電影的創作模式的。崔編劇承認IP也在韓國電影和電視劇的創作中影響力越來越廣泛。
這次的研習班成為了業內又一次青年電影人集聚的盛會。通過幾天的緊湊和精華的課程學習,青年編劇們紛紛表示自己收穫頗豐,不僅吸收了更多編劇方面的營養,且相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電影人,未來的電影路可以更加滿懷鬥志與憧憬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