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雖然這個時代看似已經遠離了戰爭,但是國與國之間的爭鋒卻從未停歇,「落後就要挨打」更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所以養成居安思危的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01
劉慈欣在《三體》中如是寫道:「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細數我國近代飽受欺凌的根本原因,也無非就是傲慢二字。那時的國人始終認為自己處於世界的中心,擁有世界上最優越的制度與科技,所以對於西方的新奇產物不屑一顧。乾隆皇帝拒絕了英國使者通商的請求,也就為滿清的國運關閉上了最後一絲縫隙。「中國的門檻已經很舊了」,那位英國大使回國後如是說道。
於是,列強向外強中乾的滿清露出了獠牙,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強迫清政府籤訂了一個個不平等條約,從中國人民身上割去無數血肉。而中國的老鄰居日本卻先一步覺醒了,他們進行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明治維新,快速向文明世界過渡,野心也再此膨脹起來。日本雖然小,但是其志向卻不小,而且還有大英帝國的珠玉在前,日本也想通過發展殖民地打造另一個「日不落帝國」。而此時沙俄的壯大讓西方列強感到不安,而恰好剛覺醒的日本容易操控,所以有意扶持日本成為東亞霸主,得到授意的日本於是傾盡舉國之力開始準備發動甲午海戰。
這場戰爭的確是國運之戰,哪邊贏了就會成為列強扶持的東亞霸主,但是龐大而冗雜的清政府卻根本沒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為慈禧慶壽。戰爭的最後結局大家課本上都學過了,日本戰勝,而清政府不在乎割讓國家的利益,他們只想維持自己的統治而已。也就在這一戰中,日本軍隊閃電般進軍旅順,並展開了一場大屠殺,通過這種手段來威懾清政府。隨即,旅順和大連被沙俄佔領。
1904年,日俄兩國為爭霸中國東北和朝鮮,爆發了日俄戰爭。這場戰爭以日本勝利告終,日本因此取得旅順大連的租借權。在戰爭結束後,日本人在旅順修建了一座高塔,並取名叫「表忠塔」。日本人之所以修建這座塔,據他們的說法是為日俄戰爭中陣亡的上萬日軍將士招魂,以此來紀念他們為天皇做出的犧牲。當然這只是個說辭,「表忠塔」三個字就暴露了日本人的真實目的——就是來炫耀的,他們想通過這種手段宣誓自己的主權。隨後幾十年間,旅順和大連就落入了日本的侵佔和管控中。
02
表忠塔坐落在白玉山頂,於1905年起建,前後歷時兩年竣工。表忠塔修建的建築材料都是從日本國內運輸到中國來的,整座塔高66.8米,是圓柱形結構,內部中空,裡面有鐵質的螺旋樓梯。表忠塔的塔頂有觀景臺設置,從這裡可以一覽旅順全景。
需要指出的是,建築材料雖然是日本提供,修建塔的工人卻是中國工人,日軍強行徵調中國工人兩萬餘參與修建表忠塔,其間自然有無數工人在日本人的虐待下不堪折辱而死。更讓人憤怒的是,日本人在表忠塔舉行祭祀活動時,還要求當地的中國學生也前來參加。沒關係,凡此種種,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侵華日軍確實沒能猖狂太久。隨著美國在日本上空投放兩顆核彈,日本終於崩潰投降,所有日本侵略者都被徹底趕出了中國。在新中國成立後,這座表忠塔也被改名為白玉山塔。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訪華時曾要求中國能夠拆掉這座塔,因為這是當年俄軍敗給日本的恥辱,而且還要修建一座更高的塔來紀念當時陣亡的俄軍將士們。日本就更厲害了,他們提出希望中國在旅順當地修建一所日式酒店,換取白玉山塔拆掉後的材料運回日本。不過,對於蘇聯和日本要求拆掉我國這座高特的要求,中國方面表示,想得美,我就不拆,理由跟圓明園遺址一樣,用以警示每一位中華兒女勿忘國恥。
結語
白玉山塔如今仍然屹立在旅順,它見證著那段屈辱的歷史,時刻警示著我們「勿忘國恥」,告誡我們周圍都是不懷好意的目光,只有自己強大,才能不畏懼別人的挑釁。而要讓祖國強大不再遭受欺凌,則需要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為之努力。
參考資料:
《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