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寒,築城有小雨,但沒有天氣預報說的那樣冷。
上午,收到朋友寄來的2021《蔣勳日曆》。這本日曆系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裝楨很淡雅,是我喜歡的風格,湖藍色的封面封底,寧靜卻不失溫暖。
近兩年,朋友常聽蔣勳先生講《紅樓》。偶爾一起閒談,他說起蔣勳先生的學養與風採,言語間充溢著深深的敬意。年少時,初中老師教我們唱了《枉凝眉》後,回到家裡就把一本破舊的《紅樓》翻出來,讀了幾頁,卻讀不懂,讀不進去,便罷了。大約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吧!以至於如今已四十有六,卻仍未讀過《紅樓》,實在是慚愧得很!
小時候,一般人家很少用日曆,便覺得日曆是個奢侈的東西。大多數人家,都是在春節前,在供銷社或鄉場上買一張帶年曆的年畫。平常做事喜歡擇日子的人家,還會買上一本油印的土皇曆。後來,出現了月曆;再後來,又出現了設計製作都極精美的檯曆。平民之家的日子,就在那些年曆、月曆、日曆、油印皇曆抑或檯曆間,或緊或慢地展開,又漸次成為時光中五味雜陳的過往。
時光究竟是一種什麼東西?這個很難有人說得清。即使你能說得清楚,別人也未必能夠領會得通透。我一直以為,時光是一種很個人化的感覺,離開了人物事情,離開了春夏秋冬,離開了日月水火,離開了風霜雨雪,離開了草木枯榮,離開了陰晴圓缺,離開了酸甜苦辣,離開了疾病傷痛,離開了生離死別……時光的價值,可能就沒了!時光的滋味,可能也就淡了!
每近元旦春節,我們就會慨嘆時間過得太快,似乎全然忘掉了過去一年所吃的苦、所受的累、所憋的屈、所遭的罪……也似乎忘了過去一年那些所謂的成功、進步、發達、財富與由之帶來的欣喜。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時光的又一次輪迴裡慢慢清零。我們,又一次次在內心深處祈禱,祈求在嶄新的一年裡,在不可知的未來時光裡,闔家平安、身體健康、幸福快樂、萬事如意。這些,無關乎別人,也無損於別人,這只是宇宙間一個弱小的生命,一種最簡單最樸素的期許。
在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上,中華民族以其無與倫比的韌性,創造了從未「斷流」的輝煌文明。這是十四億國人的歷史榮光,也是時光之手對中華民族的溫柔眷顧。在歷史深邃的時空裡,孔子、孟子、老子、屈子、程子、朱子,以及李白、杜甫、王陽明……這些如雷貫耳的名或姓,如日之恆,如月之潔,如山之高,如海之深,他們隨迤邐的時光一路走來,照亮了中華歷史冊頁,也照亮了國人胸襟!
其實,你愛或不愛,時光都在那裡;你好或不好,時光都在那裡;你在或不在,時光也還在那裡。相對於有形的人與自然,時光似乎虛無縹緲,但又始終永存。這無關哲學,也無關科學,時光只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裡,只存在於每個活著的人的思考裡。時光的價值就是活著的價值,時光的滋味就是活著的滋味。人一旦離開了這個世界,有關他的事情,慢慢就煙消雲散了。而他身後的價值,通常取決於他生前的口碑與德行,以及他對家庭、對家族、對家鄉、對國家或對這個世界的貢獻。一個人德行和貢獻的大小,又是用時光來衡量的,貢獻越大,後世和後人記住他的時間就越長。只有時光,是這宇宙間最公正又最殘酷的價值度量衡!
有誰問你粥可溫,有誰與你立黃昏。幸福的感覺和滋味,很多時候,無非一粥、一飯、一茶、一酒、一爐、一人而已!
捧著這本《蔣勳日曆》,有如捧著古時的沙漏,又像捧著自己的生命,心裡滿是敬畏,也滿懷溫暖!也許,惟有敬畏時光,我們微渺的生命,才有可能品嘗到一粥一飯的豐盈滋味,才有可能感覺到一爐一人的幸福溫暖!
冬雪雪冬小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我等凡人的時光,或許因此會更有人間煙火氣,也更能品出不一樣的人生況味!
文/楊健
文字編輯/邱奕
視覺/實習生 曹芳芳
編審/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