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河南發現了哪些恐龍化石? 這本書告訴你

2021-01-20 河南一百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悅生 文圖

近日,由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等編著的系統介紹河南省古生物化石精品的文獻《河南古生物圖鑑》,由地質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讀者可從這本書上了解到在河南發現的眾多恐龍化石,還能看到一些巨型恐龍和古生物的復原圖。

該文獻通過對化石的科學描述、圖片展示、生物形象復原等多種形式,集中呈現了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及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等研究團隊近10年來對河南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發掘、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時,書中呈現了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近年來部分徵集、收藏化石標本的研究成果。該文獻以中英文對照文本和規範版式,系統介紹了汝陽巨型蜥腳類恐龍動物群、欒川動物群、濟源動物群、義馬生物群、南陽有關盆地及其精品化石,以及部分徵集收藏化石標本等近40個物種最新研究成果。

我省是一個恐龍資源大省,擁有3大恐龍動物群(包括「汝陽巨型蜥腳類恐龍動物群」、「欒川動物群」和「義馬生物群」)和1個以古植物為主、動物和恐龍為輔的古生物群。2015年9月,大河報曾推出重磅報導「大河特別行動——尋龍記(二)」,集中報導了「路易貝貝」等在我省發現的一批「明星」恐龍,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

業內專家稱,《河南古生物圖鑑》是讀者了解河南省古生物化石資源狀況,加強古生物化石保護、挖掘古生物化石價值、開展古生物科普教育、推動古生物文化傳播等的重要參考書籍。

相關焦點

  • 河南發現最小恐龍化石 這個黑鍋背的冤
    你見過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嗎?發掘於洛陽欒川縣的它,全身骨架長只有60釐米,因為「袖珍」,所以才收穫了「迷你豫龍」的美名,並得到世界的公認。那麼,這個萌萌噠的「小傢伙」到底是如何被發現的呢?關於竊蛋龍又有哪些好玩兒的故事?
  • 中國發現疑似最重恐龍,體長38米,重達130噸,化石出土於河南
    恐龍是地球生命進化過程中的奇蹟,它們曾經統治了地球一億多年,卻在6500萬年前突然集體從地球消失了,只留下了化石作為證據。自從人們發現恐龍的存在後,這一古老而神秘的物種就廣泛出現在文學作品當中,成為一種經典的文化現象。
  • 地球史上最重恐龍,化石發現於我國河南,有一隻被人挖走吃掉大半
    實際上目前還並沒有確切的答案,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易碎雙腔龍,並且認為它很可能是一隻最大的恐龍,曾有科學家推論認為這種恐龍體長60~80米,體重160~200噸,比常被認為最大動物的鯨魚還要大一些,但是易碎雙腔龍出土的化石很少,只有部分脊椎化石和一段疑似股骨,而且保存的情況很差,其化石最早發現於1877年,後來還神秘失蹤,所以關於它的數據並不被完全認同。
  • 大山鋪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出山」了
    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12月21日,自貢又發現一處恐龍化石點,這也是本地發現的第161個恐龍化石點。23日傍晚,這塊恐龍化石被成功挖掘,安全運回自貢恐龍博物館。12月21日下午,從事地質古生物研究多年的市民李飛在大安區大山鋪鎮王阿山散步,經過一處因施工被鑿開的巖壁時,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似乎是恐龍化石。隨後,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在現場確認這是一塊蜥腳類恐龍化石,長約1.1米,距今約1億6千萬年。
  • 恐龍曾在你家鄉?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化石,無恐龍省區還剩7個
    你的家鄉有恐龍化石嗎?恐龍化石包括恐龍的足跡化石、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1月12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告訴澎湃新聞,截止2020年底,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除天津、上海、福建、海南、青海和港澳臺等8個省級行政區外,其餘26個省級行政區均已發現恐龍化石。12日,澎湃新聞獲悉,福建省首次發現恐龍化石,結束了「沒有恐龍」的歷史。考察隊合影
  • 我國第一塊恐龍化石出土地:黑龍江邊嘉蔭國家恐龍地質公園
    如今這裡已建成以恐龍為主題,以恐龍化石為基礎,結合恐龍科普知識,發掘現場和聲光電控制的原始場景為一體的恐龍主題公園,並升級到國家級恐龍地質公園。1902年由原住民提供線索,俄國人在這裡發現了恐龍遺骸,並進行了發掘。用挖出來的恐龍遺骨化石,組裝成一具完整的恐龍骨架——黑龍江滿州龍骨架。這就是我國出土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被譽為「神州第一龍」,目前這具恐龍骨架在聖彼得堡博物館內保存。
  • 看看遠古時代恐龍的化石是如何被發現的
    不過居維葉自認為能夠解釋這個問題,他自己還挺滿意的,他說創世紀中記載的只是眾多大洪水中最近的一次而已,這麼說來,只能認為上帝並不想告訴摩西那些更早的物種滅絕的消息,可能是怕讓摩西分心或是引起他的驚慌。總之,到了19世紀早期的時候,化石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了,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居然沒有認識到那幾個恐龍骨骼化石的重要意義,實在是挺不幸的,仿佛那是一夜之間,世界各地都出現了這類骨骼化石。
  • 河南伏牛山,有著很多的恐龍化石,還有一絲神秘的道教色彩
    眾所周知,河南是旅遊勝地,這裡不光有聞名的歷史古蹟,更有著風景優美的自然山水。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河南眾多山水中的一個伏牛山,這裡有著很多的恐龍化石,還帶著意思而神秘的道教色彩,也是國家級的地質公園。這裡不光風景優美,甚至還有很多恐龍遺骸。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在自貢發現恐龍化石,不稀奇;稀奇的是作為研究化石的,這是我第一次獨立發現恐龍化石。」李飛坦言,因為職業敏感,無論到哪種自然環境,他都會不自覺地去看看那裡的地質構造、巖層情況等。散步過程中,李飛同樣是邊走邊看。「咦?那不是塊化石嗎?」走到環湖路邊,李飛看到一處被挖開的山坡,在坡腳位置,有一塊長條形石頭,顏色明顯與周邊不同。
  • 村民撿到「恐龍化石」,專家估價上百萬,結果悲劇了!
    村民撿到「恐龍化石」,專家估價上百萬, 結果悲劇了!我們總能在電視新聞或者網上聽說今天這個村民撿到了一個古董,明天那個村民撿到了一個寶貝,但是這種事情的真實性往往都非常的小,但是有一個就是例外,比如說西安發現秦始皇兵馬俑的楊高建,在安徽省的廬江縣的一位村民發現了恐龍化石,專家估值近百萬,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帶大家去看看。
  • 自貢市民發現的恐龍化石開始發掘 專家估計這條恐龍體長約15米
    四川新聞網自貢12月24日訊(記者 徐昭磊 攝影報導)12月21日,自貢市民李先生在散步時意外發現恐龍骨骼化石,當即報告自貢恐龍博物館。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組織人員對化石進行了發掘,確定這是蜥腳類恐龍的股骨,估計這條恐龍體長15米左右。12月23日上午,現場發掘工作正式開始。
  • 非洲發現恐龍化石,刷新了人類對恐龍的認知
    相信大家對恐龍一定都不陌生,雖然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但我們依然可以從恐龍化石中領略到恐龍的龐大身體和兇猛的氣息。要知道,恐龍這一大種類生物統治地球超過一億年的歷史,如果不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恐怕現在的地球還是恐龍的世界,也就沒有人類什麼事了。
  • 「恐龍」來了! 安塞油田勘探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本報訊(通訊員 侯小龍 記者 李星棋)1月11日,記者從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獲悉,該廠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近日被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查證實,這一發現為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為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這好像一根恐龍的腿骨化石喲!」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李飛急忙走近細看,發現眼前正是一塊恐龍化石。據專家事後考證,這確是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將帶著專業設備前往現場進行發掘,以確定周圍是否還有相關聯的骨骼化石。
  • 古生物學家告訴你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古生物學家告訴你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全文4200字,閱讀需要大約10分鐘圖註:《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復原,圖片來自網絡你知道恐龍是什麼顏色的嗎?很多人會說:不就是電影《侏羅紀世界》裡的顏色嘛!我必須認真的告訴你電影中恐龍的顏色都是推測和想像出來的,那麼我們能否科學還原恐龍的顏色呢?
  •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已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四川自貢市有「恐龍之鄉」之城,在自貢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近日,市民在自貢市大山鋪發現恐龍化石,經過專家勘查和充分準備,自貢恐龍博物館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到23日18時,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完整分離。現場發掘人員多人合力抬起這塊重約三四百斤的恐龍化石,將化石安全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 諸城發現恐龍墓地,恐龍化石為何朝一個方向,專家解密:是這回事
    在我國的山東省,有一處著名的「龍城」,它以專門盛產恐龍化石著稱。在古生物學家們的一次探查中,他們驚奇地發現,諸城遺蹟中的恐龍化石,原來具有一定的方向規律。這個規律究竟是什麼?專家又能否揭開其中的秘密?可有趣的是,雖然研究隊並未在此發現石油資源,但是卻意外地找到了許多大型的「龍骨」。出於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態度,鑽探隊的隊長決定將「龍骨」運回市內。考古專家面對「龍骨」不由得大吃一驚,這些「龍骨」居然是大型恐龍鴨嘴龍的骨骼化石。這一驚天發現,立馬引起了我國考古界的高度重視,隨即,一場關於諸城恐龍骨骼化石的發掘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 昆蟲學家發現億年蚊子化石 或證恐龍非冷血動物
    恐龍究竟是冷血動物還是溫血動物?一直存有爭議,由於可以作為直接證據的恐龍軟體組織無法變成化石保存,科學家們在此問題上始終無法達成共識。  不過昨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獨家向天府早報記者透露,他在收集到的一批恐龍時代昆蟲化石中發現了一隻蚊子。而這隻蚊子,似乎可以證明 「恐龍是溫血動物」。
  • 恐龍百科:恐龍的化石故事
    恐龍化石的聲調十分悲哀。一隻青蛙壯壯膽,爬上前問:「您這麼高大,怎麼會絕了種呢?」「這正是我要問你的。你們小得比不上我的一顆牙齒,可是,卻代代相傳,直到今天,你們有什麼絕招嗎?」小動物們一陣驚喜。還是那隻青蛙說:「要說我的絕招,那是冬眠,我們藏入地下,躲避嚴寒。
  • 安塞油田恐龍來過!延安發現首例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陝西延長油田一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一意外發現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這也是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2020年8月,延長石油杏子川採油廠勘探科三名職工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巖石特性時,無意中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型足跡。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和對比分析,初步判斷其為恐龍活動足跡化石,產出於中侏羅世中晚期直羅組上段頂部。隨後,延長油田這三人聯合署名撰寫了題為《陝西安塞首次發現中侏羅世晚期恐龍足跡》的科研論文,向《地質通報》雜誌社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