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鋪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出山」了

2021-01-09 澎湃新聞
大山鋪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出山」了

2020-12-24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以下文章來源於自貢市廣播電視臺 ,作者看度自貢

自貢市廣播電視臺

自貢市廣播電視臺官方微門戶

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12月21日,自貢又發現一處恐龍化石點,這也是本地發現的第161個恐龍化石點。23日傍晚,這塊恐龍化石被成功挖掘,安全運回自貢恐龍博物館。

12月21日下午,從事地質古生物研究多年的市民李飛在大安區大山鋪鎮王阿山散步,經過一處因施工被鑿開的巖壁時,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似乎是恐龍化石。隨後,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在現場確認這是一塊蜥腳類恐龍化石,長約1.1米,距今約1億6千萬年。

12月23日上午開始,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由於此處巖石硬度較高,化石又是縱向處於巖石內部,發掘難度較大。但出於安全考慮,專家決定將發掘工作搶抓在當天完成。通過電鎬粗挖外圍、鏨子細作周邊等方式,到傍晚6點,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徹底分離,並基本完好無損。現場發掘人員在大山鋪派出所幹警的協助下,多人合力抬起了這塊重約三四百斤的恐龍化石,並很快安全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在採訪中說,從現在的骨骼形態來看,可以初步的判斷是一種大型的蜥腳類恐龍的大腿骨,也就是股骨。從這個長度來判斷,復原出來個頭可能有16、17米長。應該是一個比較大型的恐龍,和大山鋪發現的峨嵋龍、虯龍的個體大小差不多。

專家告訴記者,自貢4000多平方公裡的地域內,至今已發現了161個恐龍化石點,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十分少見。本次發現的恐龍化石點,與直接建在「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的自貢恐龍博物館直線距離不到1公裡,這會不會為大山鋪恐龍化石群的研究帶來新的發現,還有待於下一步的探索,但收穫是肯定的。

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說,此次發現進一步豐富了自貢大山鋪恐龍群的化石類型,不管是同一類型的、還是不同類型的個體,至少來說這又多了一類恐龍化石,對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新聞來源丨

自貢市廣播電視臺

監製 丨 王曦

主編 丨 餘靈 陳祺

記者 丨 何豔 王躍

原標題:《大山鋪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出山」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已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四川自貢市有「恐龍之鄉」之城,在自貢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近日,市民在自貢市大山鋪發現恐龍化石,經過專家勘查和充分準備,自貢恐龍博物館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到23日18時,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完整分離。現場發掘人員多人合力抬起這塊重約三四百斤的恐龍化石,將化石安全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稀奇: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腿骨化石李先生名叫李飛,今年38歲,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古生物專業,曾連續15年從事古生物研究工作,其中也包括恐龍化石。李飛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
  • 自貢市民散步,發現1.6億年前恐龍化石,網友:不愧是恐龍之鄉!
    12月21日14時,住在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了一塊疑似大型蜥腳類動物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調查,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是一隻大型蜥腳類恐龍的腿骨化石,是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腿骨。目前,相關挖掘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 男子外出散步 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侏羅紀時期的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原標題: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已有序開展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李先生介紹,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21日下午,和家人散步走到環湖路邊,看到一處被挖開的山坡,在坡腳位置,有一塊長條形石頭,顏色明顯與周邊不同。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1.6億年前恐龍化石,網友:不愧是恐龍之鄉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確認是恐龍化石!
    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時,發現疑似恐龍化石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這裡是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四川新聞網消息 (記者 徐昭磊 攝影報導)12月21日,自貢市民李先生在大山鋪一處在建工地散步時,發現包裹在路邊巖石裡的一塊疑似恐龍化石(本網曾作報導)。22日,經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鑑定為侏羅紀中晚期大型蜥腳類恐龍肢骨化石,確定該處為全市第161個恐龍化石點,目前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中。無意中發現恐龍化石的李先生名叫李飛,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古生物專業,曾連續15年從事古生物研究工作。據李飛回憶,當時他發現巖壁下端有一個條狀的輪廓,非常像一根恐龍骨頭的化石。湊近一看,他頓時興奮起來。
  •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為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這好像一根恐龍的腿骨化石喲!」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李飛急忙走近細看,發現眼前正是一塊恐龍化石。據專家事後考證,這確是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將帶著專業設備前往現場進行發掘,以確定周圍是否還有相關聯的骨骼化石。
  • 自貢發現恐龍化石 專家初步認定距今大約1.6億年
    來源:川觀新聞 自貢觀察 劉億 川觀新聞記者 文銘權 秦勇 自貢市民在大安區大山鋪鎮散步時,發現一處疑似恐龍的化石?21日晚,川觀新聞記者向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證實,經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恐龍化石,但具體信息還需要進一步確定。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初判距今約1.6億年
    李先生在路邊發現的疑似恐龍腿骨化石。受訪者李先生 供圖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
    李先生在路邊發現的疑似恐龍腿骨化石。 受訪者李先生 供圖  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21日晚間,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表示,經專家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食素。
  • 【圍觀】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 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當地博物館派專家赴現場勘查
    下午2時許,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自貢市恐龍博物館附近)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當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館方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因為對恐龍化石有所研究,李先生分析,該骨骼化石應該是恐龍的脛骨,即小腿骨,長約110多釐米,應該是蜥腳類恐龍,體型較大,食素。
  • 世界最霸氣的博物館,裡面全是珍貴的恐龍化石和遺址,就在中國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的一種爬行動物,它在當時就是食物鏈的頂端,地球的霸主。恐龍的種類相當多,不同的種類體型和習性差得很遠,有無肉不歡的霸王龍,也有隻愛吃素的板龍,但是這種統治了地球的動物卻突然之間消失了,留給人們的只有化石。
  • 走進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市旅發委宣傳科長董以向中國經濟網記者介紹,自貢是亞洲恐龍王國,已發現的有170餘處恐龍化石點。25日,全國網媒自貢行採訪團走進自貢恐龍博物館,回溯侏羅紀時期的自貢恐龍世界。  中國經濟網記者在恐龍博物館內看到,大量挖掘出來的恐龍化石得到完善保護,考古人員將骨骼化石重建,展示廳內數十個種類形態各異的恐龍化石標本或追逐、或捕食、或嬉鬧,展示了侏羅紀時期自貢恐龍世界的震撼景象。同時,館內還展示了部分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的原貌,在觀賞坑處,未經挖掘的恐龍化石層層堆疊,可以近距離觀察各種恐龍骨骼化石。
  • 中國的恐龍之鄉:世界級的恐龍博物館,出土恐龍化石世界之最
    自貢市在中國還有著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和南國燈城的美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名城。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自貢市。鹽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鹽。但是在古代,提取鹽不像現在這麼方便,而且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夠產鹽。而地處四川盆地的自貢市,在自從東漢末年直到清朝,就用這一口口鹽井在一千多年的時光裡,為整個國家提供鹽。
  • 正在孵蛋的恐龍化石!贛州有重大發現
    」,贛州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而最近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了世界上罕有的竊蛋龍化石,距今約7000萬年,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 資料圖 這組化石,是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的,目前被陳列在贛州市博物館內。
  • 琥珀中發現史上最小的恐龍化石
    來自緬甸的一個壯觀的新琥珀化石擁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史前恐龍的頭骨:一種生活在9900萬年前的類鳥生物,並不比今天活著的最小的鳥大。今天在《自然》雜誌上描述的這具化石,從後腦勺到鼻尖只有1.5釐米長,大約是指甲的寬度。
  • 南康等地重大發現一批恐龍化石!
    除了此次發現的竊蛋龍孵蛋化石外贛州地區先後出土發現並命名中華虔州龍、贛南龍、南康龍等特有物種化石並於2017年被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評為中國恐龍之鄉2019年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家的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