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2020-12-25 騰訊網

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21日晚間,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表示,經專家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根據化石的肢骨判斷,恐龍體型較大

「化石的長度還是很長的,約有1.1米左右。」據李先生介紹,當時在路邊發現疑似恐龍腿骨化石時,自己興奮不已。他連忙走近仔細查看後,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推測。李先生認為,這應該是恐龍的腿骨化石,但具體是脛骨還是肱骨,自己不能確定。

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說,下一步,博物館準備把專用機器和設備運往現場,將化石挖掘出來後,送到博物館研究收藏。在這塊化石周圍是否存在其他關聯化石,還需要進一步發掘研究。

另據媒體報導,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介紹,侏羅紀中期,自貢地區為地勢平坦的濱湖平原,大山鋪正好處於河湖交匯處,屬於湖泊三角洲的沉積環境,大山鋪一帶出露的多為中侏羅統地層,「侏羅紀時期是蜥腳類恐龍的繁盛時期,而之後的白堊紀,蜥腳類恐龍雖然體型變得巨大,但是種類與侏羅紀相比較少。」他說,「自貢4000多平方公裡的地域內,至今已發現了161個恐龍化石點,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是少見的。」江山介紹,20日發現的這個恐龍化石點,是第161個。而在大安發現的恐龍化石,佔全市將近四成。

來源 | 中國新聞網、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 | 秦臻

校對 | 朱曉明

審籤 | 魯釔山

相關焦點

  • 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原標題: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已有序開展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李先生介紹,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21日下午,和家人散步走到環湖路邊,看到一處被挖開的山坡,在坡腳位置,有一塊長條形石頭,顏色明顯與周邊不同。
  • 男子外出散步 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侏羅紀時期的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1.6億年前恐龍化石,網友:不愧是恐龍之鄉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四川一男子遛彎偶遇恐龍化石,專家:距今大約1.6億年
    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初判距今約1.6億年
    李先生在路邊發現的疑似恐龍腿骨化石。受訪者李先生 供圖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
    李先生在路邊發現的疑似恐龍腿骨化石。 受訪者李先生 供圖  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21日晚間,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表示,經專家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食素。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稀奇: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腿骨化石李先生名叫李飛,今年38歲,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古生物專業,曾連續15年從事古生物研究工作,其中也包括恐龍化石。李飛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
  • 自貢發現恐龍化石 專家初步認定距今大約1.6億年
    來源:川觀新聞 自貢觀察 劉億 川觀新聞記者 文銘權 秦勇 自貢市民在大安區大山鋪鎮散步時,發現一處疑似恐龍的化石?21日晚,川觀新聞記者向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證實,經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恐龍化石,但具體信息還需要進一步確定。
  • 確認是恐龍化石!
    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時,發現疑似恐龍化石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自貢市民散步,發現1.6億年前恐龍化石,網友:不愧是恐龍之鄉!
    12月21日14時,住在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了一塊疑似大型蜥腳類動物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調查,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是一隻大型蜥腳類恐龍的腿骨化石,是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腿骨。目前,相關挖掘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 四川自貢又火了,1.6億年前恐龍化石被發掘,專家:在世界都罕見!
    眾所周知,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對於地球的探索也越來越頻繁一些曾經號稱世界未解之謎的難題,在人類科技的手段之下,逐一的解開那些神秘的面紗,就連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在如今也被各種科研人員利用,AI等修復手段重現出來。
  •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為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沿著湖邊走到一處被鑿開的巖壁時,從事了15年地質古生物研究的李飛下意識地望向巖壁的露頭。「哎呀!這好像一根恐龍的腿骨化石喲!」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李飛急忙走近細看,發現眼前正是一塊恐龍化石。據專家事後考證,這確是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將帶著專業設備前往現場進行發掘,以確定周圍是否還有相關聯的骨骼化石。
  • 北京探問恐龍足跡 距今約1.4億—1.5億年
    賈德勇攝  暴露的足跡至少幾百個  2012年伊始,北京市延慶縣宣布,新近在千家店鎮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內,發現大批珍貴距今約1.4億至1.5億年前晚侏羅紀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也是世界上首都圈唯一的恐龍行動記錄。
  • 科學家在中國東北部發現兩具完好的新恐龍物種化石,距今約1.25億年
    據海外媒體於9月22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中國東北部發現了兩具保存完好的恐龍化石,並且證實它們屬於第一次發現的新的恐龍物種,存活於距今約1.25億年前。
  • 大山鋪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出山」了
    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12月21日,自貢又發現一處恐龍化石點,這也是本地發現的第161個恐龍化石點。23日傍晚,這塊恐龍化石被成功挖掘,安全運回自貢恐龍博物館。12月21日下午,從事地質古生物研究多年的市民李飛在大安區大山鋪鎮王阿山散步,經過一處因施工被鑿開的巖壁時,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似乎是恐龍化石。隨後,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在現場確認這是一塊蜥腳類恐龍化石,長約1.1米,距今約1億6千萬年。
  •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已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四川自貢市有「恐龍之鄉」之城,在自貢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近日,市民在自貢市大山鋪發現恐龍化石,經過專家勘查和充分準備,自貢恐龍博物館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到23日18時,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完整分離。現場發掘人員多人合力抬起這塊重約三四百斤的恐龍化石,將化石安全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 距今1.1億年!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重僅10克估計是小獸腳類動物
    距今1.1億年!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重僅10克估計是小獸腳類動物  Evelyn Zhang • 2020-06-25 10:49:53 來源:前瞻網
  • 考古學家發現距今1.15億年的恐龍新物種:身長約4米,骨腔中有巨大的...
    考古學家發現距今1.15億年的恐龍新物種:身長約4米,骨腔中有巨大的氣囊  Evelyn Zhang • 2020-08-
  • 家門外人行道上圖案竟是距今4.5億年的化石
    帶著田慧的疑問,4月15日,紅星新聞向旅遊地質學專家李忠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諮詢,確認田慧照片中的圖案是震旦角石化石,距今約4.5億年,比恐龍還要早。 李忠東介紹,含有震旦角石的巖石非常適合於做裝飾石材,在湖南、湖北、貴州、重慶一帶含有震旦角石的巖石分布廣泛。
  • 昆蟲學家發現億年蚊子化石 或證恐龍非冷血動物
    由他開辦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為亞洲最大 的民辦昆蟲博物館,去年6月對外免費開放。  恐龍究竟是冷血動物還是溫血動物?一直存有爭議,由於可以作為直接證據的恐龍軟體組織無法變成化石保存,科學家們在此問題上始終無法達成共識。  不過昨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獨家向天府早報記者透露,他在收集到的一批恐龍時代昆蟲化石中發現了一隻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