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探問恐龍足跡 距今約1.4億—1.5億年

2021-01-20 央視網科教

恐龍遺蹟現場。賈德勇攝

  延慶發現的恐龍遺蹟,可歸屬於晚侏羅紀覆盾甲龍類、獸腳類、鳥腳類等恐龍足跡。圖為根據恐龍遺蹟現場製作的效果圖。

  賈德勇攝

  暴露的足跡至少幾百個

  2012年伊始,北京市延慶縣宣布,新近在千家店鎮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內,發現大批珍貴距今約1.4億至1.5億年前晚侏羅紀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也是世界上首都圈唯一的恐龍行動記錄。

  延慶地處華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過渡地帶,是著名的燕山運動命名地之一,留存有距今1億3千萬年至8千萬年間形成的與燕山運動相關的地質記錄,如1億4千萬—5千萬年前的矽化木群、新生代喀斯特地貌等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蹟資源。

  2011年7月,延慶縣聘請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調查評價研究中心,對延慶境內的地質遺蹟分布和特點進行調查,為申報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進行學術準備。科考期間,以中國地質大學古生物專家張建平教授為首的科考隊,在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內發現了大批恐龍足跡化石,地點位於千家店園區核心區S309線延慶段南側,足跡保存於數十米高的一片紫紅色砂巖峭壁上。

  張建平表示,已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點有3處,另有3處存疑。其中一號點下部目前暴露出足跡為30個,清晰的行跡2道;一號點上部暴露的足跡至少達到幾百個,成串的行跡約6至7道;二號點目前暴露出足跡15個;五號點暴露出足跡9個。其他3處化石點基本由恐龍幻跡組成,將進一步研究其屬種特徵。從現場情況分析,更多更好的恐龍足跡存在於尚未揭露的巖層中,待保護工程完善後再作進一步科學發掘,預計將有更驚人的科學發現。

  覆盾甲龍類恐龍足跡化石首現中國

  延慶恐龍足跡發現後,張建平會同中國地質大學、加拿大及波蘭的古生物專家一起進行了研究。2011年12月28日,在專家初步研究的基礎上,北京市國土資源局組織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部分成員和其他相關專家進行了現場鑑定。專家組一致認為:延慶縣的這批恐龍足跡化石,可歸屬於晚侏羅紀覆盾甲龍類、獸腳類、鳥腳類及可能的蜥腳類恐龍足跡。

  目前,我國最著名的恐龍化石集聚地是遼寧西部、內蒙古、甘肅、雲南、四川等地。延慶的恐龍足跡中較多的是覆盾甲龍類,這表明,早在侏羅—白堊紀之交,京北、冀北—遼西地區就活動著覆盾甲龍類恐龍,這也是目前為止中國首次發現的此類恐龍足跡化石。

  據張建平介紹,恐龍化石遺存一般為恐龍蛋、恐龍足印、恐龍骨架,其中足印是非常重要的化石類型。獸腳類恐龍的足跡則非常罕見,這種恐龍奔跑時每秒高達7米,是世界上跑得第二快的恐龍。專家組認為,延慶發現的恐龍足跡群,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其發現極大豐富了晚侏羅紀恐龍動物群,為其後的白堊紀熱河動物群提供了絕好的演化樣本,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和科普價值。

  作為北京的水源涵養區和生態屏障,延慶縣自2001年成功申報國家地質公園以來,主要地質遺蹟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這次恐龍足跡的發現,是地質公園建設過程中的重大成果之一。目前,延慶縣已制定了初步保護方案,擬定恐龍足跡化石保護區範圍,並著手編制《恐龍足跡化石保護區總體發展規劃》,以實現珍稀地質遺蹟資源的永續利用。

  (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 林 英 袁於飛)

相關焦點

  • 北京延慶著手編制恐龍足跡化石保護區發展規劃
    賈德勇攝  暴露的足跡至少幾百個  2012年伊始,北京市延慶縣宣布,新近在千家店鎮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內,發現大批珍貴距今約1.4億至1.5億年前晚侏羅紀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也是世界上首都圈唯一的恐龍行動記錄。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初判距今約1.6億年
    李先生在路邊發現的疑似恐龍腿骨化石。受訪者李先生 供圖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
  • 恐龍足跡為何能留1億年?專家告訴你
    恐龍足跡為何能留1億年?專家告訴你 2019-10-23 15:57:31 來源:錢江晚報  |  作者:朱麗珍 | 字號:A+ | A- 「神仙筷」「神仙杯」,都是恐龍留下的恐龍足跡為何能留1億年,專家告訴你蘭溪梅江鎮群聲村八仙崗的「八仙下棋」
  • 1.3億年前的恐龍腳印 隱藏著大自然什麼秘密?
    ,經過古生物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現場鑑定,這些腳印確係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距今約1.3億年。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  留下腳印的恐龍連同那個遠古時代,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透過1.3億年的腳印,我們能洞悉大自然的哪些秘密?
  • 四川5歲男孩發現疑似恐龍足跡,專家:系億年前白堊紀肉食龍
    10月10日,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趕赴現場,確認是恐龍足跡。邢立達介紹稱,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表明約一億年前此地有恐龍活動。
  • 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原標題: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已有序開展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李先生介紹,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21日下午,和家人散步走到環湖路邊,看到一處被挖開的山坡,在坡腳位置,有一塊長條形石頭,顏色明顯與周邊不同。
  • 5歲男孩通江發現恐龍足跡,專家:系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專家本次通江之行,源於10月1日一位5歲小朋友的發現。小朋友楊哲睿今年國慶期間,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聽外公說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
    李先生在路邊發現的疑似恐龍腿骨化石。 受訪者李先生 供圖  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21日晚間,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表示,經專家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食素。
  • 了不得: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連種類都鑑別出來了
    了不得: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專家本次通江之行,源於10月1日一位5歲小朋友的發現。小朋友楊哲睿今年國慶期間,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聽外公說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
  • 科學家在中國東北部發現兩具完好的新恐龍物種化石,距今約1.25億年
    據海外媒體於9月22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中國東北部發現了兩具保存完好的恐龍化石,並且證實它們屬於第一次發現的新的恐龍物種,存活於距今約1.25億年前。
  • 家門外人行道上圖案竟是距今4.5億年的化石
    在湖北生活了很多年的小夥子田慧一直有個疑問,家鄉隨處可見的巖石上經常有白色圖案,到底是什麼?田慧以為是遠古竹節蟲,今年4月他還通過網絡向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請教了。帶著田慧的疑問,4月15日,紅星新聞向旅遊地質學專家李忠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諮詢,確認田慧照片中的圖案是震旦角石化石,距今約4.5億年,比恐龍還要早。
  • 男子外出散步 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侏羅紀時期的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家門外人行道上圖案竟是距今4.5億年的化石
    帶著田慧的疑問,4月15日,紅星新聞向旅遊地質學專家李忠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諮詢,確認田慧照片中的圖案是震旦角石化石,距今約4.5億年,比恐龍還要早。 李忠東介紹,含有震旦角石的巖石非常適合於做裝飾石材,在湖南、湖北、貴州、重慶一帶含有震旦角石的巖石分布廣泛。
  • 為侏羅紀恐龍足跡
    為侏羅紀恐龍足跡 西藏神秘「大腳印」為侏羅紀恐龍足跡   一對最長的腳印達1.7米。據新華社電 距離西藏昌都地區昌都鎮20公裡處的一處懸崖上,赫赫有名的「大腳印」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人來此感受神秘。
  • 四川一男子遛彎偶遇恐龍化石,專家:距今大約1.6億年
    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資料圖 和冠心 攝 圖文無關21日晚間,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表示,經專家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
  • 「別人家的孩子」發現恐龍足跡,創造一個紀錄!
    近日,四川一位5歲小男孩 發現恐龍足跡 成國內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 讓網友直呼「了不起」 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 【圍觀】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21日晚間,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表示,經專家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 「化石的長度還是很長的,約有1.1米左右。」
  • 科學網—數百恐龍腳印現身北京延慶
    > 北京延慶縣日前公布發現大量恐龍足跡化石之後,相關人士紛紛將目光投向此處。 數百個腳印至少代表3種類型恐龍 2011年7月,張建平帶領的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調查評價研究中心科考隊,首次在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發現恐龍足跡。 巖石中的同位素測量結果證明,這些足跡的主人生活在距今約1.4億~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
  • 南京古生物學家從琥珀中發現1億年前昆蟲結構色:這是恐龍見過的顏色
    「這些帶有金屬色澤的顏色,是我們首次用肉眼看到大約1億年前恐龍看到過的顏色。」6日上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其所帶領的團隊在距今約1億年的35枚琥珀中發現了保存較為完好的昆蟲結構色,這些顏色經過了1億年,仍舊呈現出閃亮的金屬光澤。
  • 自貢發現恐龍化石 專家初步認定距今大約1.6億年
    來源:川觀新聞 自貢觀察 劉億 川觀新聞記者 文銘權 秦勇 自貢市民在大安區大山鋪鎮散步時,發現一處疑似恐龍的化石?21日晚,川觀新聞記者向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證實,經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恐龍化石,但具體信息還需要進一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