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滿腔熱情關心教師,讓教師真正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br><br> 每當教師節來臨,各地都會舉辦表彰大會,召開座談會,評選優秀教育工作者,通過精彩紛呈的慶祝活動和各種形式,表達對教育的重視,對人民教師的尊敬,這些當然都很重要,但我們還是要說,尊師重教重在行動,重在常態化,必須努力在全社會營造良好風尚。<br><br> 尊師重教,需黨委政府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滿腔熱情關心教師,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變滿腔熱情為具體行動和實實在在的政策支持。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今年教師節前夕,許多地方黨委和政府都拿出了各種各樣、足以慰藉廣大教師的「大禮包」。比如,參照公務員目標責任考核獎勵辦法設立學校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獎勵,鼓勵優秀骨幹教師積極主動承擔班主任工作、嚴格落實每月不低於500元的班主任津貼,提高教師績效工資。再如,對教師實行「四優先」服務,免費乘坐市域範圍內所有類型的公交車;到本市所有A級旅遊景區景點遊覽均免門票;在本市二甲以上公立醫院設立教師綠色通道或門診掛號窗口、優先問診就醫;建設教育主題公園,以多種形式宣傳廣大教師堅持立德樹人、愛崗敬業奉獻的優秀事跡。如此,對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具有更現實的意義。<br><br> 尊師重教,需正解師道尊嚴。師道尊嚴,語出《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原意是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師重教、師道尊嚴的優良傳統,但今天無論其含義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當牢記,「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如今,沒有哪一項事業像教育這樣能夠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長治久安,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崛起和民族未來。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強國必先強教,重教必先尊師,給人民教師以足夠的社會尊敬。<br><br> 尊師重教,需培養感恩意識。「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人們常以「園丁」來比喻教師,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來形容教師的付出。事實也如此,就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廣大教師迎難而上,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線上,守護億萬學生身心健康。其精神十分可敬。今天,我們誰人無師,誰人又不是教師培養長大?殷殷教師情,一生感不盡。從古至今,上至國家領導人,下到普通民眾,在我們的國度,尊師、感恩老師的佳話甚多,只有全社會人人心懷感恩,也才能讓尊師重教成為社會常態,讓我們的教育事業更陽光燦爛。<br><br> 當今國際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要依賴於教育。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代在呼喚,教育必須先行,我們必須重視教育,尊敬教師,從平時做起,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作者系四川在線特約網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