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泥鬼

2021-01-17 荒然一夢

順治年間,在山東省淄川縣,有一位太史,名唐濟武,在他幾歲的時候,有一位表親帶他到寺院裡玩耍。

這位太史雖然年紀小,但是膽子卻很大,他看到寺院裡,立於廊中的泥鬼,怒目圓睜,兩顆琉璃的眼珠子閃閃發光,威風凜凜,他心中十分的喜歡,於是便趁人不注意,將泥鬼的眼球挖了出來,並且藏到了懷裡,回了家。

回到家裡以後,那位表親突然就得了病,不能說話了,眾人正奇怪,那位表親猛然之間站了起來,厲聲說道:「我與你無冤無仇,為何要挖去我的眼睛!」叫嚷不休。

一屋子的人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一個個面面相覷,太史卻明白是怎麼回事,於是跟家裡的人說了挖泥鬼眼睛的事。

家裡人聽完以後,急忙跪地禱告著說道:「是我家孩子年幼無知,傷害了您,我們這就回去,將您的眼睛還於您,望您大人有大量,不與我們一般計較。」

話音剛落,那位表親便大聲的說道:「既然如此,你們就趕快去吧,那我就走了!」說完就撲通一聲倒在了地上。大家趕緊去察看,那位表親已經暈過去了。

過了許久,那位表親才悠悠轉醒,大家問他剛才都說了什麼,他卻茫然不知。於是家人趕緊將那泥鬼的琉璃眼球送到了寺廟,裝到了泥鬼的眼中。

跑到別人的家中去索要自己的眼睛,這個泥鬼也是十分的有靈氣了,可是,明明是唐太史挖了泥鬼眼睛,可那泥鬼為何要遷怒與其同遊的表親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位唐太史身為翰林,為人剛正不阿,他辭官歸隱的原因是他上書論政,剛正直諫,這樣的人就連神靈都害怕他,何況一個小小的泥鬼呢?想必那泥鬼知道小孩長大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才會遷怒於他的表親吧!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鬼神故事中蘊含的深刻思想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蒲松齡在書齋中設了一個茶棚,專門詢問一些奇聞異事,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之後記錄下來,《聊齋志異》便由此而生。
  • 《聊齋志異》中的「鬼」真實存在?終於有定論了,專家作出解釋!
    《聊齋志異》中的「鬼」真實存在?終於有定論了,專家作出解釋!《聊齋志異》作為我國古代一部專門寫鬼神精怪的書籍,它的存在並不只是在記錄妖魔鬼怪,而是通過鬼怪經歷的一些事情,來暗諷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態。那麼《聊齋志異》中的鬼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嗎?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鬼,那些鬼是否又和《聊齋志異》中的鬼一樣善良呢?如果沒有,那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奇異事件又該怎樣解釋呢?
  • 《聊齋志異》: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戀,是蒲松齡用一生寫下的希冀
    前言眾所周知,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塑造了一大批與人發生情感糾葛的妖狐鬼怪,例如《聶小倩》中的善良女鬼聶小倩,《小翠》中的率真狐女小翠,《翩翩》中的體貼仙女翩翩。《聊齋志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和傳統意識中的鬼形象大相逕庭的女鬼。據統計,《聊齋志異》中有80多篇中的主角為女鬼。
  • 神魔鬼狐百態生,看《聊齋搜神記》如何盤點《聊齋志異》經典故事
    由四九遊戲發行的全新聊齋題材東方志怪卡牌手遊《聊齋搜神記》,測試預約火爆進行中。《聊齋志異》裡記載了近500篇故事,或歌頌愛情,或揭露人性,或批鬥封建官僚,無一展現了世間百態。其中的許多經典故事,更是傳頌於世,家喻戶曉。
  • 《聊齋志異》——「起死回生」現象分析
    引言:《聊齋志異》中經常出現人或鬼或狐或精等的起死回生現象,其中不同故事中的死亡與復活都有著各自的獨特之處,起死回生的奇妙在蒲松齡的筆下顯得不再如往常我們所讀過的故事那樣平淡。在《聊齋志異》當中有一些人是通過仙人、仙藥、道士、狐仙或鬼的幫助下得以起死回生。
  • 《聊齋志異》明明寫鬼,為何說其有人情味
    《聊齋志異》是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在這部小說裡,作者揮灑筆墨塑造了一個個讓人毛骨悚然的"鬼"形象,或可惜或可憐亦或是可悲,這些"鬼"總能讓人們看到現實生活中自己。與其說做些寫的是另一個世界的"鬼",倒不如說是寫現世的人。
  • TVB也拍過《聊齋志異》,這幾個鬼故事,演繹經典《聊齋貳》
    香港的TVB拍出過很多風靡一時的經典電視劇,也曾拍過港版的《聊齋志異》,那就是TVB劇《聊齋貳》,這部劇一共有40集,包括幾個經典的鬼故事,道盡了人鬼狐妖仙的悲歡離合,反映了現實,每個故事寓意非常深刻,非常經典。
  • 《聊齋志異》:鬼狐亦有情,值得閱讀的一部經典
    1987年由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倩女幽魂》上映,該劇講訴了寧採臣和聶小倩之間那感天動地的人鬼戀情,深受大家喜愛,這個電視劇是由清朝小說家的作品《聊齋志異聶小倩》改編而成的。《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以一段段鬼狐故事,或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為後人所推崇和喜愛。
  • 從亞馬遜書評到博爾赫斯,解析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聊齋的故事內容豐富,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過於書生與狐妖。
  • 冥界世俗化:《聊齋志異》的鬼魂形象及其深層意蘊
    《聊齋志異》中有鬼故事170多篇,約佔全書總數的三分之一。《聊齋志異》以幽明相通、人鬼共存的小說審美方式,真切描繪了人們在惡劣的生存時空中生死掙扎,抒寫了人的生命情感和生命意志。無論蒲松齡是否相信靈魂的存在,《聊齋志異》中的絕大部分故事都是以萬物有靈觀為基礎創作的。一、陰鬱的死亡背景與溫情的冥界想像蒲松齡生活的年代,在歷史上被稱作「康乾盛世」。
  • 苗懷明整理:近年新出蒲松齡及《聊齋志異》研究論著一覽
    一、汪玢玲:《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研究》內容簡介該書探討了《聊齋志異》中的民間典故、鬼狐文化,以及蒲松齡的思想特徵、創作取向等重要話題,同時還將聊齋俚曲納入研究視野,以《琴瑟樂》為標本,進行美學諸要素的研究,具有開拓性意義;對蒲松齡的一些民俗性雜著
  • 好看的古裝神怪電視劇推薦:《新聊齋志異》
    最近劇荒,酷愛看古裝劇的我在記憶裡找出了一部讓我童年印象深刻的劇,那就是我要推薦的這部2005年播出的《新聊齋志異》。《新聊齋志異》劇照《新聊齋志異》由六個小單元構成,全部改編自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作為新式系列劇的典範之作,你仔細看這部劇的劇照你就會發現,這部劇簡直是眾星雲集。
  • ——《聊齋志異》
    尤其是喜歡看《聊齋志異》的電視劇,不管是鬼魂還是狐狸,他們都是那麼善良可愛,他們都是正能量的角色,而負能量的角色卻是人。所以我們不能對每件事都抱有成見。就像電視劇《聊齋志異》:小謝(唐寧)與秋容(霍思燕)。
  • 《聊齋志異》改編的電視劇中,你還記得唐寧的小謝嗎?
    對於《聊齋志異》這本書,相比許多隻要稍微有點文化的都知曉,就算不知曉,估計也知道這些年在電視劇上放映的《聊齋》諸多改編電視劇。說起來,對於《聊齋志異》這本小說,小編是真的佩服古人,無論是在網文圈,還是在娛樂圈,都引起巨大的轟動,在網絡文學圈子裡,估計許多仙俠類的作者都取材這本書,不信的話,只要搜索聊齋兩個字,絕對會出來很多數。當然其中的小說,大部分都是種馬文、文抄公,亦或者接著《聊齋》的皮,來寫一些其他的東西,反正肯定不是正宗的古典聊齋韻味。
  • 《聊齋》中的濱州「誌異」
    □錢傑《聊齋志異》(據二十四卷抄本)卷一中的《屍變》,是很多人都覺得最嚇人的一篇。書上說,這個故事的發生地點在濱州陽信縣蔡店。這個所謂的「蔡店」離陽信縣城五六裡地(有人考證是現在城西北三公裡外的蔡王店村)。
  • 《聊齋志異》的土偶一文,說泥人和人生孩子,蒲松齡想表達什麼?
    作者:學思知行(一組聊齋的圖片)在蒲松齡所寫的《聊齋志異》這本志怪小說中,有許多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這些事情仔細分析起來,其實,它是真實存在的事情。(一)泥胎變成人,這事真的有嗎?在《聊齋志異》中一篇名為「土偶」的文章中是這樣說的,有一個姓馬的,娶了一個姓王的妻子,兩個人關係很好,但不幸的是,這個姓馬的早早就去世了,而且,兩個人沒有留下後代。這個妻子王氏的父母想讓他們的女兒再嫁。但是,他們的女兒非常倔強,就不願意再嫁。
  • 《聊齋志異》聶小倩是寧採臣產生的幻覺嗎?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01我們加在《聊齋志異》上的標籤有很多,蒲松齡也利用在家門口開茶館的機會搜集了大量奇聞異事悉數被收集到《聊齋志異》裡,從《畫皮》花花公子的悲劇,到《倩女幽魂》寧採臣和聶小倩的人鬼情未了,我們在影視劇中,見過太多《聊齋》裡的愛恨情仇。
  • 《聊齋志異》中最具詩意的人鬼戀,從吟詩開始,到詩意的結束
    當然,這必然是後人附會的故事,但也不是沒有由來,因為鬼既然是人死後變成的,所以寫起詩來,也讓人感覺到悽楚陰寒,越是悽豔的詩句,越容易與鬼聯繫起來。唐朝時著名詩人李賀,不也是被後人稱為「詩鬼」嗎?他有一首《蘇小小墓》,寫得悽涼怨慕、不拘一格,是他最著名的「鬼詩」之一:「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珮。
  • 《聊齋志異》:不僅是狐妖鬼怪的故事,更是人生的哲學
    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將自己的一腔孤憤都傾注在了《聊齋志異》中。很容易就能發現,在蒲松齡筆下的狐妖鬼怪與民間傳說中殘忍的形象不同。聊齋中的鬼怪狐妖,大多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是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侶形象。除此之外,她們都還有一個共同點。
  • 《聊齋志異》中的小說《畫皮》,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最早的手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就已經在民間流傳很廣了。最諷刺的小說《畫皮》又稱《鬼畫皮》、《畫皮鬼》,是《聊齋志異》中的經典篇目之一。這篇小說講的是一個面目恐怖的惡鬼,披掛上用彩筆繪畫成的人皮,裝扮成一個楚楚動人的美女,耍弄各種欺騙招數,愚一好色書生,以達到撕裂人腹、掏取人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