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懷明整理:近年新出蒲松齡及《聊齋志異》研究論著一覽

2020-12-09 古代小說研究

一、汪玢玲:《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研究》

內容簡介

該書探討了《聊齋志異》中的民間典故、鬼狐文化,以及蒲松齡的思想特徵、創作取向等重要話題,同時還將聊齋俚曲納入研究視野,以《琴瑟樂》為標本,進行美學諸要素的研究,具有開拓性意義;對蒲松齡的一些民俗性雜著,如《日用俗字》、《農桑經》等也作了探究,更為全面地梳理了蒲松齡與民俗學、《聊齋志異》與民俗文化的關係。

該書將蒲松齡研究與民俗學研究巧妙融合,既闡析了蒲松齡,又顯豁了一個歷史時期的民俗現象,展示了「聊齋學」研究的新方向、新體系。

目 錄

序一

序二

第一章人民藝術家蒲松齡與人民

第二章《聊齋志異》考源及其思想藝術成就

第三章《聊齋志異》中的民間典故

第四章《聊齋志異》與鬼文化

第五章《聊齋志異》與狐文化

第六章 論聊齋俚曲

第七章《琴瑟樂》論析

第八章 民俗學家蒲松齡的廣闊視野

第九章 七十年來的蒲松齡研究

後記一

後記二

二、周先慎:《周先慎細說聊齋》

內容簡介

該書所選皆為《聊齋志異》中的精品,作者用精細的、剝繭抽絲的方法,深入地進行剖析,發掘出作品中隱而未顯的深層意蘊,又從構思、人物、情節、語言等方面揭示出作者的藝術匠心。總之,作者結合思想與藝術而進行的審美分析,另闢蹊徑,令人讀後豁然開朗、耳目一新 。

目 錄

天籟之音寄孤憤——重讀《聊齋自志》

開宗明義論賞罰——說《考城隍》

蒲松齡的勸世婆心——說《瞳人語》

幻由人生和以幻寫實——說《畫壁》

用筆精練摹繪如生——說《捉狐》

從知情重義升華到大仁大愛——說《王六郎》

小說家的散文——說《偷桃》

寓諷刺於敘事之中——說《種梨》

思想在藝術中得到升華——說《勞山道士》

人間真、善、美的詩意呈現——說《嬌娜》

寫幻如真筆意靈動——說《妖術》

一篇辛辣雋永的諷刺小說——說《三生》

為文章吐氣為不遇痛哭——說《葉生》

天道酬勤更酬德——說《王成》

人狐相戀一狂一嬌——說《青鳳》

雙重訓誡兩面鏡子——說《畫皮》

仙凡相通的一個美麗的精靈——說《嬰寧》

附:《山花子》與嬰寧形象

人之聖者與鬼之仙者的美滿結合——說《聶小倩》

明晰·精練·逼真——說《地震》

人鬼之間的恩怨情仇和人倫道德——說《水莽草》

神龍見首不見尾——說《俠女》

人鬼狐三角戀中的真情摯愛——說《蓮香》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說《阿寶》

至性至情難兄難弟——說《張誠》

聲與情的逼真描摹——說《口技》

諷刺辛辣意味雋永——說《濰水狐》

俠肝義腸仙姿玉質——說《紅玉》

從筆記體提升為小說品格——說《林四娘》

陰曹不與人世等——說《李伯言》

斷續即離楚楚有致——說《連瑣》

超越生死的知己之愛——說《連城》

復仇女神的頌歌——說《商三官》

義烈發於血誠——說《於江》

堪與千古烈丈夫匹儔的女英傑——說《庚娘》

神凡兩界皆崇德——說《雷曹》

看浪子怎樣回頭——說《翩翩》

寓言+雜文:相得益彰·別具一格——說《黑獸》

後記

三、焦偉主編:《蒲松齡詩詞論集》

內容簡介

蒲松齡一生著述宏富,對詩、文、詞、俚曲、雜著等雅俗文體多有涉獵,現存詩1000餘首,詞118闋。該書是第一本系統展示蒲松齡詩詞研究成果的選集,蒲松齡紀念館精選發表在《蒲松齡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的研究文章四十一篇,匯聚了路大荒、王利器、趙儷生、趙伯陶、鄒宗良 、馬瑞芳、趙蔚芝、白亞仁、八木章好等中外名家力作,涉及蒲松齡的生平思想、詩詞遺稿搜集、作品編年和辨偽、本事考證、思想內容、藝術風格及與《聊齋志異》的比較等,相對完整地呈現出蒲松齡及其詩詞的面貌。蒲松齡研究專家袁世碩教授題寫書名,並傾情作序。

目 錄

序…袁世碩

蒲松齡詩詞簡說…袁世碩

聊齋詩詞摭談 …馬振方

暗鎖愁雲咽秋雨 漏下無眠月滿床

——試論蒲松齡的落魄心理及對其詩詞創作的影響…王志民

從聊齋詩詞看蒲松齡的自適生涯…羅敬之

試論蒲松齡的詩詞創作…雷群明

世事閱盡海天寬

——淺談蒲松齡詩詞中的哲理…吳九成

蒲松齡《抱病》《病足》《念奴嬌》等詩詞編年推斷 …王光福

石隱園是蒲松齡的精神家園

——從聊齋詩詞探析蒲松齡的心理狀況 …孫啟新

《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的《南遊詩草》 介紹…路大荒

記《聊齋詩餘》 手稿…王利器

論蒲松齡的詩及其與 《聊齋志異》的關係…趙儷生

關於舊抄本蒲松齡的 《聊齋詩文集》 …範 寧

竄入《聊齋詩集》中的幾首贗品…李伯齊

《聊齋詩集箋注》商斠舉隅…趙伯陶

蒲松齡南遊寫景詩蠡測 …程小青 王枝忠

蒲松齡詩筆中的 「鬼氣」…萬 昭 陳文新

試論蒲松齡康熙甲申年 「流民」 詩及寫作的歷史背景…盛 偉

談 《聽秋聲館鈔書》 本 《聊齋文稿》 《聊齋詩草》…[英] 白亞仁

從用典化句看蒲松齡詩的藝術…周其森

論蒲松齡詩歌中的災害描寫 …王 立 趙偉龍

《聊齋草》 解題…[日] 八木章好

醇美雅趣 詩文妙品

——蒲松齡詩作初論…王同書

蒲松齡濟南行蹤…宋家庚

蒲松齡近體詩創作中用韻與入聲字使用探究…林宗源

淺說蒲松齡的憫農詩…趙懷珍

論蒲松齡憫農詩…王海燕

論蒲松齡的災難詩…王建平

蒲松齡的悼亡詩…曹立波

「接地性」:蒲松齡詩歌的生態意蘊 …郭 瓊

試論蒲松齡的悼內詩及其自悼意識 …殷晏梅 王曉夢

蒲松齡和顧青霞…馬瑞芳

蒲松齡與楊萬春(松年)

——聊齋詩 《求邑令支發貢金》 中的 「良友貴官」 析…楊海儒 楊曉林

蒲松齡與黃叔琳

——從蒲松齡的青州組詩說起…鄒宗良

讀 《張歷友、李希梅為鄉飲賓介,僕以老生參與末座, 歸作口號》…孫樹木

談蒲松齡的 《聊齋詞》

——《聊齋詞集箋注》 前言…趙蔚芝

蒲松齡的詞…[日] 戶倉英美作 雷群明譯

《山花子》與嬰寧形象…周先慎

論一組聊齋詞…張宇聲

蒲松齡詞作中科場失意自我歸因論析

——從聊齋詞看蒲松齡的自我意識 (之一)…尚繼武

蒲留仙與辛稼軒詞作比較談…張成水

聊齋詞與 《聊齋志異》 …王偉偉

後記

四、張崇琛:《聊齋叢考》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考證蒲松齡生平、《聊齋》本事以及揭示《聊齋》多重文化蘊涵的專著,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有關《聊齋》作者蒲松齡生平事跡的考證;二是有關《聊齋》本事的考證;三是對《聊齋》多重文化蘊涵的揭示與發微。

書中很多考證都有獨到之處,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如通過蒲松齡的畫像題辭揭示其晚年複雜的心態;考證蒲松齡與諸城遺民集團的關係,從而探討其思想與創作所受到的影響;考證《聊齋》中「金和尚」其人的事跡,從而指出《金和尚》篇對研究明清之際寺院經濟所具有的重要史料價值。這些方面以往的研究者都不曾言及。

目 錄

上 蒲松齡事跡新考

清初知識分子心態的絕妙寫照——蒲松齡《畫像題志》發微

漫向風塵試壯遊——蒲松齡的「秘書」生涯

蒲松齡與諸城遺民集團

蒲松齡的諸城之行

蒲松齡與孫景夏

蒲松齡與李澹庵

蒲松齡《李澹庵圖卷後跋》箋論

蒲松齡與張貞

中 《聊齋》本事考證

《聊齋志異·姊妹易嫁》本事考證

《聊齋志異·金和尚》本事考

《聊齋志異·金和尚》的史學及民俗學價值

奚林和尚事跡考略

《聊齋志異·李象先》中的李象先其人

《聊齋志異·丁前溪》中的丁前溪其人

《聊齋志異·遵化署狐》與丘志充其人

「鏡聽」考源

《聊齋志異》中的甘肅故事

下 《聊齋》文化探微

援《易》理而入《聊齋》

——《聊齋志異·恆娘》與《周易·恆》卦對讀

中西交通視野下的《聊齋》狐狸精形象

——從《聊齋志異》中狐狸精的「籍貫」說起

情趣·美趣·理趣

——《聊齋志異》愛情篇章的多重文化蘊涵

化俗情為雅趣

——《聊齋志異》中的閨房秘語

新聞與文學交融的傑作

——《聊齋志異》中的新聞篇章

兩座文學高峰間的相通

——從《離騷》到《聊齋志異》

附錄

王漁洋與諸城人士交往考略

「隨時莫忘漢衣冠」

——《觀瀑圖》考

張石民與張瑤星及孔尚任的交往

五、李學良:《破異——探秘聊齋志異中的方術世界》

《破異——探秘〈聊齋志異〉中的方術世界》,李學良著,當代世界出版社2017年版。

內容簡介

方術的本質是「巫術」與「理性」的合體。方術的源頭為巫,所以不可避免地會充斥著迷信內容,但其間又結合了理性,則又必然孕育著科學萌芽,諸如太乙、奇門、六壬與上古天文學的密切對應,方士在煉丹求仙的實踐中發明了火藥等等,都是明證。

《聊齋志異》作為志怪文學的高峰,必然蘊藏著豐厚的方術文化,該書揭開了其冰山一角,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拋出的磚未必精緻,但所開啟的聊齋方術世界,則必定是大有可言的。

目 錄

揭秘篇

第一篇 《耳中人》:奇妙的守庚申

第二篇 《瞳人語》:存神養生術

第三篇 《畫壁》:大千世界枕中記

第四篇 《咬鬼》:見鬼的真相

第五篇 《捉狐》:黃鼠狼的氣功

第六篇 《王六郎》:土地公的心機

第七篇 《偷桃》:白蓮教之通天繩

第八篇 《種梨》:江湖戲術

第九篇 《畫皮》上:畫皮之不淨觀

第十篇 《畫皮》下:畫皮之穢跡法

第十一篇 《齕石》上:道教服食養生

第十二篇 《齕石》下:辟穀與排毒養生

演繹篇

第十三篇 《屍變》:永動機巫術

第十四篇 《噴水》:兇宅傳說

第十五篇 《山魈》《蕎中怪》:山魈養成記

第十六篇 《宅妖》:伏藏開啟

第十七篇 《長清僧》:另一種長生

第十八篇 《蛇人》《斫蟒》:靈蛇的崇拜

第十九篇 《雹神》:超感應能力

第二十篇 《僧孽》:揭秘巫術思維

第二十一篇 《野狗》:防身術速成

第二十二篇 《賈兒》:神童的奧秘

第二十三篇 《封三娘》上:腰腿痛的根治法

第二十四篇 《封三娘》下:五禽戲正本清源

後 記

六、趙慶超、霍巧蓮:《聊齋小說的當代電影改編研究》

內容簡介

該書主要內容分為十個部分:從現實從現實隱喻到異域魔幻,從裝神弄鬼到情感演繹,鬼狐的淡隱與現世的凸顯,由荒宅鬼話到亂世俠情,現世界與幽冥界的藝術凸顯,人鬼戀情的審美轉換與創新,多種形象元素的擷取與拼湊,準娛樂化時代的風格混搭,語境變遷中的鬼影複合記憶,大片美學中的浪漫與傳奇。

目 錄

第一章 從現實隱喻到異域魔幻

第二章 從裝神弄鬼到情感演繹

第三章 鬼狐的淡隱與現世的凸顯

第四章 由荒宅鬼話到亂世俠情

第五章 現世界與幽冥界的藝術凸顯

第六章 人鬼戀情的審美轉換與創新

第七章 多種形象元素的擷取與拼湊

第八章 準娛樂化時代的風格混搭

第九章 語境變遷中的鬼影複合記憶

第十章 大片美學中的浪漫與傳奇

七、馬振方:《聊齋志異面面觀》

內容簡介

《聊齋志異》收錄志怪小說近500篇,內容或譏刺官貪吏虐,抨擊科場積弊、考官暗昧,嘲諷惡劣世風,或歌贊青年男女愛情,頌揚英烈豪傑、巾幗奇人以及清慎廉明的良吏,雖在藝術手法上談狐說鬼,時涉荒誕,然其鋒芒所向和為文之旨唯在諷世與救世,全書廣泛、深刻地反映了那一時代的真實風貌與世態,堪稱我國古體小說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該書圍繞《聊齋》產生的時代背景、蒲松齡一生所歷仕宦、坐館以及與官僚士紳各色人等的交往,在充分汲取前代和當代學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全面這部奇書在思想和藝術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可以說是一本面向大眾的淺近的研讀《聊齋》的入門書。

目 錄

序言 趙伯陶

第一章 滿懷孤憤著奇書

第二章 神怪、現實相映生輝

第三章 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第四章 抨擊科舉痛快淋漓

第五章 諷喻世情奇趣橫生

第六章 謳歌愛情美不勝收

第七章 為巾幗奇人立傳

第八章 仁者破案三折肱

第九章 偶述瑣聞一目傳神

第十章 「異史氏曰」富於魅力

後記

八、蒲先和:《聊齋瑣議》

內容簡介

該書匯總作者六十多篇文章,分為考證求信、商榷質疑、訓詁名物、釋疑正誤、史料文存、民俗俚語等章節,以佔有翔實的資料為基礎對蒲學研究的錯誤觀點進行正誤,有理有據,是一部蒲學論文結集。

目 錄

掃清迷霧,喚回真容

――序蒲先和先生《聊齋瑣議》

考證求信

蒲松齡就是蒲松齡

聊齋詩裡覓「聊齋」

蒲松齡畫像面世前前後後

蒲松齡與蒲兆昌

蒲松齡與玉米、紅薯

「柳泉先生小像」考

指頭畫起源的一條旁證

文賁非文貴

「三生有幸落孫山」新詮

商榷質疑

《問天詞》作者質疑

蓮花庵之遊質疑

「西周生即蒲松齡」的五道門檻

蒲松齡與王漁洋關係的立足點

也說「司空博物本風流,涪水神刀不可求」

――與劉洪強先生商榷

牽強附會,矛盾百出

――評張永紅先生《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命運不濟的風水之謎》

蒲松齡?孫樹百?

無燭,抑或無月

《畫皮》果真是「畫皮」

訓詁名物

《聊齋俚曲》中「您」字的音和義

「翦」字析

說「狐」

熱糟·熱槽

撮猴

稷下

砂捊子·逆行蟲

釋疑正誤

端的何處是「聊齋」?

「聊齋」是「聊天的茅亭」?

施愚山是王漁洋的門人嗎?

誰是原創?

蒲松齡故居坐落位置釋疑

「王漁洋給蒲松齡提供原始材料」辨

《<聊齋俚曲集>歇後語彙釋》辨正

蒲鄒本《聊齋俚曲集》注釋辨誤

《<聊齋俚曲>勘誤舉例》勘誤

《增補<幸雲曲>校釋》辨誤

《<日用俗字>莊農章解疏》補正

《聊齋詩集箋注》摘疵

《聊齋志異典詞字詳註》中的幾處錯謬

《蒲松齡的應用文寫作》中的三處舛錯

盛本《聊齋俚曲》錯訛理校

《蒲松齡近體詩創作中用韻與人聲字使用探究》辨誤

史料文存

新發現的蒲松齡遺著《督丈詞》和《鬧館》

《鄉園憶舊錄》中關於蒲松齡的資料述評

《聊齋志異》手稿保存者介紹

蒲松齡撰寫的族人小傳

癸酉版《蒲氏世譜》校記(摘錄)

民俗俚語

蒲松齡筆下的淄川民俗

淄川的分家習俗兼談蒲松齡析箸

《聊齋雜著》中的土語釋義

《督丈詞》歇後語試析

對《醒世姻緣傳歇後語彙釋》一文的幾點意見

《醒世姻緣傳》中的淄川土語解釋

後記

九、左江:《聊齋志異二十講》

內容簡介

該書利用文本細讀的方法,依循內在脈絡結合作品主題進行具體分析,由作者,至哲思,到人的成長,再到女性、男性、狐鬼、生活,最後深入到一篇篇小說的細緻解讀,多角度展示《聊齋》的精妙。

目 錄

序 言

第一講 蒲松齡與《聊齋》

第二講 《聊齋》中的哲思(上)

第三講 《聊齋》中的哲思(下)

第四講 愛情讓人成長

第五講 寡婦的命運

第六講 妻子的哀愁

第七講 精怪的尊嚴

第八講 女子當自強

第九講 擇偶的條件

第十講 男性的抗爭

第十一講 三人世界的悲喜

第十二講 重回人間的努力

第十三講 酒之迷狂

第十四講 美之誘惑

第十五講 《辛十四娘》:懸疑與解疑

第十六講 《王桂庵》、《宦娘》:一見鍾情之後

第十七講 《阿寶》:情痴的兩次離魂

第十八講 《連城》:為愛出生入死

第十九講 《封三娘》:當她愛上了她

第二十講 《嬰寧》:大自然的精靈

後 記

十、李桂奎、樊慶彥主編:《聊齋學研究初集》

內容簡介

該書為「『聊齋學』高層論壇暨『中國聊齋學會』籌備會議」論文集,涵蓋聊齋文獻學、創作學、敘事學、文本細讀、接受傳播,以及詩詞、俚曲等各個方面的研究,收錄了袁世碩、馬瑞芳、鄒宗良、趙伯陶、王平等知名『聊齋學』研究專家的致辭與論文,集中展示了聊齋學研究的最新成果。

目 錄

編者按語

「『聊齋學』高層論壇暨『中國聊齋學會』籌備會議」嘉賓致辭

山東大學袁世碩先生致辭

復旦大學黃霖先生致辭

山東大學馬瑞芳先生致辭

中國社科院張國星先生致辭

原淄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周茂松先生致辭

「聊齋學」名家訪談與學理探討

馬振方教授採訪稿 馬振方 覃女穆

首屆蒲松齡學術討論會瑣憶 林驊

「聊齋學」夜話 鄒宗良

關於「聊齋學」構建的幾點思考 李奎

聊齋文獻學研究

再談蒲松齡晚年出貢的待遇波折 楊海儒

蒲松齡遊鶴山考 盛偉

《聊齋志異》高珩序發微

——兼與歐陽健相關論述商榷 詹丹

《聊齋志異》異名、異稱的嬗遞及其意義 李小龍

《聊齋志異》中有關聞香教的三篇小說 萬晴川

新馬漢文報刊所載《聊齋志異》相關資料輯補續 李奎 吳美玲

聊齋創作學研究

《聊齋志異》借鑑《世說新語》四題 趙伯陶

蒲松齡的心態與《聊齋志異》創作中的情感 王平

《聊齋志異》文本「脫化」創意探論 李桂奎

郵傳借鑑寫聊齋

——試論蒲松齡「縱橫」取材的二度創作 石麟 許琦

史實與話語建構

——《聊齋志異》「花妖狐魅」的文化史研究 王昕

《聊齋志異》文本內互文研究初探 孫大海

被規訓的「孤憤」:蒲松齡《聊齋志異》新論 李軍均 李靜娜

論《聊齋志異》的開篇對傳統的暗合和超越 楊林夕

聊齋文本細讀

從儒學「好色論」說《嬌娜》 杜貴晨

道德·法律·神判·人心

——《土偶》的文化解讀 韓田鹿

論《聊齋志異》歷史敘事與戰亂書寫

——以《公孫九娘》為例 姜克濱

童趣·新創

——《聊齋志異·小獵犬》賞析 吳晗

《聊齋志異·狐嫁女》「故家之第」及殷天官本事考辨 王赫

蒲松齡《鳳陽士人》夢境建構的心理透析 喬孝冬

悽迷幽邈情難訴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審美意蘊新說 王海洋

聊齋敘事及跨界研究

《聊齋志異》中「軀體變形」現象分析 段江麗 苗潤

鬼狐有別:《聊齋志異》情愛敘事模式探異 朱澤寶

冰花雪蕊 結撰維新

——論《聊齋志異》的一種獨特結構 成敏

詩表心曲:《聊齋志異》詩歌初探 付善明

《聊齋志異》中的晉人形象 張海燕

《聊齋志異》動物精怪描寫中的生態倫理和深層內涵 李明軍

文學地理學視野下的《聊齋志異》研究 徐玉如

《聊齋志異》中的淄川方言特徵詞 劉豔玲

《聊齋志異》「庭院空間」敘事的功能與意義 劉玲

聊齋接受傳播研究

近三十年俄羅斯的「聊齋學」 高玉海

《詳註聊齋志異圖詠》在日本的影響與變異 王拓

論《聊齋志異》的娛樂功能 樊慶彥

莫言對《聊齋志異》的評點及意義 劉洪強

《聊齋志異》研究熱點回顧與展望

——基於2011年至2017年研究數據的分析 曹世瑞

人民文學出版社《聊齋》出版六十年 周絢隆

《聊齋志異》詩文傳統研究綜述 於紅慧

聊齋詩詞曲賦及其他相關研究

聊齋詩詞中的淄西畢氏 孫啟新 邵祺昌

聊齋俚曲《琴瑟樂》研究綜述 張乃良

論平民意識與清代聊齋戲改編的市井趣味 冀運魯

聊齋俚曲《牆頭記》的現代改編 徐雪輝

論蒲松齡俚曲創作的地域特色 盛志梅

「奇」之關注與「事」之翻演

——論《聊齋志異鼓詞》對《聊齋志異》的改編 劉富偉

論聊齋俚曲的當代傳播 尹麗麗

相關焦點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裡,居然寫過瀘州的故事,這是真的嗎?
    最近有熱心瀘州民俗文化的朋友跟沽酒客詢問,說看到有人寫說著名的清代短篇小說大家蒲松齡先生居然在他的《聊齋志異》裡寫了關於瀘州的故事,這一發現讓他頗為興奮,因為作為一個比較有影響力家喻戶曉的名著短篇小說集,雖然是文言文,但是它的故事通過以前的連環畫即小人書,戲曲、評書、電影、電視以及白話文聊齋類書籍等等
  • 《聊齋志異》寫作背後的故事:大明湖帶給蒲松齡太多靈感
    我們都知道《聊齋志異》吧!其實這本曠世巨作和濟南有著很深的淵源!快跟著泉崽一起看看吧!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濟南府淄川(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清代傑出文學家,優秀短篇小說家。「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為什麼裡面總是離不開狐狸、書生、妖魔鬼怪
    《聊齋志異》是我兒童時代就很愛看的書本,那書中的情節全是人與鬼,和狐狸精的愛情故事,很感人,也很真摯。但那時候還小,不懂世事,不知道是作者在借題發揮,傻傻的還以為世上真的有那麼多情的鬼怪,和那麼專一的,又懂得感恩的狐狸精呢!
  • 聊齋志異:只談愛情,不談生子?我蒲松齡第一個不同意
    《聊齋志異》是一本文言短篇小說集,他構建出一個亦真亦幻,一人一鬼的幽冥世界。但很多讀者只停留在故事的情節與狐仙神鬼中的描寫中。但對於文本下掩飾的真實世界,很多人是讀不出來的。張國鋒,江蘇無錫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卞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古代小說研究,著有《太平廣記會教》《話說金瓶梅》《話說紅樓》《話說西遊》《話說聊齋》《話說水滸》《武林外傳詩論》等著作。張國風對《聊齋志異》有著非常獨特的見解和認識,今天我們就通過《聊齋的鬼狐世界》這本書來對聊齋世界的狐鬼仙人有一些新的認識吧。
  • 《聊齋志異》: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戀,是蒲松齡用一生寫下的希冀
    前言眾所周知,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塑造了一大批與人發生情感糾葛的妖狐鬼怪,例如《聶小倩》中的善良女鬼聶小倩,《小翠》中的率真狐女小翠,《翩翩》中的體貼仙女翩翩。《聊齋志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和傳統意識中的鬼形象大相逕庭的女鬼。據統計,《聊齋志異》中有80多篇中的主角為女鬼。
  • 《聊齋志異》的由來,蒲松齡耗盡心血,康熙喜愛,故以書房為名
    據傳聞清初時期蒲松齡創作的《聊齋志異》原名為《鬼狐傳》。而《聊齋志異》這個書名可能就是康熙改的,還親筆題了字。這裡面還有一段稀奇的故事呢。有一年,蒲松齡依然像往年一樣,進京準備應試,這場大考他狀態特別好,考完之後,感覺非常滿意。
  • 蒲松齡:聊齋志異,所有偉大背後都有一份愛情
    明末清初,蒲松齡出生在一戶落魄地主家,誰也沒想到真的一生執著於科舉卻屢次落榜的落魄文人最終卻憑藉一本志怪小說聊齋名傳至今,更少有人知道,他之所以寫鬼怪狐妖,起因卻是他的老婆。十八歲時,蒲松齡取了年僅十五歲的老婆劉氏,在當時嫌貧愛富的風氣下,妻子劉氏非但沒有嫌棄他家境窘迫,反而不離不棄。這讓蒲松齡倍感欣慰,為了不往劉氏嫁他一場蒲松齡勵志一定要金榜題名。僅在一年後,他便通過童子試,一舉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寧鎮半個山東。
  • 《聊齋志異》——「起死回生」現象分析
    《聊齋志異》中有人被惡鬼所殺,輾轉之後得到高人相助而起死回生;也有傷心的鬼魂借屍還魂而復活;還有善良的鬼魂感動奇人,助其起死回生等等。通過蒲松齡的《聊齋》中的幾篇典型故事裡面對於起死回生這些現象的描寫,從中所反映出的是一個時代對於人鬼狐仙等和生死的態度和理解,獨特的敘事、生死觀等等。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為什麼都說《野狗》是最恐怖的一個?
    《野狗》是蒲松齡創作的一篇僅280字的小說,收錄在《聊齋志異》第一卷中。在三百多篇聊齋故事中,《野狗》的篇幅短小,故事情節也很簡單。然而其恐怖程度甚至超過了著名的《畫皮》,其原因就在於這是一篇披著鬼神外衣的紀實文字,真實的再現了幾百年前清軍對山東地區的一場大屠殺。
  • 《聊齋志異》全書約500篇,寫狐的有80多篇,蒲松齡想表達什麼
    《聊齋志異》又名《鬼狐傳》,全書約500篇,寫狐的有80多篇。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而講「人狐戀」大約佔總數的一半。《聊齋志異》中,「人狐戀情」是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題材,人類男子與狐女是一種最常見的人物結構關係模式。這些人狐戀的故事情節大概相同,大多以肉體關係開始發展。
  • 蒲松齡的南遊與《聊齋》創作
    二、南遊為《聊齋》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寶應高郵地區的許多資料表明,南遊期間,蒲松齡積累了大量《聊齋》創作素材。關於這一點,徐少奎的文章《寶應對蒲松齡創作〈聊齋志異〉的深遠影響》已有詳細介紹,這裡再作一些補充。
  • 《聊齋》中的濱州「誌異」
    □錢傑《聊齋志異》(據二十四卷抄本)卷一中的《屍變》,是很多人都覺得最嚇人的一篇。書上說,這個故事的發生地點在濱州陽信縣蔡店。這個所謂的「蔡店」離陽信縣城五六裡地(有人考證是現在城西北三公裡外的蔡王店村)。
  • 《聊齋志異》中的小說《畫皮》,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最早的手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就已經在民間流傳很廣了。最諷刺的小說《畫皮》又稱《鬼畫皮》、《畫皮鬼》,是《聊齋志異》中的經典篇目之一。這篇小說講的是一個面目恐怖的惡鬼,披掛上用彩筆繪畫成的人皮,裝扮成一個楚楚動人的美女,耍弄各種欺騙招數,愚一好色書生,以達到撕裂人腹、掏取人心的目的。
  • 《聊齋志異》中的山西故事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多次提到白蓮教,比如明代萬曆年間山東最活躍的「徐鴻儒」,就多次出現在蒲松齡筆下。在這些小說中,跟徐鴻儒和白蓮教有關的,大多是撒豆成兵、摺紙成馬的一類法術。今天要讀的,就是《聊齋志異》中的《白蓮教》。
  • 《聊齋志異》:不僅是狐妖鬼怪的故事,更是人生的哲學
    在蒲松齡的筆下,刻畫了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狐仙、鬼怪、花妖,都與人類發生了各式各樣的情感糾葛,怪力亂神,讓人嘆為觀止。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將自己的一腔孤憤都傾注在了《聊齋志異》中。有人說,蒲松齡筆下的書生就是他自己的寫照,而那些與書生真心相愛的狐妖也不過是他心中孤苦寂寞無法排遣所產生的想像罷了。這樣就要從蒲松齡的生平說起了。蒲松齡幼時便展現出了極高的才氣,19歲更是連中三元,然而之後的他科舉屢試不第,生活潦倒落魄。
  • 《聊齋志異》:鬼神故事中蘊含的深刻思想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蒲松齡在書齋中設了一個茶棚,專門詢問一些奇聞異事,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之後記錄下來,《聊齋志異》便由此而生。
  • 《幻書啟世錄》新角色「聊齋志異」亮相 狐女嬰寧來也
    現在,遊戲又公布了一位新角色「聊齋志異」,狐女嬰寧作為其幻書,來到阿克夏書館。《聊齋志異》出自清代小說家蒲松齡之手,書中的諸多鬼神志怪故事為大眾所津津樂道,而經常被人提起的還有書中那些美豔的花精狐妖。此次登場的新角色「聊齋志異」的幻書就是狐仙小姐姐嬰寧了,她有著傾國傾城的美貌、明媚的笑容以及那顆純粹如一的初心。
  • 《聊齋志異》:鬼狐亦有情,值得閱讀的一部經典
    1987年由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倩女幽魂》上映,該劇講訴了寧採臣和聶小倩之間那感天動地的人鬼戀情,深受大家喜愛,這個電視劇是由清朝小說家的作品《聊齋志異聶小倩》改編而成的。《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以一段段鬼狐故事,或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為後人所推崇和喜愛。
  • 《聊齋志異》的土偶一文,說泥人和人生孩子,蒲松齡想表達什麼?
    作者:學思知行(一組聊齋的圖片)在蒲松齡所寫的《聊齋志異》這本志怪小說中,有許多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這些事情仔細分析起來,其實,它是真實存在的事情。在《聊齋志異》中一篇名為「土偶」的文章中是這樣說的,有一個姓馬的,娶了一個姓王的妻子,兩個人關係很好,但不幸的是,這個姓馬的早早就去世了,而且,兩個人沒有留下後代。這個妻子王氏的父母想讓他們的女兒再嫁。但是,他們的女兒非常倔強,就不願意再嫁。她的母親對她說,你還年輕,又沒有孩子,以後怎麼過?
  • 冥界世俗化:《聊齋志異》的鬼魂形象及其深層意蘊
    到了蒲松齡生活的封建社會晚期,社會方方面面積累的矛盾都一觸即發,可悲可嘆之事,比比皆是。蒲松齡根據現實的生命感受,將生死萬象寫成動人的鬼狐故事,把一生的積鬱和理想都寄寓其中。《聊齋志異》中有鬼故事170多篇,約佔全書總數的三分之一。《聊齋志異》以幽明相通、人鬼共存的小說審美方式,真切描繪了人們在惡劣的生存時空中生死掙扎,抒寫了人的生命情感和生命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