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蘭州「80後」小夥侯志強是一位武器裝備的愛好者,從小酷愛看中國古代戰爭影視劇,心裡有個「江湖夢」。兒時,每當看到鐵甲碰撞、刀劍相向的電影鏡頭,都會心潮澎湃。上大學以後,他開始自己攢錢收藏各式鍾愛的冷兵器,劍戟刀斧都有涉及。
近日,記者在侯志強的小型藏館裡看到,館裡錯落有致擺放著近百件冷兵器,包括了古代進攻性兵器、禮儀用劍和仿製品,與當下生活形成鮮明對比。侯志強說,由於地方有限,展示出的兵器只是自己收藏的十分之一,其餘的都收放在了倉庫裡。
【同期】侯志強
這隻刀劍就是咱們2000年以前,漢代環首刀的這種制式,咱們中國人刀的制式一直是沒有變化的。有一個講究的點,你仔細看,它是這個刀脊是有一個向上拱起的,就微微的有個弧度,咱們現在看到的刀都是反過來的這種,背後有弧度的。對不對,是朝內的,這是朝外的弧度,朝外的弧度這就是步兵作用武器,它起一個像橋一樣的這樣一個脊梁會加固刀身的。所以說是很鋒利的,而且不容易斷,就這麼微微的起一個弧度,這是很講究的一個東西。
【解說】侯志強介紹,中國冷兵器跨越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綿延數十萬年。如今,雖已不是主要作戰兵器,但也可以從它們的身影中折射出中國古代鍛造技術的變遷。
在交流和購買過程中,侯志強發現,兵器收藏不僅僅需要有熱情,還需要專業知識儲備,才能了解兵器背後的故事。
【同期】侯志強
這種東西叫金角複合弓,金角複合弓的意思是它是用牛角,竹片,上面把這個像絲一樣的刮下來,貼到這個竹片上,然後熬的漿糊,一層一層地貼,這上面大概要貼好幾十層,或者有的是上百層。沒掛弦的目的就是,咱們古代人也是這樣,就是你不經常使用它的時候要把它的弦卸掉,它的拉力就不會降。
【解說】在普通民眾眼中,刀劍早已沒有用武之地,但在侯志強看來,它們不僅僅是「記錄本」,還可起到科普作用。
【同期】侯志強
這種東西就是刀掛,就是咱們在唐以前,沒有這樣的設定的,不是通過一個軟連接放到腰上,是直接把刀插到腰裡。所以咱們經常從影視作品上經常看到,有一些他們講到先秦或者漢的時候,如果是用這種刀掛掛到腰間的是不符合歷史原貌的,那時候是個短劍刀,都是插刀腰裡的,不可能是掛到腰上的,這是個錯誤的。
【解說】如今,侯志強將自己收藏的冷兵器免費向民眾開放參觀,還親自充當解說員,介紹其中緣由和歷史。下一步,他計劃將以刀劍為原型,設計出書籤、筆記本、文化衫等物品,將枯燥無味的兵器專業知識,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給民眾。
高瑩 艾慶龍 甘肅蘭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