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明人畫——唐代邊鸞花鳥作品賞析

2020-12-14 聞是藝術

明人畫 邊鸞花鳥(一)

Pair of Phoenixes on a Paulownia TreeMaker(s) Artist: Bian Luan, active late 8th-early 9th century Medium: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silk Dimensions: H x W (image): 159.1 x 90.5 cm (62 5/8 x 35 5/8 in) Type: Painting Origin: China Topic: phoenix,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China, Chinese Art Credit Line: Gift of Charles Lang Freer Date: 16th century Period: Ming dynasty Accession Number: F1919.112 Data Source: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一對鳳凰在一棵泡桐樹上(隨機翻譯)

藝術家:卞鑾,活躍於8世紀末9世紀初

介質:立軸;墨水和顏色在絲綢上

尺寸:H x W(圖像):159.1 x 90.5 cm (62 5/8 x 35 5/8英寸)

類型:繪畫

產地:中國

題目:鳳凰,明朝(1368 - 1644),中國,中國藝術

授信額度:查爾斯·朗贈予弗裡爾

日期:16世紀

明代時期:

加入數量:F1919.112

資料來源:Freer Gallery of Art和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邊鸞

邊鸞 生卒未詳,京兆(今西安)人。唐德宗時曾官右衛長史。朱景玄《唐朝名畫錄》稱他「最長於花鳥」,而且畫「草木、蜂蝶、雀、蟬,並居妙品」,「朱色鮮明」,「下筆輕利,用色鮮明,窮羽毛之變態,奪花卉之芳妍」。北宋董逌評其「精於設色,如良工之無斧鑿痕」(《圖繪寶鑑》);元人夏文彥贊其花卉「花色紅淡,若浥雨疏風,光色豔發」。蘇軾在《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中也稱讚邊鸞花鳥畫「天工與清新」,所謂「邊鸞雀寫生,趙昌花傳神。何如此兩幅,疏澹含精勻。誰言一點紅,解寄無邊春。」  貞元(785一804)年間,德宗李适命他畫新羅國進貢的孔雀,因作一正一背,畫面「翠彩生動,餘羽輝灼」,似能發出「清聲」。曾往賀應寺壁畫《牡丹》,又在資聖寺寶塔上畫四面花鳥,尤以藥上菩薩頂畫《戎葵》為佳。花鳥畫在邊鸞手中獨立成科,在繪畫史上有其獨特地位。邊鸞花鳥畫極一時之盛,當時隨其學畫者不少,其中較有名者為陳庶,擅長色彩運用,所畫百卉,極為鮮豔,世人並稱為「邊、陳」。  邊鸞畫跡有《牡丹圖》,著錄於《廣川畫跋》。《躑燭孔雀圖》、《梅花鶺鴒圖》、《梨花鵓鴿圖》等三十三件,著錄於《宣和畫譜》;傳世作品有《梅花山茶雪雀圖》軸。 

明人畫 邊鸞花鳥(二)

Two Doves on a Flowering Branch

Maker(s) Artist: Bian Luan, active late 8th-early 9th century Mediu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Dimensions: H x W (image): 60.1 x 39 cm (23 11/16 x 15 3/8 in) Type: Painting Origin: China Topic: flower,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dove, China, Chinese Art Credit Line: Gift of Charles Lang Freer Date: 14th-15th century Period: Ming dynasty Accession Number: F1916.523 Data Source: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花枝上的兩隻鴿子(隨機翻譯)

藝術家:卞鑾,活躍於8世紀末9世紀初

介質:紙張上的油墨和顏色

尺寸:H x W(圖像):60.1 x 39釐米(23 11/16 x 15 3/8英寸)

類型:繪畫

產地:中國

主題:花,明代(1368 - 1644),鴿子,中國,中國藝術

明人畫 邊鸞花鳥(三)

Magpies, Waxwing, Hibiscus and CinnamonMaker(s) Artist: Bian Luan, active late 8th-early 9th century Medium: Ink and color on silk Dimensions: H x W: 171.6 x 120.8 cm (67 9/16 x 47 9/16 in) Type: Painting Origin: China Topic: hibiscus,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China, magpie, Chinese Art Credit Line: Gift of Charles Lang Freer Date: ca. 1400 Period: Ming dynasty Accession Number: F1916.67 Data Source: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喜鵲,蠟翅,芙蓉和桂皮(隨機翻譯)

藝術家:卞鑾,活躍於8世紀末9世紀初

中:油墨和顏色在絲綢上

尺寸:高x高:171.6 x 120.8釐米(67 /16 x 47 /16英寸)

類型:繪畫

產地:中國

主題:芙蓉,明朝(1368 - 1644),中國,喜鵲,中國藝術

授信額度:查爾斯·朗贈予弗裡爾

日期:1400年ca。

明代時期:

加入數量:F1916.67

資料來源:Freer Gallery of Art和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明清人畫 邊鸞花鳥(四)

Bird on a Flowering BranchMaker(s) Artist: Bian Luan, active late 8th-early 9th century Medium: Ink and color on silk Dimensions: H x W (image): 60.5 x 34.8 cm (23 13/16 x 13 11/16 in) Type: Painting Origin: China Topic: bird, flower,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butterfly, Qing dynasty (1644 - 1911), China, Chinese Art Credit Line: Gift of Charles Lang Freer Date: 17th-19th century Period: Ming or Qing dynasty Accession Number: F1909.183 Data Source: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鳥在花枝上(隨機翻譯)

藝術家:卞鑾,活躍於8世紀末9世紀初

中:油墨和顏色在絲綢上

尺寸:H x W(圖像):60.5 x 34.8 cm (23 13/16 x 13 11/16英寸)

類型:繪畫

產地:中國

主題:鳥,花,明朝(1368 - 1644),蝴蝶,清朝(1644 - 1911),中國,中國藝術

授信額度:查爾斯·朗贈予弗裡爾

17日期:19世紀

時期:明或清

加入數量:F1909.183

資料來源:Freer Gallery of Art和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明人畫 邊鸞花鳥(五)

Hawk on a RockMaker(s) Artist: Bian Luan, active late 8th-early 9th century Medium: Ink and color on silk Dimensions: H x W (image): 107.4 x 62.1 cm (42 5/16 x 24 7/16 in) Type: Painting Origin: China Topic: bird, eagle,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China, Chinese Art Credit Line: Gift of Charles Lang Freer Date: ca. 1500 Period: Ming dynasty Accession Number: F1909.186 Data Source: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巖石上的鷹(隨機翻譯)

藝術家:卞鑾,活躍於8世紀末9世紀初

中:油墨和顏色在絲綢上

尺寸:H x W(圖像):107.4 x 62.1 cm (42 5/16 x 24 7/16英寸)

類型:繪畫

產地:中國

主題:鳥,鷹,明代(1368 - 1644),中國,中國藝術

授信額度:查爾斯·朗贈予弗裡爾

日期:1500年ca。

明代時期:

加入數量:F1909.186

資料來源:Freer Gallery of Art和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明人畫 邊鸞花鳥(六)

Ducks, Torrent, and Overhanging RocksMaker(s) Artist: Lü Ji, ca. 1420-ca. 1505, Bian Luan, active late 8th-early 9th century Medium: Hanging scroll mounted on panel; ink and color on silk Dimensions: H x W (image): 158.2 x 100.3 cm (62 5/16 x 39 1/2 in) Type: Painting Origin: China Topic: duck,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China, Chinese Art Credit Line: Gift of Charles Lang Freer Date: 16th century Period: Ming dynasty Accession Number: F1916.134 Data Source: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鴨子,激流和懸巖(隨機翻譯)

藝術家:盧吉,約1420-約。扁鸞,活躍於8世紀末9世紀初

介質:掛在面板上的捲軸;墨水和顏色在絲綢上

尺寸:H x W(圖像):158.2 x 100.3 cm (62 5/16 x 39 1/2英寸)

類型:繪畫

產地:中國

主題:鴨子,明朝(1368 - 1644),中國,中國藝術

授信額度:查爾斯·朗贈予弗裡爾

日期:16世紀

明代時期:

加入數量:F1916.134

資料來源:Freer Gallery of Art和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相關焦點

  • 足不出戶 看美國弗利爾美術館館藏中國書畫選
    弗利爾美術館以珍貴稀有的東亞文物聞名於世,其中,屬中國和日本的收藏最多。美術館的創始人弗利爾醉心於迷人悠遠的中國文化,因此通過各種渠道獲得了很多中國古代珍寶。
  • 弗利爾美術館藏卷收藏的元代吳鎮《漁父圖》
    在中國古代,漁、樵、耕、讀,常常被文人士大夫視為理想化的生活方式,並常被用作文藝作品的主題,以表達作者避世遁隱的願望,其中尤以 「漁隱」 的素材最為普遍。時至元代,漢族文人仕進無門,社會地位驟降,江南士人遭遇尤甚。於是,「漁隱」 就更頻繁地出現在繪畫作品中,其中以吳鎮的《漁父圖》最為典型。
  • 中國古畫精品圖冊|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2,《妙法蓮華經》  簡稱《法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種梵文版本,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尼泊爾體系版本約為11世紀後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種校訂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製出版了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法華經。
  • 美國弗利爾—塞克勒美術館舉辦「吳門書畫展」
    美國弗利爾—塞克勒美術館舉辦「吳門書畫展」
  • 臺北故宮藏:北宋 黃居寀 山鷓棘雀圖原作和贗品對照解析
    善畫花鳥山水。初為西蜀孟昶(934-965在位)朝翰林待詔,為宮廷作畫。乾德三年(965)隨蜀主降宋,進京供職宮廷,仍授翰林待詔,負責收羅和鑑定名畫,淳化四年(993)曾出使成都府。太宗尤加寵遇,委以搜訪名畫,詮定品目之重責。黃筌父子之畫藝,在北宋初期尚成為圖畫院評定優劣之標準。原作局部:此幅中景物有動有靜,配合得宜。
  • 樂見渾厚華滋的花鳥巨獻——崔國安作品賞析
    樂見渾厚華滋的花鳥巨獻——崔國安作品賞析渾厚華滋的中國畫印象,一般說的是山水特點。在這裡轉遷過來形容崔國安的花鳥作品,看似有點兒不恰當。但是觀賞崔國安的花鳥作品,其渾厚華滋的意象不輸山水的磅礴,所以乾脆就用渾厚華滋來描述對他的花鳥觀感。崔國安作畫,必有快意情懷,氣息升騰的卓然。其作畫心必大興,看其畫心必大興!他的作品有超乎尋常的審美調動能力,足以讓人看得心潮澎湃!金畫錦繪,本領為先,優品佳作,悅目為本。他的大寫意作品,因為藝術家的本領在先,所以成為悅目的佳作。
  • 江蘇省美術館典藏精品賞析
    (「新江蘇」客戶端)聯合打造的「雲展廳」——《e觀藏·每日一美》,依託江蘇省美術館館藏精品資源,每日精選一幅名家書畫精品,配以一篇精品賞析的美文,圖文並茂,全年365天持續推送,美在每一天!倪氏為海上畫派較為重要的畫家,各科兼備、雅俗共賞、畫派特色亦顯現他的作品中於人物、仕女、肖像、花鳥、山水皆工。故用筆松靈、秀潤,線條活潑、色彩淡雅。所作人物造型與面部表情如任佰年之奇特稚拙,富於鄉土氣息。 此幅《鍾馗品茗賞美圖》將鍾馗的粗率勇猛與仕女的沉秀纖柔構成一種詼諧的對照,畫面顯得生動而有趣。
  •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朱耷作品臨《半截碑》鑑賞
    清 八大山人 臨興福寺半截碑 紙本墨筆 25.3x8.8cm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作品鑑賞:八大山人書法亦與他的繪畫風格相似,極為簡練,到晚年喜用禿筆,一變銳利的筆勢而變成渾圓樸茂的風格。《興福寺半截碑》是唐代僧大雅等集晉王羲之行書碑刻。開元九(七二一)年立於長安。此碑又名《吳文碑》徐思忠等刻字,因此碑尚存下半截,故又名《興福寺半截碑》,計三十五行,每行二十三、四、五字不等,中空三行,現在陝西省博物館碑林。清代楊賓謂唐代集王書者有十八家,推《聖教》為第一,《興福寺》僅次於《聖教》。字行流暢,摹刻精良,是研究王羲之書法的重要原碑刻。
  • 吉瑞森花鳥畫賞析
    【視點】奼紫嫣紅繪新圖——吉瑞森花鳥畫賞析李寶堂>吉瑞森作品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科之一。中國花鳥畫源遠流長,學界一般認為花鳥畫獨立分科始於唐代,宋朝得到迅速發展,明清達到繁盛,歷朝歷代都產生過眾多花鳥畫大家。新中國成立後,花鳥畫由傳統向現代轉型,有了更加深刻的發展和變化,題材更加拓展,內容更加豐富,精神更加強化,形式更加自由,技法更加多樣,產生了齊白石、陳之佛、王個?、潘天壽、李苦禪、郭味蕖等一代大師。
  • 中國美協會員、蘇檀豐花鳥畫作品欣賞
    現任職於中原文化藝術學院,中國美協會員、河南美協會員、河南花鳥藝委會委員、河南省鍾繇書畫院畫家、鄭州花鳥藝委會副主任、河南僑聯特聘畫家、藝銘書畫院副院長。蘇檀豐曾在中國文化部主辦的「祖國好」全國省直工委書畫比賽中獲二等獎,作品在國家美術館展出並被收藏、省文民辦舉辦慶建國60周年省直書畫比賽中作品獲二等獎、《沒骨花鳥》組畫在河南第四屆全省藝術院校書畫比賽中獲教師組一等獎、《沒骨畫鳥》組畫作品在全國十一屆美展河南展區比賽中榮獲二等獎、《萌 春》組畫作品在全國十二屆美展河南展區比賽中榮獲優秀等獎、《荔枝戴勝》組畫在河南大學生藝術節書畫比賽中獲教師組二等獎
  • 著名工筆花鳥畫家彭善喜作品賞析
    由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工筆花鳥畫庫》入編五幅作品,《花深鳥自來》《晨曲》入編由湖南美術出版社發行出版的《1900年—2000年百年工筆畫作品集》,《醉秋》《盛展》入編由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當代花鳥畫百家》,《和合萬壽圖》《牡丹魂》分別由中南海、紫光閣永久收藏。 多幅作品由國內外美術館、中國美協、博物館及國內外收藏家收藏。
  • 古代孔雀是御苑寵物,宮廷畫家都畫孔雀,崔白、郎世寧等留下佳作
    根據文獻,目前最早描繪孔雀的畫家是南朝·齊的陶景真,唐代以後開始出現一批表現孔雀的繪畫作品。據宋代《宣和畫譜》中記載,御府收藏唐代畫家繪製的《孔雀明王像》便有十幅,宋徽宗時御府收藏善畫花鳥的邊鸞的孔雀圖至少有五幅。
  • 鎌倉時代佛畫:山越阿彌陀佛圖 賞析
    山越阿彌陀佛圖十四世紀 鎌倉時代佛畫 絹本彩繪尺寸:89.6×65.3 cm>美國弗利爾美術館收藏此圖是弗利爾美術館的奠基人查爾斯-朗-弗利爾(1854-1919) 於1906年在日本山中商社紐約分社購買。
  • 流亡海外的敦煌藏經洞出土絹畫賞介
    公元1900年( 清光緒二十六年) ,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今第17窟) 被打開, 這些秘藏千年的珍貴藝術品與敦煌文書同時出土, 由此轟動了整個世界。被譽為「中古時代的百科全書」的敦煌「藏經洞」的發現, 是中國乃至世界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也是人類文化藝術史上永載史冊的大事, 它使得大量8~10世紀的繪畫作品得以面世( 一般統稱為「敦煌遺畫」或「敦煌絹畫」) 。
  • 凌雲高飛意境深遠——著名花鳥畫家高飛花鳥畫印象
    顯然,高飛同時做著這兩方面的功課,他的作品,一方面是筆墨的自由與老道,絕對是非對傳統寫意花鳥諸大師的技法有良好繼承而不能為。另一方面,如果他對中國傳統文人畫寫意精神未能深入體會,也不能想像其能在筆墨上能有如此的瀟灑自由。
  • 小花鳥,大境界——歷代名家花鳥畫欣賞
    花鳥畫發展到兩漢六朝則粗具規模。南齊謝赫《畫品》記載的東晉畫家劉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鳥畫家。到六朝時期,已出現不少獨立形態的花鳥繪畫作品,如顧愷之的《鳧雀圖》、史道碩的《鵝圖》、顧景秀的《蜂雀圖》、蕭繹的《鹿圖》等。 唐代
  • 花鳥畫家李子英,從文化中吸取營養,從大師作品中凝練技法
    每個時代的花鳥畫畫家都是遠徵者,都會經過寂寞漫長的學習摸索階段,畫花鳥畫非博覽多聞,不能功深學粹,更不用說達到化境。然要想有成就卻非短時間可能達到。李子英研究花鳥畫的這幾十年中,把自己完全投入於到花鳥世界之中,其從浩瀚的中華文化中吸取營養和智慧,從歷代宗師的作品中凝練技法。並用自己的心靈在自然中觀察、映照、探索花鳥的內在真意。在創作中追求自己的個性,觀其作品就能看出李子英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藝術領地。
  • 詩、書、畫皆精,山水、花鳥為絕的沈周
    作品創作整理不易,喜歡的關注一下,不斷更新中,感謝您的閱讀。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詩、書、畫皆精,山水、花鳥為絕,明末李日華譽其「繪事超奇,書法雄麗,吟情灑落」,乃 「吳門畫派」開創者。
  • 「同心」大寫意花鳥畫展在公望美術館盛大啟幕
    2020年12月19日下午,抱華樓何水法先生所授弟子張勇、朱海波、孫曉剛、王劍書、費秋聲「同心·大寫意花鳥畫展」在富陽公望美術館盛大啟幕,多幅典藏花鳥畫驚豔亮相。五位藝術大師以花鳥畫為素材,創作了一批優秀的作品,在此感謝杭州抱華樓國畫研究院、富陽公望美術館、孿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書畫魅力、讓更多人愛上銀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