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從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角度,明確提出:「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今年1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提出,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三史」的基礎上,新增加了學「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內容,令人耳目一新。人們不禁要問:當前強調黨員幹部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深層次考量是什麼?對新形勢下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究竟有何重大意義?回望歷史,展望未來,我們將滿懷信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進入新時代以後習近平特別重視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
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於昨天。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歷史是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強調,只有了解一個國家從哪裡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裡去和不會往哪裡去。他高度重視研究世界社會主義500年歷史,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淵源,雄辯地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學習社會主義史,有助於我們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悟和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013年習近平曾以世界歷史大視野,系統回顧了社會主義發展500年的歷程,簡明生動地闡述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經歷6個階段,相繼實現了三次歷史性飛躍。社會主義發展史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是指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形態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第一階段:空想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大體經歷了300多年時間,從英國人託馬斯·莫爾到聖西門、傅立葉、歐文三大空想家,從「烏託邦新島」的憧憬到「新和諧公社」等試驗,空想社會主義在人類文明艱辛探索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曲動人心魄的空想悲歌,但它終究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第二階段:以馬克思、恩格斯1848年發表《共產黨宣言》為標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實現了社會主義思想史上的一次偉大飛躍,並且成立了工人階級政黨、推進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社會主義發展史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是指社會主義制度形態的發展進程,其中包括第三階段: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取得勝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理論形態、運動形態到制度形態的歷史性飛躍。第四階段:蘇聯社會主義模式逐步形成,二戰後誕生的十幾個社會主義國家,形成了與資本主義世界分庭抗禮的社會主義陣營。但是,1991年蘇共解散、蘇聯解體和東歐等國政局演變,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遭受了嚴重挫折。
社會主義發展史的第三次歷史性飛躍,是以蘇為鑑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重大突破,推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多樣化的飛躍,涵蓋了兩個改革開放前後兩個發展階段。第五階段:1949年新中國建立以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相結合,探索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道路,奠定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基礎、物質基礎和理論準備,並積累了寶貴經驗和深刻教訓。第六階段:新時期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在毛澤東前期探索的基礎上,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鄧小平理論,把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其後,江澤民、胡錦濤帶領黨和人民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文章,增添了精彩的篇章。特別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在一個十四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取得了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引我們前進的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的真正優勢。
習近平系統論述和大力倡導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具有三大鮮明特點:
其一,追本溯源,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淵源與相互關係。習近平從歷史與當代貫通、理論與實踐結合、中國與蘇聯比較的角度,系統論述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有利於我們考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理論淵源和內在邏輯。現在,國內外有些人以為我們搞的不是科學社會主義,散布所謂「掛社會主義牌子,走資本主義路子」,搞「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等議論。針對「中國現在搞的究竟是不是社會主義」的質疑和困惑,回應五花八門的誤解和曲解,習近平通過對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發展史的回溯和梳理,深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淵源,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固有的品格特徵。他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植根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性、真理性。
其二,揭示了科學社會主義既是一種學說,也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制度,它們是三位一體有機統一的社會主義實現形態。習近平在論述世界社會主義500年時,沿用了「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主義」、「理論」、「實踐」,「道路」、「制度」、「模式」,「革命」、「建設」、「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等基本範疇,拓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和廣闊外延。習近平關於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重要講話,科學闡釋了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聯繫,集中呈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等基本形態,深刻揭示了我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和奮鬥目標。
其三,強調了科學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性、創新性和發展性。習近平在論述世界社會主義500年歷史進程中,闡發了馬克思、恩格斯把社會主義置於現實基礎之上的實踐品格,論證了「列寧開始了社會主義實踐」、「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等重要內容,他始終從實踐的角度來談論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作為行動中的馬克思主義,天生具有實踐的品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在新的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鞏固的。
社會主義發展史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中最重要的篇章,特別是科學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波瀾壯闊、催人奮進,始終代表人類文明發展的大方向,引領社會主義發展總趨勢。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重要論述,有助於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對創造性回答「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寓意非常深刻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主張以這次主題教育為新的起點,不斷深化黨的自我革命,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是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高度,強調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繫起來,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深化認識中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顯然,黨中央新增加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內容,是與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四史」相互統一的;是與貫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聯繫「四個偉大」豐富實踐相提並論的;是同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大戰略任務緊密結合、有機融合的,是我們實現學懂弄通做實,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更高追求。
學社會主義發展史,可以在世界歷史大視野和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融通黨史、新中國史和改革開放史,彰顯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改革開放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世界社會主義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巨大貢獻。
中國共產黨是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程中和俄國十月革命誕生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特定背景下誕生的。中國共產黨一產生就領導人民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強調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實現了經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性變革。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從興業路到復興路,進一步強調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富強中國,迎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核心力量,中國共產黨99年光輝歷史展現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最精彩的華章。
新中國70多年歷史,是一部黨領導億萬人民艱苦創業的社會主義建設史,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的偉大實踐和成功案例。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的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蹟。可以說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除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外,沒有任何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能在這麼短的時期內創造出這樣驚人的奇蹟,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創新、發展和巨大貢獻。
我國新時期的改革開放史,同樣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最驕人的輝煌篇章。恩格斯曾經預言過:「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得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這一論斷揭示了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題中應有之義,改革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客觀要求,是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根本途徑;改革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使廣大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鄧小平引領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突破了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奇蹟。
綜觀「四史」,既各有特色,又交叉重疊,四者是一個整體性的歷史呈現。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包含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史、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和改革開放史。學習「四史」有利於穿越時空、融通古今、比較中外,習近平新增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對於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學「社會主義發展史」,有利於守初心擔使命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習近平談歷史,從來不是單純地說古論今,為講歷史而講歷史,而是為了「以史鑑今、資政育人」。2016年他曾說過,「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一個忘記來路的民族必定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忘記初心的政黨必定是沒有未來的政黨。學「社會主義發展史」,有利於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學「社會主義發展史」可以進一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排除了這「四版」,那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底是什麼版本?是馬克思主義新版、是科學社會主義正版。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我們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們走的是社會主義人間正道、是實現強國夢的光明大道、是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希望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的內在聯繫上,特就特在這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上。在社會主義在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實踐中,越有民族性的特質的創新就越具有世界性的地位和價值。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習近平善用數千年的大歷史觀,把社會主義發展史貫通於中華文明史、中共黨史、新中國史和改革開放史。他指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闢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70多年歷史的新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40多年裡擺脫貧困並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徹底擺脫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蹟,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這種富有穿透魅力的古今中外研究法,可以使我們在更寬廣更縱深的歷史視野中比較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從而更加堅定製度自信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自覺。
學「社會主義發展史」可以進一步堅守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習近平在比較了中國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實踐和治理探索的經驗教訓之後,強調指出:「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 實踐證明,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後,黨中央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八項基本要求」: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八項基本要求,鮮明地指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主體、發展途徑、發展動力、價值取向、根本原則、社會理念、發展模式與領導核心。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豐富與發展。2019年習近平在國慶70周年大會講話中明確:在前進徵程上,我們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和基礎上,把我國制度和治理方面的顯著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我國制度建設與治理實踐的成功經驗結合,制定了一整套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為實現強國夢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制度帶有全局性、根本性、長期性和穩定性,我國的制度建設和治理體系不僅遵循、堅守和鞏固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而且能夠經受風險考驗捍衛、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們就是要有這樣的自信和定力。
學「社會主義發展史」可以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從託馬斯·莫爾《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託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到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預測了社會主義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的美好願景、實現路徑和發展規律;從照抄照搬蘇聯社會主義制度模式,到改革開放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治理創新;從鄧小平設計2021年我國一整套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到2035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再到2049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夢想、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度更加鞏固,社會主義優越性充分體現。歷史證明,社會主義500年發展史實質上是一部以社會主義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的探索和實踐史,是社會主義新制度創建創新、完善鞏固的發展史。我們只有放到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進程中去看,才能領悟十九屆四中全會具有開創性的裡程碑意義和《決定》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巨大貢獻。在和平發展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要在更廣闊的世界舞臺上呈現出自信和自覺。習近平要求我們「從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義出發,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世界那麼大,問題那麼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縱觀社會主義發展史,不難發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出一條既不同於西方國家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又不同於蘇聯模式的傳統社會主義道路,並且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蘊含的核心價值和發展趨勢,代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日益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預示著世界社會主義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