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那麼厲害,為何歷史上曹操沒對他進行任何評價?原因很簡單

2021-01-11 文史雜談

諸葛亮那麼厲害,一代梟雄曹操,在歷史上為何一生都未對他進行任何的評價?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一般人了解三國這段歷史,大都是從《三國演義》得來的,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歷史小說,只是遵循了歷史發展的主脈絡,對於很多細節的問題則進行了不少的藝術加工。遍尋歷史的典籍,我們會發現三國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諸葛亮,曹操竟沒有對他進行任何的評價,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三國裡能夠與諸葛亮齊名的人物,郭嘉,司馬懿,周瑜等等,曹操幾乎都對他們進行過評價,或多或少都會提到他們,可唯獨對於諸葛亮,歷史上找不到任何的信息,有關於曹操評價諸葛亮的。難道是曹操看不起諸葛亮?又或是其他的原因嗎?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在歷史上曹操沒有跟諸葛亮見過面,也沒有跟諸葛亮正面交鋒過,所以根本就不了解諸葛亮,當然就不會做出任何的評價了。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不是多次和曹操交鋒,還大敗曹操嗎?怎麼會沒有交鋒過呢?

實際情況還真是這樣,諸葛亮真的沒有同曹操交鋒過,大部分人只是不小心被三國演義誤導了而已。首先,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出山的第一仗——博望坡之戰,在演義裡被描述為諸葛亮火燒博望坡,大敗曹軍。其實在歷史上這一仗跟諸葛亮根本沒有關係,因為博望坡之戰發生的時間是建安七年,也就是公元202年,而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三顧茅廬的時間是公元207年冬到208年春,也就是說博望坡之戰時,諸葛亮還在種地,沒出山呢。

其次,三國演義裡諸葛亮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赤壁之戰,其實也跟諸葛亮的關係不大,可以說基本沒啥關係,全都是東吳周瑜的功勞。赤壁之戰發生的時間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而這一年劉備才剛剛請到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在劉備集團根本就立足未穩。直到赤壁之戰結束,曹操也只是聽說了有諸葛亮這號人物,至於厲不厲害,無從所知。

再次,曹操赤壁之敗後,公元212年,劉備率軍謀取益州,而整個過程基本都是龐統和法正等一般謀士在出謀劃策,諸葛亮則在鎮守荊州。後來龐統戰死,劉備才調了諸葛亮去幫忙,所以諸葛亮也沒有搞出多大的動靜,讓曹操知道。

最後,漢中之戰,這一戰發生的時間是公元217年到219年,曹操和劉備在漢中大戰。這一仗諸葛亮依然沒有和曹操正面交鋒,為什麼呢?因為歷史上記載,漢中之戰時諸葛亮留守成都,專門為劉備提供錢糧兵馬,做劉備的堅強後盾,所以曹操從沒和諸葛亮交手過。

公元219年,關羽又從荊州北伐曹操,結果失荊州,走麥城身首異處。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去世。縱觀諸葛亮出山輔助劉備到曹操去世的整個過程,他們二人都沒有過直接對抗和接觸,所以曹操一生才沒有對諸葛亮做出任何的評價,原因就是這麼簡單。(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焦點

  • 三國諸葛亮那麼厲害,為什麼曹操不登門請他出山?
    諸葛亮是群雄之中神一般存在的人物。現代文學家魯迅就曾經用8個字來評價諸葛亮:「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是說諸葛亮聰明得跟妖孽一樣。在真實歷史中,諸葛亮比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塑造的諸葛亮形象,更加強悍。特別是在劉備死後,諸葛亮面對著一個皇帝年幼無知、名臣武將逐漸凋零、曹魏孫吳虎視眈眈、南蠻各族蠢蠢欲動的爛攤子,堪稱舉步維艱。
  • 諸葛亮足智多謀,為何「唯才是舉」的曹操,始終看不上他?
    諸葛亮也是那個時期的青年才俊,他師父司馬徽認為諸葛亮將來一定可以安定天下,到處幫他打廣告。劉備不惜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最終諸葛亮幫劉備建立蜀漢。其實按照時間線來看,曹操是有機會徵辟諸葛亮的,但因為以下這幾個原因導致他們失之交臂。
  • 還原歷史上最真實的諸葛亮!他真的能決勝千裡之外?
    他真的能決勝千裡之外?提起歷史上最著名的謀士,想必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諸葛亮,有人稱諸葛亮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以後第一人,那麼歷史上的諸葛亮到底是怎麼樣呢?今天咱們就來一起探索一下吧!要說諸葛亮,到底有多厲害呢,其實他自己在《後出師表》中也寫到過,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意思就是曹操那麼厲害的人都戰敗過好多次,何況是我這樣的人呢?
  • 諸葛亮的一生都有什麼功績呢?歷史對他的評價為何那麼高?
    不是評論諸葛亮。 在隆中對策,在此策中諸葛亮對當時形勢的分析及為劉備的劃策,都是天才的英明的。赤壁之戰,諸葛亮身體力行,促成孫劉聯合,大敗曹操,是歷史事實。這之後,諸葛亮一直堅持維護孫劉聯合,從未動搖過。這是大智慧的表現。 佔荊州,取西川,建蜀漢政權,是歷史事實。這一切成就,都主要是諸葛亮領導策劃取得的。
  • 赤壁之戰曹操失敗原因,不止東風那麼簡單
    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原因有很多,而後人卻普遍只對借東風印象深刻。歷史具有偶然性,但赤壁之戰的發動者曹操不是等閒之輩,他的失敗難以如此簡單地解釋。下面我從個人層面、戰術層面、環境層面和局勢層面分析。
  • 入川之戰,漢中之戰,夷陵之戰,劉備為何都不帶諸葛亮?原因簡單
    劉備相比曹操來說,勢弱而力少,將寡而兵微,但劉備最終卻能在曹操的眼皮子之下建立一番偉業!這就足以說明,劉備他絕非凡人。在歷史之上,很多人對劉備的評價,就是會用人、會識人、而且最善於團結各方人士。那麼,在漢中之戰劉備帶了哪個謀士呢?他就是被稱之為「奇謀」的法正。劉備也是憑著法正的奇謀,才在定軍山一舉除掉了夏侯淵。從而贏得戰事上的主動權,而對於諸葛亮呢?劉備讓他在漢中之戰期間,負責運送糧草、補充兵力,還有就是看管兩川之地。而在漢中之戰的總指揮也就是劉備本人,謀士法正擔當。
  • 《鎮魂街》諸葛亮為何沒有成為劉羽禪的守護靈,原因很簡單!
    既然劉羽禪是蜀國劉備的後裔,也擁有這蜀國的五虎將,那麼為蜀國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為何沒有成為劉羽禪的守護靈呢?其實,在整個《鎮魂街》動漫中,所有的守護靈都是武將級別的,這樣製作出來的動漫才會有這一種拳拳到肉的感覺。而諸葛亮在整個三國時期是軍師,也就是文臣級別的。雖然 諸葛亮是方士的代表人物。配合著法陣來說實力也很強,但是如果諸葛亮 作為守護靈出現,就不會有哪一種拳拳到肉的快感了。
  • 關羽違抗軍令,為何諸葛亮沒殺他,是不能還是不敢?
    很多小夥伴都喜歡三國這段歷史,同時,喜歡三國歷史的夥伴們也幾乎都對《三國演義》這本書痴迷。 這本書基於歷史大脈絡,主線不變,但卻又別出心裁,在很多方面進行「張冠李戴」「添油加醋」,最終,成就了《三國演義》的地位。
  • 聽說他不死,諸葛亮不敢出山?
    -2-《十勝十敗論》vs《隆中對》在著書立說方面,郭嘉在歷史上有記載的是《十勝十敗論》,有些人說從這篇文章上就能看出郭嘉比諸葛亮強,因為郭嘉說曹操能贏,曹操就真的打敗袁紹了,而諸葛亮的《隆中對》,說個一溜十三招,不還是沒統一天下嗎?
  • 諸葛亮空城計中為何會安排4個人掃地?司馬懿看懂了,因此留住自己的...
    人們都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古來聖賢皆寂寞」,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主要原因還是曲高和寡,一旦一個人的能力或者智商遠遠超過常人,則很難被人接受和理解,自然自己所作所為,也就更加無人理解了。
  • 諸葛亮為三國頂尖人才 曹操為何不邀他出山呢
    但是看完這段故事後,小編一直有一個疑問,曹操是有名的求賢若渴,為何沒有去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呢?諸葛亮當時年齡很小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然而事情並不是這樣的。劉備邀請諸葛亮出山時,諸葛亮才27歲。而諸葛亮去荊州的時候,年僅16歲。諸葛亮當時只是個小孩子,不出山是很正常的。
  • 在抵禦諸葛亮北伐時,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為何前後截然不同?
    從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開始,司馬懿就開始與他對敵。直到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病逝,司馬懿承受了諸葛亮主要的攻擊。而且這兩次攻擊,是諸葛亮軍事能力趨於成熟的攻擊。司馬懿對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有著自己的評價。作為諸葛亮最大的敵手,他的評價應該很有發言權。不過,在歷史記載中,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卻有著前後矛盾的地方。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一、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死王朗,歷史上的王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歷史上的王朗還真被諸葛亮批過,人家王朗沒那麼脆弱,諸葛亮也沒那麼豪橫!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寫過《出師表》,不過這個《出師表》一般被稱為《前出師表》。諸葛亮致力於國家統一,僅僅是祁山就出了六回。後來,諸葛亮又寫了《後出師表》。
  • 草船借箭時,曹操為何不放火箭?魯肅:幸好沒放,諸葛還留了一計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詩聖杜甫對於諸葛亮的評價,這也代表著大多數文人們對於諸葛丞相的敬佩惋惜之情。數千年來,諸葛亮的智慧和忠心讓他成為歷史上睿智的代表性人物。關於草船借箭,許多人曾疑惑為何曹操不放火箭,甚至魯肅都說曹操幸好沒放,不過諸葛亮對此還留有一計,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時諸葛亮代表劉備軍出使江東,希望能夠聯合孫權一起對抗曹操,到達江東之後便四處進行遊說,將自己的才華展露無遺。此舉引起了東吳大都督周瑜的嫉妒,周瑜雖有才華卻心胸狹隘,不能容物,於是他決定設計除掉孔明。
  • 當年水鏡先生為何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而不是自己的侄兒司馬懿?
    其一:他的能力是非常出眾的;在許多史書當中也有一些記載,司馬徽在三國早期之時便已經精通兵法學術等,這可以說是非常深奧的學問了。 且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若是論早期的三國各種謀略人士人物,他可以稱得上第一。 此外,他還有三位大名鼎鼎的學生:徐庶、諸葛亮、龐統。
  • 諸葛亮和郭嘉究竟誰更厲害 揭比諸葛亮還厲害的謀士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都認為諸葛亮是古代最聰明最厲害的謀士。但是,也有人說還有謀士比諸葛亮還厲害,他就是郭嘉。那麼,你認為諸葛亮和郭嘉究竟誰更厲害呢?對於這個問題,有人支持郭嘉,有人支持諸葛亮。誰更厲害一些,我們比較一下吧!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否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一樣神乎其神?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否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一樣神乎其神?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非常著名的歷史人物,明初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被塑造得神乎其神,不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且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說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最出色的一個角色了。
  • 為何千年來諸葛亮的墓都沒被發現?劉伯溫:他算到了所有!
    就連設下多個疑冢的曹操墓都被發掘了,位於河南安陽地區的曹操墓出土的文物馬上就要公開展覽。諸葛亮作為蜀國丞相,他的墓葬為何千年來都沒被發現?劉伯溫:他算到了所有。 他們將諸葛亮的棺槨就地掩埋,並且弄斷了繩索,回去匯報劉禪說繩索已經斷了,將丞相下葬在了繩索斷掉的地方。劉禪可不是傻子,繩索怎麼可能那麼容易斷,當即就下令殺了4人。
  • 諸葛亮從12歲開始就恨曹操,搞笑的是,曹操到死都不知為何要恨他
    當時的徐州牧陶謙一直以來都看不慣曹操,或許與曹操總是打他徐州的主意有關。當陶謙得知曹操爹爹要經過這兒時候,他就派出兵將,偷偷摸摸,將曹嵩一行人全給殺了。 曹操知道父親被殺,肯定是發怒的。他必然地發怒,起兵攻打徐州。勝利了。徐州輕易被他攻打,奈何,徐州易攻,陶謙卻難捉。抓不到人該咋辦?
  • 諸葛亮擅長的領域是指揮千軍萬馬,那他加入曹操陣營,會發生什麼
    而且曹操這個人也很執著,疑心病重,這樣的兩個人作為上下級關係相處,會產生很大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諸葛亮可能會看曹操不爽,但是又不敢說,而曹操又會覺得諸葛亮這個人能力太強。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不就是任命他為統率全軍的大將的意思嗎?任命朝中無人的李嚴統帥全軍還不讓他待在成都不知道劉備是什麼意思,很明顯諸葛亮只要動動心思就能把軍權拿到手,劉備不會想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