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08-24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張喜珍 報導 8月17日,永遠銘記這一天,文縣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最大泥石流肆虐,歷史上最大的洪峰,它肆虐著文縣縣城及各鄉鎮,它衝毀了我們美麗的家園,泥石流、堰塞湖、山體滑坡、河堤垮塌、道路中斷、橋梁被毀,城區、新區全部著洪水淹,剎那間…交通中斷、通訊中斷、全城停電,當時公司副經理朱芳紅接到文縣工信局副局長謝世剛電話通知,移動己開啟超級基站,網絡信號最多只能堅持5小時,情況緊急,電力搶修工作量太大,搶險任務異常繁重。
暴雨來襲沉著應對
一個團結的集體,就是一個充滿戰鬥力的集體,一個打有準備之仗的團隊,就是一個戰無不勝的團隊。在汛期還未到來之前,城關供電所就認真制定了防汛保電方案,開展設備大檢查,做好了各項物資準備工作,進入汛期,針對全鎮降雨集中、水位不斷上漲的實際,全所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關注汛情變化,全力保障電力設施安全運行。
8月17日中午12時10分,暴雨越下越大,公司防汛應急指揮中心通知各所全力做好防汛應急措施,接到通知後,城關供電所迅速召開防汛會議對抗洪保電進行了部署安排,啟動了應急方案,提前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災情發生後,城關供電所迅速成立電網搶修施工隊,立即奔赴受災現場進行搶修,現場了能災情後,所長周文平制定了切實有效的搶修方案,為及時恢復供電奠定了基礎。
領導幹部身先士卒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除了全力搶修沒有太多的言語,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供電,我們才不辱使命」城關供電所所長周文平擲地有聲的說。在這場與自然災害較量的戰鬥中,正是周文平帶領全所上下科學組織,靠前指揮,用無聲的行動,成為所內員工心中堅強的主心骨。
8月17日14時20分,城關供電所幹部職工就全部來到了工作崗位,搶修人員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搶修,所長周文平更是靠前指揮,身先士卒,帶領所裡員工轉戰多處現場,認真巡查每個受損線路,找到故障點後,並認真的做好筆記,立即部署搶修方案;副所長朱繼平也帶領專業搶險組成員李學鋒、王小林、趙鑫傑等人分組奔赴文縣縣城的大街小巷,查找故障,維修線路設備。
8月17日下午16時05分,城關供電所搶修112文城二線,通電20分鐘,線路又被水毀,無法供電;17時20分左右又開始搶修文城一線,在20時10分左右,又恢復了文城一線部分供電;20時40分左右,文城一線跳閘;當時河水繼續上漲,城關供電所搶險員工繼續排除險情,第一時間恢復了縣應急指揮部、縣政府、醫院、學校,移動基站等電源,在濱河路積水齊腰深,河堤隨時會被淹沒,晚上23時20分,恢復了城區東街供電,保障了信息通訊的暢通。
黨員帶頭率先垂範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幅抗洪保電畫面就是一首讚歌,在這場輪番上陣的暴雨中,城關供電所黨員堅守崗位,率先垂範,彰顯了共產黨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特別負責任」的奮鬥精神。
一個個胸前佩帶著黨徽的共產黨員,一支支「共產黨員突擊隊」,他們全力以赴,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先進性。
接到險情報告後,共產黨員總是在第一時間趕到各個現場進行事故搶修,一張張因風吹雨浸烈日曬,紅得發紫的臉卻因任務緊急幹勁十足;一雙雙因徹夜搶修不眠,充滿血絲的眼睛,因為責任和使命,雖然迷濛卻依然顯得幹練而精神;一隻只因上杆、下杆、拉線、緊線的手指從磨破的手套裡鑽出來,雖然有點機械麻木卻依然嫻熟有序,這就是城關供電所的黨員們,面對一個個險情,周文平、王小林、朱繼平等名共產黨員始終戰鬥在電網搶修施工第一線,清理路障、疏通水溝、立杆架線,他們始終工作在任務最艱巨的崗位,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為全體電力員工樹立了楷模。
眾志成城搶險保電
暴風雨的襲擊,衝毀了道路橋梁、颳倒樹木電桿、衝斷電力線路,卻衝不垮、刮不倒城關供電所全體黨員幹部員工的抗洪保電的堅強意志,從黨員幹部到普通員工,再到廣大群眾,大家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堅守在抗洪保電現場,用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用無私的敬業和奉獻精神為受災群眾送上了光明。
由於倒伏樹木砸倒、砸壞的線杆,線路很多,文縣全鎮都存在許多故障,為了早日恢復供電,搶修人員只能不顧連續作業疲憊,修復一個故障即刻馬不停蹄的搶修下一個故障,餓了就吃口方便麵,渴了就喝口礦泉水,沒有一個人停下來休息,周圍的群眾看在眼裡,感動在心上。
目前,截止8月21日下午,在搶修人員晝夜奮戰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鼎力支持下,全城電力供電全部恢復正常,城區公變80臺投用67臺,未投6臺,專變61變,投用42臺,未投用19臺,全鎮抗洪保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