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書》中說:「我們不要一直做小孩子」,何解?

2020-12-14 人文者也

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以弗所書》第三章第十七節有這樣一句話,「我們不要一直做小孩子」,何解?

小孩子的很多優點值得大人學習,純真,不偽善,以坦誠之心示人……

於是,有人提出要向小孩子學習,一直做像小孩子那樣的大人,這聽起來有點像是中國道家所提倡的「赤子之心」,但這真的對嗎?

人生就像爬山,山腳有山腳的美,山腰有山腰的秀麗,山頂也有山頂的壯觀,不同階段有它不同的美,如果你只以山腳的美來衡量一切,不僅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還讓自己的心也被局限住了。

「約束你的心」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呢?

小孩子的確有著大人沒有的優點,但是,他們不能,也不願意弄懂太過深奧的東西,控制情緒、處理事情時的精確度嚴重不足,企圖心也不足,而這些都是成年人生存的必備技能。

成年人一旦缺乏這些技能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從一些人身上發現了。

有人會像小孩子一樣直言不諱,不顧場合,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並把這美其名曰「直率」,有人會在遇到問題時選擇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法,並把這稱為「做人嘛,就是要簡單一點」,一些人面對批評呈現出極不耐煩,甚至強烈反抗的態度,他卻解釋說這樣是因為「我爸媽都沒這麼說過我」……

說這些並不是因為我本人是完美的,也不是要強求所有的成年人是完美的。生而為人,我們一定是不完美的,這是事實,生活中也的確需要小孩子的美德,但如果一直做小孩子,無疑是不妥的。

我們經常講的「心」,不僅指感情的部分,也包括心思,理性,和意志,它的全面成長,不僅是人必經的過程,也意味著我們正逐漸成長為一個真實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即便是那些曾令人尊敬和嚮往的美德,也會因為不同的階段,散發出不同的魅力,一味地想要留住曾經的美好,只會讓自己停滯不前,再美好的品質也會變質。

所以,真正的「赤子之心」不是讓心智和行為都停留在孩子階段,而是摘取孩子心靈上的優點,以此做基礎,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對其進行升華和錘鍊,使之更堅實,這既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使自己的內心變得崇高、純潔,身體的行動也與之相匹配,活得越來越真實,越來越表裡如一。

但與此同時,我們與他人和社會的溝通是通暢的,不會因為自我提升產生驕傲和與世隔絕之感。

由此可見,大人的所謂「做小孩子」和真正的小孩子之間,不僅在形式上大不相同,就連其核心思想也很不一樣,切不可只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以免誤人誤己。

相關焦點

  • 《以弗所書》中說:「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何解?
    《以弗所書》第三章第14節中有這樣一句話,「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何解?這句話單從字面意義上分析,不難理解有鼓勵打氣之意,那麼,除此以外呢?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身體的自由被限制更嚴重的了。不管我們的環境如何,光景如何,這個原則都可以運用在我們身上。人這一輩子難免有這樣的無奈,環境影響,疾病、災難、溝通不良導致的人際關係惡化等等,都會使我們的身體不可能獲得完全的自由。這時,人難免會消沉,產生「我沒用」、「什麼都做不了」這樣的無力感,如果任由這樣的情緒左右你,後果無疑是可怕的。
  • 聖經說:「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何解?
    聖經說:「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何解?此言出自《以弗所書》,從字面意思來看,似乎很好理解,大意就是指酗酒的害處,可是,如果只是這樣理解,就完全誤解了這句話的本意。當然,它的確有指出酗酒之害,但不是最精華的部分。
  • 穿戴全副軍裝,勇敢面對爭戰,《以弗所書》導讀
    在這個時代,我們如何警醒禱告,依靠主的大能大力,跟隨祂打這美好的仗?《以弗所書》給予我們重要啟示。以弗所——羅馬帝國亞細亞省的首府,是一座富裕的大城。它位於歷史悠久的主要大道旁,交通便利,屬於戰略性地點,是海陸商貿的自然交匯點。它擁有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亞底米巨型廟宇,是古代社會享有盛譽的地標性建築。
  • 「聖經」以弗所書講解(概述)
    使徒保羅希望通過自己的描述,能夠讓接收這封書信的人和閱讀這封書信的人明白,神在基督耶穌裡面所預備的關於教會和基督徒個人的救贖大工。以弗所書全書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部分:⒈我們(基督徒)在神眼中的地位。這一部分主要包括以弗所書的第1章和第2章,講述的是那些誠心相信並接受耶穌基督的人神在基督耶穌裡面會賜給他們(誠心相信並接受耶穌基督的人)聖靈為印記,作為得基業的憑據。⒉神在基督耶穌裡面所預備的救贖與應許。
  • 《以弗所書》中說「肯定你們已明白這事實」,啥意思?
    「肯定你們已明白這事實」出自《以弗所書》第三章第二節,這話是什麼意思呢?肯定什麼?什麼是我們已經明白?什麼事實?首先可以明確的一點是,這句話是在說我們現在的處境中正在發生的事,且這事不是沒有意義的,正相反,它是一個教訓。
  • 《以弗所記》中提到愛有「長闊高深」之分,何解?
    《以弗所記》第三章第18節中提到,愛有「長闊高深」之別,該如何理解它呢?「長」可以理解為永遠、永恆,意為愛是從永恆起源的,它一直存在。雖然意思很好理解,可是,太空泛了,它的重點到底是什麼呢?有人馬上會想到,重點是講求實際。
  • 聖經說:不要因為你們所受的患難喪膽,這原是你們的榮耀,何解?
    標題中的那句話出自《以弗所書》第三章,這話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因為經歷苦難就喪失生活的勇氣,甚至還要把這些經歷當成你的榮耀。事實上,不管我們經歷過多少苦難,只要你認識的人夠多,不難發現大家的經歷或多或少都有些相似,這讓你自以為獨特的苦難經歷顯得沒什麼特別,甚至有些乏味。所以,關鍵不是經歷,而是你該怎樣使它為你所用。
  • 法師說:這些紙箔小孩子都不要,諸佛菩薩要它做什麼?
    為糾正這些人信仰的不健全,他喊來一個小孩子,然後從燒紙箔的信徒手中,拿過一迭紙箔,遞給小孩子,叫他拿去買糖吃,小孩子苦笑著說:」這種紙沒有用,不是錢,怎麼可以買糖吃呢?」法師轉身對信徒說:」這些紙箔小孩子都不要,諸佛菩薩要它做什麼?」聞到此處,我不僅反思,現代社會中,人們經常會說: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你怎麼不懂呢?小孩子都知道這不能做,你怎麼會不知道呢?
  • 聖經說:「一切所造的都甚好」,何解?
    聖經說:「一切所造的都甚好」,何解?此言出自《創世紀》,表面意思是,在開創天地的初期,無論白天黑夜,海洋陸地,花草樹木,飛鳥走獸,男女二性,本來都是好的。可是,我們都知道,人的一生總是要面對很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便是「犯罪」的問題。
  • 以弗所書第二章注釋
    以弗所書第二章四.神在給外邦人和猶太人的救恩上所顯的能力(二1~10)二1 本章的分法不應淡化第一章末與接數節的重要聯繫。前文,我們看見神的大能使基督從墳墓裡復活,並給衪冠上榮耀和尊貴。現在我們看到這能力在我們生命中作工,使我們從屬靈的死裡復活,與基督一同坐在天上。
  • 聖經說:「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何解?
    聖經說:「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何解?此言出自《以弗所書》,在說這句話時,還有個前提,那便是「存敬畏的心,彼此順服」。這句話來自《聖經》,意思是要做一個肯思想的人,跨出腳步前必先思考一番,說話之前先考慮一下,做一個受思想、悟性、深思熟慮管理的人。從積極的方面講,這聽起來跟中國的「三思而後行」很像,從消極的方面講,則跟「禍從口出」和「衝動是魔鬼」近似。
  • 《約翰一書》講道:「那賜人新生命種子的那一刻」,何解?
    《約翰一書》講道:「那賜人新生命種子的那一刻」,何解?從字面意思來講,這句話有「重生」之意,它當然不是指重新變成一個新生兒,而是指「新的開始」。可如果這便是全部的含義,說起來就沒多大意思了,所以勢必要整點深奧的內容。
  • 魯班書為何被帝王所禁?書中到底記載了什麼,能讓人害怕
    一本書為何被禁,不讓人學習,書中到底記載了什麼,能讓人害怕,特別是當時的當權者皇帝。這不得不說魯班這人的技術魯班,姓公輸,名班,當時魯國人,後人稱為魯班。公元三年(前507年)出生,出現奇異現象,白鶴群集,異香滿室,經月弗(不)散,人鹹奇之。從小好學,但能自通。
  • 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何解?
    《聖經箴言》中有這樣一句話,「你見自以為有智慧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何解?我們在社會上、網絡上,都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人:他們以自己所持有的專業知識而自傲,以自己的學歷而沾沾自喜,以自己的閱歷自恃,看不起所有沒他閱歷豐富的人,甚至有人直接拿自己的金錢逼迫別人承認他更出色。
  • 聖經有云:「我留下平安,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何解?
    聖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何解?這是耶穌在被釘十字架的前一天晚上,跟自己的門徒所說的話,而且是在猶大走後,跟自己忠實且誠信的門徒所說,就像同自己的親密兒女談話一樣,因此,這段話也被稱為是聖經中最重要的一段話,那麼,它有什麼意思呢?
  • 《小王子》:不要忘記我們都曾經是個小孩子!
    《小王子》一書讓我們看到孩子單純的世界,卻有很多真知灼見,讓人心生感慨,也不免回看自己過往的年少時光。其實這是一部寫給大人看的童話,短小的篇幅中,閃耀著了智慧的光芒和人生的哲理。本書作者是法國著名作家聖艾修伯裡,他的人生也像「小王子」一樣極具傳奇神秘的色彩。
  • 龍珠英雄:宇宙樹的起源,弗究竟想做什麼?
    龍珠英雄進行到宇宙創生篇章以後,第一位登場人物弗再次出現,與此同時還有宇宙樹與刻刻鳥。弗的再次出現,一招就引起了破壞神之間的大戰,比哈茲厲害的不止一點兩點。宇宙樹植根於宇宙裂縫之中,汲取著12個宇宙的能量。至於宇宙樹的作用是什麼呢?目前有待考證。那麼宇宙樹來源是什麼呢?
  • 桑達克:這個童書作家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嚇唬小孩子
    桑達克  寶寶一生氣就要吃掉保姆,粗心大意的媽媽放任嬰兒被妖怪偷走,廚師把半夜跑出來的小孩當作麵粉烤成了蛋糕,女嬰被小鬼綁架而姐姐根本不想救她……這些奇怪甚至有些嚇人的劇情都來自莫裡斯·桑達克的兒童繪本,桑達克是一個怪胎,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嚇唬小孩子
  • 聖經有云:「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何解?
    聖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何解?這句話取自《約翰福音》,耶穌說:「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 小孩子不要盲目艾灸
    但是,我們不能盲目迷信艾灸,有的人迷信程度無以復加,不管大病小病不去醫院看病,就在家艾灸;不管老人小孩,不分體質,盲目施灸,也造成疾病加重甚至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的不好案例。今天我們就說一下小孩子艾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