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救的姜戈:昆汀最文藝的暴力美學

2020-12-15 小悝說電影

2012年上映的《被解救的姜戈》,是昆汀拍完《無恥混蛋》之後,三年磨一劍完成的作品。在這部電影裡,昆汀將他的目光瞄準了美國歷史的黑點:黑人奴隸制。

作為所有美國人心裡的恥辱歷史,在美國有大量的文藝作品對其進行了解讀。但骨子裡具有反傳統反英雄特質的昆汀,依然沒有按照傳統的方式來看待這段歷史。整部影片,昆汀都以一種近乎戲謔的方式,來解構這段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故事。

《被解救的姜戈》在昆汀導演生涯裡,是比較特別的一部。無論是不是昆汀的影迷,應該都知道昆汀電影的特點,包括非線性敘事、章回體電影、暴力美學、話癆戀足、黑色幽默等。但在《被解救的姜戈》中,昆汀放棄了他慣用的非線性敘事,也沒有採取所謂的章回體形式,甚至都沒有幾個重要的女性角色。

昆汀一反常態的將姜戈不斷"進化"的成長過程老老實實、一五一十地按照時間從頭到尾講述了出來,也沒有出現多線敘事,並且在這個老土的故事裡,罕見的出現了愛情、浪漫、文藝等與暴力美學不相關的因素。

儘管這部電影有著許多一點也不昆汀的地方,但依然有許多昆汀標誌性的電影元素,比如狡辯話癆、無處不在的黑色幽默、酣暢淋漓的暴力血腥、風格雜糅的懷舊歌曲,這都使得《被解救的姜戈》成為又一部經典的昆汀式暴力美學作品。

"這位是姜戈·弗裡曼(this is Django Freeman)":馬背上的黑人牛仔,自由人姜戈

一個人一生中會死三次,第一次是腦死亡,意味著身體死了,第二次是葬禮,意味著在社會中死了,第三次是遺忘,這世上再也沒有人想起你了。

Freeman,既是姜戈的姓氏,也是姜戈身份的注釋,更是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自由。

正如人的死亡分為三個層次一樣,被解救的姜戈,在電影裡也體現為三個層次的解救:身體上的解救、身份上的解救、以及精神上的解救。

身體上的解救姜戈的出場,是作為一個被販賣的奴隸,腳上帶著鐐銬,步履蹣跚、口乾舌燥,披著一件粗布麻衣,被黑人販子連同其他黑人奴隸用鐵鏈鎖在了一起。

被解救的姜戈,首先被解救的,就是他的身體。牙醫舒爾茨將他從黑人販子斯派克兄弟手中"買"了下來,並親手打開了姜戈腳上的鐐銬。舒爾茨打開的鐐銬,就預示著姜戈完成了身體上的被解救。姜戈不再需要帶著鐐銬,身體也不會再被禁錮於鐵鏈之中。

在這裡,昆汀還為姜戈身體上的解救給了一個很有儀式感的鏡頭:姜戈在舒爾茨的提示下,前去取下死去的斯派克兄弟身上的大衣並穿上,姜戈在前去取衣的路上,雙手一揮將身上的粗布麻衣抖落,那一瞬間有種君王重生的感覺

身份上的解救舒爾茨將姜戈買下來之後,並沒有將其視為黑人奴隸,而是將其視為一個與之身份平等的人。舒爾茨一開始就挑明了他的目的,他並不是想買賣黑人奴隸,而是需要一個認識他目標的人,幫助他準確的識別目標,所以他會跟姜戈說他很慚愧,他會跟姜戈做一個君子約定:只要姜戈幫他指認出目標,他不僅會給姜戈自由,姜戈還將獲得一筆酬金。

這是舒爾茨給姜戈的第二層解救,即從身份上解救姜戈,讓姜戈不再以一個奴隸的身份生活。所以舒爾茨讓姜戈牽著馬與他並行於小鎮的路上,儘管路上的人對此都感到震驚;所以舒爾茨無論何時,都與姜戈同進退,甚至在旅館還給姜戈倒了一杯酒。

精神上的解救"this is Django Freeman."這是舒爾茨給所有人對姜戈的介紹,自由人姜戈,不是黑人姜戈,也不是奴隸姜戈;同時這也是舒爾茨給姜戈的不斷肯定,他現在是自由人,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心理上的。

這種精神上的解放,來自於舒爾茨對姜戈全方位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將姜戈視為一個與自己擁有平等權利的自由人。這種尊重,從一開始的親自解開姜戈的腳鏈開始,到後面讓姜戈騎著馬與自己並行在大街上,再到後面強調姜戈必須得到與自己同等的待遇。

舒爾茨用自己的行動,一步一步解救著姜戈。

美麗的德國傳說:布隆希達希爾達原是一位因為觸怒了身為諸神之神的父王的公主,被父親關在了一個有惡龍守衛的山頂,山的四周都是火焰。除非有無所畏懼的英雄來救她,否則公主將永遠走不出山頂。但最後有一名叫西格弗裡德的英雄真的來了,為了拯救美麗的希爾達公主,他克服了千難萬險,終於殺死惡龍,登上山頂,救出了公主。

這是德國一個家喻戶曉的美麗的傳說,也是電影中關於"自由"的第二層含義。被解救的姜戈,在身心得到解救真正成為一個自由人後,對愛情自由的追求,也是電影中後半部分的主要劇情。

電影裡,昆汀同樣給了脫胎換骨的姜戈一個富有儀式感的鏡頭。輕快的動感音樂隨著房門的打開,鏡頭從下往上,依次給到姜戈的新裝扮,帥氣有範。一旁的舒爾茨不斷地打量著姜戈的新裝扮,末了十分滿意地點點頭,臉上掛著似有似無的微笑。

這段姜戈解救自己心愛的妻子的劇情,是昆汀賦予姜戈的靈魂。因為在那個年代,所有的黑人都沒有人權可言,更別說追求愛情相信婚姻了。而姜戈不僅得到了舒爾茨的解救,還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並願意為這段愛情付出自己的勇氣。

這段愛情,還被賦予了德國童話的夢幻感,以至於讓身為德國人的舒爾茨決定幫助姜戈救出姜戈的妻子。

但追求自由的過程,和黑人淪為奴隸的過程一樣,充滿血腥和犧牲。童話裡的布隆希達,被關在充滿火焰和惡龍守衛的山頂,電影裡的布隆希達,身處奴隸制最為嚴重的美國南部密西西比,並且被當地最有權勢的農場主買下。

童話裡的勇士歷經千難萬險,電影裡的姜戈,想要解救妻子也得化身屠龍勇士。

"我是醫生金·舒爾茨(I am Dr.King Schultz)":為了美麗的德國童話

醫生的出場極富喜劇性,出場甚是詼諧,搖搖晃晃的一顆大牙齒,被用彈簧固定在他所坐的馬車上。這種小丑式的出場,讓人難以將其和美麗的德國童話掛鈎,也讓人無法辨認出其賞金獵人的身份。

不得不說,瓦爾茲將舒爾茨醫生飾演的惟妙惟肖,以至於都蓋過了主角福克斯的光彩。作為一名來自德國的賞金獵人,其毫不隱瞞的表示鄙視黑人奴隸制,同時具有歐洲人的浪漫詼諧性格。

雖然舒爾茨出場就接連擊殺了斯派克兄弟和警長,給人一種濫殺的錯覺,讓人覺得他將要承擔昆汀電影中的暴力角色,也讓人不解,為什麼在卡爾文·坎迪的糖果莊園,舒爾茨在槍殺坎迪之後,本有機會躲避坎迪隨從的射殺,但舒爾茨只是站在那裡,給了坎迪隨從射殺自己的機會。

但仔細回看電影,舒爾茨所殺的每一個角色,要麼是政府明文通緝的犯人,要麼是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出於自衛目的所擊殺的。比如開頭射殺黑人販子斯派克兄弟,在明確斯派克兄弟拿著槍想要射殺自己的時候,他才突然反擊將其。比如在鎮子上擊殺的警長,其實是一個套飯。

所以在電影的後面,舒爾茨射殺坎迪之後,他並沒有躲避坎迪隨從的擊殺,只是很無奈的站在那裡,因為坎迪既不是政府通緝的犯人,也不沒有威脅舒爾茨的生命。所以舒爾茨將其擊殺,突破了自己尊重生命的底線。

"抱歉,實在忍不住了。"

舒爾茨的這種平權意識,還在於他對待姜戈的態度,雖然他買下了姜戈,但他並不認為自己就成為了姜戈的主人,他全程都在以一種完全平等的姿態在對待姜戈。不顧及旁人異樣的眼光讓姜戈騎著馬與自己並行街頭,親自幫姜戈倒酒碰杯,耐心教導姜戈,並隨處強調姜戈與自己的平等待遇。

所以,在陪同坎迪去往糖果莊園的路上,面對瘋狗撕咬黑人奴隸時,表現出不安與不忍的情緒。

"一方面,我鄙視黑人奴隸制度,一方面,我實在需要你的幫助。"

而這也是舒爾茨一直幫姜戈的另一個原因,即他得到了姜戈的幫助,所以在他的原則裡,他有義務去幫姜戈得到解救。

這種義務,還表現在德國關於布隆希達的通話裡,作為一個德國家喻戶曉的童話,但舒爾茨見到現實中也有這種不顧生命危險去拯救自己心中公主的時候,尤其是這個英雄還是一個黑人的時候,舒爾茨覺得自己有義務去幫這個英雄,也有義務去圓滿自己心裡的這個童話。

畢竟真人版的西格弗裡德拯救布隆希達的故事,並不是那麼容易遇見的。

所以,為什麼舒爾茨寧願與坎迪同歸於盡也不願意委曲求全去握一下手?因為舒爾茨的性格決定了他無法忍受這種行為。

他無法忍受坎迪作為一個黑人奴隸主,用大仲馬名著裡的人物來給奴隸取名字;他無法忍受,自己被迫與一個奴隸主,籤訂黑人奴隸的買賣合同;他同樣無法忍受,一個殘暴的奴隸主,居然可以聽貝多芬的音樂。因此,舒爾茨才會在交易結束以後,對坎迪諷刺了一番,並說出再也不見的話。

當坎迪想要強迫舒爾茨屈服,強迫舒爾茨握手來羞辱舒爾茨時,這個詼諧浪漫且正義有原則的德國人,無法接受坎迪去破壞自己的底線,之後拿出自己的袖珍手槍,擊殺了坎迪,一槍命中裡坎迪胸前的白花中心。

整個過程,舒爾茨無非三個動機:一是對於黑人奴隸制的不認同,在他心底裡瞧不起奴隸主;二是對於姜戈複雜的態度,姜戈作為他第一個給予自由的黑人,他覺得他得對姜戈負責;三是關於美麗的布隆希達童話,在現實中成就一段佳話,對於這個德國人來說,十分具有吸引力。

而舒爾茨的死,則詮釋了一種精神信仰,這種信仰是捍衛自由和權利的信仰,這種信仰,也賦予了《被解救的姜戈》這部西部片一種文藝範。

最文藝的暴力美學:風格雜糅的亂燉

首先,電影是戲謔的,昆汀對待歷史、對待傳統的標誌性風格,再嚴肅的題材、再傳統的故事,在昆汀手裡,都會被解構得十分魔幻。

《被解救的姜戈》取材於1966年的西部片《姜戈》,但整部影片除了男主角的名字"姜戈"相同以外,沒有半點共通之處,甚至就連"姜戈"的膚色都變了。在電影《姜戈》裡,飾演"姜戈"的男主角弗蘭科·尼羅是一個地道的白人,而《被解救的姜戈》裡的"姜戈"傑米·福克斯卻是一個黑人。昆汀甚至還讓弗蘭科·尼羅在電影裡與傑米·福克斯相遇,來了一段對話。

與此同時,"姜戈"最為一個典型的吉卜賽人名字,很難出現在一個非裔黑奴身上,這是昆汀獨有的顛覆。片中的黑色幽默,也引起了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的炮轟,認為昆汀對於黑人歷史太過於兒戲,黑奴的暴力程度甚至超過了奴役黑人的白人。

其次,電影是風格多樣的。著名作曲家的埃尼奧·莫裡康內吐槽曾經多次合作的昆汀用音樂沒有整體一致性,而沒有在這次的《被解救的姜戈》中再次合作,所以電影中的配樂,昆汀再一次發揮了他的拿來主義優良作風,古老的西部民謠、時髦的黑人RAP、以及莫裡康內之前寫的曲子……都被昆汀一把抓來放在電影裡。但奇怪的是,看電影的人,似乎沒有覺得有任何的違和感。

風格的混搭還在於,《被解救的姜戈》還是一部典型的義大利通心粉西部片,這種電影最大的風格就是爽快的暴力鏡頭。這種義大利式的西部片風格在昆汀尚未進入娛樂圈時,就極大的影響力昆汀,並在昆汀手裡,經過對港片的學習,發展出一種新的暴力美學。

無論是前期舒爾茨醫生的快搶法,還是後期坎迪的突然死亡,亦或是姜戈徹底爆發後大混戰的血漿迸發,都是典型的昆汀式暴力美學。電影從第一幕的牙醫舒爾茨解救姜戈開始就充滿暴力,接下來的舒爾茨培養姜戈時的畫面,都是槍槍斃命,鮮血橫飛。

尤其是電影最後姜戈回到莊園復仇的那一幕,將港片的那種快意恩仇和有仇必報給拍的酣暢淋漓。

但電影中,也同樣存在著不少的不太昆汀的地方。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劇情走勢過於的正統,缺少了以往昆汀電影中的那種驚喜感和刺激感。

在以往的昆汀電影之中,要麼是《落水狗》那種,雖然劇情簡單,但搶劫後劫匪在倉庫中彼此猜疑和相互殘殺的戲份,所展現出的人性使得電影的暴力與人物的瘋狂交織在一起;要麼是《低俗小說》中的那種極端風格化和奇妙的環狀敘事結構,電影中的每一個人物和每一個情節都引人入勝、出於意料;要麼就是《殺死比爾》中的那種誇張視覺效果,盡顯暴力美學魅力。

但在《被解救的姜戈》中,電影既沒有多線敘事,也沒有製造混亂的時間線和劇情,而是通過醫生舒爾茨這個角色,賦予了電影難得一見的浪漫感和文藝感。

當然,這部電影也同樣沒有以往昆汀電影中常見的人物群戲,前半部分基本都是在圍繞著姜戈和舒爾茨在推進劇情,只有後半部分在坎迪莊園裡,姜戈徹底爆發的時候,才迎來了難得一見的昆汀式戲份。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顯得後面的莊園戲份足夠炸裂和給人強烈的衝擊感。

《被解放的姜戈》最終成為了昆汀導演生涯中,評分口碑僅次於堪稱神作的《低俗小說》。《被解放的姜戈》最終榮獲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大獎,克里斯多福·沃爾茲則憑藉此片榮獲最佳男配角;這部電影同時榮獲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攝影和最佳音效剪輯提名。

相關焦點

  • 淺談昆汀的暴力美學——《被解救的姜戈》
    近日看昆汀《被解救的姜戈》,在這部充滿了雄性荷爾蒙的片子裡,大致能窺見這位白羊男導演的喜好,本身就很戲劇性的性格才能導出這麼快準狠的片子吧。每個男人的暴力美學是不一樣的,如果是昆汀的話,他才懶得放鴿子,點蠟燭,他直接掏出一把小短槍,啪一聲,你要麼血漿四濺,要麼應聲倒下,一點也不美,但卻讓你在這樣的速度中,感受到激烈的衝突,就好像打在自己身上似的,半天沒反應過來。
  • 昆汀手下非常文藝的暴力美學作品,竟是西部動作片
    影片秉承昆汀以往的美學風格,在簡單敘事的過程中還不忘藉助血腥與幽默來吸引觀眾的眼球,調侃有趣的音樂營造了濃厚的戰鬥感,將西部牛仔的那種活力以及賞金獵人的殘忍結合起來,再加上歷史背景的烘託,使整部電影顯得無與倫比的美麗。昆汀·塔倫蒂諾是暴力美學最前沿的代表人物,他的《殺死比爾》更是家喻戶曉。
  • 昆汀具有爭議性的作品《被解救的姜戈》,暴露了昆汀短板(上篇)
    眾所周知,昆汀有三寶:血漿、話嘮、配樂好!之所以能成為"寶",一是因為這三點已經成為了昆汀電影中最具有標誌性的特質,而這些特質在其他導演的電影中是很難找到的;二是因為這幾點被昆汀在他的電影中玩出了花,產生了完美的化學反應,讓人樂此不彼。
  • 《被解救的姜戈》遠沒有《比爾》、昆汀那麼瘋狂嗎?
    一向以暴力美學著稱的昆汀塔倫迪諾導演,重口味,塔倫導演,幾乎從來沒有讓粉絲失望過他的驚喜和免費的「番茄醬」,只有這個《被解救的姜戈》,似乎是一團糟?很多老粉絲吐槽,前半部分根本不像昆汀的作品,與《殺死比爾》時期相比,瘋狂的精神要糟糕得多!
  • 《被解救的姜戈》的瘋勁兒遠不及《殺死比爾》,昆汀真的玩砸了?
    向來以暴力美學、重口味、"鬼才"導演著稱的昆汀·塔倫蒂諾,他的出其不意和不要錢的"番茄醬",幾乎從沒讓影迷失望過,唯獨這一部《被解救的姜戈》,好像玩砸了?不少老粉吐槽,前半部分根本不像昆汀的作品,瘋勁兒比起《殺死比爾》時期,差得遠了!
  • 昆汀具有爭議性的作品《被解救的姜戈》,暴露了昆汀短板(下篇)
    而在《被解救的姜戈》前期劇情鋪墊中,缺乏這樣矛盾不斷轉換和勢力敵對的場景,再加之缺乏足夠激烈的動作畫面,使得舒爾茨與姜戈不斷對話的劇情,就變得十分無趣。二是單一的場景,缺乏足夠的張力和視覺衝擊力。以舒爾茨的出場為例,他的出場是具有十分強烈的喜劇色彩的——搖搖晃晃的馬車上,頂著一顆搖搖晃晃的巨大牙齒。
  • 走進電影《被解救的姜戈》:在美國做黑人有多難?
    下面跟隨痞子昆汀的電影《被解救的姜戈》了解一下美國種族問題的根源。這裡總結出了《被解救的姜戈》的10大關鍵詞,將這部電影裡到外扒個精光,了解本片憑什麼倍受影迷推崇,緣何獲得第85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一起進入西部暴力世界,體驗「昆汀style!」
  • 《被解救的姜戈》優雅的暴力美學,絕對讓你大呼過癮!
    》是由「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導演的一部的西部電影,這也是昆汀第一次拍攝西部片題材,可以說是一部集傳承與顛覆的作品,其中有大量的鏡頭運用、配樂都是老西部片的風格,同時融入了它獨特的暴力美學與話癆屬性,顯得有些土氣的西部片元素,對昆汀重新封裝,立刻又煥發了生機,而且沒有玩弄太複雜的多線敘事,故事親民易懂,不光獲得多個大獎的提名,全球還拿下了4億多美元的票房,可謂名利兼收大獲全勝!
  • 暴力美學大師,鬼才導演昆汀,9部電影部部王炸
    反套路,反類型,非線性敘事、暴力美學、話癆,大雜燴式的配樂,戀足癖,昆汀的電影有著極其鮮明的個人風格,他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並且讓觀眾沉浸其中。喜歡犯罪黑幫片的,一定會喜歡昆汀。1、《落水狗》1992 /美國 /犯罪 驚悚豆瓣評分8.4昆汀的成名作。這部處女作奠定了昆汀的特色,黑幫,槍戰,喋喋不休,極致的暴力美學。
  • 不要錯過的好電影系列——《被解救的姜戈》,豆瓣評分8.7分
    今天的「不要錯過的好電影系列」小老弗為你準備了一部勁爆爽片,關於昆丁的暴力美學電影不需要過多解釋,昆丁就是一個不需要去學院上課,卻可以給學院老師上課的天才。小老弗之前推薦過一部昆丁的電影,今天小老弗給你帶來的是昆丁的另外一部作品《被解救的姜戈》。通常人們說再見是希望下次還能再見,而我只說別了。《被解放的姜戈》,2012年上映,豆瓣評分8.7分。
  • 看懂《被解救的姜戈》這幾個問題,就能明白為何膚色歧視依舊存在
    唯獨昆汀這個骨子裡反傳統的異類,在《被解救的姜戈》中,以一種近乎戲謔的方式,來解構這段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故事。昆汀將這種膚色之間的對立,建立在了一個略顯荒誕的故事之上。在這個故事裡,一個幽默風趣、有正義感的醫生,帶著一個以守護愛情為源動力、實現自我解放的黑人不斷升級打怪。
  • 以昆汀為首的暴力美學電影,這才是力與美的結合!
    所謂「暴力美學」, 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將暴力的動作場面儀式化。其特徵表現為:創作者往往運用後現代手法,要麼把影片中的槍戰、打鬥場面消解為無特定意義的遊戲、玩笑;要麼把它符號化,作為與影片內容緊密相關的視覺和聽覺的審美要素。
  • 昆汀4部經典爽片,有仇必報,看著不過癮算我輸!
    大家好,在爽片領域,一直以來都有兩個不朽的傳說,一個是昆汀導演的暴力美學系列,另一個就是美國經典驚悚片德州電鋸殺人狂系列。電鋸系列不用多說,喜歡的人不在少數,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部昆汀的代表作,每一部都能讓人腎上腺激素飆升,一起看看!
  • 電影院終於要開業了,新上映的幾部片子裡你最想去看那幾部呢?
    02被解放的姜戈《被解放的姜戈》,美國黑色幽默、暴力美學大師昆汀的三部曲之一,有人說這部電影相對於昆汀的其他作品來說有些平庸,有人說這是昆汀最文藝的暴力美學作品,不管評價怎樣,《被解救的姜戈》都無疑是一部畫面布局精美、劇情緊湊的一部可看的佳片。
  • 昆汀偏好的「低級趣味」:10部意式通心粉西部片
    由於此類電影區別於傳統的西部片,並以複雜而豐富的劇情,暴力美學的渲染和娛樂十足的特點俘獲了世界各地的不少粉絲,被暱稱為通心粉西部片。其中,鬼才導演昆汀就是通心粉西部片的鐵桿粉絲之一,並且在他的多部電影中加以運用或致敬。當《被解放的姜戈》、《八惡人》等激爽的西部片被熱烈追捧的時候,殊不知在上世紀60、70年代,已經存在那麼多經典的作品。
  • 一生只拍10部電影的昆汀,現已拍了9部,哪一部是你心中的NO.1
    這其中,昆汀的創作速度可以說是非常慢的,慢到至今為止,57歲的昆汀只拍攝了9部銀幕長片。雖然昆汀的作品不多,但這絲毫不影響昆汀被譽為最具創造力的鬼才導演。在昆汀拍攝的為數不多的銀幕長片中,他的非線性敘事、章回體電影、暴力美學、話癆戀足、黑色幽默等特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 昆汀電影中十句經典臺詞,暴力美學與極品話嘮,快去看電影吧
    昆汀的電影,怎麼說呢。一般在讚美某個有一定高度的人物或事物的時候,語言略顯貧瘠,言語無法概括其一二的時候,我就喜歡用兩句話:「奈何自己沒文化,一句XX走天下」,對於昆汀電影,如果非要讓我說點什麼,我首先想到的也是這兩句話。
  • 《被解救的姜戈》重溫經典西部電影 自由唯有自己解救
    被解放的姜戈講述了一個牙醫兼賞金獵人金·舒爾茨為了完成暗殺任務從奴隸販子手中救出奴隸姜戈的故事。醫生答應姜戈幫助營救他的妻子電影《被解救的姜戈》持續了近三個小時,但如此長的時間並沒有讓觀眾感到冗長。電影中展現的暴力、血腥和復仇的憤怒在每一個精彩的場景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姜戈為了自由和愛情的奮不顧身,以及醫生舒爾茨的公正都感動了人們。雖然這部電影的主線並不複雜,但已經夠精彩了。電影中最重要的一個場景是,在醫生和莊園主完成交易後,莊園主堅持要握手,醫生寧願死也不願和他握手。這兩個人代表了兩種不同價值觀。
  • 昆汀也就圖一樂,真暴力美學還得是這部片
    原創 桃廠員工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前兩天,我的一位同事坐在工位上看昆汀的《被解救的姜戈》。暴力得一P。Biaji一下,腦袋爆炸。Biubiu兩聲,血漿滿屏。
  • 昆汀·塔倫蒂諾所有電影中爭議最大的一部:《被解救的姜戈》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被解救的姜戈》是對《一個國家的誕生》和《亂世佳人》等電影的一種反對或糾正。在每一個轉折點,它顛覆或顛倒了種族主義的比喻,這些比喻定義了好萊塢以及我們的文化:對待奴隸制、內戰和重建的方式。富有同情心還是紳士風度的奴隸主?與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的貪贓枉法、殘暴成性的加爾文·坎迪形成鮮明對比。聽話順從的還是可怕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