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我相信,如果懷著愉快的心情談起悲傷的事情,悲傷就會煙消雲散。」
無論在何時何地,能夠擁有一個好的心態都是至關重要的事情。當一個人足夠樂觀,足夠積極向上,那麼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他都不會認輸,而是勇往直前。然而當一個人只有消極和悲觀的心態,那麼就算他有再多的幸運,也同樣會感到不知足,久而久之,幸運也就不會繼續降臨。
世間的一切其實都是相對的,而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其實都取決於你的看法和態度。每個人的看法和態度其實就是從自己的內心出發,讓你的心告訴你選擇,當你有一個好的心態時,自然也就能夠做出積極向上的選擇,而最終的結果也能夠如你所想的那般,朝著一個好的方向發展。古人曾說「船到橋頭自然直」,這並非沒有道理,所有的事情最後定然都會有個結果,而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儘可能的保持一個好的心態,當你的心態好了,問題也總能夠迎刃而解。
在現實生活當中,好的心態不僅僅能夠讓我們勇敢的去解決困難,同樣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山東有一位老人,就是因為有著良好的心態,一生無憂無慮,最後成為了山東省最長壽的老人。這位老人就是楊明運,他活了117歲,一生沒有孩子由侄子照料。不過這些並不影響楊明運積極樂觀的心態,在他看來,所有的事情都像是命中注定的,而他唯一能夠做的就是保持著好的心態,面對生活給予自己的一切風浪。
能否保持一個好的心態,的確是因人而異,有些人儘管從小衣食無憂,但是在面對問題上未必能夠積極樂觀。而楊明運的一生其實經歷了非常多的苦難,尤其是在童年時期,然而他卻還是能夠在陰暗當中尋找花朵,在痛苦之下尋找快樂,這或許也是他的長壽秘訣。
對於楊明運而言,因為他從小的生活就非常艱苦,讓他也就格外的珍惜之後的幸福時光,也正是如此,他才能夠滿懷希望與熱忱,以最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著每一天的生活。在楊明運看來,每一天的太陽都會重新升起,新的一天也就代表著新的希望。抱著這樣的念頭,這位117歲的老人,每天都是樂樂呵呵的過日子,沒有任何的煩惱與憂慮。
除此之外,楊明運能夠有這樣好的心態,或許也與他熱愛文學有關。雖說楊明運沒能有上學的機會,並且大字不識一個,但是他骨子裡對於中國的文學是非常的熱愛,時不時的就會跑去看看戲聽聽書。這是楊明運艱苦生活中的一絲慰藉,同樣也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哪怕後來楊明運與自己的妻子一生都沒能夠擁有孩子,他也沒有覺得太過悲傷,反而是將所有的愛都投入到侄子身上,後來這些愛又轉移到了侄子的孩子身上。他活了117歲,一生沒有孩子由侄兒照料,臨終一語讓人羨慕。
楊明運的一生,其實都在用著自己的心態影響著周邊的人。因為懷抱著積極的態度以及赤誠的愛,楊明運和妻子對於侄子都非常照顧,幾乎將侄子當成了他們的兒子。在這樣不求回報之後,楊明運繼續寵愛侄子的孩子們,如果有可能,這些愛說不定還會繼續延續下去,傳給一代又一代。在楊明運的影響下,他的侄子以及孩子們也耳濡目染,對身邊的人充滿關懷,對楊明運更是極盡孝順。
因此,哪怕一生沒能擁有自己的孩子,楊明運也不覺得遺憾,因為侄子早就將屬於他孩子的那一部分彌補了。一直到楊明運最後老態龍鍾,臨終一語更是讓人羨慕,那就是「侄子不比兒子差」。的確,在楊明運看來,他將自己對兒子的愛都給予了侄子,而侄子也沒有辜負自己,一直將他和妻子當作自己的父母對待,年老的時候更是沒有任何的嫌棄,親力親為的照顧他們,處理一系列的問題。
結語
這樣充滿了愛意而又和睦的家庭,可以說是讓無數人羨慕的,不是父子卻勝似父子。而能夠擁有這樣的場面,則是因為楊明運一生的樂觀與豁達,他絲毫不計較自己的付出是否會得到回報,而是儘可能的做著自己能夠做到的一切。這樣的老人,讓人心生羨慕,又無比的敬佩。楊明運最後安然離世,也是給他這平凡而又豁達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