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受不了你的侄兒」:原生家庭,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2020-12-19 十裡說情

#情感#

朋友你好!我們的遇見,就是久別重逢。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做一輩子的朋友!

文:十裡

插圖:來源於網絡

人這一輩子,有些事情可以選擇,而有些事情卻是永遠都沒有辦法選擇的。

比如感情,友情與愛情我們都能選擇,我們可以選擇跟什麼樣的人交朋友,也可以選擇跟誰在一起,最後結婚,但卻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親人。

血緣關係是這個世界上最牢固的東西,也是我們永遠無法控制的東西,不管你是否願意,你的父母和親兄弟姐妹都是不經過安排而來到你的身邊的。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美好的原生家庭可以創造一個美麗的人生,而不好的原生家庭也可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電視劇當中的樊勝美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有類似的案例,存在他們個人能力很強,也一直特別努力,如果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他們可以獲得一個非常不錯的人生。

只可惜他們有一個拖後腿的原生家庭,以至於他們在最後的人生道路當中過得非常不幸。

如果他們能夠遇到一個好的原生家庭,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有些人原本資質平平,能力也不怎麼樣,可他們卻可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因為他們不僅有父母幫忙,還有兄弟姐妹幫扶。

大家相親相愛,不管怎麼樣都不至於過的太差,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力真的超乎大家的想像。

32歲的王濤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找到生命當中的另一半,可能有人覺得他之所以30出頭還沒結婚,一定是因為他條件不好,其實並不是這樣。

他正規本科畢業,在一家公司做部門主管,年收入大約20萬左右,名下有房也有車,雖然需要還房貸和車貸,但日子也算過得相對比較輕鬆,可即便如此,他依然在相親之路上嘗盡艱難坎坷。

至於這其中的原因,那就要從他的原生家庭說起了,王濤出生在一個非常不好的原生家庭裡面,他的父親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從小到大就不怎麼管他們兄弟倆。

他的母親是一個非常賢惠的女人,為了他們兄弟吃了不少苦頭,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將他們兄弟養大成人,可沒想到他的弟弟是一個特別不爭氣的人。

上高中的時候他學習成績很差,上完高一就乾脆不念書了,那個時候王濤不停的勸他,因為對於他們那樣的家庭來說,讀書是最好的出路,甚至是唯一的出路。

可他的弟弟就是不聽,一意孤行,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王濤只能隨他而去,可沒想到,後來他弟弟交了一個女朋友,兩人看起來如膠似漆,好像也是奔著結婚而去的。

只可惜他們結婚一年就選擇了分開,至於這其中的原因,那就要他們自己猜清楚了。

弟媳堅決不要孩子,王濤的弟弟居然也不想要那個孩子,因為他沒有能力撫養,於是王濤的母親,便獨自一個人帶著孩子。

王濤怎麼捨得母親如此辛苦,更何況不管怎麼說那都是他的親侄兒,於是他決定幫忙撫養侄兒。

人都是有感情的,他跟侄兒關係很好,給人的感覺就像親生父子一樣,反倒是作為親生父親的弟弟,從來不管這個兒子。

這些年來王濤已經習慣了帶著侄兒一起生活,而且他也決定養侄兒一輩子,畢竟沒人管他,他一個小孩子又如何能夠安身立命?

可是帶著侄兒一起生活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雖然從來沒有結過婚,但總是給人一種二婚的感覺,畢竟他要養一個小孩,而且還要一直將他養大,不管是他的生活還是教育都要負責。

王濤也曾經說過,他要將這個小孩一直供養到大學畢業為止,單憑這一點很多女孩子就覺得非常可怕。

當一個人扛起原生家庭的時候,他身上有讓人值得佩服的地方,比如責任感,但他也有讓人害怕的地方,比如他肩上的壓力。

結婚畢竟不是小事,如果跟他結婚就意味著從此以後要跟他一起撫養侄兒,而且這種撫養不是暫時的,而是長久的,關鍵這個孩子跟女方一點關係都沒有。

有房有車,年收入20萬,如果放在一個普通未婚男人身上,這個條件還算不錯。

可如果放在一個需要養孩子的男人身上,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正是因為如此他才一直耽誤到現在都沒能找到另一半。

如果他沒有這樣一個可怕的原生家庭,他的命運自然會改寫,他會擁有一個非常幸福美滿的家庭,到目前為止他的小孩都已經打醬油了。

只可惜他小時候遇到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長大以後又遇到一個沒有責任心的弟弟,不得已幫他收拾爛攤子,所以最終將自己的日子過得一塌糊塗。

糟糕的原生家庭是通往幸福之路的攔路虎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渴望幸福美滿,大家對未來也充滿美好的期待,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一個相對比較好的結局,可有些事情是大家所無法阻止和選擇的。

總有人說,如果遇到不好的原生家庭大不了,脫離關係這樣所有的問題不都解決了嗎?旁觀者永遠無法感同身受,大家試想一下,如果你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裡面,你會怎麼辦?

如果你的父母因為生病而失去了勞動能力,他們每年需要花很多醫藥費,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辦?你能夠放下他們不管嗎?答案是否定的。

沒有人可以丟下自己的父母不管,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不得已的。

雖然有些事情要分情況,但在面對父母和親人的時候,大家總是無法做到袖手旁觀,不管他們是有心的還是無心的,只要他們出了事情就沒有人可以做到不管不顧。

這在他們看來是一件非常自私的事情,雖然他們知道這件事情會影響他們的人生,但他們也不願意為了自己的人生而丟下責任。

有時候家庭責任就是扛在肩上的一座山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擁有個不相同的命運,關於這一點想必大部分人都非常了解,有些人從出生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刻都沒有體驗過生活的苦難。

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但如此幸運的人卻並不多見。

大部分人都曾經歷過痛苦,尤其是在面對家庭的時候,他們常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可即便如此他們也依舊會努力撐下去,因為如果他們不走下去,他們就無路可走。

家庭責任不只是說說而已,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無休無止的幹擾著大家的幸福,有時候善良和責任也是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的,而這一點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

如果可以選擇,大家都想生活在一個美好的家庭裡面,大家都希望可以擁有輕鬆自在的生活,可現實永遠不如大家所想像的那麼美好,有些事情是大家所無法逃避的。

就像王濤,如果可以選擇,他也不想要那樣的父親和弟弟,可沒辦法,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往往是逼不得已的。

既然無從選擇,那就只有死扛,而在世界上有很多諸如此類的人存在,他們都在死扛,都在努力的生活。

他們是不幸者,可世間有很多這樣的不幸者存在。

如果想讓世間再無不幸運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所有人都做一個負責任的人,這樣才不會因為自己而影響到家人的幸福。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對嗎」?

相關焦點

  • 《都挺好》蘇明玉的負重前行,原生家庭是如何毀掉一個人的?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旺仔的小屋,今天來和大家講一講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傷害,那些缺愛的家庭給孩子的一生帶來了多大的影響。柯雲路在《情商啟蒙》中說過:人在出生及從小家庭生活中所接受的生理、心理遺傳與家庭、社會地位,從一開始就相當大程度地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對於孩子來說,原生家庭是他們的全部,他們所得到的所有的愛與安慰都來自於家庭。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黃軒:家庭的破碎令自己恐懼婚姻
    他表示一部電影和一個人是有緣分的,有時候甚至覺得可能一生會拍多少部戲,會演多少角色,都是有定數的。魯豫的評價是,你這種認知和狀態比一般的人要早個幾年。對待婚姻問題,黃軒表示自己不是特別渴望婚姻的人,可能也是跟家庭有關係,會有一種恐懼。黃軒少年時期,父母離異,而後他跟隨母親從甘肅去往廣州生活。
  • 為什麼原生家庭的影響伴隨一生?心理學有關原生家庭的3個理論
    原生家庭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是近來大眾甚感興趣的熱門心理學議題。曾經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同事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童年的回憶或陰影總是讓我們一生難以抹去的印記。那麼心理學是如何解釋原生家庭的影響呢?
  • 楊紫「哭訴」原生家庭:幸與不幸從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
    而實際上,一個人漫長的一生,種種幸與不幸,從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了,無可避免。俗話說「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些人的幸運,從幸福的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了;而有些人的不幸,從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就已經註定。
  • 《春潮》:原生家庭的不幸,是一個人最大的不幸
    而小編為什麼原生家庭的不幸會是一個人最大的不幸,這種連鎖反應影片中的郭建波給出了最好的答案,母親教育的悲劇幾乎是一點不落地體現在她的身上。而這樣的連鎖反應甚至出現在了郭建波的孩子身上,母親把她看成是敵人一般,作為一個記者,郭建波目睹了太多人世間的冷暖,而在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和她自己的原生家庭分不開,為什麼她在挖掘新聞的時候會想到自己的母親,會想起自己的童年,是因為她也同樣的不幸。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童年,甚至一生有多重要
    一個人身上發生的所有事情幾乎都可以在其童年找到原因。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創始人。他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在6歲之前就已經形成了,之後的人生不過是在這個基礎上的重複。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提出了人生腳本的概念與之相呼應,伯恩把人生腳本定義為:「潛意識對一生的計劃。
  • 受原生家庭影響比較大的孩子,會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提起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有多大這個話題,不禁會讓人想起《都挺好》裡的蘇明玉。事實是,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大家一直都想遠離原生家庭帶來的不好,但遲早有一天,你會發現,有些影響像一顆種子一樣,在你心底早已生根發芽了。有的人不喜歡爸爸說話聲音大,老是發脾氣。總會因為這些事跟爸爸吵架,甚至敵對。但等長大後才發現,原來自己脾氣也不好,對待親密的人也喜歡扯嗓門。
  • 原生家庭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情感生活,它到底影響了哪些方面呢?
    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人的選擇?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不用說,非常大,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情感生活。到底影響哪些方面呢?1 邊界感問題我們在原生家庭中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這些方式也會延續到之後的婚姻感情中。我認識一位先生,基本上從來不做家務。他的妻子完全受不了,經常抱怨他。原來,在家裡婆婆大包大攬慣了。
  • 電影《心靈捕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他不敢告訴她真相,他感覺史凱蘭不會接受自己的過去,面對她威爾覺得很自卑,一直沒有說出真相,直至兩人分手。不完美就是最好的完美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於在家暴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存在。
  • 《一個人的朝聖》|原生家庭的傷害究竟有多有可怕?
    人的一生有兩個家庭,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庭稱作原生家庭。阿爾弗雷德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我過得不好,是受原生家庭影響的」,是我聽過最愚蠢的一句話
    觀察員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已經不愛你了,你要接受現實。」可沈女士在密室裡,把自己婚姻的失敗,歸結於原生家庭。有沈女士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把人生的不如意,統統甩鍋給父母。為什麼你對原生家庭的怨恨這麼深重呢?那是因為你過於自私、挑剔、狹隘、懦弱、幼稚。03:把自己過得不好,怪罪在父母身上,是一個人最大的愚蠢知乎上有個問題:你的原生家庭和父母帶給了你什麼樣的創傷?
  • 孫儷爆料家庭趣事:原生家庭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在不平等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孩子,也在潛移默化的被灌輸著「重男輕女」的思維。 男孩子容易變得自負,盲目地自信,不懂得尊重女生。女孩子容易變得自卑,對自己極其不自信。 原生家庭會影響我們的性格,也會影響我們對另一半的期望,影響我們對未來婚姻的看法。
  • 《都挺好》蘇明玉用一生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3個方法與自己和解
    明玉18歲離開家,發誓再也不回去。她恨母親趙美蘭,原生家庭究竟對一個人有多大影響?01原生家庭即我們和親生父母組成的家庭。一個在健康的原生家庭長大的人,會自尊自愛自信自強。而有問題的原生家庭卻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也許終其一生也走不出這個陰影!
  • 原生家庭影響性格:導演姜文功成名就,坦言平常是一個不自信的人
    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癒。很多看似強大的人其實內心很自卑,這樣的自卑來源於原生家庭,也許有的人一生都沒有辦法逃離。但是姜文有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透露其實自己平常是一個很不自信的人。我覺得她太講得太好了,比起我剛才在臺上的唯唯諾諾,簡直是沒法比較。結果她成功入選學生會會長,下臺後她告訴我秘訣,我相信我可以選上,於是認真寫演講稿,倒背如流,做好了所有的準備。那時我才知道一個人的自信不一定是要擁有多大的實力,而是發自內心的肯定自己。
  • 心理學告訴你:親密關係的不幸,來源於你的原生家庭!
    美國著名的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而我想補充的是,成年後的親密關係能不能幸福,也要追溯到原生家庭來說。
  • 和過去的自己和解,擺脫原生家庭的困擾,《重啟人生》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第一次接受這個詞還是在電視上,隨著《都挺好的》、《安家》等劇的熱播,原生家庭這個詞一時間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每個人都有原生家庭,但是不要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改變的藉口,因為,你的幸福、快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當我拿著這本《重啟人生》的時候,我忽然明白了:你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你可以選擇自我療愈。我的原生家庭我選擇不了,但是現在我們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
  • 原生家庭的「我都是為了你好」 終其一生都在治癒
    原生家庭的影響,終其一生都在治癒,我渴望被愛,也更怕傷害。楊紫在《許願》中說:「你經常告訴我,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愛我,那就是你。可是你這份愛,真的讓我覺得好窒息。我一直都不明白,從小到大都不明白,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你為什麼要這麼對我?
  • 盛名蘭、董卿、李浩源、angelababy——原生家庭的影響有多大?
    你覺得自己生活的足夠號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呢?今天小編就和你聊聊原生家庭的影響從盛名蘭、董卿、李浩源、angelababy這四位大家熟知的公眾人物身上,讓你看到原生家庭的重要的影響。
  • 原生家庭魔咒
    來源:cmb-china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雙方組成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不包括夫妻雙方的父母。每個家庭都是有系統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 「天使」與「魔鬼」的根源,原生家庭的愛與痛
    一個人一生至少會有兩個家庭,一個是我們出生時的家庭,這裡有爸爸媽媽,有兄弟姐妹;而另一個則是與自己的伴侶組成的家庭。第一個是我們的原生家庭,第二個則是我們成為了孩子的原生家庭家庭完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是一個孩子成長的根基,不管長大後,他去了什麼地方,家庭總會跟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