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觀察:種啥小麥,誰說了算?

2020-12-24 騰訊網

今年夏收中,安徽優質專用小麥達到了2298萬畝,首次超過了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的一半。現在安徽小麥的種植結構的調整由誰來操盤,田裡種啥小麥由誰說了算,請看記者來自麥收一線的現場調查。

今年麥收期間,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以小麥為原料的麵粉加工和食品企業派人來到了夏收現場。在阜陽市潁上縣種糧大戶羅應利的麥地裡,記者就碰到了當地一家麵製品企業的董事長。

【記者】:為什麼你今天親自到了這個田間地頭來了?

阜陽市潁上縣管氏麵製品有限公司 董事長 管士喜:

一個是跟大戶對接一下,看一下他把品種別弄混雜了,第二個怕他賣給別人,我好容易地運作了一年時間,小麥長成熟了,我就激動得不得了,這個時候我們來看一下,保證我們顆粒歸倉。

管士喜告訴記者,我們眼前的這一千多畝小麥,是他去年就和種糧大戶預定下來的。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做麵粉加工至今,隨著市場對麵粉需求質量的不斷提高,管士喜也經歷了由「收什麼麥子、賣什麼麵粉」到「需要什麼麵粉,種什麼麥子」的經營模式的轉變。去年9月份,他們和上海、鄭州的兩家食品加工企業籤訂了麵粉銷售合同,隨即按照企業的要求,在農業部門的幫助下選擇了兩個優質專用小麥良種,並和當地107戶種植戶籤訂了7萬畝該小麥的種植和收購合同,羅應利的合作社就是其中的一家。

阜陽市潁上縣金唐慶豐專業合作社 負責人 羅應利

今年我們種的都是強筋小麥,都是優質小麥,企業都到我們的場地來收購,價格(比常規小麥)也偏高一毛錢一斤,所以我今年非常滿意。

阜陽市潁上縣管氏麵製品有限公司 董事長 管士喜:

剛才測算過以後,它的品質非常好,我們現在真正的感覺到我們頭幾年都白做了,這才是真正的要做麵粉。我的下遊需要什麼樣的麵粉,然後我就可以訂單什麼樣小麥,這一個鏈條就形成了。

管士喜所說的鏈條就是通過「麵粉銷售合同」、「小麥種植和回收合同」串聯起來的從田頭到餐桌的小麥生產鏈條。在安徽以往的小麥生產中,由於小麥種植的品種混雜,生產的麵粉只能算是通用粉,滿足不了高端市場的需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種小麥的愁著小麥賣不上好價錢,用小麥的瞅著買不到合適的優質小麥。如何解決這一難題,讓優質小麥脫穎而出,提高小麥「身價」呢?安徽省農業部門今年出了個新招,不僅在優質小麥品種上加快推廣,還在分布上做文章。今年安徽投入2億元資金,首次將全省307個優質小麥萬畝示範片的地理位置、品種類型、聯繫人等信息在網上進行公布,以便於企業「按圖索麥」,加快小麥生產由傳統的通用型向優質專用型轉變。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局 副局長 吳志偉

我們率先在全國制定了優質專用小麥種植地圖,解決目前生產側和加工側信息不對稱矛盾,為推進糧食產業化、延長產業鏈、健全價值鏈,提供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通過這張分布圖,食品加工企業的市場需求可以很快地傳導到田間地頭。宿州市泗縣向陽村的一家農業合作社種了幾年的黑小麥,自己加工的黑麥麵粉一斤能賣出普通小麥五六倍的價格,但是原來由於銷路不暢,不敢擴大種植規模,今年通過這張優質小麥分布圖,上海、吉林等地的客商早早地就找上了門來訂購,小麥還在地裡的時候就已經賣上了一個好價錢,堅定他進一步擴大生產的信心。

安徽金色家園農業社會化服務有限公司  董事長 戚仁傑:

我們當前是1萬畝,兩年三年以後我們要達到3萬(畝),我們現在就是說減藥、減肥,把我們黑麥的產量進一步的提高、品質進一步增加,推向全國各地。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越來越多的優質小麥走出安徽、走向全國的同時,安徽優質專用小麥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省外食品加工企業來安徽投資興業,把生產車間建在小麥的主產區。在淮北相山經濟開發區,記者來到了一家廣州客商投資的食品公司,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們生產烘焙類食品的原料主要依靠從國外進口,後來隨著安徽優質專用小麥的不斷提質增量,他們把這條生產線就直接搬到了淮北,現在他們的原材料生產基地離生產車間只有不到三十公裡。

安徽金富士食品公司總經理 曾浩成:

麵粉80%是來自淮北當地的,在這裡離農戶比較近,我們給麵粉廠訂單,麵粉廠就按照我們的要求,第一時間在淮北的農戶裡面尋找比較合適的小麥品種,比較精準地配合我們的生產。

安徽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局長 萬士其 :

今年安徽夏糧小麥實現了十七連豐,作為全國5個糧食淨調出大省之一,通過市場的終端需求的引導,倒逼著種植結構調整優化,專用小麥、優質小麥比(普通小麥)市場價格高10%以上,實現了產量豐收、農民增收。

【記者手記】:記者在麥收一線採訪時看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在安徽開花結果。在政府的引導下,遍布全省小麥主產區的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抬頭看路;以科技為支撐,踏實拼搏,努力實現小麥「供」「需」的無縫對接,顯著提升了農業生產的品質和效益,為農業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來源:安徽新聞聯播)

相關焦點

  • 邯鄲麥收實拍!還記得小時候割麥子的情形嗎?
    邯鄲麥收實拍!還記得小時候割麥子的情形嗎?眼下邯鄲500餘萬畝小麥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農機駛過滾滾麥浪金色顆粒盡數歸倉農民質樸的笑容傳遞著夏糧豐收的喜悅6月3日,在肥鄉區辛安鎮鎮中白落堡村的麥田裡,收割機在收割小麥。
  • 「奶牛的麵包」每噸600元 山東麥客說麥收
    「農業機械化將種糧食發展成了一條產業鏈,把一株小麥吃幹榨淨,這在20年前我剛涉足麥稈銷售行業時,想都不敢想。」周保光說。  「別看我種了將近200畝小麥,在村裡是種地最多的,反倒不是最忙的。」紀紅旗告訴記者,麥田上了規模,不管是翻地、播種、打藥還是收割,全都可以外包給農機合作社。現在各類農機已經十分普及,還有無人機飛防。反倒是村裡只種一兩畝地的村民,用不上這些設備,除草、收割都需要自己上,我只要安排好了農機設備,相比起來倒是村裡比較清閒的。
  • 河北唐山:風吹麥飄香,樂亭「三夏」麥收忙
    樂亭縣今年12萬畝小麥長勢良好,麥收在即,「三夏」麥收工作從6月19日開始,由西向東依次推進,按照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暨「三夏」農機跨區作業部署視頻會議和省「三夏」農機化生產會議精神要求,農業農村局為有力有序的組織好「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確保樂亭縣夏糧顆粒歸倉和秋糧適時播種,穩定糧食生產
  • 小麥特派員用心保豐收 三年帶動河南小麥增產20多億斤增收20多億元
    「我們種植的『百農4199』,在小麥特派員的幫助下喜獲豐收,畝產比其他品種多100多斤。尤為可貴的是,今年沈丘縣及周邊地區經歷了年初凍害、灌漿期遭遇50年難遇高溫和持續乾旱的三重極端氣候考驗,取得這一成績十分不易。」5月31日,當地的久酒中梁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示範基地負責人覃兵自豪地說。  「我種了200畝小麥,收成不錯。」
  • 農村的老諺語「穀雨麥挑旗」,誰知道有什麼含義?
    但是一說穀雨大多數種過地的人都能想到一句話,叫「穀雨麥挑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問了問家裡的老人,大家都說這是一句上一輩傳下來的老話,誰傳的已經沒有記載了。反正大家都這麼說。這句話後邊還有一句,叫「立夏麥頭齊」。整句話是「穀雨麥挑旗,立夏麥頭齊。」
  •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芒種時節,生活就在一麥一稻之間
    時近芒種,正是小麥成熟的季節。眼下,麥色已呈現燦爛的金黃,看那情形不出幾日便能全部歸倉了。而今,挨挨擠擠的麥穗齊整整、沉甸甸,可謂豐收在望。「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眼下正是如此一番景象。
  • 小麥水稻《今年種小麥,用什麼複合肥做底肥最好?牢記:寧可買對,不...
    馬上該到種小麥的時候了,種小麥我們買什麼樣的化肥好呢?現在的農資和賣化肥的門市,各種化肥琳琅滿目,品種非常多,讓你也不知道買哪種化肥。不同含量不同配方的化肥是應有盡有,那麼做小麥底肥什麼樣的最適合呢?
  • 今年應該種什麼小麥新品種?
    問題:今年種什麼小麥?答案:今年小麥可用種鄂麥170,太麥198,洛麥26,徐麥35,泛麥803,中麥875等等,都是多抗優質高產小麥品種。鄂麥170:是湖北省2014年唯一審定的小麥優質高產新品種。它是山東省2016年審定的唯一的一個中抗赤黴病的高肥水品種,還能抗小麥葉銹病、白粉病和紋枯病。是屬大穗品種,平均畝產在630千克左右。洛麥26:是黃淮麥區唯一的各方面特性超越矮抗58的新品種,使用和推廣前景不可限量。
  • 糧庫收購開始糧商悄然建倉,能支撐小麥價格上漲嗎?
    五月底了,小麥上市區域越來越大,麥收產區的質量越來越好,各地中儲糧收輪換糧的庫點持續增加,收購價格不斷向託市價格靠攏,有力支撐了小麥價格,小麥價格會漲嗎?截止5月28日,麥收收穫區域湖北、安徽中南部、河南中南部、江蘇中北部,山東南部的局部地區,從新上市的小麥質量來看,明顯好於湖北小麥和河南南部小麥,容重高,水分好,安徽宿州有的地方小麥達到了一等,河南周口小麥質量在二等居多,江蘇宿遷、徐州最先的上市的小麥質量在二等,質量也是優於湖北和河南南部。
  • 小麥中的「冬小麥」和「春小麥」有什麼區別,分別種在哪些區域?
    小麥 人類種植小麥的歷史十分悠久,據考證小麥的原產地可能是位於西亞地區,大約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6000年左右,該地區已經廣泛種植小麥了
  • 今年種小麥,最佳播種期最什麼時間?農民別弄錯了
    那麼,關於今年小麥播種,最佳播種期是什麼時候?什麼時間播種會更有利於小麥取得高產呢?說到小麥播種,在河南大部分地區的農村有這樣一句諺語叫:「白露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意思是說種小麥,如果在白露節氣進行播種有點偏早,在霜降期間播種又有點偏晚,而在寒露節氣期間進行小麥播種是最適合的。
  • 河南麥壟套種花生規範化種植技術
    該項技術改以往傳統麥壟平地人工套種為麥壟機械化起壟套種,不僅實現了麥壟套種花生機械化、規範化種植,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通過壟作栽培改善了花生與小麥共生期間田間小氣候,優化了前後茬田間群體結構,發揮邊際效應,充分激發小麥分櫱力和花生分枝力等自身調節能力,提高了作物對光照、空間、土地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光合作用面積,增大光源強度,實現糧油協同增產增效。
  • 這臺收穫機8小時收割797噸小麥,創造麥收世界紀錄
    CR系列的CR10.90型收割機更是在在2014年聯合收割機CR在8小時內創立了收穫收穫797.656噸小麥的的世界紀錄。最後,按慣例我們再來談談價格,在這個環節大家經常說,這麼多錢誰還搞農業?其實我們介紹的都是世界最高端的收割機,在國外也不是誰都買的起,要不就是大型農場主和企業,或者是轉戰南奔的跨區作業農機手。紐荷蘭CR10.90在歐洲市場的報價是62萬歐元,折合人民幣470多萬。
  • 農諺:「穀茬種小麥,不如把樹栽」是啥意思?
    前幾天上網查閱資料,看到了這樣一句農諺:「穀茬種小麥,不如把樹栽」。小麥也是一種禾本科植物,為三大穀物之一。小麥的栽培歷史已有1萬年以上,起源於亞洲的西部地區,後來傳入我國進行大面積種植。小麥屬於淺根系農作物,對土壤的要求比較高,一般來說,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耕層較深的地塊非常適合小麥的生長,而那些沙土地或重黏土結構不良的地塊則不適合小麥的生長,倘若在土壤耕層較差的地塊種植小麥,就很難獲得高產。據資料介紹,每生產100公斤小麥籽粒,其莖稈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元素3公斤,磷元素1.7公斤,鉀元素3.3公斤。
  • 貫穿人類文明史的古老麥收農具——槤枷
    貫穿人類文明史的古老麥收農具——槤枷文:枯木芒種以後,小麥成熟,又到了一年收穫季節。對於如今的農民來說,由於機械化的聯合收割機,麥收根本不是回事兒。槤枷打麥收谷,比較辛苦,於是人們在勞作的時候,往往成群結隊,邊勞作邊喊號子或者唱歌,舒緩節奏,增加勞動興趣,這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這點古人就有之,宋代詩人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其四十四》:「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聲裡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 一直在種小麥,關於小麥你真的了解嗎?
    小麥作物介紹小麥屬禾本科小麥屬,是溫帶長日照植物,適應範圍較廣,根據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兩個生理性,我國以冬小麥為主。小麥的整個生育期可分為:營養生長階段、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階段,生殖生長階段,可細分為:出苗、分櫱、越冬、返青、起身、拔節、挑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各期。春小麥無越冬期和返青期,長江以南和四川盆地冬小麥也無越冬期和返青期。
  • 赴一場秋收之約 | 種了小麥種西瓜,收了西瓜又種菜,農民伯伯樂開了...
    赴一場秋收之約 | 種了小麥種西瓜,收了西瓜又種菜,農民伯伯樂開了花兒 2020-09-03 20: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你知道有種鳥在小麥成熟的時節會鳴叫嗎?那是什麼鳥呢?
    你知道有種鳥在小麥成熟的時節會鳴叫嗎?那是什麼鳥呢?"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麥收季節,不僅是河南,北方的許多地區黎明時分,都會聽到一種奇特的鳥鳴:「揭,揭,揭」。
  • 農村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啥意思?
    以前農村沒有聯合收割機,割麥全靠鐮刀收割,到了麥收季節,麥收季節就到了。將會遠道而來,為家中收割麥子。不僅小麥不能成熟,而且五月天氣極不穩定,也被稱為:五月天,小孩子的臉哪說變就變,一場大雨來了,就會導致小麥減產,嚴重的還會造成絕收,所以割麥也叫搶收,跟老天賽跑,在乾熱的天氣裡,一定要把小麥收割完。唯有粒粒歸倉,心才能真正正正的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