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遠
2020-05-31 10:17 來源:《亦狂亦俠亦溫文:龔自珍的詩文與時代》
自從近代統計學發達以來,文學研究者們也試圖用這種科學的方法來作為考察和剖析詩歌小說的手段。如有人通過對《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中某些字出現頻率的統計認為全書基本出於一人之手;又有人注意到李白詩歌中對「清」字的偏愛和蘇軾筆下「水」的意象反覆出現,力圖由此揭示詩人的喜好與創作心理。筆者並沒有精確地去統計過龔自珍詩中「落花」這一形象出現的次數,但憑著直感的認識,龔自珍對「落花」確有某種特殊的感情,且看他《己亥雜詩》中的一首: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這詩寫在他道光十九年(1839)出都之時,詩人懷著無限的離愁辭別了他居住了二十餘年的京師,在暮色蒼茫中吟鞭東指,奔向那遠在天涯的故鄉。雖然他這次出都的真正原因很難理解,有人以為是「忤其長官」,有人以為是與顧太清的戀愛糾葛,然從龔自珍當時的思想情緒來看,顯然是由於對時政的不滿和與當權者的牴牾。在寫了自己的悵然出都之後,忽將筆鋒一轉去說落花。龔自珍出都時已是四月二十三日,其時花事已過,眾芳搖落,也許詩人正是踏著一片落紅而出了京郊,但在這小詩中並沒有去描繪落英繽紛、花飄香銷的場面,而以簡括的議論道出了自己的感喟。詩人說,落花並非無情之物,它能化為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麗的鮮花,它們正以自己的生命換他年的繁花似錦。這裡的「落紅」分明是龔自珍自指,意謂自己雖已入遲暮之年而又辭官出都,但壯心未已,不甘沉淪,願以有生之年仍為國家與民族貢獻力量。稍後的《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中說:「抑予賦側豔則老矣,甄綜人物,搜輯文獻,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可見他此時的情懷。
龔自珍在《己亥雜詩》的另一首寫道:「終是落花心緒好,平生默感玉皇恩。」也以落花自比,意謂自己的悄然出都,身如落花飄零,然而想到曾經在京城度過的時光,想到曾經受到的皇恩,於是心情也就轉佳,不以漂泊為憾了。龔自珍後來寫到他與年輕美貌的妓女靈簫之間的一段戀愛史,曾有詩云:「鶴背天風墮片言,能蘇萬古落花魂。」也以「落花魂」比喻自己枯寂已久的心靈,當聽到靈簫一番知心的話語之後,他的心如枯木逢春,重新喚起青年時代的熱情。
在《西郊落花歌》中,我們也看到了龔自珍本人既懷內美而終不容於世的形象,落花的備受摧殘與飄零,顯然是詩人一生坎坷的化身,因而他歌唱落花,讚美落花,其中不無深厚的感情,落花「又如先生平生之憂患,恍惚怪誕百出難窮期」,就是最好的說明。
龔自珍的《懷人館詞》中有一首《減蘭》,其中小序云:「偶檢叢紙中,得花瓣一包,紙背細書辛幼安『更能消幾番風雨』一闋,乃是京師憫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戲為也,泫然得句。」戊辰年,龔自珍才十七歲,他住在京城法源寺南宅,暮春時分,海棠花殘了,風雨驟至,嫣紅的花瓣紛紛落下,詩人便動了憐香惜玉之情,用紙將花瓣包起來,還寫上辛棄疾的詞,猶如大觀園中葬花的林黛玉。黛玉的葬花,分明有自傷自悼,以花喻人的意思,而龔自珍的珍藏落花,也基於同樣的心態。十年以後,他偶然發現了自己年輕時的荒唐,然而此時的他更經歷了許多人生的風風雨雨,所以感慨更深,遂寫下了這首纏綿悱惻的哀歌,其中說:「十年千裡,風痕雨點斕斑裡。莫怪憐他,身世依然是落花。」詩人直接將自己的身世比作落花,可見他的惜花之心即本於對自身命運的慨嘆,所以在龔自珍詩中,落花的象徵意義是十分明顯的。
龔自珍愛美,所以他的一生與花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他少年時的詞作《鵲踏枝》中就有這樣的句子:「一朵孤花,牆角明如許,莫怨無人來折取,花開不合陽春暮。」即以孤傲自放的花朵象徵自己不屈不撓的天性。龔自珍的一生又是備受挫折的,在雪虐風饕般險惡的現實之中,雖有文才武略,但抱負難展,不為世用,猶如奇花異卉慘遭摧殘,獨自飄零,因而,落花便在他心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自古以來詠落花的詩不可勝數,以人喻花的也不少,如杜牧的《金谷園》詩中云:「落花猶似墜樓人。」即以美豔痴情而跳樓身亡的綠珠比喻落花;劉克莊的《落梅》詩云:「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則索性用韓愈的被貶出嶺與屈原的自沉湘江來比喻花的飄零墜落,也可謂工於取喻。至如以落花喻人的詩也源遠流長。如韓愈的《落花》詩云:「已分將身著地飛,那羞踐蹋損光輝。無端又被春風誤,吹落西家不得歸。」韓愈在此詩中也以落花自比,其時他因言淮西事而遭貶,與龔自珍出都時的心境不無相似之處。又如宋祁的《落花》詩云:「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將飛更作迴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也表現了自己「雖九死其未悔」的不屈精神,與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含意相近。另外,清初詩人彭孫遹的《春日憶山中故居》詩云:「落花滿地無人掃,春雨春風糝作泥。」又可視為龔自珍「化作春泥」一句之所本,然而龔自珍的落花詩具有鮮明的個性,可以說是他人格與精神的化身。
《亦狂亦俠亦溫文:龔自珍的詩文與時代》,王鎮遠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龔自珍,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