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落花》:這首經典的詩,藏著詩人心中最美的情愫

2020-12-14 好書天天伴

花開花謝,本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但是,在中國古人的眼裡,卻賦予了詩意的情懷。

暮春時節,看著風中飄落的美麗花瓣,多情善感的詩人們,常常會聯想到自己的身世,想到世間美好事物終將逝去,不禁會悲從心中起。

因此,落花為古往今來的詩人,提供了寫不盡的素材。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這首《落花》,便是其中的經典之作。

落花李商隱(唐)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註:

參差:指迷離的花影。

高閣上,遊客們已經競相離開,只剩下小園中的花,紛紛隨風飄落。

那參差的花影,瀰漫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連綿不絕的落花,映襯著夕陽的脈脈餘暉。

看到滿地的落花,傷感之情從心中油然而生,我望眼欲穿地盼來了可愛的春天,你為什麼還是要離我而去呢?

那些枝頭的花兒,即將隨著春天一起離開,想到這一幕,我不禁淚溼衣衫。

昨天夜裡,一陣狂風驟雨過後,車上滿是簌簌飄落的花瓣。頓時,我想起了李商隱的這首詩。

首聯,詩人就為我們製造了一種悽婉的氣氛。詩人沒有直接描寫花,而是寫散去的遊人,然後再寫落花,讓人不由自主地進入了那悲涼的場景中。遊人的離去,讓李商隱想起了自己的坎坷身世,他一生掙扎在「牛李黨爭」中,鬱郁不得志。

頷聯,詩人描繪了一幅絕美的圖畫。李商隱獨自走在院子的小路上,風中的花影,在他的眼裡已經變得迷離朦朧;在夕陽的餘暉下,一場花瓣雨連綿不絕,一直延伸到了天際。這樣的景象,真耶?夢耶?

頸聯,詩人由景入情。有詩云「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然而,落花只能讓落魄的李商隱平添傷感之情。看到滿地的落花,他肝腸寸斷,只能埋怨春天太過短暫。

尾聯,詩人運用了雙關的手法。其中,表達了對春天無限的眷戀,也有對自己身世的感慨,但是,更多的是對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終將逝去的無限悲哀之情。

《紅樓夢》中,林黛玉說自己最不喜歡李商隱的詩,究其原因,也許是他的詩太過傷感,這讓本就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雪上加霜。

從感情表達上看,林黛玉《葬花吟》與李商隱的《落花》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黛玉其實是十分尊重李商隱的,不然她怎麼會去葬花,寫出唯美悽婉的《葬花吟》?

相關焦點

  • 美詩美文推薦:李商隱《落花》,藏在詩人心中最美的情愫
    眾所周知李商隱的詩歌總是給人一種看過之後便難以忘記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對於詩人而言是成功的,對於學生而言是痛苦的,因為這種詩歌一般來說你在上學的時候總是不得不背誦的,而且甚至考試的時候還要寫出來。這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了!
  • 李商隱的這首詩哪裡是詠落花,分明是憂傷苦悶無處安置的心
    於是落花、落葉、衰草、枯荷、斜陽、老樹……紛紛入人眼帘,便把心中的悲傷,注於那些悽慘事物。於是悲傷有了形象,可以附著。如果是詩人,則必然為之寫下許多悲傷的詩句。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 李商隱的這首詩,落花紛飛,詩意了生活,寫盡了哀傷
    ,這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萬般的無奈啊。詩的開端就寫到了客人已走花亂飛的景象。客人走和花落紛飛沒有直接的聯繫,但是詩人把兩者結合到一起,就勾勒了一種悽涼的傷春之景。這首詩約寫於會昌六年,詩人此時正閒居永業,當時李商隱陷入牛李黨爭之中,境況不佳,心情鬱悶,故遊人的離去與花亂飛透著詩人悽涼傷感。「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花影參差迷離連著曲折的小徑,遠望落花映著夕陽的餘暉。
  • 李商隱10首詠物詩:穠麗詩風下的別樣情懷!
    李商隱的這類詩,或直接狀物,或借物明志,皆角度奇特,委婉深情。讓我們跟隨詩的節奏,再一次認識別樣的李義山吧!《落花》(唐·李商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春末意象之一的落花,在很多詩人的筆下「參差」「迢遞」。在義山的筆下,對落花的憐惜之情毫不掩飾,「腸斷」「眼穿」可見一斑。而「所得是沾衣」一句更是對落花的歸宿鳴不平,一任芳心皆付春,到頭來,不過是飄落在行人的肩頭衣襟,零落成塵。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清新明朗,不愧為傳世名作
    但春天也非常短暫,每當花兒凋謝,詩人們或感慨東風無力,或嘆息綠肥紅瘦,內心也充滿了惆悵與哀婉。唐代詩人李商隱就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物,他的筆端描寫的場景和人物也是充滿了愁怨。比如荷花凋亡,本來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他卻憐惜地說,翠減紅衰愁殺人;再如落花遍地,詩人更是惋惜地吟誦,所得是沾衣。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清新明朗,不愧為傳世名作。
  • 李商隱悼念亡妻,這首古詩描寫生動,詩人不愧為晚唐才子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年少苦讀,卻仕途坎坷。他成家後與妻子非常恩愛,可是為了生計,又不得不到處奔波。一方面他感慨自己無法實現心中的夢想,另一方面痛惜自己無法盡一位丈夫和父親的責任,經常深感自責。下面介紹李商隱悼念亡妻,這首古詩描寫生動,詩人不愧為晚唐才子。悼亡妻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嬌郎痴若雲,抱日西簾曉。枕是龍宮石,割得 秋波色。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
  • 李商隱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你讀過嗎?
    可是,這些都不如李商隱的《錦瑟》寫的更令人絕望。李商隱最有名的一首詩,全篇都是名句李商隱,字義山,他是一個「謎一般的男子」,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這是李商隱最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讀一次驚豔一次,美得心醉,雖然只有56個字,卻能讓人讀出千百種滋味。讀完會感到心中有塊大石頭堵在心口,感受到仕途的不順,愛妻的離世,世人的貶低這些在精神上折磨著李商隱。
  • 「現代詩人」李商隱:唯美、神秘且永恆丨周末讀詩
    談話中他想起「偉大的玻利維亞詩人裡卡爾多·哈伊梅斯·弗萊列」的一首詩,並背誦了第一節,之後他評價說:「它(這首詩)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我不知道它是否隱喻著什麼,但我覺得它是完美的。」馬拉美和博爾赫斯的話說明,詩歌首先是審美的,而非「思想」和「意義」的。李商隱的詩也常常給人這種感覺。「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 李商隱這首詩也是很孤獨,百花爭豔的春天寒梅早已凋謝,讓人傷感
    ,其中一些經典作品更是膾炙人口,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晚唐詩人李商隱筆下的春天同樣充滿了憂愁,而且還有一種孤獨之感,以這首《憶梅》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孤獨的作品,通篇看似寫得很美,其實詩人骨子裡就充滿了憂愁,所以在這首詩中他通過梅花來表達人生,也是寫盡了人生的無奈,道盡了一生的委屈,每一句都寫得很傷感,同時還有著一種孤獨之感。
  • 李商隱為亡妻寫下的這首悼亡詩,短短28個字,讀來當真是肝腸寸斷
    李商隱的一片深情在他的作品中,要比別的詩人體現得更為深刻,尤其是在他的妻子王氏逝世之後,為此寫過了一系列的悼亡詩,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其中有很多經典的作品,還成為了千古名篇,特別是這首《暮秋獨遊曲江》,通篇描寫得極為深情,也無比的傷感,詩人也正是由於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妻子,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令人傷感的詩作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果然是情詩大家!
    這首詩一開始第一句就直擊人心。咱們先不說: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也算是千古名句。就憑第一句「昨夜星辰昨夜風」,這首詩就有了一個引子,這句話令人遐想,一瞬間就將詩人拉回了昨夜的回憶,那美好的夢中。
  • 不讀這幾首詩,你就永遠不懂李商隱
    但如果我們只讀過李商隱那些優美動人的愛情詩、無題詩以及一些隱晦難解的詩歌的話,是無法完全讀懂李商隱這個人的。葉嘉瑩先生在《美玉生煙:葉嘉瑩細講李商隱》一書中告訴我們,要想讀懂李商隱,看到李商隱的另外一面,以下這兩首詩我們不可不讀。
  • 李商隱這首無題詩並不出名,但最後14字卻成了千古絕唱,水平如何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最出色的詩人之一。他的詩作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其中多纏綿悱惻的愛情詩和無題詩,這些詩作由於寫得極為出色,也廣為後人流傳。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詩,也是李商隱無題詩中的一首,雖然這一首詩並不是特別出名,但最後的14字卻極出色,甚至可稱千古絕唱!《無題》李商隱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 花非花霧非霧,接地氣詩人白居易的這首詩,卻意境朦朧堪比李商隱
    根據《唐才子傳》中記載,白居易寫詩有一個關鍵步驟,就是寫完後一定要讀給家裡的老嫗聽,聽完後還要問她們是否能夠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如果不能理解,白居易就會繼續修改,直到大家都能一下子聽出這首詩在講什麼。老嫗就是老婦人,有的目不識丁,只是在白居易家中打雜的。但白居易堅持做到讓她們都能夠理解,可以他的詩是有多直白了。
  • 盛唐才子最經典的詩作,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代有許多文人墨客因為仕途坎坷,而萌生歸隱之意,李白曾去拜訪山中道士,李商隱也到寺院尋找過高僧。在喧囂的凡塵中就一直被各種煩惱纏繞,當一個人靜下心來,才會認真思考人生的來去和真諦,下面介紹盛唐才子最經典的詩作,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 古人寫落花的詩詞有很多,只有這首詩境界最高,被頻繁引用
    這些詩詞中描寫的落花無一例外都很悽慘,給人的感覺落花就是頹敗的象徵。其實不然,寫落花也有下筆很獨特的,有人就寫出了落花不一樣的情懷,這個人是誰呢?己亥雜詩(其五)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李商隱最難懂的一首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最後一句感人至深
    李商隱一生寫過許多詩,有懷古詠史,也有悽美愛情,但是他在人們心中最著名的詩還是那些「無題」詩,寫詩不起名字不是因為他懶,而是因為他心中蘊含的複雜的情感。晚唐詩壇的的代表李商隱,生命只持續了短短47年。錦瑟這首詩可以說是總結了他複雜的人生,也是他眾多詩謎中最難解的一篇。這首詩究竟說的是政治理想的幻滅?還是對愛情的嘆息?抑或是對生命即將消逝的惋惜?還是對生命未了情懷的追思?至今仍是一個謎團。後世的許多學者都對這首詩進行了解讀,但是無一例外,沒有答案。除了李商隱自己,恐怕再難有人參透其中的奧秘了。
  • 李商隱3首冷門無題詩,文字華美意境朦朧,令人眼前一亮
    #大家都知道,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詩很有名,其中名句更是千古流傳。不過,李商隱一生寫了大量無題詩。在《全唐詩》中,一共收錄了李商隱16首無題詩。這其中既有耳熟能詳的篇章,也有大家比較陌生的篇目。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李商隱3首冷門無題詩,文字華美意境朦朧,令人眼前一亮。
  • 兩首詠史詩,劉禹錫與李商隱華山論劍,高下難判
    唐代很多詩人都寫過詠史詩,比如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還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評價一首詠史詩的優劣,不僅要看其中引用的典故,以及作品的思想內容,更要注意其對讀者的啟示作用。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老百姓還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下面介紹,兩首詠史詩,劉禹錫與李商隱華山論劍,高下難判。
  • 為何世人皆言想讀懂唐代愛情觀,就應該多看李商隱的「無題詩」?
    可以說李商隱以及他所創作的「無題詩」,作為晚唐乃至整個唐代詩壇上的璀璨明珠。不僅為唐朝詩歌發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而且也為後世文學創作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鑑的文學思想與詩文典範。作為晚唐時期的詩歌拯救者,他的很多詩歌作品都十分經典。尤其是以「無題」為標題的詩歌,更是掀起了一股晚唐愛情詩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