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5所優質高中中考錄取跨區招生計劃,簡稱統籌。
為了加強對全市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的統籌力度,
充分發揮部屬高校附中的作用,
擴大普通高中優質的教育資源,
引導全市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而建立市級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統籌工作機制。
市級統籌是各區各校尖子生的跨區升學途徑,
全校年級排名靠前的個別考生才有機會。
2020年,北京市15所一流高中,
統籌招生計劃人數,到底是多少呢?
文末,咱們用真實數據表格來揭曉!!
市級統籌怎樣錄取考生?
先看市級統籌錄取學生的方法和過程:
1、名額分配到各校
在北京中考的招生計劃中,
市級統籌不在海澱、東城和西城三區分配招生計劃,
全部名額分配到各個區、各所學校。
名額數量少,常常是多個初中學校共同均攤1個名額。
2、錄取原則是「分分清」
北京中考錄取的規則就是「分分清」原則,因此市級統籌施行「分分清」的原則。
具體如何操作,方法是這樣的:
對於同一個批次所有報考的學生來說:
依據考生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的先後順序,
計算機依次對考生進行錄取,
排序在前的考生志願沒處理完,
不會處理下一個考生的志願。
對於考生自己來說:按所填寫的志願順序錄取。
3、既要看全區的排名,也看全校的排名
先將所有未被錄取的考生,按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列;
再根據考生的志願,從第一志願一直錄取至第八志願。
市級統籌是分配到校的,要想被市級統籌錄取,
既要看全區的排名,又要看全校的排名。
舉個例子:
2020年,北京市第五中學在通州區的市級統籌計劃招生3人。
A、B、C、D學生是通州區前四名,他們都在市級統籌計劃中報考了北京五中;
A和B考生來自同一個學校,該校僅有1個名額,
A同學被北京市五中錄取,B同學就沒被錄取;
最後,A、C、D三位同學被北京市五中錄取。
敲黑板,特別強調一下,請注意:
根據區排名,B同學的成績高於C、D、E,
可是他所在學校只有1個名額,
他在學校排名第二,他也就不能被五中錄取。
4、尖子生的升學途徑
市級統籌,是尖子生的跨區升學的重要途徑。從錄取分析中可以得知,在全區、全校名列前茅的優秀學生才有機會被錄取。
2020年,北京15所一流高中統籌招生計劃錄取人數,共405人。
表格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