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龍王,東海龍王私自降雨無罪,涇河龍王為何讓凡人給斬了?

2020-12-09 黃門左侍郎

同為龍王,東海龍王私自降雨無罪,涇河龍王為何讓人給斬了?同為龍王,東海龍王私自降雨無罪,涇河龍王卻被斬了,去哪說理?

《西遊記》是人人熟悉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之所以能躋身四大名著之列,並非僅僅是因為它的故事獵奇,《西遊記》雖然是神魔小說,但是,魔幻的背後,講述的也是世故人情,對讀者是有著現實啟迪意義的。

《西遊記》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一節中,就講述了一個因私枉法的龍王遭人斬首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涇河龍王,他本是是西海龍王的妹夫,小鼉龍的父親,是主掌涇河水族的一方諸侯,結果,卻被兩個凡人給送上了不歸路。

第一個出場的凡人叫袁守誠。袁守誠的職業是術士(就是人們俗稱的算命先生),系中國歷史上著名術士袁天罡的叔叔,袁天罡都能預知禍福未來,作為叔叔的袁守誠更非平凡之輩。袁守誠有項特殊本領,能夠算出渭河水族的位置。正是因為有了袁先生的指點,涇河裡的水族差點讓漁夫給捕絕了。

涇河龍王非常生氣,也非常恐懼,就去長安城找袁守誠的麻煩,讓他算下雨的時間點數,結果又讓袁守誠算對了。不服輸的涇河龍王,想了一個非常非常蠢的主意,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以此來羞辱袁守誠,這種私改「召命」的作法,最終被玉帝知道了。觸犯天條的涇河龍王,又被一個凡人在夢裡斬了。

這個夢斬涇河龍王的凡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魏徵。涇河龍王就求到李世民頭上,結果,仍沒能保住涇河龍王的一條老命,於是,這才冤魂不散,夜夜來宮中索要唐王性命,於是才有了門神尉遲恭與秦叔寶,從而引出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

在《西遊記》裡,拋頭露面的龍王並非涇河龍王一個,東海的四大龍王都有粉墨登場的表演,其中也不乏違規降雨之舉,但是,他們卻沒受到懲罰,這是為什麼呢?

熟悉《西遊記》讀者都了解,孫悟空改邪歸正、護保唐僧西天取經之後,一路上降妖伏魔,也沒少遇到強勁對手,為了早日結束纏鬥,力難敵妖時,孫行者都會上天入地地去找人幫忙。孫悟空的人緣好(更準確地說,老孫是個不好惹的惡人),人人都會給他個面子,能出力就出力,不能出力就出智,這樣才能化險為夷,終天西天。

在幫忙的一眾神仙中,在唐僧遇上「火災之難」時,四海龍王就會被孫悟給揪行雲布雨。沒有玉皇大帝的玉旨,即使是龍王也不能隨便降雨的,這點,龍王們都很清楚,所以,私自降雨之事他們也是不敢隨意為之的。比如唐僧師徒路經朱紫國時,為了治朱紫國國王之病,需要「無根水」做藥引,孫悟空就想到了老鄰居——東海龍王敖廣,他要讓敖廣下場雨。

面對孫悟空的請求,東海龍王在客套了一番,稱自己不曾帶雨器,亦沒有風雨雷電,無法降雨。孫悟空讓敖廣打幾個噴嚏,夠藥引之水就可以。敖廣打了兩個噴嚏,吐了些涎津口水,就降下一場甘霖,雨整整下了一個時辰。敖廣這樣做,是個變通的做法,既沒有動用法器私自降雨,又沒拂孫悟空的情面,是謂一舉兩得。

一兩個噴嚏的事,即使是傳到天庭,玉帝也不會為此小事而大動幹戈的。那麼,在唐僧遭遇紅孩兒之難,孫悟空被三昧真火所困時,老孫又想到東海龍王。此時的東海龍王心中應該是左右為難,普通的雨水能否澆滅三昧真火尚在未知,事情鬧到玉帝那裡,也不好交代,為此,他才請來四海龍王聯合降雨:有事大家一起承擔!

四海龍王無旨降雨,表面看來是違規之舉,按理也是要受到處罰的,但是,玉帝為何卻不聞不問呢?老黃由此想到一個現在人們常用的熟語——「一切為大局服務!」《西遊記》裡的大局是什麼?當然是集神佛妖人各界之力,確保唐僧能到西天順利取回真經。四海龍王無旨降雨,正是為大局服務之舉,只是程序上沒走全,事後報備一下,也就妥了。

別說是龍王,就是玉帝,對於孫悟空的要求也只能想法滿足,龍王的無奈,玉帝當然理解,所以,沒有理由怪罪他們的。

而涇河龍王則不同,他私改玉帝旨意,為的只是洩私憤,這樣的任性,是要命的。因為,在古代,不論天上地下抗旨不尊,都是死罪,所以,涇河龍王最後被送上了斬龍臺。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同為龍王,東海龍王私自降雨無罪,涇河龍王卻被斬了,這去哪說理?
    不服輸的涇河龍王,想了一個非常非常蠢的主意,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以此來羞辱袁守誠,這種私改「召命」的作法,最終被玉帝知道了。觸犯天條的涇河龍王,又被一個凡人在夢裡斬了。 這個夢斬涇河龍王的凡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魏徵。
  • 同為龍王,為何涇河龍王私自改雨被殺,東海龍王卻多次降雨沒事?
    《西遊記》中,東海龍王也曾幾次私自降雨,為何沒受到任何懲罰?同為龍王,為何涇河龍王私自改雨被殺,東海龍王卻多次降雨沒事?《西遊記》中,龍王是水中霸主,負責行雲布雨,普濟黎民,許多地方都有龍王廟。但龍王在天庭的地位卻不是很高,也許這和龍族的沒落有很大的關係。龍王雖有降雨之名,卻只是最終的執行者,根本決定不了哪裡下不下雨,一切還要聽玉帝旨意,龍王私自降雨更是重罪。
  • 同樣是私自下雨,涇河龍王私自下雨被斬頭,為何東海龍王卻沒事?
    東海龍王,為四海龍王之首,也是所有水族龍王之首。而涇河龍王,卻僅僅是西海龍王的妹夫,一個小小的河王。在地位如此懸殊之下,同樣是私雨,其情況不同,造成的結果自然也是不盡相同。西遊記中的龍王和圖騰龍的地位相差懸殊。
  • 魏徵憑什麼斬了涇河龍王?魏徵:我的背景你不懂
    涇河龍王為了贏得與袁守城的賭注,私自篡改了下雨的時辰和雨量,最終被魏徵斬首。在民間傳說中,龍是具有莫大神通的動物,為何被一介凡人斬首呢?很顯然,涇河龍王是被人算計了!四海龍王是龍族中最大的了吧?可是見到孫悟空這樣一個毫無名氣的妖怪,卻戰戰兢兢要啥給啥、小心侍候,被人把寶貝搶了也只能認了,最後還得上天庭求援。而魏徵呢?他並不是普通的凡人,他是在天宮有編制的人員,到人間掛職鍛鍊的,遲早是要回天宮的。天宮有什麼事,如果方便的話,也就讓魏徵順手幹了!有地位、有背景、有人脈!斬一個小小的涇河龍王有何不可?
  • 為何涇河龍王改變人間因果被殺,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卻無動於衷
    為何涇河龍王改變了雨天的時間和人數而被殺,而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卻無動於衷?談到這些,首先要知道天帝封神的時間。盤古在開化天地,化身萬事之後,他的元神鴻鈞修成聖,傳於三界,當時天界空空如也,無人知曉,全三界三劫,以封神榜為天界拉人,自封神後,以昊天為帝,諸道妖佛三界名列天界第一。事實上,玉皇大帝是三清所化太極界的第一神,即古人最崇拜的天帝,住在玉清宮中,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各路神佛,轄七十二地,四大部洲,掌管天神、仙、佛、凡間億萬生靈,因此被尊為玉皇大帝。
  • 私改雨點數,涇河龍王被斬殺,水淹陳塘關,四海龍王為何卻無事?
    私改雨點數,涇河龍王被斬殺,水淹陳塘關,四海龍王為何卻無事? 金庸等武俠小說作品中,但凡有血性或行俠仗義的人,都會替天下或他人主持個公道,追求個公正公平。 可有時候,人與人的是是非非,並非三言兩語能說得清;世間的對對錯錯,也遠非一腔熱血就能管得完。
  • 西遊中明明是袁守城洩露天機,為何受罰的卻是涇河龍王?
    ,而是能夠被凡人隨意斬殺的龍族,這樣天差地別的待遇,讓我們不禁為他們抹了抹冷汗。我們總以為被斬殺的涇河龍王叫屈,支使漁民們去涇河捕魚的是袁守城,洩露天機的人也是他,為何最後倒黴的只有涇河龍王一人呢? 這讓我們不禁懷疑,涇河龍王的背後是不是站了一位大人物。
  • 他才是西遊記中的第一龍王,遠勝四海龍王
    西遊記中先後出現了四海龍王、洪江龍王、涇河龍王、萬聖龍王、井龍王、黑水河龍王等許多龍王,一般人都認為是東海龍王敖廣是眾龍王之首,他應該最厲害。其實不然,還有一個龍王也很厲害,甚至不弱於東海龍王,這個龍王就是涇河龍王。
  • 同是不尊玉皇大帝旨意,涇河龍王被殺,為何四海龍王等人卻沒事?
    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在車遲國的三清觀當中,為何元始天尊的位置在中間,而太上老君卻在旁邊的事情!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西遊記》的故事!在《西遊記》這部小說當中,雖然主線是唐僧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看似以佛教為主,但是道教的地位也不可小覷。尤其是在唐王李世民與涇河龍王的故事當中,更是將道教玉皇大帝的地位彰顯的無比崇高!
  • 為何涇河龍王改了雨數就要被殺,而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卻沒事兒
    關於涇河龍王改了下雨的時辰和數量就要被殺,而四海龍王水淹了陳塘關卻沒事兒的這個問題,我想,朋友們一定會有這樣的疑惑:該殺的難道不應該是四海龍王才對嗎?畢竟四海龍王所犯下的罪孽,那可要比涇河龍王大多了。但事實卻恰恰相反,被殺的並不是四海龍王,卻是涇河龍王,這又是為什麼呢?
  • 為何涇河龍王改了下雨時辰數量被殺,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卻沒事?
    涇河龍王的故事見於《西遊記》,涇河龍王犯了天條,必須死,這是沒的說的。一方面,玉帝就是玉帝,是天庭的絕對權威,他的旨意是聖旨,聖旨一下,涇河龍王竟敢公然違抗聖旨,這分明就是自己不想活了,怪不得玉帝。身為龍王,竟然聽信一個鰣魚的挑唆,為了贏袁守誠,敢剋扣下雨點數,妄改下雨時辰,做這種意氣之爭,很明顯沒資格當龍王,也是在挑戰天庭的權威。玉帝不殺他?殺誰?另一方面,也可以把這件事情看作佛道兩家早已做好的局,等著涇河龍王和李世民來鑽。因為袁守誠這個人,實在神乎其神,平白無故出現在涇河那裡,就為了一尾鯉魚將涇河魚蝦讓那個漁夫差點一網打盡。
  • 西遊記中,為什麼涇河龍王少下點雨就被砍頭呢
    說起下雨,同為龍王的東海龍王想下個雨也沒問題呀。 孫悟空在什麼朱紫國給國王治病的時候,讓東海龍王幫忙下點無根之水。東海龍王一聽只說沒帶雨具不好下。 「龍王道:「大聖呼喚時,不曾說用水,小龍隻身來了,不曾帶得雨器,亦未有風雲雷電,怎生降雨?」」
  • 涇河龍王只是一河龍王?您看玉帝稱呼他什麼,就知他有多麼不簡單
    涇河龍王只是一河龍王?您看玉帝稱呼他什麼,就知他有多麼不簡單民間的信仰中,主掌下雨的龍王是個不小的神仙,特別是每當天氣旱澇之時,人們都會祈禱龍神,能夠風調雨順。在中國的神話名著裡,龍神龍族中,最為常見的龍王,莫過於四海龍王,也就是長兄東海龍王敖廣,二弟南海龍王敖欽,三弟西海龍王敖順,小弟北海龍王敖閆。
  • 涇河龍王含冤之死背後的利益交換,隱含著天庭各方大神的博弈?
    熟悉古典名著《西遊記》故事的讀者都知道,在故事中死得最冤的角色非涇河龍王莫屬。只因一時的意氣用事,便違反了玉帝的天條,最終被人曹官魏徵夢中所斬,死得可謂是及其悽慘。涇河龍王之死也開啟了唐太宗遊地府的序幕,進而展開了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
  • 《西遊記》的「涇河龍王被魏徵睡夢中斬首」的起因是什麼?
    涇河龍王是在《西遊記》的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首次登場的虛擬人物。「涇河龍王被魏徵睡夢中斬首」的起因是:當時,涇河龍王手下的一名巡水夜叉,偶然間聽到了樵夫李定和漁夫張稍的談話。夜叉一聽大驚,一路狂奔,匯報給了涇河龍王。龍王大怒,這個打魚法,那我的水族豈不是都要被打盡了。涇河龍王抄起寶劍,就要入長安城去殺了那個算卦的。旁邊的龍子龍孫、蝦臣蟹士趕緊勸,大王不可呀。這一去,必定雲從雨助,驚了長安百姓,上天會見責的。龍王一聽有理,就變成了一名白衣秀士,去找算卦先生。
  • 夢幻西遊三維版:涇河龍王番外篇之完結——降雨
    前情:龍王欲在死前再為涇河降一場雨,託主角去涇河為他尋龍珠和涇河水,主角尋到兩樣物件,快馬加鞭趕回冥界。涇河龍王番外篇之完結——降雨回去的路似乎比來時的路還要長。日暮的風呼嘯過耳旁,夕陽一點點沉下。「那時孤便想,若有一日,孤出了這地獄牢籠,定要叫他們,血債血償!」「無情無信欺我涇河龍族者,當誅!」
  • 被斬頭的涇河龍王竟沒有死?在這兒活得爽歪歪,還是如來安排的?
    他作為一個神仙,卻被一個凡人——江湖術士給玩死了,鬥不過凡人,他覺得臉面無光,便大動幹戈,一時間腦袋又被衝迷糊了,而走上了違反犯罪的道路,將玉帝下的指令給私自篡改,完全不將老大放在眼裡!涇河龍王因為違反天條,而被魏徵斬頭而死。你說涇河龍王死就死吧,居然還十分巧妙地拉了另外一個人下水,此人正是李世民。
  • 神話中涇河龍王和四海龍王的遭遇,都體現出其神界地位不高
    西遊記中關於魏徵斬龍王那一段,在83版本裡被人津津樂道的《西遊記》並沒有拍攝出來,後來楊潔導演還進行了續集補拍。造成很多人沒有讀過原著的去惡補。關於這一段在小說中也有爭議,就是它在有的西遊流傳版本中並沒有,也不詳細,有的則只是簡單提及。
  • 四海龍王相當於仙界的封疆大吏,為何面對他人欺負,卻無能為力
    神話中的神仙有很多,然而最特殊的群體就是四海龍王了。雖然他們也相當於現實中的封疆大吏,然而他們卻是最受氣的一個神仙團體。為何會這麼說呢?先看一下龍王之首的東海龍王都遭遇了什麼經歷吧。首先在商朝的時候,哪吒在東海邊上玩耍,拿著手裡的寶貝將東海攪得天翻地覆。東海龍王就派夜叉和龍王三太子去查看真相,結果全都被哪吒打死了。這還不算,哪吒還扒了龍太子的龍皮,抽了其龍筋。為此,東海龍王敖廣就上天庭去告狀。結果被早就埋伏在南天門外的哪吒打了個半死。
  • 小白龍身世背後的佛道江湖|敖閏|摩昂太子|四海龍王|小白龍|涇河...
    其實佛祖在書中結尾早已言明,小白龍本是西海龍王廣晉之子廣利(力),取經後封為八部天龍廣利(力)菩薩。那為什麼西海龍王敖閏又會是小白龍的父親呢?要想知道答案,首先要把時間線捋一捋,首先孫悟空學藝歸來大鬧天宮前曾到東海龍宮「借」兵器,那時候四海龍王都姓敖,說明那時候西海廣晉龍王已經失勢不再是西海龍王甚至早已不在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