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瞭望:飯局上,怎麼講政治?

2021-01-11 半月談網

飯局,是人們重要的公共活動場所。在不少人印象中,官員尤好飯局,十八大之後,這些飯局明顯減少,但不妨礙在飯桌上,依然要講政治。

有人歸納過,大家通過飯局可以產生決策,可以張揚勢力,可以收納或排斥,可以論資排輩或攀比高低,最重要的是,可以讓這個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活動,升華成細緻和有效的政治工具。但官場飯局文化中的不少問題,我們今天必須正視和做出改變,真要剎住公款吃喝風氣和飯局潛規則,需要治源頭和抓過程,更要文火慢燉,運用疏導之法,達移風易俗之效。

誰請客不重要,誰被請更重要

吃飯,在官場活動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也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在過去,請誰吃?去不去?吃什麼?這裡面都大有文章。

原安徽省副省長倪發科就和商人吉立昌特別「投緣」,經常在一起吃飯。一次,倪發科應吉立昌的邀請,去吉家吃羊肉餃子。吃完飯後,倪發科順手挑了吉立昌3塊較大的玉石籽料帶回家。官員老是跑到商人家裡吃飯,這種官商關係自然是很不正常,如「大師」王林家就經常舉辦官員盛宴。

能參加一定分量的飯局,意味著一種資格。意義越是重要的飯局,自然越封閉,級別越高的人才有資格參加。在古希臘,誰要是單獨吃飯,會被認為是可恥的,因為不同的餐桌決定著人群劃分。

有時候,通過幾次吃飯,本來不認識的人可以建立甚至加強聯繫,構織起一種特殊的關係網。原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愛交朋友、愛請客是出了名的。在重慶,王的東北客人不斷,這些大小飯局中,就有徐明這些圈內朋友。王立軍還吃出了科技,在他的一百多項專利中,包含了「循環式傳菜火鍋宴會桌」。據說該專利能夠自動循環傳菜,並能供十數人或數十人同桌方便用餐。

2005年,廣東村級換屆,廣州市增城石灘鎮麻車村的兩名村主任候選人僱用20多輛中巴車,爭相宴請全村9000多名村民吃飯,一吃就是10多天,花費超過百萬元,結局自然是得不償失。事後當地有人表示:「這就是不懂『政治』,哪能這樣大規模『撒網』呢?一下子請這麼多的客人,已經失去了請客的本意。」

就客人來說,更多時候,是擔心別人不請你,那意味著你被這個群體冷落了。知名記者褚朝新說:出門在外搞工作,你若處處拒絕別人,連飯都不吃一頓,工作也自然常常很難開展。對方會覺得你這個人不好接觸,滿肚子的陰謀詭計和可怕的念頭,「不然,他怎麼連飯都不吃一頓」。

當然,有時候被邀請,也並不意味著全是好事。在鴻門宴裡,劉邦接到項王邀請,不想去也得去,在宴席上居於下首,政治前途與身家性命懸於一線,話語權在項羽手中,自家只能設法周旋,席間劍光閃閃,也只能佯作無事;同樣,劉備受到曹操邀請一起青梅煮酒,席上也是言不由衷,好不辛苦。

而現在的官員只要聽到紀委請喝茶、就像聽到廉政公署請喝咖啡,早就汗流浹背。自然,人們關注的也不是請客方,而是客人。

誰點菜不重要,坐哪裡才重要

法國歷史學家讓-馬克·阿爾貝說過,飯桌上的老大不是那個吃的最多的人,而是吃的最少的,他不僅掌握著餐桌,還掌握著用餐的話語權和節奏。

一度,權力與胃口相關,食量大似乎意味著統治力強,如樊噲在鴻門宴上的表現就非常出色;而一把手則是通過吃飯,可以保持屬下的對立和競爭從而維持均衡。在西方,如果哪個政治家不能喝酒,或者「吃不動」一桌豐盛好菜,就不會受選民喜歡。如前法國總統薩科奇因為不喜飲酒,被民眾視作不能「平易近人」。

魯迅曾經說過:中國不過是一個巨大的廚房。言下之意,國民們不過是這個大廚房裡的食客。能上桌,說明你已經得到了主人認可,但這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的考驗更為嚴峻。

在官場飯局開席之前,總會由一個人發表祝酒詞,一來體現自己的位置,二是加強和客人之間的聯繫。前法國總統普恩加萊有過一番高論,他認為沒有祝酒詞,宴會就不順。

不得不承認,歷史上發明圓桌的那個人是個天才,因為圓桌的含意是「平等」和「團結」。相傳,亞瑟王的圓桌打破了12騎士的等級,每個人都看似平等了,但其實並非這樣,比如亞瑟王的位置後面就撐著華蓋,因為他才是NO.1。

NO.1坐的位置自然是很講究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主位,有的地方謙虛地稱為「主陪」。主位為什麼要面對大廳的入口?據歷史學家的研究,這兒可以觀察全體,以及人員的進入,從而起到控制整場宴會的作用。其他人往往則是以這個席位為中心,按重要程度依次圍聚,在整場飯局中,大家都在靠近中心,關注那個人的語言和動作傳遞出來的蛛絲馬跡。

上世紀克裡姆林宮的餐桌上,曾經展現過森嚴的等級,所有人的目光都要專注於史達林,頻繁祝酒後,大家起身走向領袖碰杯,權力的集中由此得到了象徵體現。希特勒也經常在宴會座位的安排上煞費苦心,離自己近的該是戈培爾或戈林沒有定論,全看此時需要鼓勵還是制約他們。

當然,給其他人排位子,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這種席位的安排是很講究和複雜的,坐什麼樣的位子對應著什麼樣的職務、年齡、親疏關係。當然這種排列並不固定,席間要是有人臨時加入,這種脆弱的平衡就得重新被打破。

一名市政府副秘書長對廉政瞭望表示,有時候,一塊桌布都有非同尋常的含義。如果有幾桌客人,且難以用方位設置的辦法來突出主臺,就要利用主臺與其他餐檯的桌布色彩不同、餐具的不同來突出主臺。為避免敏感的「次序高低」問題,在桌次安排上不用數字,而是通過花卉名稱不同加以區別。

上述官員是北方人,他說以單位名義宴請客人有一定規矩:一般副主陪在主陪的對面,1號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號客人在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隨意。但有些地方經常會讓客人坐在主陪的位置上,而副主陪的位置坐了一名司機,「大概他們覺得,這個位置是上菜的地方,一點都不重要」。

據湖南衡陽市接待處網站上一篇文章介紹,多桌宴會各餐桌之間的距離應不少於1.5米,主賓桌四周和主通道的距離應不少於2米,餐桌距四周牆壁應不少於1.2米。

當然,和民間請客一般由主人點菜不同,官場上的主位者往往不會親自點菜。「負責接待的辦公室主任通常會在領導來之前把菜點好,等主客到達之時涼菜必須上好,絕不能讓桌子空著,這是大忌。」上述人士表示,「但現在這些規矩已經簡化了不少。

吃什麼不重要,說什麼才重要

錢鍾書說過,吃飯有時很像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飯事實上只是吃菜,正如討闊佬的小姐,宗旨倒並不在女人。

常被人們忽略的是,名畫《最後的晚餐》和《韓熙載夜宴圖》中,就沒有一個人的眼神在盯著食物。有人說,在官場,吃飯的目的並不簡單,賓客們的肚子大多並不餓,有人甚至很少體驗飢餓,吃飯是為了維持一種關係,或解決一個問題。

吃的簡單,並不代表不尊重客人。四菜一湯是最早的國宴標準,但即使這樣,有的外賓還是覺得多了,因為在外交場合,一般不能剩菜,前法國總統席哈克夫人就「吃撐」過。原外交部長李肇星在自己新書中透露,自己參與和推動了幾項禮賓改革,將國宴改為三菜一湯,不主動上白酒。

既然吃什麼不重要,那麼什麼才是飯局中的精華所在?有人說,餐桌是一個特別的政治場域,它像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政治的角力、權勢的較量皆在這裡無聲上演,「吃飯是最細緻而有效的政治工具」。

飯桌上,官員們的話通常不少。有地方官員表示,飯桌上碰到一個北京來的官員,大家總會追著問這問那。梁文道說,愛在飯桌上聊官場軼聞,多半是為了展示自己人脈廣,消息靈。但據褚朝新的認識,「這裡面相當多都是酒精刺激之後的真實流露,這種真實並不等同於他認可你的價值觀,萬萬不要因為對方拍著胸脯跟你說了幾句真話就以為遇到了真愛。」

廉政瞭望記者也經歷過一些官員在飯桌上「嗨了」以後,要跪下來和你拜把兄弟的場面,那種感情的流露,絕不亞於去年在餐桌上下跪的泰州官員張愛華。分清飯桌上的真話和假話,那是會吃飯的表現。

毛澤東和張瀾、黃炎培、柳亞子這些民主人士在飯桌上一邊小酌小飲一邊共商國是,這是肝膽相照的真話,許多治國方略也是在這種談笑風生的聚餐中醞釀而成;周瑜在群英會上大擺筵席,表面上和老同學蔣幹「推心置腹」,暗地裡卻反過來對老同學「殺熟」,騙得曹操斬將,這就是明顯的假話。

據廉政瞭望記者採訪得知,飯桌上最令人反感的,是一些職務不高,卻官氣十足的人喜歡「即興指示」。一名媒體人回憶,他曾在某省跟一官員吃飯,桌上除他外都是此公的下屬。此公一講話,桌上另一人就立馬放下筷子拿起紙筆記錄,其他官員則對此視若無睹。

在哪兒吃不重要,最終成果才重要

據媒體報導,王岐山在廣州、海南、北京等地任職時,交遊士林,商界學界亦多故人。但去年的所有飯局,王岐山都一應不赴。他邀請朋友們到家裡做客,開夥煮飯,既遵守了中央規定,又避免了老友生疏。

習近平在一次與領導幹部交流談心時就指出:對領導幹部來說,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應酬,多回家吃飯,省下點時間。官員喜歡吃吃喝喝,是很多人的固定印象。其實,一部分官員早已厭倦了應酬吃喝,很願意回家吃。

原江蘇宿遷市委書記張新實用博客展示過一幅招商的宏大場景。當地幹部為了不同的項目,盯著不同的客商,有時在一個飯桌上能碰到好幾路招商人馬。張新實戲稱「成了吃飯遊擊隊」。

好在當時這些官員們「吃」出了成果,在上海新世界大酒店的45層旋轉餐廳上,同時坐著市檔案局的正副局長,上海市委接待辦的處長驚訝地說,我們見過全國各地那麼多招商的人,從來沒有見過檔案局的人也出來招商。飯桌上的一個客商當即表示,一個月之內打1000萬元到宿遷註冊投資。


飯桌上解決問題,有時可以提高效率。1999年春節,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到湖北看望慰問災民。除夕夜,朱總理及家人召集隨行人員吃了一頓家庭式的年夜飯,席間談到了能否漲工資的問題,但就當時的形勢恐難實行。在國家計委任職的張國寶提出增加節假日的問題。他說是否可以增加節假日,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休息機會,也是提高福利的一種方式。對這個問題,席間大家似乎都贊同。春節假期後,朱鎔基回到北京就把此事提上議程,通過正常程序,最終得以落實。

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早些年在無錫主政時,接受過人民網的一次訪談。他說:「我非常想回家吃飯,但確實沒有太多的時間,現在我是把回家吃飯作為一種奢侈。我們來來往往的客人比較多,作為一個地方的領導,我們要盡地主之儀,我們要代表城市來歡迎他們、接待他們,通過歡迎他們、接待他們,我們介紹無錫的情況,同時我們也通過這個渠道來加強城市與城市之間,上下級之間、部門與地方之間的溝通和聯繫,使相互之間理解、促進、幫助。 」

官員並非不能在外吃飯,關鍵要把好尺度。當然,沒人提倡官員必須天天「回家吃飯」,這不,劉志軍妻子還說他天天晚上都回家吃飯,從不出去呢。(記者 舒煒)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錢三雄:堅決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黨風廉政建設始終 以實際行動...
    錢三雄:堅決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黨風廉政建設始終 以實際行動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2020-12-15 2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州廣電舉辦黨風廉政專題講座 構建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溫州廣電傳媒集團第23期「溫州廣電講堂」 暨黨風廉政建設專題講座今天舉行,邀請溫州市紀委研究室主任謝欽星作《履行「一崗雙責」 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講座。講座中,謝欽星通報了近年來全國和溫州紀檢監察工作的新動態,並著重提出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進一步增強了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為做好新聞事業打好思想政治基礎。今天的講座由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沈珠楹主持。
  • 習近平談講政治:內涵是什麼?應該怎麼講?
    今年2月1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這一重要論斷。講政治的內涵是什麼?應該怎麼講? 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  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講政治,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是我們黨培養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淨化能力、提高排毒殺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
  • 東慶社區開展「第一書記」講廉政專題黨課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持續開展黨規黨紀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作風教育,東慶社區為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力度,增強黨員的廉潔自律意識,7月17日,新站街東慶社區第一書記路海鷹為轄區黨員們精心準備了一堂以「學黨章、守紀律、轉作風」為主題的廉政黨課,轄區30餘名黨員參加。
  • 「小漫畫」吹來「廉政清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崔巖廉政漫畫因其善於針砭、形象生動、風格幽默的藝術形式,一直是指向腐敗醜惡現象的匕首投槍,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為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豐富廉政教育形式,促進廉政建設宣傳,近日,山東省戒毒監測治療所組織開展「監治畫廉」廉政宣傳教育活動,警察利用手中畫筆創作系列廉政漫畫,以手繪廉潔,以畫宣廉意,生動形象地將黨紀法規展示出來,傳達到每一名領導幹部。
  • 臨夏州舉行新任和轉任重要崗位州管領導幹部任前廉政談話暨廉政...
    原標題:我州舉行新任和轉任重要崗位州管 領導幹部任前廉政談話暨廉政知識測試  中國甘肅網12月11日訊 據民族日報報導(記者
  • 什麼是政治,講政治講的是什麼
    「這是政治任務,大家要高度重視」,領導開會講這句話時,與會者心中不免蕩起無奈之情。許多人認為,政治任務就是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工作,似乎完成政治任務就會受到委屈和壓迫,損害到個人利益。真是如此嗎?《說文解字》中提到:政是光明正大,治是治水。
  • 鄭州市盲聾啞學校黨總支開展節前廉政黨課暨春節廉政談話活動
    黨總支書記張雲敬講黨課會議現場       為切實嚴明廉政紀律,營造廉潔節日氛圍,1月4日上午,鄭州市盲聾啞學校黨總支開展春節廉政黨課暨集體廉政談話會。學校班子成員、中層以上幹部參加了會議。       會上,黨總支書記張雲敬強調,開展廉政黨課是落實上級黨組織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求,開展廉政談話,旨在引導大家在節日期間增強廉潔自律意識,築牢思想防線,有利於進一步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始終保持幹事創業的良好精神狀態。
  • ...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 暨節前廉政警示教育大會
    【教育整頓】市看守所召開 「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 暨節前廉政警示教育大會 2021-01-06 2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焉耆呼爾東村首個廉政黨校開講
    原標題:新疆焉耆呼爾東村首個廉政黨校開講 「大家知道嗎?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中國共產黨黨章》是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遊船上通過的。黨章修訂和完善的過程,反映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成熟的政黨,是一個偉大的政黨。」 日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幹部鄭江洪,來到七個星鎮呼爾東村村級廉政黨校講黨課。
  • 潼關縣人社局:講廉政黨課 樹廉政新風
    12月7日,受潼關縣人社局黨委邀請,縣紀委監委派駐縣人社局紀檢監察組組長韓永亮為人社系統全體黨員幹部講授廉政黨課。韓永亮組長從新修訂出臺的黨紀黨規、全面從嚴治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等多個方面入手,深入解讀了新出臺的各項規章制度,讓黨員幹部詳細了解了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情況。
  • 惠風和暢納百川——惠州海事局廉政教育「十百千」系列活動之一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以海事「三化」建設為引領,深入踐行「六講」要求,大力弘揚「三種精神」,按照廣東海事局黨組部署,結合實際印發我局廉政教育「十百千」活動方案。細化實施方案,加強活動部署局黨委紮實推進「六個一」規定動作:一是各支部組織黨員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引導黨員時刻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 院黨委召開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議
    12月2日上午,黨委書記李百選主持召開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議,領導班子成員和各處室、系部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王擁軍、曲孝麗同志在全省領導幹部警示教育大會上的講話,運城市委辦公室印發的《關於在全市開展黨政領導幹部違規入股企業問題專項清理的工作方案》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政幹部違規入股企業典型案例。
  • ...主動融入大局 在探索建立文旅融合廉政建設新機制上勇闖先試
    市文廣旅局:緊扣時代要求 主動融入大局 在探索建立文旅融合廉政建設新機制上勇闖先試 2021-01-08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洽管委召開2020年度黨風廉政建設總結會
    12月11日,洽管委召開了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會,總結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並對明年各項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會議由洽川風景區黨工委副書記、洽管委主任黨敏崗主持,縣紀委監委駐縣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副組長馬輝參加。
  • 宜賓市敘州區林業局開展中層幹部任前廉政談話活動
    12月16日下午,宜賓市敘州區林業局開展中層幹部任前廉政談話活動,對近期提拔擔任中層幹部的同志進行集體廉政談話和知識測試。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李陳主持集體談話,區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人王小紅參與監督談話。
  • 內蒙古司法廳紀檢監察組緊盯「關鍵少數」上好廉政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史萬森為深入推進區直司法行政系統全面從嚴治黨治警,2021年新年伊始,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駐司法廳紀檢監察組緊盯「關鍵少數」,上好廉政教育第一課。1月5日,駐廳紀檢監察組向綜合監督單位新一屆黨委送去「新年廉政伴手禮」,提醒班子成員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領導幹部「一崗雙責」,帶頭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重視家風建設,率先垂範做「清風乾部」。
  • 冠縣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情況通報會
    會上,崔兆強通報了2019年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情況,並和與會代表深入交流,聽取意見建議。一年來,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方向明確、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加強組織領導,夯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強化監督問責,從嚴懲治腐敗,保持反腐敗鬥爭高壓態勢;堅持鞏固深化,構建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持之以恆糾治「四風」;加強警示教育,築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正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提振幹部幹事創業士氣;加大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查糾力度,從制度層面建立查處誣告陷害行為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向誣告陷害者亮劍;發揮巡察利劍震懾作用,不斷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
  • 混得越差的中年人,在飯局上越喜歡把這3種話掛嘴邊,希望你不是
    混得越差的中年人,在飯局上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不是。一、這次我來買單大家一起出來聚會吃飯,結帳就是免不了的事,但是誰結帳,怎麼結帳也有個講究。雖然有些聚會,是在群裡發起,並且各自提前收了份子錢,再訂的飯店。
  • 嶽陽縣農業農村局開展新提任股級幹部任前集體廉政談話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 為加強農業農村局機關黨風廉政建設,樹立農業農村系統幹部隊伍良好形象。6月16日下午,嶽陽縣農業農村局在局機關三樓會議室對10名新提任股級幹部進行集體廉政談話。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柳衛平,局黨組成員、縣紀監委派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組長劉一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朝陽,局機關黨委(紀委)負責人參加廉政談話。談話會上,局黨組成員孫朝陽同志宣布了農業農村局黨組對楊軍等10名同志的提任有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