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二戰時期,十大半自動步槍

2020-12-15 騰訊網

半自動步槍,是早期栓動步槍的進化型,為了在戰場中提升作戰效率和武器速度,在栓動步槍的基礎上,打造了半自動步槍,同時還從常見的五發彈容量提升到十發或者是十五發,這樣的武器在戰場上提高了作戰效率,在二戰中末期,各國紛紛打造自己的半自動步槍。那麼本期就為廣大槍械愛好者們,簡單盤點一下,在二戰期間都有哪些比較出名的半自動步槍。

美國:特納半自動步槍

該武器是由一名美國槍械愛好者,在英國原版李·恩菲爾德栓動步槍的基礎上,改造出的一款半自動工作原理的步槍,這款改進型武器通過各種惡劣環境的反覆測試,證明他的性能要比美軍加蘭德M1更出色,但可惜該武器並沒有批量生產。

日本:四式半自動步槍

它是日本二戰末期,仿照美軍加蘭德M1半自動步槍研製的一種槍械,其中的工作原理甚至外觀都和美軍的M1步槍極其相似,但不同的是,這支半自動步槍採用日本的7.7x58mm口徑的彈藥,同時彈容量可達到十發,但後期還沒等到全面換裝,就已經戰敗投降了。

法國:MAS-49型半自動步槍

它是法國在二戰末期研製的一款,採用7.5mm口徑彈藥的半自動步槍,該槍是在MAS-44型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性能穩定,操控性靈活,它繼承了很多同類半自動步槍的優點,但是該槍自二戰期間只有少量的實驗槍,直到1950年才正式列裝法國軍隊。

前蘇聯:AVS-36型半自動步槍

它是前蘇聯最早研製一種半自動步槍,誕生於1936年,它採用蘇制7.62mm口徑彈藥,也屬於SVT40步槍的前身,該槍的尺寸較長,射擊的時候比較笨重,後期只有少量的部隊裝備,在參加蘇芬戰爭時,在其中發現該槍的故障率很高,後期未能繼續生產,後來SVT40型步槍誕生後,把它全面取代。

德國:G-43半自動步槍

它是德國瓦爾特在二戰中期推出的一款,採用德制7.92x57mm口徑彈藥的半自動步槍,該武器是G41步槍的進化型,它的性能優秀,可靠性高,並且能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下正常工作,它的優秀程度被德軍士兵認可,就連蘇聯人繳獲了都說好用。

美國:加蘭德M-1型半自動步槍

它是美國在二戰期間大量採用的一種半自動步槍,該武器採用7.62mm口徑彈藥,它在上世紀20年代研發,在1936年正式列裝美軍部隊,該武器的性能可靠,精準度高,半自動工作原理能增強單兵的火力,他還被中國人俗稱為「八粒快」或者「大八粒」等綽號。

美國:M-1半自動卡賓槍

它是美軍在1940裝備的一款自衛型卡賓步槍,該武器主要配備給指揮官、駕駛員、戰場通訊兵、以及偵察兵等,它的槍身短小,輕便靈活,並且操作性比M1步槍更優秀,它還有M1A1、M1A2、M1A3三種繁盛型號,在二戰結束後還出口到中國。

美國:詹森M-1941半自動步槍

它是最早美國為海軍陸戰隊研發的一種半自動型步槍,該槍通過實驗後,得到美軍的認可,還裝備在傘兵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中,它還有另外一種全自動型。在二戰爆發後,該槍由於做工複雜,不便於生產,之後被加蘭德M1步槍替代,最後該槍只有少量裝備在傘兵部隊和海軍陸戰隊中。

前蘇聯:SVT-40型半自動步槍

它是前蘇聯在二戰期間曾大量採用的一種半自動步槍,其採用7.62mm口徑彈藥,供彈方式採用下部彈匣,可容納十發彈藥,該武器是蘇聯軍隊中最被認可的一種槍械,它的出現,彌補了蘇聯單兵的火力不足,之後該武器還有少量的被改進成狙擊型,德軍繳獲後也對該槍有著不程度的好評。

捷克:ZH-29型半自動步槍

它是由捷克在二戰前夕,1920年研製的一種半自動型步槍,該槍的穩定性很高,性能優越,精準度高,其採用7.92x57mm的毛瑟槍彈,這款武器實際上是一種早期的半自動卡賓槍,該槍械當時東北軍也曾裝備過。

以上就是本期,十款半自動步槍的內容,如有哪些不同想法,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被充作輕機槍的白朗寧自動步槍,在二戰中的表現到底如何?
    談起自動步槍這個話題,估計很多人會想起AK-47突擊步槍、或是M-16自動步槍,畢竟這些算得上是一代名槍了。可這些自動步槍都是二戰之後發明的,那在這之前有什麼自動步槍嗎?很多人會說是德國的STG-44自動步槍,這款誕生於二戰後期的自動步槍也算名揚天下。
  • 美軍步兵所依賴的,誕生於一戰,歷經二戰的老槍—白朗寧自動步槍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2589字,閱讀約6分鐘1、白朗寧自動步槍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自動步槍就已經開始出現了,當時的槍械其實進入了一個比較高速的發展時期
  • 為什麼二戰時期只有美國大規模裝備了半自動步槍
    在二戰期間,各國陸軍裝備的步槍主要還是傳統的栓動步槍。比如德國的98K,蘇聯的莫辛納甘,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日本的三八式步槍,中國的中正式、漢陽造等等,都是栓動步槍。只有美國陸軍全面裝備了M1式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 韓戰的燒火棍,美軍最強的步兵武器,白朗寧自動步槍實際運用
    儘管在往輕機槍方向的發展沒有成功,但是白朗寧自動步槍在整個二戰中大放異彩,為盟軍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也證明了該槍扮演自動步槍的角色非常成功。時至1950年韓戰爆發時,當時與我軍作戰的敵人同樣也有使用大量的白朗寧自動步槍。在韓戰初期,聯軍手中的白朗寧自動步槍配置與二戰期間的幾乎一致,不過等韓戰結束之後,該槍的配置又重新回到了1918年的狀態。
  • 半自動步槍和自動步槍比有什麼優勢?
    比如在二戰中美軍裝備的加蘭德半自動步槍,蘇聯裝備的SVT-38/40半自動步槍等,都曾經大量裝備過軍隊,而且在戰爭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二戰後期,德國研發了發射中間型威力彈藥的STG—44突擊步槍,可以說揭開了自動步槍的序幕。而且二戰後,各個國家也都繼續裝備了半自動步槍一段時間,直到後來被全自動步槍(突擊步槍)所取代。
  • 二戰時期最強的戰鬥機
    制空權,空戰是戰爭中極為重要一部分,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強的空中戰鬥機是那幾款呢,今天跟大家來盤點一下。1.bf-109戰鬥機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德國空軍的標誌。在二戰中為德國空軍取得了耀眼的成績。它採用了兩項全新設計:一是無支撐下單翼,二是可收放起落架。
  • 盤點,二戰時期十大經典「陸戰之王」
    在二戰時期,正是坦克發展最旺盛的階段,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研發的坦克,而且各式各樣,可以說,在那個時候,坦克的種類是五花八門,但隨著戰爭的發展,促進了坦克快速進化,先是從機動性,到防禦性,再到火力,而且還從輕型,到中型,又到重型,最後還發展出瘋狂的超重型,這些「鋼鐵巨獸」一直在軍迷的心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 自動裝填步槍早就有了,為啥到二戰時期各國還是普遍拉大栓?
    好久沒寫問答了,這篇也是和大家聊個老話題,為啥二戰時還是大栓為主。 咱們先聊半自動,自從19世紀末,馬克沁機槍問世之後,各路手槍步槍也都在嘗試自動裝填,從槍管後坐到自由槍機再到導氣式的都有,玩過戰地一的兄弟應該對一戰時期的一大堆半自動/自動步槍很熟悉,比方導氣式的CEI-Rigotti,蒙德拉貢,RSC1917;比方槍管長後坐的雷明頓Model8,莫尼埃爾A6;延遲半自由槍機的毛瑟1916;槍口集氣式的劉將軍步槍;槍管短後坐的費德洛夫
  • 二戰時期五大名將,第一無爭議,其中還有一名中國人!
    小編盤點了二戰時期五個世界名將,不知道你是否贊成這種看法呢。第一,朱可夫,蘇聯元帥,被公認為二戰時期最優秀的將領之一,指揮史達林格勒現役,列寧格勒現役,柏林戰役等經典戰役。但是朱可夫的元帥比較慘,後來史達林流放,孤獨死去。
  • 德國FG42隻是一把自動步槍,憑什麼賣這麼貴?
    FG42,二戰時期德國製造的自動步槍,專門為傘兵部隊開發,所以FG42有時也會被稱為「傘兵步槍」。大家知道,當時還是栓動步槍的天下,自動步槍數量稀少,留存到今天的就更少了,所以有著較高的收藏價值。
  • 二戰中的德國輕武器之殤,德軍在輕武器上是如何落人一籌的?
    而二戰中的各國也是盡全力給自家士兵提供優質的輕武器,好讓士兵們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戰鬥力。然而,其中德國可能是一個例外,雖然德國有不少好的輕武器,可結果卻是德軍高層一頓神操作之後,士兵們就只能在輕武器方面怨聲載道了。那麼德軍到底都做了些什麼,才會出現如此結果呢?
  • 如果穿越回二戰打仗,這4槍械你們選啥?第1把近乎無敵
    二戰時期的科技跟現代猶如一個地下一個天上,差距不是一點半點,現在的武器裝備實力拿回到二戰基本可以做到碾壓,比如將一臺豹2A7弄回去,那可以用無人能擋來形容,虎式坦克也只有挨打的份,假如真的能夠穿越回到二戰打仗,只能在下面4把槍中選一把,你們會選啥?第一支近乎無敵。
  • 二戰時期,各國的那些反坦克步槍盤點
    這時候總會想來一桿反坦克步槍,一髮帶走車裡的小盆友,所以這期盤一下二戰時期的一些黑長粗~二戰最好用且有效的反坦克步槍是老毛子的PTRD-41,這是一種結構簡單,威力粗暴的單發栓動反坦克步槍毛子家還有一款PTRS-41五發半自動反坦克步槍,但半自動的較重,而且經常卡彈,因此不怎麼受歡迎。
  • AK-47自動步槍:發射7.62mm步槍彈,仍然具備戰場殺傷力
    迄今為止,AK-47自動步槍,仍然被第三世界國家的軍隊和警察大量裝備,包括中東地區無處不在的軍事衝突中,都有手持AK-47自動步槍的遊擊隊,甚至是恐怖分子的影子。目前,毫無疑問,參與過一戰和二戰發射大威力步槍彈的那種5發手動步槍,早就從各國軍隊中退出了,一般裝備的大多數是5.45mm、5.56mm和5.8mm三種小口徑系列自動步槍。
  • 國產新型自動步槍亮相練兵場 95自動步槍即將功成身退
    國產新型自動步槍亮相練兵場 近日國產新型自動步槍亮相訓練場,它表明國產新型自動步槍試訓正在向縱深推進,大規模裝備已經指日可待,國產95自動步槍即將功成身退。
  • 盤點美軍的五星上將,僅有9名,始於二戰時期,六星上將並不存在
    在軍事學術界,一般認為美軍的五星上將是二戰時期設立的軍銜,從二戰至今僅有9名5星上將。那麼,這9名美軍最高軍銜獲得者都是誰呢?我們今天就來進行盤點。
  • StG-44突擊步槍:二戰德軍制式裝備,戰後中間威力步槍的鼻祖
    二戰時期,德國陸軍的步兵槍械,門類非常齊全,裝備品種也極為豐富,8發彈匣手槍、5發彈倉手動步槍、10發彈匣半自動步槍、30發彈匣自動步槍、32發彈匣衝鋒鎗、50發彈鼓或300發彈鏈供彈的輕重機槍等均有裝備。
  • 盤點二戰十大海軍名將
    盤點二戰十大海軍名將二戰中,不止有陸地戰,還有海戰。而在海戰中,又有哪些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將軍呢?切斯特·威廉·尼米茲美國海軍名將,十大五星上將之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尼米茲擔任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等職務,主導對日作戰。
  • 56衝的究極魔改—86式自動步槍,國產無託步槍的首次大膽嘗試
    二戰後,隨著各國軍隊的機械化進程加速,無託步槍以其短小精悍的機構特點得到全世界的認同,各國掀起了研製熱潮。到20世紀70年代末,先後湧現出了以法國法瑪斯5.56mm自動步槍、奧地利斯太爾AUG 5.56mm步槍等為代表的無託結構世界名槍。
  • StG44突擊步槍:發射減裝藥步槍彈,開了自動步槍的先河
    二戰時,除了美蘇英德意等少數參戰軍隊裝備衝鋒鎗和半自動步槍以外,步兵手中的主要槍械仍然是5發手動步槍,相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步兵槍械進步是非常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