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心裡住著小精靈,那一定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日前,天津美術館首次接受國外藝術家大量捐贈原創藝術作品的《艾瑪捐贈作品展》走進湖南美術館。作者艾瑪·安季耶夫斯卡婭就是這樣一個被小精靈不斷賦予創作靈感的藝術家。
世界知名藝術家、烏克蘭「國寶級」畫家艾瑪·安季耶夫斯卡婭捐贈作品展涵蓋作者的73幅作品,藝術家以超現實主義的方式,詮釋對祖國、家園和人類的愛。
艾瑪·安季耶夫斯卡婭1931年生於烏克蘭東部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幼年時父親被黨衛軍殺害以及後來輾轉多國生活的坎坷經歷,造就了她堅韌的性格。艾瑪·安季耶夫斯卡婭成年以後獲得美國國籍,定居在德國慕尼黑。
艾瑪·安季耶夫斯卡婭的作品以誇張的造型、明豔的色彩,演繹充滿張力的畫面,表現出不凡的想像力。眼睛和手指兩種符號在作品中反覆出現,是她探索世界和思考生命的標籤。艾瑪·安季耶夫斯卡婭的藝術造詣和風格涵容了西方繪畫的審美元素和流派導向,使大眾對德國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繪畫流派得到更加豐富的認知和理解,並將此傳播於公眾群體。
據了解,《艾瑪捐贈作品展》是天津美術館首次接受國外藝術家大量捐贈原創藝術作品的成果展示,從策劃、準備到實施歷經幾年時間,做了長期細緻的鋪墊性工作,對項目的可行性、認知度和影響力等因素進行了深入的論證和分析,希望在學術性、欣賞性及公眾認可度等方面有所提升,使之成為天津公眾文化平臺上的亮麗風景。
「看到自己的作品在中國展出我非常高興!」艾瑪看到直播中自己捐贈的畫作在中國展出很興奮。
談及創作靈感,艾瑪說:「我的作品中小精靈是一個主要人物,幾乎每一幅作品都有它們的身影,通過豔麗的色彩表達生活的陽光和快樂。」
幾年前,旅居德國慕尼黑的中醫醫師郭小玲為艾瑪提供了中醫理療。後來,她才得知艾瑪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藝術家,曾在德國、瑞士、美國、法國等國多次舉辦畫展。
艾瑪在和郭小玲的相處過程中,體會到中醫的神奇之處。兩人還經常聊起中國文化。後來,郭小玲提議:「為何不去中國辦一次展覽呢?」於是,到中國辦展的心願便在艾瑪心中紮根。最終,在多位華僑的協助推動下,艾瑪的73件繪畫作品來到了天津美術館。這些畫作將在天津美術館永久收藏。
說起收藏艾瑪的畫作,天津美術館副館長盧永琇告訴記者,中國文化的悠久和博大精深,讓艾瑪通過中醫有了更深的了解。另一個詩人的身份,使得艾瑪曾經熟讀李白、杜甫等中國詩人的作品,對於中國文化是有些特殊情感的。
盧永琇說:「國內美術館一次性收藏幾十幅國外藝術家畫作的情況比較少見。這次艾瑪捐贈作品入藏天津美術館,也是得到了多位華僑的支持。天津美術館多年來始終秉承開放的辦展原則,曾經連續幾年舉辦高端藝術展,就是希望能夠和更多國內外藝術家有深入的交往,並且為觀眾朋友們呈現越來越經典的中外文化藝術盛宴。」
對於這次與天津美術館的合作,湖南美術館副館長田紹登告訴記者:「湖南美術館自2019年9月開館以來,一直致力於多區域的文化交流和探討,讓更多觀眾走入不同的文明,在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中更進一步了解世界,開拓視野。今年,湖南美術館牽手天津美術館,作為館際交流的重大項目,將艾瑪女士捐贈的優秀作品巡展至湖南,與同行一道發揮美術館的美術教育職能,為推進文化共享,以文化人,提升文化自信添磚加瓦。」(津雲新聞記者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