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六七十歲大腦健康?
近日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的一項研究或許給出部分答案:四五十歲就要保持良好的血壓。
這項研究分析了血壓和腦白質病變(腦白質高信號)的關係,研究顯示,較高的腦白質高信號負荷與當前收縮壓密切相關,但與50歲以前舒張壓水平相關性更強。
研究發現,即使血壓低於140/90 mmHg,仍與腦白質病變增加有關,尤其是已經服用降壓藥物時。
其中,收縮壓每高於正常水平10 mmHg,腦白質高信號負荷就平均增加1.126倍;舒張壓每增加5 mmHg,腦白質高信號負荷就平均增加1.106倍。
在腦白質高信號負荷最大的前10%人群中,24%歸因於收縮壓高於120 mmHg,7%歸因於舒張壓超過70 mmHg。
研究提示,血壓的異常升高與腦白質病變增加有關,而且即使血壓在高血壓前期,也會對腦組織產生損傷。
這項研究共納入英國生物庫中37041位40~60歲參與者,隨訪8~9年。
而在另一項發表於《高血壓》的研究也發現,無論是在中年還是老年發生高血壓,認知能力都會下降,而且血壓控制差的人,認知功能下降更快。
並且研究發現,收縮壓121~139 mmHg或舒張壓81~89 mmHg與中老年人認知功能加速下降有關。
研究者指出,高血壓前期即重視血壓管理,以及血壓控制對保護認知功能非常重要。
而SPRINT研究的子研究SPRINT MIND研究顯示,對於伴有心血管危險因素者,在平均3.2年將內,收縮壓控制在120 mmHg或更低,可降低了19%的輕度認知障礙風險,15%的全因痴呆風險。
而且對於年齡大於75歲的人而言,這樣控制血壓預防輕度認知障礙的效果和年輕人一樣。
另外,這些變化在大腦影像學檢查也是可見的,SPRINT MIND研究顯示,經過4年的隨訪,嚴格降壓的患者腦白質高信號減少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