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老年不糊塗,中年管好這件事!速轉家人群

2020-12-22 騰訊網

如何在六七十歲大腦健康?

近日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的一項研究或許給出部分答案:四五十歲就要保持良好的血壓。

這項研究分析了血壓和腦白質病變(腦白質高信號)的關係,研究顯示,較高的腦白質高信號負荷與當前收縮壓密切相關,但與50歲以前舒張壓水平相關性更強。

研究發現,即使血壓低於140/90 mmHg,仍與腦白質病變增加有關,尤其是已經服用降壓藥物時。

其中,收縮壓每高於正常水平10 mmHg,腦白質高信號負荷就平均增加1.126倍;舒張壓每增加5 mmHg,腦白質高信號負荷就平均增加1.106倍。

在腦白質高信號負荷最大的前10%人群中,24%歸因於收縮壓高於120 mmHg,7%歸因於舒張壓超過70 mmHg。

研究提示,血壓的異常升高與腦白質病變增加有關,而且即使血壓在高血壓前期,也會對腦組織產生損傷。

這項研究共納入英國生物庫中37041位40~60歲參與者,隨訪8~9年。

而在另一項發表於《高血壓》的研究也發現,無論是在中年還是老年發生高血壓,認知能力都會下降,而且血壓控制差的人,認知功能下降更快。

並且研究發現,收縮壓121~139 mmHg或舒張壓81~89 mmHg與中老年人認知功能加速下降有關。

研究者指出,高血壓前期即重視血壓管理,以及血壓控制對保護認知功能非常重要。

而SPRINT研究的子研究SPRINT MIND研究顯示,對於伴有心血管危險因素者,在平均3.2年將內,收縮壓控制在120 mmHg或更低,可降低了19%的輕度認知障礙風險,15%的全因痴呆風險。

而且對於年齡大於75歲的人而言,這樣控制血壓預防輕度認知障礙的效果和年輕人一樣。

另外,這些變化在大腦影像學檢查也是可見的,SPRINT MIND研究顯示,經過4年的隨訪,嚴格降壓的患者腦白質高信號減少了18%。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如果你足夠聰明,能夠看透這3件事,說明你此生無憾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人到中年,猶如進入了黃昏時分,人生之路已經走完了一半多,此時的精氣神肯定是不如年輕的時候。很多中年人雖然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但是卻依然糾結於各種事情,不能看透。人到中年,如果你足夠聰明,能夠看透這3件事,說明你此生無憾。一、要經常鍛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 「比起隱瞞,更讓中年女人絕望的是這幾件事」
    大叔只是觀察了這部分覺得隱瞞是最讓中年女人絕望的人,她們中大多數正在步入中年,又或者是才結婚不久,這其中正在處在中年這個階段的女人佔比其實不多。而群聊中,絕大多數中年女人都保持沉默。後來出於對真實結果驗證的心理,大叔私下採訪了一批中年女人,然而我得到的答案卻不僅僅是隱瞞。
  • 東湖夜讀|人到中年,看透這四件事,福報不請自來
    圖源網絡人到中年,看透這四件事,福報不請自來生命中,我們都接到不同的劇本。有的平淡,有的濃烈,有的是笑,有的是淚,不管怎樣,我總要演好,直至落幕。可人至中年,父母慢慢變老了,你成為他們的依賴了。你上有老下有下,這時候才發現,肩上的擔子變重了。對你來說,這時候的底氣全是錢給的。李宮俊說:沒錢的日子不難過,而是根本不能過。我們都是凡夫俗子,沒有錢的日子根本過不了。
  • 人到一定年紀,別輕易管這3件事,不然會自討苦吃
    人到一定年紀,別輕易管這3件事,不然會自討苦吃人到了中年,經歷了很多事情,閱歷變得豐富,看人的眼光也逐漸變得更加不一般。對待事情他們也能夠做到豁達,淡然處之。人到了中年,很多時候後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個時候我們已經知道已經沒有什麼人能真的幫助到自己了。所以面對很多事,中年人要更加做好決策,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不該做。有時候面對事情時,選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說不定還是一個明智的生活態度。那人到中年,不該輕易去管的事情的是什麼呢?
  • 人到老年如何延緩衰老、確保生活質量不下降,這8件事要做到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誰都不可能長生不老,尤其是人到老年如何延緩衰老的進程,在有限的生命中享有最好的生活質量是我們最希望得到的結果,這就需要人到老年不僅僅做到少生病,還要儘可能解決影響生活質量的問題,這也是將疾病的發生機會及程度降至最低所需要的
  • 人到中年,這件事比錢更重要,希望你能早日看開
    當你意識到,自己已步入中年,早已過了年輕拼搏的年齡,才開始明白,人到中年,有些事比錢更重要。人到中年,這件事比錢更重要,希望你能早日看開。01天王劉德華,可以說是一個工作狂了,每年工作的行程,一向安排得滿滿當當的。
  • 「女婿,我又缺錢了,再給我轉3千」:對待貪心之人,冷漠點才好
    裝糊塗,指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該閉嘴的時候閉嘴,該拒絕的時候拒絕,在確定了自己的原則以後,有些事完全可以不露痕跡地糊弄過去。需要提醒的是,裝糊塗可以,但真糊塗不行,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後,很多事情容不下太多錯誤,否則對你自己的生活不利。
  • 人到中年,面子重要還是「裡子」重要?男人應該看透這3件事
    人到中年,其實大多數的人無論做何種是都是關乎到家庭,有錢的人會認為面子很重要,而大部分普通中產階級就會在思考,是面子重要呢?還是裡子重要呢?其實,人到中年,要看透一些事,才能夠讓自己活得更加舒心,尤其是這三點很重要!
  • 鬼谷子:人到中年,要儘量遠離這三件事,避免招惹麻煩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什麼年紀做什麼事。年少時,我們想要得到好玩的玩具,到了青年,我們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愛情。而人到中年,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有自己想要的事業,再往後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諧,有穩定幸福的生活。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我們的人生也幾乎已經穩定,改變也不會太大。人到中年之後,我們的人生已經經歷過很多東西,人生的苦和樂,快樂和憂愁都已經經歷過。
  • 王陽明:人到中年,這3種「閒事」不要管,看似有面,實則被人笑
    有的人經常會對身邊的事情看不順眼,非常地喜歡拔刀相助,覺得自己非常的帥氣,但是不知道的是背後往往是別人笑話的對象。人如果想要非常快樂地活著,就要有一種「空鏡」胸懷,懂得權衡利弊,有些事不改你管的就不要多管閒事了,學會放下,人生才會更加輕鬆自在。
  • 人到中年,若還「深陷」這5件事之中,這個人算是廢了
    安哥認為,人到中年,若還「深陷」以下五件事之中,這個人算是廢了。第一件事:習慣「等靠要」人到中年,若還「等靠要」,那就是不成熟。這一類人,凡事等別人安排,從不主動積極去想辦法,更不會去承擔責任。一個負面消極的人,如何能擔當重任?他們往往做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工作,崗位都沒有太大的變動,個人也沒有太多的成長。
  • 媽媽好糊塗,活活擔誤奴
    揚州汪太守笑道:「祝世兄在此,不該唱這樣俗戲才是。」松柱笑道:「這是陳季常風流佳話。」眾官吩咐請姑老爺點戲,就有個十三四歲的小旦,包著頭,穿件大紅衫子,捧著牙笏走到姑老爺面前打千兒,送上牙笏請點。……寶官笑道:「請姑爺點戲罷。」夢玉道:「那是你的戲?」小旦用手指道:「這是我的,這幾齣也是我的。」夢玉細看,點了《草橋驚夢》,又問道:「唱《跪池》的小生叫什麼?」寶官道:「叫做錦官。」
  • 五十歲算老年還是中年?老年是指多少歲?別不服,你可能已經老了
    50歲也是個較為尷尬的年齡,說老也不算很老,說年輕也完全算不上年輕,那麼五十歲到底算老年人還是中年人?老年是指多少歲?不妨來了解下。50歲,到底算老年還是中年?老年是指多少歲?從年齡的角度來看,50歲只能算中年人,不能算老年人。
  • 人到中年,這3種閒事不要管,看似長臉,實際上被別人在背後嘲笑
    是啊,這是為自己積德,但卻處處為善。你要知道,有一句中國諺語說人好心受騙。在以後的生活中,你會遇到三種「好管閒事」。若過分保留這些懷舊情調,人生就會變得不如意,甚至給上身帶來麻煩。一、 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不要管人生還有很多人喜歡打腫臉充胖子。
  • 《關於我轉生成史萊姆這件事》超強十月新番,十月新番前瞻分析
    從這為數不多的信息中,似乎給人一種預感:難道這又是又雙叒叕的最強10月?現在十月份陸陸續續的新番已經開始更新了,但不排除什麼突然跳票的可能(滑稽)。因此在這裡給大家帶來部分看起來比較穩妥的10月新番,對有看點的作品進行簡單的介紹。今天這頁就是《關於我轉生成史萊姆這件事》
  • 人生三境:少年看武松,中年看林衝,老年看魯達
    不過他轉念一想:「我回去時,須叫別人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所以武松才硬著頭皮上了景陽岡。好在他本領高強,運氣也不錯,不然景陽岡的老虎可就多了一份送上門的外賣。年輕時,武松因為不知收斂「傲氣」,吃了不少苦頭。
  • 「成敗在酒桌」,情商高的人,酒場上別做三件糊塗事!
    在酒場中,要碰到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各種各樣的事。在喝酒的時候,有的人管不住自己,什麼事都做,結果就捅了「簍子」,給自己引來不少的麻煩。在中國式的酒局中,「成敗在酒桌」這樣一句話,絕不是誇誇其談。酒桌上,要面對各路「牛鬼蛇神」,說話做事都有不少講究。
  • 「人在做,天在看」:這三件糊塗事不能做,會有報應的
    殊不知,世上哪個不透風的牆呢,即使有,也要記得這六個字——人在做,天在看。當你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陷入困境時,當你總是埋怨自己運氣不好時,當你一遍遍問命運為什麼趕不到好時機時。也許你應該問問自己,你曾經到底做過什麼事?虧心的事,你做過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 怎樣讓中年男人快速對你生情?做好這三件事
    中年階段的男女,自然也是如此。女性因為性別的原因,在感情當中不適合採取過於主動的方式,但是遇到了自己認為非常優秀、讓自己心生好感與愛慕的男人,不想錯失機會該怎麼辦呢?怎樣才能讓中年男人快速對你生情?做好以下這三件事,概率會增加許多!
  • 「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有道理嗎?這老農的解答我服
    不瞞各位,這句農村老話是我近兩年來,聽得最多的一句,為什麼?因為這幾年我正好處於眾叛親離、無資無產的貧困潦倒之時,父輩和家人就常常借用「再窮莫過要飯,不死終會出頭」和這句農村老話作為「姊妹句」來鼓勵我、鞭策我,確實給了我很多不沉淪、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