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前線|必修二閱讀知識精編

2020-12-24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必修二閱讀知識精編

《荷塘月色》

1、文章將「荷塘月色」巧妙分解開來作兩次描寫,先寫「月色下的荷塘」,再寫「荷塘上的月色」,這樣主景和副景互換位置,就能將景物寫得格外細膩。

2、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徵,並適當採用一些表現手法(比喻擬人通感排比對偶等修辭、遠近高低動靜虛實正側等角度、視覺聽覺嗅覺等感覺、動詞形容詞量詞疊音詞等鍊字)來突出之,才可使景物形象生動。文中因為作者「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一路上就有暫得超脫的淡淡的喜悅和不得超脫的淡淡的哀愁,(徐徐語文坊精編)隨之荷塘景物也都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飄渺的光色,使得文章意境有一種哀而不傷(感情適度有節制)的中和之美。

3、擬人比比喻更形象生動,就是因為比喻只是甲像乙,畢竟「隔」了一層,而擬人卻是甲直接具備乙的動作情態,比如「有嫋娜地開著的」這句擬人就比「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的比喻要更生動逼真。文章採用了一些通感手法。通感其實就是感覺之間的互通,比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句,除了採用比喻之外,還採用了通感的手法,將嗅覺「清香」轉化為聽覺「歌聲」:既寫出了月夜下荷香的若有若無、清淡飄渺,也烘託出了月夜的寧靜;同時感覺的轉移伴隨著想像的跳躍,也顯示出一種用語的新奇活潑;而且「清香」和「歌聲」(徐徐語文坊精編)兩個優美意象的疊加,就使得句子的意境更優美。

4、月色和聲音都是難寫之物。作者在寫「荷塘上的月色」時,就採用了正面描寫(主要是比喻:月光如流水,靜靜地瀉;月光如小睡,雲遮月時別有風味;月光與月影的交織如名曲的旋律,十分和諧優美)和側面烘託(荷葉荷花的烘託,寫出月光朦朧恬靜;黑影倩影的烘託,寫出月光的輕盈蕩漾)相結合的手段,並以側面烘託為主。

5、江南採蓮圖與前文的荷塘月色景相得益彰,一實一虛,一靜一動,一形一神,拓展了散文的意境,深得散文真味。《故都的秋》中第12段議論「秋的深味」也是如此。

《故都的秋》

1、「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與《荷塘月色》中的「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一樣,是全篇的文眼。(徐徐語文坊精編)文眼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文眼可揭示主旨,升華意境,提挈全篇,奠定基調。文章有文眼,意境才會有虛實,題旨才會有隱現。

2、故都的秋的「清」(色之清淡,人之清閒),「靜」(環境、心境的寧靜),「悲涼」(顛沛流離、飽嘗風霜的心境之秋的折射),足以說明一切景語乃情語。圍繞這三個特點,文章著重寫了秋花圖、秋槐圖、秋蟬圖、秋雨圖、秋果圖等五幅畫面。

3、文章不寫北平那些大景點的秋,卻只寫家家戶戶街頭巷尾的秋,一是因為大景點太熱鬧,不易寫出新意,二是平平淡淡的平民秋景中才可挖掘出特殊意味,體現出作者審美趣味的生活化、平民化。

4、本文是函索坐催催出來的急就章,卻寫得優美流暢,佳詞妙句俯拾皆是,可見平素的功底。一些意象造語典雅美麗,比如「柳影、蟲唱、飛聲、藍朵、落蕊、殘聲、秋潮、涼霧」等詞。「江南,秋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等句,從內容看,寫出了江南之秋的特點;(徐徐語文坊精編)從語言看,動詞「凋」「來」「顯」、形容詞「慢」「潤」「淡」都運用得十分貼切,包括三個「得」字的使用,還起到了舒緩節奏的作用,而且「慢」「潤」「淡」三字還押韻,有一種音樂美,而且句式都是短句,顯得輕盈蕩漾;從修辭來看,還運用了排比,排比顯得有氣勢,有抒情性。

《囚綠記》

1、散文大多有物線、情線兩條線索。《荷塘月色》行蹤是物線,「頗不寧靜」是情線;《故都的秋》「清、靜」是物線,「悲涼」是情線;《囚綠記》「綠」是物線,「嚮往光明和自由」是情線。

2、本文借物抒懷,託物言志。其中「綠」就象徵著烽煙四逼的北平中永不屈服於黑暗的人民。託物言志就是一種象徵,它跟比喻不一樣;比喻是用於單個句子的,而象徵是運用整個篇章的,其象徵什麼是需要體悟出來的。託物言志時,往往還會涉及比喻、擬人的手法。比如「我幽囚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植物是多麼固執啊!它不了解我對它的愛撫,我對它的善意。」

《氓》

《詩經》中有「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戀曲,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離歌,有「君子於役,不知其期」的軍謠……《詩經》中多採用賦比興的手法。(徐徐語文坊精編)「賦」是直陳其事,多帶有排比性的敘事,如《氓》中從戀愛到結婚到婚變到決絕的敘述,《採薇》中的「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到「薇亦剛止」的敘述;「比興」往往是「甲像乙,甲亦引出乙」,比如「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既用斑鳩貪吃桑葚比喻女子沉溺於愛情,也用斑鳩貪吃桑葚引出下邊女子對不幸婚姻的敘述。採用比興的手法,在結構上可避免平鋪直敘,也有暗示作用,讓線索似斷實連,還有過渡的作用;在內容上可激發聯想,鮮明形象,豐富意蘊。

《採薇》

1、詩歌塑造了一個思鄉之苦和愛國之情糾結在一起的戍卒形象。前三章採用了重章疊唱的手法,既強化了戍卒與日俱增的思鄉之苦,也一詠三嘆,使行文富有旋律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情景交融,形象蘊藉:離別時,春光爛漫,楊柳依依,仿佛親人難捨的手,前途未卜,我心傷悲,是樂景哀情;(徐徐語文坊精編)回來時,大雪紛飛,路阻且長,饑渴難當,百感交集,家事難料,步履踉蹌,是哀景哀情。且「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還構成今昔對比,讓人不勝其悲。

《離騷》

1、抒情主人公因抱有「鷙鳥不群」「方圜不同」「異道不安」的理念,「九死未悔」「溘死不為」「體解未變」地「好修」,好美德與美政(蕙纕、攬茝、修服、步蘭皋、馳椒樹、制芰荷、集芙蓉、高餘冠、長餘佩、佩繽紛、芳菲菲),而他遭逢的時俗卻是「工巧」「改錯」「追曲」「周容」,群小(眾女)又「嫉」「謠諑」他,君主(靈修)又「浩蕩」而「不察」,因此他只有「離騷」了,只能「獨窮困乎此時也」。

2、《離騷》多用比興手法,正如東漢王逸所說的「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於君」。對於屈原抱石沉江的行為,我們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心理脆弱,或主張他隱忍待發,楚材晉用,應該明白作為那個時代的文人,(徐徐語文坊精編)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的賞識支持下才能實現,他的高尚節操只有在君王能幫他力排眾議下才能得以保持,如果君王不賞識他不支持他,他又不想隨波逐流的話,那麼他就只有死路一條。可以說,中華民族的一股凜然正氣,正是由屈原、文天祥、譚嗣同們的死繼承下來的。

《孔雀東南飛》

1、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制等傳統文化的冷漠和殘酷,使無數美麗的愛情變為「牛郎織女」,變為「雙飛蝴蝶」,變為「相鳴孔雀」,變為「血淚沈園」,這些深入人心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大多會採用一個浪漫主義的結尾,這樣的收尾,能為文章增添亮色,說明美好終將會戰勝邪惡,寄託了人們追求戀愛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

2、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袷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賞析:從服飾到容顏到姿態作了誇張性渲染性地鋪排,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蘭芝的美,表現了她的從容鎮定。她想將最美的形象留給丈夫,(徐徐語文坊精編)也想向婆婆暗示自己的無辜與堅強,同時為下文眾多的人提親也作下了鋪墊。

《涉江採芙蓉》

1、「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開頭採用「芙蓉」「蘭草」等意象襯託出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高雅和感情的純潔,為全詩營造出清幽美好的意境,同時樂景襯哀情,為下邊相思苦情做了鋪墊。古人常會折柳採花相送,以表達對親朋好友的關懷、思念和美好祝願,生活情調簡樸美好。

2、「還顧望舊鄉」的主人公可能是男子,也可能是女子。如果是男子,就有可能是一個遠在他鄉的遊子,是他在涉江採芙蓉,他在「所思」,他在「望舊鄉」,他在「憂傷」。如果是女子,就有可能是一個留在「舊鄉」的女子,是她在採芙蓉,想寄給那個「在遠道」的男子,她邊採還邊在想像那個男子也在「還顧望舊鄉」(這叫「推己及人」法,從想像對方也在思念自己著筆,更能體現自己的相思),(徐徐語文坊精編)從而發出了「同心而離居」之嘆,這樣通過想像虛實結合,就更拓展了意境。

《短歌行》

1、詩歌四句一節,逐節換韻,又兩節為一層,逐層推進。全詩「憂」與「思」的情緒循環往復,既憂人生短暫,大業未竟,又思賢才到來,一統天下。

2、詩歌採用了一些典故,化用了四處語典「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和一處事典「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採用典故,總的來說會有語言簡練、含蓄蘊藉、文採斐然、突出意旨的作用。

《歸園田居》

1、詩中的尋常景(茅舍草屋、榆柳桃李、雞鳴狗吠)為何能透露不尋常的美呢?就是因為這尋常景中融入了詩人閒適安靜愉悅的心情,是詩人精神田園的外化,因此透露出迷人的光輝,這是情景交融的化境。詩人的語言平淡自然,寫景敘事多用白描,卻平中見奇,淡而有味。

2、對待陶淵明的隱居我們需辯證看待。一方面,他的辭官歸隱是對黑暗官場的一種反叛,可以讓人潔身自好,保持精神獨立,人格尊嚴;但也有消極的一面:要改造社會,要清除汙濁,就不能消極地靠「獨善」和「歸隱」,應該兼濟天下,積極地參加社會活動。

3、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許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之後,或厭倦官場的時候,往往就會回歸「陶淵明」,從他身上尋找新的人生價值,並藉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蘇軾、陸遊、辛棄疾等莫不如此。於是,「不為五鬥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壘,用以保護自己人生出入的自由,(徐徐語文坊精編)而「平淡自然」也成了他們心中最高尚的藝術境界。

《蘭亭集序》

1、生死問題,歷來是中外文學和哲學所關注的重要話題,在我國古代,儒家重視人的社會存在和現世存在,認為道德仁義遠較生命個體重要,思考現世生活遠較思考死亡重要,對死亡採取的是視而不見的態度。而道家對死亡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意識到死亡的恐懼和生命存在的局限性,但道家最終採用自然混沌的理想境界消解了生死差別,又顯得太消極。而東晉的王羲之,也執著地探索了人生真理,他認為「一生死」是虛誕的,「齊彭殤」是妄作的,「死生亦大矣」,死就是死,死了萬事皆空,不可能復生,生就是生,生就要奮發有為,不可混沌度日。因此他努力地為字為文,(徐徐語文坊精編)以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2、本文敘蘭亭雅集,悟人生要義,其情感有一個變化過程,從樂「良辰美景」到痛「美好易逝」到「悲死生亦大」,而且行文也一破當時的駢儷藻飾之風,採用駢散結合、自然清新的語言書寫。

《赤壁賦》

1、本文是蘇子與客月夜泛舟赤壁時一次關於生命、宇宙思考的對話。其情感同樣有一個變化過程:賞美景而樂,聞洞簫而悲,嘆須臾而哀,說不變而喜,去煩憂而笑。其中的主客問答既是賦體本身特徵,也可看作是蘇子本人悲觀面與樂觀面的矛盾鬥爭。蘇子認為萬事萬物的變與不變、須臾與永恆、得與失等都是相對,與其為這些無所謂的事煩憂,還不如盡情地活在當下,活在眼下的清風明月裡,超然物外,隨緣自適。這種想法雖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我安慰的味道,但對剛剛從牢獄中走出來被流放到荒僻黃州的蘇軾來說,已屬難能可貴。

2、蘇軾曾一度下獄,三度貶官,又中年喪妻,可謂命途多舛,但他並沒有像陶淵明那樣歸隱田園,也沒有像賈誼那樣抑鬱而終,(徐徐語文坊精編)就是因為他在人生順境時能夠以儒家思想積極入世,輔君治國,經世濟民;在遭遇逆境時又能以佛道思想出世,超然物外,隨緣自適,去順其自然地適應現實,化解苦悶,因而他便成了人生的不倒翁,成了「無可救藥的樂天派」,這樣的修為,也使得他的文境和人境都邈不可攀,這也可看作一種「窮而後工」的現象。

《遊褒禪山記》

1、王安石的這篇遊記與一般的遊記不同,它因事說理,敘議結合。它不重在記遊,而重在說理,前面的記遊僅僅是後面說理的一個鋪墊和引子而已,因而前邊的記遊也會因後邊說理的側重而詳略不同。

2、作者在遊記中闡述了「盡志無悔」「深思慎取」的道理。他認為要想達到「非常之觀」,實現人生的遠大理想,成就人生的偉大事業,就必須具備「志」(堅定的志向)、力(充足的體力、不懈的努力等)、物(客觀憑藉)的三個條件,其中「志」是最重要的,「盡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後來百折不撓實行變法的思想基礎。而且在治學過程中,對一些傳聞材料不可不深思慎取,務實求真,千萬不可輕信盲從,以訛傳訛。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1、被毛澤東譽為「學界泰鬥,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針對當時北大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勸學生抱定宗旨、端正學風,(徐徐語文坊精編)砥礪德行、束身自愛,敬愛師友、改善校風,勸老師改良講義,只列綱要,迫使學生潛修,計劃學校籌集款項,添購新書。

2、作為一篇就職演說,其在演說的針對性、演說的邏輯性和演說的語言感染力上給我們以啟發。

《在馬克思墓前講話》

1、悼詞是在為逝者舉行的追悼會上所作的講話或文章,用於對逝者的哀悼。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點明悼念對象,介紹其生前簡歷、逝世時間、原因、享年等;二是扼要地介紹逝者生前的事跡,突出其對社會的貢獻,恰如其分地評價其一生;三是對逝者表示哀悼,並勉勵生者化悲痛為力量,以實際行動來紀念逝者。(徐徐語文坊精編)因此悼詞往往綜合採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

2、馬克思作為科學家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他有兩個重大的發現: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發現了剩餘價值規律。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因為他首先是一個革命家。

3、馬克思認為我們選擇職業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

《寫景要抓住特徵》

寫景要抓住景物自身特徵(由物種、地域、時令決定的),要用心觀察,如實描摹,妙用修辭,繪形傳神,還要抓住情感特徵(由修養、心境、情趣決定的),(徐徐語文坊精編)要融情入景,提升意境。

《學習描寫》

描寫包含語言、動作、外貌、心理、景物等的描寫,描寫可以使客觀事物有形、有聲、有色地再現在讀者面前,從而增強作品的生動性和感染力。描寫要有明確的目的,要善於抓住特點,要帶有情感色彩。

《學習抒情》

抒情要有真情實感;要有寄託,可以跟記敘、議論結合在一起抒情,也可以借景抒情,託物抒情;在語言表達上,可適當地運用排比、設問等手法增強抒情效果。

《學習虛構》

虛構要有明確的目的,還要以真實為基礎。

《演講》

演講是一種交流思想、溝通情感的重要方式,它主要是用有聲語言來傳達演講者的思想情感,收到打動、感染聽眾之效,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演講時要努力做到:第一,對觀眾的心理反應要敏感,並運用適當的語氣和體態來縮小與聽眾的心理距離,增強演講的感染力。第二,演講內容要充實、新穎,邏輯結構要清晰連貫,(徐徐語文坊精編)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使聽眾產生共鳴。第三,聲音要響亮,吐字要清晰,感情要充沛,張弛有度,表達流暢而抑揚頓挫。第四,要根據演講的內容、對象、場合選擇恰當的技巧。比如演講者可以用不同的引入語巧妙入題:或講故事引發聽眾思考;或製造懸念,扣住聽眾心弦;或以激情導語引入,激發聽眾的感情,等等。第五,要善於運用表情、手勢等體態語調聽眾的情緒,使演講成為與聽眾的情感交流和心靈對話。第六,要調整好心態,克服怯場心理,放鬆心情,充滿自信,要根據演講的內容,把握好演講的情感基調,(徐徐語文坊精編)能針對聽眾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確定適當的演講主題。

《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

成語來源於神話傳說、寓言故事、歷史故事、文人作品、外來文化。涉及文學藝術、天文地理、政治軍事、禮儀習俗、衣食住行、植物動物等文化。運用成語要避免望文生義(危言危行、細大不捐),謙敬錯位(蓬蓽生輝、鼎力相助),張冠李戴(汗牛充棟、秦晉之好),褒貶失當(雨後春筍、趨之若鶩)。

《修辭無處不在》

修辭是對語言材料進行選擇、調整和組合的過程,(徐徐語文坊精編)目的是為了使語言表達得鮮明生動。包括語音修辭(疊韻、雙聲、疊音、押韻、平仄、對偶、排比、頂真、反覆、迴環等),詞語修辭(鍊字,比喻、擬人、借代、比擬、誇張、雙關、通感、仿詞、婉曲等),語句修辭(倒裝、整散、長短、反問、設問等)。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

1、古代貴族男子稱氏(國名、官職、居住地、職業技藝、祖先的字),婦人稱姓,賤者有名無氏。

2、所有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節日,或者是宗教上的(聖誕節、復活節),或是節令上的(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節日的風俗除了單純自然原因外,還有民眾心理上的因素。孔子說,百日之勞,換來的不過是一天的快樂,這是上天賜予的恩澤,也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啊。有張有弛,才不會覺得生活單調。

3、中華民族具有顯著的土著特點,(徐徐語文坊精編)中華大地是黃色蒙古人種的故鄉。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是今天中國人的共同祖先。龍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一起發展成為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

(來源:徐徐語文坊。作者:徐徐老師。本號尊重原創,公益推薦,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2021高考前線|夯實基礎:語言表達圖文轉換:徽標、圖表、漫畫、圖片
    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語言表達得體之解題技法22.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語言表達得體之基礎知識21.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語言表達連貫訓練20.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語言表達連貫
  • 夯實基礎:高中語文必修一文言知識精編
    必修一文言知識精編【燭之武退秦師】一、通假字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6、失其所與,不知 (徐徐語文坊精編)(「知」通「智」,明智。)二、古今異義1、貳於楚也(貳,古義:從屬二主,動詞;今義:「二」的大寫,數詞)2、無能為也已 (無能,古義:不能;今義:沒有才能)3、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 2021中高考英語衝刺:精選英語真題閱讀30篇,100%用得到
    中高考英語閱讀如何漲分?如果你是家長,是初三學生和高三學生,建議大家仔細觀看:奇速英語創始人——蔡章兵教授《致2021中高考師生的一封信》。年中高考30篇真題閱讀訓練(經典題型+解題技巧)?,可以關注奇速優課公眾號,可以體驗2021年奇速高考衝刺課系列(中高考網課/在線課/30天真題訓練)。
  • 2021高考前線|夯實基礎:語言表達仿用句式之「建骨架·豐血肉」通...
    :語言表達圖文轉換:流程圖訓練26.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語言表達圖文轉換:徽標、圖表、漫畫、圖片25.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語言表達圖文轉換:流程圖24.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
  • 備戰2021|夯實基礎:高中語文必修一文化常識精編
    高中語文必修一文化常識精編《沁園春.長沙》1、詞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盛行於宋朝。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徐徐語文坊精編)《戰國策》長於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標誌著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給後世散文和辭賦的創作以重大影響。2、卿:古代對人的敬稱。如燕人稱荊軻為荊卿。3、豎子:對人的蔑稱。除此之外還有「童僕」和「小孩」的意思。
  • 2021高考英語預測來了!英語閱讀理解和作文怎麼備考?快收藏
    2021高考英語預測來了!英語閱讀理解和作文怎麼備考?快收藏,我們知道2021年高考戰爭即將拉開帷幕,考生在接下來的兩三輪複習中如何快速提高成績?掌握的正確方法越多,對複習的效率提升越高,今天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談論2021大高考的英語預測。
  • 高中數學必修二直線與方程知識及考試例題分析,做一個實在的學霸
    導語高中數學知識繁重,高考內容涉及面廣,其中,高考數學「直線與方程」是常考的一個內容,一般穿插圓的方程,雙曲線,橢圓等幾何知識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直線與方程是高中數學必修二第三章的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平面幾何知識後的延伸,這個章節學習了有關直線、圓、雙曲線方程等幾何圖形的知識,是整個高中階段的一個重點內容。基礎梳理1.
  • 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二知識提綱,知識點竟然新增這麼多
    所以平時還是以教材知識為主,課外書籍為輔,全面學習。今天給大家準備分享的是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二知識提綱,你會發現考點竟然新增這麼多!由於篇幅限制只能分享部分,免費完整版領取方式;點擊我的主頁頭像,私信【政治必修二】即可領取,其中針對學習情況並贈送偏科學習方法和免費提分技巧課程給大家【完整電子版可列印學習~】
  • 2021高考前線|夯實基礎:《標點符號用法》
    相關連結17.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辨析並修改病句之掌握辨析並修改病句的方法技巧16.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辨析並修改病句之不合邏輯>15.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辨析並修改病句之表意不明14.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辨析並修改病句之結構混亂13.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辨析並修改病句之成分殘缺或贅餘
  • 2021高考前線|夯實基礎:多義誤用與謙敬錯位
    (二)易謙敬錯位成語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多讀書少應酬,是我們黨一直倡導的作風,也是領導幹部應該努力做到的,但有些幹部卻打著「盛情難卻」的幌子,對小恩小惠卻之不恭。相關連結8.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用錯對象與褒貶誤用7.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易望文生義成語6.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易近義混淆成語
  • 精編導學ABC秋季課程開班啦!
    一、精編導學ABC課程介紹精編導學ABC課程是在我院16年的王牌產品「思維能力培訓」和「小升初銜接班」的基礎上,向初中階段延伸的又一全新力作。秉承」名校之路的特色與原則,即:名校名師編撰教材、名校名師親自授課。
  • 高考日語要怎樣更好的去複習?
    距離2021年高考還有200多天,各省的日語高考學生也紛紛進入了總複習階段,總複習不同於前期的打基礎,學習更具實戰性。 實例證明:利用好總複習,日語70分的同學也可以逆襲到130多分!
  • 高考倒計時50天 50天各科如何絕地反擊
    檢驗自己知識的掌握,鍛鍊計算,調整考試心態。英語反覆演練歷年高考真題一、緊跟老師的複習節奏,不要漫無目的地單打獨鬥,這是複習大忌。有效利用在校時間找老師指點,解決在家無法解決的困惑。二、高考英語試題考查比較全面,偏、難、怪題出現的機率很小,可以反覆演練歷年高考真題,熟悉高考的思路。
  •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精編匯總,期末複習必備資料,給孩子背熟!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精編匯總,期末複習必備資料,給孩子背熟!語文,本就是一門注重積累的科目,尤其是對基礎知識的積累一定要過關,今天,我們就為小學生分享這份語文知識大全,匯總了1-6年級語文重點知識(拼音+生字詞語+句子+標點符號等)如低年級必須要掌握好的拼音知識,掌握好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並按順序背誦和默寫26個大小寫字母;掌握拼讀方法
  • 2021高考英語命題指南——奇速英語高考籤約漲分課程受歡迎
    2、2021高考英語新增題型  ①閱讀理解第一節中設問方式變化:以往多為完整問句形式,2019年全國Ⅰ卷中閱讀理解B篇第26題採用不完整題幹形式,該篇中有3道題對不同段落進行設題。  ②語用第二節(語法填空)考點命制變化:考綱中的語法項目表並不包含同位語,而2019年全國Ⅰ卷考查了同位語從句的連接詞that。
  • 2021年河北實行新高考模式 今年如何填報高考志願
    2021年河北省將實行3+1+2新高考模式,在2010年新高考的省份中,據說山東省有將近6萬考生出現了滑檔,這麼高的數值的確是要引起深思了。所以對於河北省2021年的考生來說,避免滑檔也是填報志願的重中之重了。
  • 2018年北京高考考試說明公布 語文:經典篇目增《論語》
    教育部部長助理、教材局局長鄭富芝介紹,必修課程根據學生全面發展需要設置,全修全考;選擇性必修課程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和升學考試需要設置,選修選考;選修課程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統籌規劃開設,學生自主選擇修習,可以學而不考或學而備考,為學生就業和高校自主招生錄取提供參考。  課程類別的設置,也對接了新高考「6選3」或「7選3」的設置。
  • 2021高考官方模擬考!連考3天,統一改卷!
    11月25日,福建省教育廳舉行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工作視頻會議。會議透露:2021年1月23日至25日,將舉行新高考適應性考試,且明年不再組織2021屆的高三省質檢。 據悉,這次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數英三科將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這樣,八省份或將統一時間參與此次適應性考試。
  • 2021新高考適應性8省聯考,教育部命題,明年1月開考!江蘇考生...
    根據最新信息明年實施新高考的八省將迎來大聯考 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數外教育部命題時間:2021年1月23至25日這將是江蘇歷史上破天荒,除了高考外首次省級規模與其他省大聯考,意義重大!為全面檢驗2021年新高考準備工作情況,也使考生熟悉考試、志願填報和高校了解錄取的流程及基本方法,儘早發現新高考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隱患,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點進行評估和研判,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預案,計劃開展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為減輕學生負擔,2021年不再組織全省高三畢業班質量檢查測試。
  • 備戰2021|夯實基礎:高中語文必修一教材梳理知識清單
    高中語文必修一閱讀知識精編《沁園春.長沙》1、意象即融合了主觀情思的藝術形象,包括人物、景物等。(徐徐語文坊精編)2、詩無達詁,對《雨巷》中的丁香姑娘,人們就有「理想說」「佳人說」「自我說」等多種理解。《再別康橋》1、新月派崇尚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