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的「斬三屍」到底是什麼?

2021-01-09 騰訊網

在《封神演義》第十三回《太乙真人收石磯》中,太乙真人給石磯娘娘坦白,十二金仙一千五百年都沒能「斬三屍」,所以犯了殺劫。換句話說,哪吒殺石磯娘娘的童子,太乙真人殺石磯娘娘,都是為了完成殺劫,完成定數。

那麼,「斬三屍」為什麼那麼重要?

十二金仙都沒能「斬三屍」

太乙真人為什麼因此必須殺石磯娘娘?

在元代的道經《中和集》卷四《慧劍歌》中有一句話:

六賊亡,三屍絕,緣斷慮捐情網裂。

《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的《玄門苗善時校正編次詩》也有類似的話:

斬三屍,誅五賊,勦滅七情並六欲。

可見,道教修真都講究「斬三屍」,而且它們和人的七情六慾是密切相關的。

所以《雲笈七籤》就經常提到:「令子淡泊常無味若常守淡泊,三屍既亡,永無思慮矣。」意思是清心寡欲,就能滅三屍。換句話說,「欲生則三屍生,欲滅則三屍滅。」

所以,比較初級、原始的滅三屍、斬三屍的辦法,就是修煉內丹,即清心寡欲,讓三屍蟲餓死。

但三屍蟲並不是僅僅是因人慾而生,它們還有自己的活動規律:「人身中皆有是三蟲,能記人過失,至庚申日,乘人睡去,而讒之上帝 ……將本人罪過奏聞上帝,減其祿命。」(《中國方術大辭典》)

三屍蟲就像是「上帝」栽種在人體內的間諜一樣,人只要有過失,三屍蟲就會匯報上帝,上帝就會減少人的壽命——這就是人為什麼不能長生的原因。

那麼人怎樣才能長生?

前面暗示了,三屍蟲的活動規律是在「庚申日」「乘人睡去」的時候逃離人體去到天上匯報給上帝。

所以最直接粗暴的辦法就是「守庚申」,即在庚申日不睡覺,讓三屍不能逃離人體。逃離不了人體,自然就不能向「上帝」打小報告,也就不能讓人減壽了。《太上三屍中經》說,守三次,三屍就害怕了。守七次,三屍就死了。

理論上,七次守庚申後,就能一直活下去,也就實現了長生。

有意思的是,「守庚申」也傳到了日本,平安時代就非常流行「御庚申」。

守庚申可以一個人做,也可以一行人一起做。比如唐人許渾在《贈王山人》中就寫了「夜寒初共守庚申」。宋至清代,許多和尚和道人都會集體守庚申,流程也非常的清楚,還顯示出佛教的影響。

當然,更粗暴的辦法就是在庚申日等三屍出現後直接斬卻三屍,是謂「斬三屍」,一勞永逸。

「庚申日」,按照計算,每六十天出現一次,所以古代修真之人都有守庚申或坐庚申的修真習慣。「坐庚申」,就是每夜雙目緊閉打坐,和佛家的「趺坐」十分相似。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耳中人》和《清稗類鈔》裡的《坐庚申》都記述了類似情節。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三屍蟲呢?答案是否定的。從這兩篇小說來看,似乎只有修道至一定境界才能看到三屍。

注意,只是看到,而不是守住或斬卻。

《耳中人》記載蒲松齡的老鄉淄川人譚晉玄在打坐時聽到耳中有人說話,過一段時間後耳中人就從耳朵中爬了出來。但因為當時有鄰居敲門,這個兩三寸長的小人直接被鄰居的聲音嚇得逃跑了,也沒有回到譚晉玄的耳朵中。

這導致譚晉玄沒能守住三屍,當然也沒能斬殺三屍。

當然,以譚晉玄當時的道行,他可能還沒有功力斬三屍——畢竟《封神演義》中十二金仙一千五百年的道行都沒能斬三屍。

後來,譚晉玄就得了瘋癲症,還喜歡號叫。這就是守三屍、斬三屍失敗的下場。《清稗類鈔》中還記載當時福建人喜歡修「庚申之術」即守庚申,但似乎大多都沒能成功,所以有幾個人「不及一年,寢食銳減,形銷骨立……二人皆投繯死」。

守三屍,最後卻上吊自殺了。

可想而知,他們大概和譚晉玄一樣,練功失敗,走火入魔了。

所謂「三屍」,是常見的道家術語,又被稱為「三蟲」「三彭」。在道家看來,人體內有三條蟲,它們就是「三屍蟲」。

一開始的三屍並不都居住在人體的頭部,而是整個身體之中。段成式《酉陽雜俎》就說三屍分別住在人頭、人腹、人足中。

發展到後來,道教認為三屍會變成三個小人(和夜叉長得很像)的形狀,他們還有自己的名字:

上屍彭琚,小名阿呵,在頭上,伐人泥丸、丹田。令人頭重眼昏冷淚,鼻中清涕,耳聾齒落,口臭面皺。

中屍彭質,小名作子,好惑五昧,貪愛五色,在人心腹,伐人絳宮中焦,令人心迷健忘,少液氣乏……

下屍彭矯,小名季細,在人胃足,伐人下關,傷洩氣海,發作百病……

但總之,三屍要麼使人生病,要麼使人短命。所以修真者一定要斬三屍。

有沒有斬三屍成功的人呢?據說張君房(《雲笈七籤》的作者)曾經守三屍成功。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查《雲笈七籤》,其中記載了很多守庚申、斬三屍的方法。比如:

到庚申夜打坐,叩每牙齒七下,就拍著額頭呼叫三屍的名字,第一次叫彭倨,第二次叫彭質。第三次則叩齒七下,捫腰呼叫彭矯的名字。

再在手心寫太上祝辭:

吾受《太上靈符》、《五嶽神符》,左手持印,右手持戟,日月入懷,濁氣出,清氣入。

三屍彭倨出,彭質出,彭矯出!

急急如律令!

其他方法,這裡就不介紹了。畢竟現在的養生方法是拒絕熬夜守夜的。2333。

在《封神演義》中,三教大會萬仙陣時,元始天尊就告誡自己的徒兒們:

今日你等俱該圖滿此厄,各回洞府,守性修心,斬卻三屍,再不惹紅塵之難。

由此看來,《封神演義》的作者似乎給十二金仙等人設了一個圈套。即斬三屍可以用外力,即渡過殺劫來完成。也可以通過洞府靜修來完成。

那麼,十二金仙一直努力的意義是什麼呢?

肯定不是變強那麼簡單。

《封神演義》中,截教的雲霄仙子就曾斬三屍成功,被形容為「六氣三屍俱拋盡,咫尺青鸞離玉京」,但她的修為似乎也沒有強到可以和聖人匹敵。

因此只能說,「斬三屍」是得道的方法之一,但每個人因「斬三屍」所得之道是有深淺的。就好比《耳中人》,看到了小夜叉三屍出來,但卻無法控制他,最終只能落得瘋癲的下場。

相關焦點

  • 神話中的斬三屍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說只有斬去三屍才能成仙了道?
    神話中的斬三屍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說只有斬去三屍才能成仙了道?「三屍」是道教術語,指道教的三屍神。屍者,神主之意。道教認為人體有上中下三個丹田,各有一神駐蹕其內,統稱「三屍」,也叫三蟲、三彭、三屍神、三毒。上屍好華飾,中屍好滋味,下屍好淫慾。
  • 修仙路上的最大難關——「斬三屍」
    大家閱讀仙俠類的網文或者傳統神話,經常會看到修行路上有斬三屍這個過程,那麼,斬三屍究竟是什麼呢?今天熊貓君給分享一下關於「斬三屍」的內容。道教修行路上的重要途徑三屍的說法起源於道教,又叫做三屍蟲或者三屍神。其中又包括上屍三蟲、中屍三蟲、下屍三蟲。三屍與生俱來,對人體有害。道教把斬三屍當作成仙路上的重要門檻,斬卻三屍即證金仙是道家修仙中的固有觀念。三屍對人體有害,會引發各種疾病,在歷史上有兩種說法。
  • 封神演義停播原因是什麼? 封神演義最後12集哪裡看大結局是什麼
    有多少追封神演義的小夥伴被突然停播的劇給卡到了?看著正爽的封神演義為什麼突然就不更新了,還發出消息出停播,那麼還沒看完的12集要怎麼辦?總不能就這樣斷在這裡了吧。封神演義最後12集到底有沒地方看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 《封神演義》之中的「封」,真的是冊封?而不是封印?
    《封神演義》的「封」究竟是什麼意思?是冊封還是封印呢?《封神演義》是中國少見的,獨成體系的神話故事與小說,又名<封神榜>!其中的「封」字,既是「封印」,也是「冊封」。封神榜來歷想要了解這個《封神榜》意義,就得先了解封神榜來歷,這封神榜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出封神榜?傳聞天地之間有兩位至高無上的大佬,一位是以身合道的鴻鈞老祖,聖人之師,本身就與天道合二為一,至高無上!
  •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封神演義》的作者到底是誰?  電影中黑眼圈、大牙縫、不屑一顧的哪吒形象讓人印象深刻,網友們開始熱議哪吒在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原型形象與電影中的不同。  魯迅等學者認為,這部家喻戶曉的明代神魔小說,作者正是明代鐘山腳下的應天府(今南京市)人許仲琳。
  • 封神演義中那幾位來歷成謎的角色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中,有著眾多的角色,主要分為幾大類,首先是凡人,其次是略懂道行的異人,然後是散仙,接下來是妖精等,再然後是仙人,再之上就是聖人。封神演義作為我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部介紹神仙譜系的作品,但是在這當中,有部分角色的身份來歷作者並沒有描述清楚,給讀者無盡的遐想。其中部分角色的身份,也給了當代很多修仙小說二次開發的機會。 接下來,我們就盤點一下,封神演義中比較有名的一些主要角色中,來歷成謎的這幾位!
  • 封神演義中的聖人:女媧和三皇是功德成聖,而混鈞老祖以身合道!
    封神演義中的神仙非常多,普通的天仙沒有多少話語權,到了金仙層次才算有一定地位,但是真正能做到超越天地輪迴,亙古永存,就是我們所說的聖人。聖人的存在也有等級和實力劃分的,有化合天道成聖,有斬三屍成聖,還有功德成聖。
  • 為什麼雲霄娘娘必須要上封神榜?因為榜上一職位只有她才能勝任
    解密《封神演義》背後的故事,第36期作者:長安街大司馬說起三霄娘娘,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是《封神演義》中可以算得上是有情有義的好姐妹一、法力高強原著中有一首詩描述了雲霄娘娘的修為:劈地開天成道行,三仙島內煉真形。六氣三屍俱拋盡,咫尺青鸞離玉京。縱觀整個封神時代中出現的概念,斬了三屍就可以成聖。而雲霄娘娘不僅斬了三屍,還拋了六氣。
  • 《封神演義》和正史裡的姜子牙,是怎樣的形象
    全 文 約 2300 字 閱 讀 需 要 7 分鐘 今年的十月一日,動畫電影《姜子牙》正式上映,雖然本文的關注重點並不在《姜子牙》到底有沒有講好中國故事上,但《姜子牙》對歷史和《封神演義》的大膽改編卻十分的吸引筆者的注意力,譬如說出任最終反派的天尊,在《封神演義
  • 《封神演義》中,老子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封神演義》中,太上老君是人教教主嗎?《封神演義》中,老子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封神演義》中,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共議封神榜,此三教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封神演義》原文中,就明確說明闡教和截教的教主分別為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但卻沒有確切描寫老子的身份。鴻鈞老祖出場時有詩為證: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玄門都領袖,一氣化鴻鈞。從此可以看出,鴻鈞老祖雖傳道於三友,這裡的三友無疑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
  • 《封神演義》中的女媧娘娘是萬妖之祖嗎?她跟妖族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了,這些是女媧在神話傳說當中的設定,在《封神演義》當中,女媧的身份背景又是什麼呢?這個在書中的第一章中就有寫道。紂王問道:我們為何要去祭祀女媧,她有何功德?
  • 封神演義停播原因是什麼揭秘 封神演義大結局哪裡能看
    為什麼說這一次《封神演義》停播早有預兆,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部劇自開播兩個月以來一直到53集,哪怕是差評和吐槽聲不斷,但至少它的播出時間一直都是十分穩定的,而《封神演義》官微也在鼓足幹勁的宣傳讓其熱度不減!可就在6月2日網絡上突然傳出《封神演義》將停播的消息,但在6月3日上午《封神演義》官微突然宣布這部劇將會在6月3日晚播出大結局!
  • 《封神演義》中十大凡人猛士排行榜
    封神演義,是我國歷史上最具演義色彩的長篇神話史詩,重敘事,輕人物心理刻畫,以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為軸,以封神為主線,展現了道家闡教和截教兩派的明爭暗鬥,相互鬥法。 書中姜尚所統領的西周將士,從岐山之西開始,一路東徵,過關斬將,直破殷商國都。
  • 《封神演義》為何沒有被列入四大名著,它們的最大差距是什麼?
    《封神演義》為何沒有被列入四大名著,它們的最大差距是什麼?《封神演義》和四大名著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小說,對人物的描述都惟妙惟肖。《封神演義》這部作品,它最大的優勢在於它恢弘的設定,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對於民間的影響力。
  • 姜子牙,與其說《封神演義》的後續故事,不如說全新的顛覆!
    那麼,這部所謂的《封神演義》後續故事的《姜子牙》,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說到《封神演義》這本書,可能大家了解的並不多,這是明朝嘉靖末年一位名叫「許仲琳」的小說家創作的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但說到《封神演義》這部電視劇,相信大家都能耳熟能詳,畢竟熒幕的視覺衝擊力更勝一籌。
  • 封神演義與明代四大名著相比,到底差在哪?
    但是卻沒有經得起文學界的考驗,沒有什麼研究價值,被文學界擱置在一旁,甚至是鮮有問津。按理說,封神演義要氣勢有氣勢,要文化底蘊也不差,其中包含的詩詞遠多於三國和水滸。其故事情節也波瀾壯闊,場面也恢弘無比,想像力也十分空前。在明代,是一部極其前衛的仙俠小說。那《封神演義》對比明代四大名著,到底差在哪?
  • 看封神:封神演義中聖人的地位差別
    因為三教的設定各不相同,那麼在這部雜糅三教的小說中,這些聖人之間的地位到底怎麼界定呢?都並列為最高神?其實不是的,從小說的字裡行間中,我們其實可以梳理出一些蛛絲馬跡。首先我們確定一下封神演義中給位大神的設定:在《封神演義》中可稱聖人的包括鴻鈞、老子、元始、通天、接引、準提、女媧、昊天上帝、瑤池金母九位,而火雲洞三聖則稱三聖皇比較合適,而且在封神演義小說中,女媧並不是中華神話中的媧皇,她沒有造人的功德,成聖也是在補天之後,而補天則發生在黃帝之後的顓頊時代,共工怒觸不周山之後,所以在小說中,女媧在壽誕的日子還要到火雲洞三聖皇那裡朝拜
  • 封神演義中十五大超級法寶排名
    封神 所以,封神演義中,一位仙者的實力,並不簡簡單單取決於其個人法力和修為,更重要的還有其傍身的法寶等級,像殷郊、殷洪之流,拿著上等法寶番天印和陰陽鏡,也能橫行一時
  • 封神演義楊戩身世是什麼揭秘 楊戩和蘇妲己談戀愛了嗎
    封神榜已經改編過很多部了,每一部可以說收視都是比較喜人的,很多看封神榜都知道楊戩是怎麼來的,但是在最新版的封神演義中,他的身世似乎有了改變,來看看封神演義楊戩身世到底是什麼?  封神演義楊戩身世是什麼:  湖南衛視最新播出的封神演義這部劇中,二郎神是羅晉扮演的。
  • 《封神演義》中就已經出現有超強戰鬥力的「火箭」了
    其實七爺不是胡說的,在《封神演義》中還真有這種武器,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火箭,到底是哪裡出現的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在原著第六十四回《羅宣火焚西岐城》中有記載,羅宣,也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本來是在火龍島修煉的焰中仙,因為受到申公豹的邀請,來西岐協助殷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