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寫了一首愛情詩,頷聯成為經典名句,常被用來歌頌奉獻精神

2020-12-18 暮城煙雨遙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擅長創作「無題」詩,內容大多涉及男女之情。但是,他最著名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流傳六百餘年來,一直爭議不斷。

詩中到底寫的是李商隱的「愛情」還是政治「寄情」?詩評者各執一詞。當中牽涉到他的一名好友,以及他的一段婚姻,直接影響了他一生的仕途。

一、《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賞析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唐·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詩作意譯:

與你相見已經很難得了,離別之時就顯得更加難了。好像一場東風無力地吹著,百花都到了凋謝的季節。別後的相思似春蠶,結繭死後絲(思)才斷,離人眼淚像燭淚,蠟燭成灰淚才幹。

每個清晨起床都見不到你,只見到鏡子中的自己又添了白髮。想必你也在每個寒冷的夜晚,對著月亮思念我。我聽說你現在蓬山,但是找不到路去尋你。只有託請王母娘娘的青鳥幫替我傳信,先行去探看。

離別是人生中的一大恨事,古詩詞慣常以「離別」作文章,讀罷讓人心中黯然。但李商隱這首詩第一句,在離別的頭上再加上了「相見難」。這樣一來,就讓讀者感受到了雙重的「別難」。

第二句中說,這種感受好比春天已經接近了尾聲,東風有心無力,不能再讓百花綻放,只能眼睜睜看著讓它們凋殘。

在頷聯中,李商隱繼續渲染了這種「別難」帶來的痛苦感受。由「別難」來的相思之情,就像吐絲的春蠶一樣,不死無休。而離別帶來的眼淚,也像是蠟燭燃燒出的燭淚一樣,非要把自己燒為灰燼才會幹。

從此以後,女子每個早晨都會像平時一樣起床梳洗打扮,等著她的愛人歸來。可是日復一日,她見不到愛人歸來,只能看著自己鏡中的容貌逐漸衰老。與此同時,她又揣測那個與她相愛的男子,每晚也為了自己孤獨地坐在月下沉吟。

後來,她聽人說愛人在蓬山,那是海外三座仙山之一。但是凡人怎麼能去仙山呢?她只有請王母座下的青鳥來當信使,先替她寄書傳情了。

這首詩的頷聯著力描寫了相思之情與離別之恨的極致狀態,讓它們達到一種殞身絕命的狀態才肯休止,因此說它有落筆「驚風雨、泣鬼神」的效果,所以歷來廣受好評,被用啦歌頌奉獻精神。

不過,這兩句詩在早些年,卻一直存在著一種「誤讀」。李商隱這一首詩在古代流傳並不算很廣。但是解放後,該詩被選入語文基礎教育課本,普及率得到極大提高。

因為李商隱本身詩風的隱晦,許多人把「春蠶吐盡」與「蠟炬成灰」與教師辛勤的工作與無私奉獻聯繫起來,並不把頷聯的詩句當作是在描寫相思之情。

與此同時,關於李商隱這首詩到底是在寫什麼的感情,也一直有很多種說法。比如有人認為:這一首詩其實是李商隱的政治寄情詩篇。

李商隱在詩作中把自己擬為痴情女子,而他傾訴的對象,是他曾經的好友,也就是後來貴為宰相的令狐綯。李商隱希望令狐綯能在仕途上幫他一把,於是他時常給令狐綯寫信,可是令狐綯卻似乎不太願意幫他的忙。

二、李商隱的「辜負」與「被辜負」

李商隱自稱是李唐皇室之後,但是他家祖上並沒有人當過大官,他是一位真正的「寒門子弟」。由於父去世得早,身為家中長子的李商隱,在很小的時候就肩負起了家長的責任。他必須照顧自己的母親,以及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的生活。

少年時代的李商隱,曾經得到駢文大家令狐楚的賞識。令狐楚不但慷慨資助他,教他創作駢文,還把自己的兒子令狐綯介紹給他做朋友。可是令狐楚去世之後,李商隱卻和令狐家的政敵王茂元女兒成婚。

有學者分析說:這就是後來令狐綯拒絕再資助李商隱的一個重要原因。《新唐書》因此評價李商隱沒有操守,被唐朝的當權者輕視,所以才終身坎坷。

但是也有人不同意這種看法,比如日本的一些李商隱研究者就認為:李商隱與王氏結婚的時候大約只有二十五、六歲,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根本不重要。當時朝中有「牛李之爭」,令狐家是屬於牛這一方,而李商隱嶽父家是李那一方。但是李商隱與王氏結婚的時候,根本連工作也沒有。

公元838年,李商隱在令狐父子的幫助下終於考中了進士。然後在同年的博學宏詞試中落榜,沒有得到官職。屋漏偏逢連夜雨,恩人令狐楚也在同一年去世了。令狐綯當時也沒有當上宰相,還在家中為父喪丁憂。

李商隱全家至少七口人要靠他養,所以他在這種情況下攀了王門高枝。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令狐綯不應該對他有那麼大的芥蒂。

對於這一點,李商隱本人也正是這麼想的。因此他後來不斷地給令狐綯寫信,希望他能幫助自己躋身朝堂。

但是當上宰相的令狐綯工作太忙,每一天收到的信件太多。李商隱寄出去的信,他可能根本沒有時間看。

在這種情況下,李商隱就寫了一些表面上訴說男女之情的詩篇來抒發心中的情感,隱約有一些責怪令狐綯的意思。

其實李商隱仕途不順,除了是因為他在政治上缺乏有力的靠山之外,還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說,他寫詩得罪過一朝中的權宦,他曾作《有感二首》影射「甘露事變」。

另一種說法是:李商隱愛寫「無題」,詩中人常和女子保持不正當的私情,所以他的風評不好,為當權者所不喜。儘管他在《上河東公啟》中為自己辯護說:我的詩歌雖然會涉及花間女妓,但是我本人並不涉於風流,但是大家仍然對他有所懷疑。

從史料中的記載來看,李商隱與令狐綯其實從未反目。除了這首無題,他還寫過一首著名的《夜雨寄北》,也是寫給令狐綯的。《新唐書》、《舊唐書》關於他因娶王氏女和令狐綯失和,只是撰書人的猜測。

李商隱只暫時地當過一陣校書郎,很快就離開了唐朝權力的中心,他在朝中根本無足輕重。而在他求仕這件事情中,不但令狐綯不曾給予他幫助,就連他的嶽父王茂元,也不曾幫忙。

結語

「春蠶到死絲方盡」二句,無論用來解釋男女之情,還是政治上的寄情都說得過去,唯一說不過去的是,被用來當成對教師的無私奉獻的歌頌。

不過話又說回來,許多古詩詞中的名句,一旦離開了原作,都或多或少被人們重新解讀過。這樣的解讀有時候是與詩作本意南轅北轍的,甚至是牛頭不對馬嘴的。但是一經民間接受後,它就獲得了自己的生命力。

相關焦點

  • 李商隱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你讀過嗎?
    可是,這些都不如李商隱的《錦瑟》寫的更令人絕望。李商隱最有名的一首詩,全篇都是名句李商隱,字義山,他是一個「謎一般的男子」,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這是李商隱最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讀一次驚豔一次,美得心醉,雖然只有56個字,卻能讓人讀出千百種滋味。讀完會感到心中有塊大石頭堵在心口,感受到仕途的不順,愛妻的離世,世人的貶低這些在精神上折磨著李商隱。
  • 李商隱是位專情男子,但他的一句愛情詩,現在被用來歌頌奉獻精神
    李商隱的一生可謂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因為他不幸捲入了「牛李黨爭」之中。唐朝最有名的朋黨之爭就是「牛李黨爭」,說的直白些就是以「牛僧孺」、「李德裕」為首的兩派,在政治見解上的不同,從而引發的黨爭。李商隱在遊學時,在駢文方面曾受教於令狐楚,而令狐楚就在牛僧孺麾下,那這樣說來,李商隱應該屬於「牛黨」。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特別的一個了,他作出來的詩句,有一首叫做《無題》,讓後人絞盡腦汁,也沒有辦法確定這首詩的含義是什麼。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李商隱的名詩中,有一首叫做《錦瑟》,這首詩是李商隱詩詞中最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影響深遠。
  • 李商隱唯美七律無題詩合集,將愛情寫到極致,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一、無題二首(七律一首)這首《無題》,是李商隱無題詩中主題最易理解的一首。從詩中的「蘭臺」一詞,可以判斷這首詩大約寫於開成四年(839)李商隱任秘書省校書郎之時。首聯寫詩人與心上人會合無期,夢醒之後,斜月空照,晨鐘遙聞,倍感惆悵。頷聯追思夢鏡,詩人積思成夢,夢中也因傷別而悲啼不已,醒來被思念驅使,墨未濃時便急寫書信。頸聯寫室內華美的陳設,寓意空對華屋,而意中人在天之一方。尾聯寫所愛隔山嶽,本已恨蓬山相阻,然所愛之人,尚在蓬山萬重之外,寓恨無窮矣。第二首寫幽居女子對愛情不可抑止的渴望,以及愛而不得的痛苦。
  • 李商隱不出名的一首無題詩,最後14字卻成絕唱,寫盡相思的孤獨
    文/顧無【引觴漫談】說到晚唐詩歌,不得不提到李商隱。說到李商隱,不得不提的是他的一系列無題詩。別的題材他也寫過,但這一系列風格特色鮮明的無題詩是他的畢生心血所在,是他人生經驗和心靈狀態的結晶,同時也將唐詩代入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之中。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果然是情詩大家!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唐代著名情詩大家李商隱的一首詩。如果說唐代詩壇是一塊聖地的話,李商隱就是一朵綻放的情花,他的情詩無人能比。現在的人已經無法判斷,當年的李商隱到底經過了什麼樣的愛情波折,一生要愛過幾回,才明白愛的真諦?
  • 15歲的李商隱愛上了道姑,初戀讓他刻骨銘心,晚年還寫了一首情詩
    李商隱的愛情每一首都充滿了濃濃的愛意,正是由於在現實生活中,他就是一位深情的男子,這也使得他的作品處處很感人,也寫得極為抒情,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但是卻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如果你有過愛情經歷,再來讀他那些經典的詩作,相信一定會被他的深情所打動。
  • 他詩紅人不紅,寫下一首愛情詩,其中兩句打動了無數有情人
    並且他的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更是家喻戶曉。但不可否認,提到黃景仁之名,還是略顯冷門。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綺懷十六首·其十五》便是黃景仁筆下的一首經典愛情詩。其實黃景仁的《綺懷十六首》絕大多數都與愛情有關。據說黃景仁在年少時曾與自己的表妹兩情相悅,但最終由於種種原因,只能落得一個悲傷而無言的結局。
  • 李商隱3首冷門無題詩,文字華美意境朦朧,令人眼前一亮
    #大家都知道,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詩很有名,其中名句更是千古流傳。不過,李商隱一生寫了大量無題詩。在《全唐詩》中,一共收錄了李商隱16首無題詩。這其中既有耳熟能詳的篇章,也有大家比較陌生的篇目。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李商隱3首冷門無題詩,文字華美意境朦朧,令人眼前一亮。
  • 歐陽修最感人的一首詩,寫盡了女子的相思之苦,美到令人心碎!
    之前小編向大家介紹過蘇軾的這一首最經典的愛情、悼亡詩:這樣的愛情、相思佳句數不勝數,每一篇每一句都牽動著我們的心。這樣的作品我相信不會有完結之時,因為愛情詩永恆的主題,讚美、歌頌、悲唱愛情的詩詞也不會斷絕。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都有無數的愛情名篇,一些經典的作品,早已是深入人心。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句句都會背誦,讀了千遍,也不厭倦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的詩人,他幼年喪父,自小就懂事上進,窮人家的娃兒早當家。進入仕途後,滿以為可以實現少年時的青雲之志,卻不知不覺地陷入了牛李派別的爭奪。年輕時的義山也是意氣風發,更期待愛情美滿、事業有成。
  • 元稹很感人的一首愛情詩,通篇句句是經典,最後兩句還是千古名言
    元稹的愛情詩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特別是在妻子韋叢逝世之後,他寫過了一系列的悼亡詩,其中大部分都是經典之作,特別是那一首《離思.其四》,裡面還有兩句膾炙人口的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但是從他的一首愛情詩中,我們又能夠感受到他的一片深情。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他的確是很多情,不過也很深情,只是不太專情。要是他不夠深情的話,那自然是寫不出那些令人感動的愛情詩。元稹的這首《遣悲懷三首·其二》,那就是寫給妻子的一首名篇,整首詩意境悽美,寫得也是極為深情。儘管當時韋叢已經逝世了,可是對於元稹來說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對方,於是他寫下了這麼一組詩。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字極盡浪漫,最後1句成千古名句
    晚唐詩人中,則首推杜牧與李商隱,這是唐詩走向末路時,迸發出來的最後的光芒。李商隱和杜牧,雖然同屬晚唐,其不同之處則甚多。在生平上的差別這裡不再細舉,在文學創作上,李商隱開闢了唐詩新的題材,以一系列的《無題》詩著稱於世。而杜牧的作品,多是吸取前輩的經驗技巧加以自己的理解和創作,所作多詠史抒懷,以及表現自身生活的題材。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古詩詞中經常出現詠物題材的作品,一首優秀的詠物詩不僅形神兼似,而且還要善於運用烘託和反襯的手法。不過這還不夠,詠物詩其實最忌諱純粹賦物,所以只有託物寓意,才能打動讀者。比如唐代的張九齡曾經寫過一首《歸燕詩》,其中兩句「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當時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又不被唐玄宗信任,心灰意冷時賦詩明志。李林甫讀到這首詩也知其必退,心中的猜忌和恚怒也稍解,於是就不在加害於他。下面介紹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 李商隱最深奧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就讓人迷糊,千百年來備受推崇
    唐代以詩歌文化最為繁榮,從初唐到晚唐,均有頂級詩人出現,以王勃為首的初唐四傑,在當時獨領風騷,那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送別詩中的絕唱。駱賓王也不簡單,七歲揮筆創作《詠鵝》,如今連三歲孩子都能倒背如流。盛唐時期更不得了,如同百家爭鳴,詩仙李白力壓群芳,贏得謫仙人之稱號。
  • 最會寫情詩的人李商隱,用2句詩道盡相思之苦,卻經常被我們誤用
    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古往今來頌揚愛情的詩作很多,有過甜蜜和酸楚,才能讓愛的感覺更加深刻。用詩歌傳情、傳意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而李商隱就是一位最會寫情詩的詩人。李商隱是晚唐詩壇最耀眼的明星,他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代表了晚唐詩歌的最高成就。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到了晚唐,由於之前的安史之亂,本是鼎盛輝煌的大唐有著日落西山的景象,而詩文化在此也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在這樣一個由盛轉衰的時代背景下,詩人們為了自身生計四處奔波勞苦,所作的詩詞也多少帶有悲傷惆悵的情緒。比如晚唐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的杜牧,是寫七言絕句的高手,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沉鬱氣質,往往更能讓人感懷頗多。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李商隱,生卒年介於約公元813年至約公元858年,比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小了約100歲。李商隱生於晚唐,此時詩歌的大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但他仍然抓住了唐詩風神的尾巴,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李商隱的詩想像奇特瑰麗,風格穠麗,刻意追求詩美。一些寫愛情的詩歌雖略感晦澀難懂,但意境纏綿悱惻,極為動人。
  • 美詩美文推薦:李商隱《落花》,藏在詩人心中最美的情愫
    眾所周知李商隱的詩歌總是給人一種看過之後便難以忘記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對於詩人而言是成功的,對於學生而言是痛苦的,因為這種詩歌一般來說你在上學的時候總是不得不背誦的,而且甚至考試的時候還要寫出來。這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了!
  • 99%的人都知道的詩,其中兩句都是千古名句!
    一位詩人,終其一生,能留下一句為外人所稱頌的千古名句,是件不易之事。而一位詩人要想在一首詩詞裡寫出兩句千古名句來,更可謂是難上加難。 今日為各位詩友精選了九首詩,首首都有兩句及兩句以上的千古名句,不朽佳作,常讀常新。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