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本、杜蕾斯、海爾,揭開神級營銷背後的套路?

2021-01-11 張書樂

世上本來就有坑,掉進去的人多了,也就發現了坑。前方有坑,大家繞行。歡迎來到自媒體繞坑大作戰,我是張書樂。今天是第5期節目,咱們聊一聊,一個被我稱之為耍猴式營銷的坑。

在當下,傳統營銷渠道已經開始分崩離析,網絡營銷特別是自媒體運營被炒作的極其火爆之時,其實許多人,尤其是內容創業者,都有了一個錯覺:

即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這樣的自媒體平臺,只要常出10萬+的爆款內容,就能把自己叫做內容創業成功者或自媒體大號。

其實,壓根就不是這個樣子。大多數時候,我們看到的爆款熱文,往往只是耍猴式營銷。

怎麼樣就會變成耍猴式營銷呢,舉個例子:2016年8月7日,射擊運動員張夢雪在裡約奧運會摘得中國軍團首金,杜蕾斯很快發布「Good Shot」創意海報,一語雙關又點到為止。

結果,評論亮了,很多粉絲在杜蕾斯微博創意海報下評論:「廣告文案我只服杜蕾斯,但我用岡本」、「營銷我只服杜蕾斯,但我只用岡本」、「你文案出的再有創意,但我還是用岡本」等等。

或許,其中有岡本在背後惡搞的運作,畢竟10天後,岡本有新款發布,而且銷量不錯。但杜蕾斯的2百萬微博粉絲裡,潛伏了多少愛看小杜杜段子、卻享受著別的保險套體驗的路人型粉絲呢?

這時候,你是否有一種感覺?這些自媒體大號們,一不小心蹭了把熱點,然後一不小心把自己給耍了。

我們設想這樣一個場景。你是一個賣藝的,你在馬路邊上耍個猴,總會有一圈一圈的人圍觀的。

如果,你開始要收錢的時候;如果,隔壁街上有一個胸口碎大石的;如果,有很多種如果……結果,往往就只有一個,你知道的。

反正,圍觀的人,大多是路人、是吃瓜群眾,這叫沒錢的捧個人場,而有錢捧個錢場的,往往十個裡面沒有一個。

現在呢,你還是一個賣藝的,只是你不用去天橋雜耍,不用馬路邊上蹲著吆喝,轉戰到了微博、微信、今日頭條乃至各種網絡渠道之上了。

結果,圍觀的路人,有許多都關注了你,成為了長期觀眾,你現在把他們叫做粉絲,可實際上,他們還是路人。

耍猴式營銷最常見的形態,就是打熱點牌,想盡一切辦法蹭熱點,也不管這個熱點和自己有半毛錢關係沒。反正我是實在連想不出,奧運金牌和保險套有什麼關係。既然舉了杜蕾斯的例子,咱麼繼續用杜蕾斯來說事:

幾乎每一個熱點出現的時候,我們總能夠看到杜蕾斯的聲影,而且往往都能成為風向標和領軍者。比如上面那個奧運創意海報。

但我在這裡要說的是,在很多時候,你以為別人是在蹭熱點,但其實對方早就在熱點形成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說白了,就好像上面那個奧運創意海報,杜蕾斯早早就準備好了空白獎狀,只等著誰拿下金牌,就把名字填寫上去。

這其實就是一個自媒體大號面對熱點的題中應有之意,即蹭熱點的姿勢,我不是等到熱點出現時才跳出來蹭,而是預判熱點的出現,提前做好策劃,我要讓熱點被我所主導。

具體怎麼做呢?其實並不太複雜。我過去在媒體工作的時候,我們行內有一句戲言,比如說6月高考、愛心送考,7月防暑、也許抗洪;8月錄取、愛心助學;9月教師、籌備國慶……

其實也就是每個月都有一個基本恆定的主題,比如9月,先來一波教師節的策劃,然後就是為了國慶到來,展開諸如旅遊線路、愛國故事、同齡人往事之類的話題。

這時候,其實一個結果也就浮出水面了,即很多時候,熱點就在那裡,看你怎麼玩。這時候就有個小技巧了,為何不花一天的功夫,把一年裡,和你的自媒體定位有關的節日都標記出來呢?

然後分成三六九等,特別重要的特別標記,請注意,一個月重要的熱點節日最好別超過4個,多了你也應付不過來。

啥熱點都去策劃,就會啥熱點都做不好,變成蹭熱點,重點出擊,一周最多一個,才能自造熱點。

其實每一個自媒體人,都要有一個策劃的頭腦。就好像杜蕾斯那樣,之前那個案例,是它蹭熱點蹭出差錯的狀況,但大多數時候,它運作熱點這種事,往往是比較成功的。

且不說它逢年過節,都準備了各種熱點,單是多年前的一次熱點期間的快速反應,就讓我覺得這個團隊棒棒噠。

2011年,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微博上有人發布了這條微博,用一個保險套把鞋套起來,就不用擔心鞋子溼了。腦洞大開,非常意外。

結果呢,僅2分鐘內就被杜蕾斯的營銷人員發現。這個偶然事件本來可能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件,但杜蕾斯的營銷人員卻立刻用它大做文章,由@杜蕾斯官方微博以「粉絲油菜花啊!大家趕緊學起來!有杜蕾斯回家不溼鞋」的評論進行轉發。結果微博上轉發超過9萬次,前20名轉發的粉絲總和超過1千萬,微博傳播覆蓋了近6千萬的新浪用戶。

儘管有人說這是杜蕾斯自編自導的一幕廣告劇,但我想說,這個熱點之所以在當時眾多關於暴雨的話題中脫穎而出,其實是有原因的:

一是大家都在發各種暴雨中的苦逼狀態,如車子被淹了,自己要划船回家,儘管不少還是會用苦中作樂的方式來差異化一把,但杜蕾斯這個轉發,則不僅僅具有新聞的奇特趣味性,而且還具有相當的實用性。

二是這個實用性和產品特徵結合的很緊,能做鞋套,說明防水性能好,不滲漏,能把鞋子套好,說明伸縮性能好,不會破……不用說,你也知道言下之意是什麼了;

三是反應速度相當快,2分鐘內就發現了這麼條微博,然後快速反應和轉發。且不說轉發的效果如何如何,就算是沒有效果,至少這個被轉發微博的用戶,以後就是杜蕾斯的鐵桿用戶了。

這時候,我們看到了逃離耍猴式營銷的竅門,就是將吸引圍觀者的胸口碎大石的招牌動作,和自己要銷售的大力丸建立聯繫,而且這個聯繫不生硬,非常自然,容易吸收,不會反胃。

那如果太生硬會如何呢?舉個例子。

以被稱之為80萬官微總教頭的海爾為例,儘管它的粉絲到2017年初,也其實只有74萬。

比如今年2月16日,它就發出了一個微博「這年頭連空調都有自清潔技術了,為什麼我喜歡的明星還是汙汙汙……」,然後呼籲粉絲們@那些最「汙」的明星。

這一頗為娛樂化的植入,加上發動粉絲來吸引明星參與話題的手法,算是當下自媒體們慣用的路數,而其本質則是微博興起之初常見的「約架營銷」的進化,只是讓參與感更強烈。

但這依然是在進行一場耍猴式的營銷,表面上海爾調動了大量的粉絲和各色官微參與到話題之中,為自己製造了一個強大曝光,而且暗含了產品特徵植入,但對於用戶來說,參與感中,海爾的品牌並沒有被感觸到,大多只是來看一下娛樂明星來參與耍寶的猴戲。

你能告訴我,明星汙不汙,和海爾空調的自清潔功能有啥聯繫嗎?如果有,也很牽強,只不過是一個文字遊戲。

因此,無論是蹭熱點營銷,還是自造熱點進行營銷,都有了以下2個規律:

一是你必須保證熱點和你想要藉機說的話之間,有強關聯,而不是弱關聯。

如果是弱關聯,就算你的內容再火爆,也沒用。

二是通過跨越邊界的方式形成差異性,是自媒體創作爆文的一種方法,但一定要自圓其說。

比如說羅輯思維,一直都是讀書,然後講述各種歷史上的趣聞,但它骨子裡賣的則是網際網路思維的膏藥。只不過,他用比較容易消化吸收的方式,讓你能夠願意了解下去。

這時候,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小結,無論是蹭熱點,還是製造熱點,本質上都是用一種受眾更容易吸收和傳播的方式,來銷售你想賣給他們的狗皮膏藥。

繼續舉個例子:

假設我的定位是一個遊戲類自媒體,我每天都在扯著各種三國歷史話題的東東,如果寫得好,當然內容火爆,歷史類話題大多時候比遊戲類話題,更加容易吸引讀者,然而呢,沒有人會記住你,記住你也以為你是個歷史自媒體,反正在遊戲圈裡,你沒名氣。

如果我談的都是三國類遊戲裡面的各種歷史點滴呢?比如錯誤的歷史、正確的歷史、以及黑歷史?只能說,有一些關聯,但這個關聯很弱,別人還是把你當歷史類自媒體看。

怎麼樣才是強關聯呢?依然是歷史和遊戲的複合體,遊戲領域是定位目標。如果談三國,將出品三國志的日本光榮公司的黑歷史八一八,然後挖掘出他的遊戲設計師,日本的是如何沉迷三國,而且如何高度還原三國的地圖,但其中亦有那些錯誤,這個關聯就強大了。

別以為我是在說笑話,還真有人這麼做。7月12日,我在騰訊大家欄目裡,就看到了一篇標題為《從<三國志>遊戲看東亞政治秩序嬗變》的文章,作者是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曹東勃,他就從一個三國志遊戲愛好者的角度,通過分析13個版本遊戲裡的地圖變化,探討起了地緣政治的話題。

當然,他說的是遊戲,骨子裡透著是政治話題。但容易吸收啊,因為很多玩遊戲的,就會因此有共鳴感。就算沒有,至少也可以以後對著橫加指責自己玩遊戲的父母說,瞧,人家副教授都玩遊戲,還玩出了自媒體文章來,我也要向他學習。

這樣玩最大的效果是什麼?是讓受眾或者我們稱之為粉絲的人群,從你的爆文中得到意外收穫。

啥叫意外收穫,這裡其實牽扯到我們之前提到的閱讀率100%的問題,通過倒金字塔模式,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實際上閱讀完成率100%,但那樣的效果依然不佳,你只是傳播到了用戶的眼睛裡,或許讓他有了點認知,但記憶不深。

如何記憶深刻呢?很多所謂的爆款文章也好,熱點內容也罷,大多打開以後都會讓粉絲覺得,這個事我知道,看看啊;亦或者,這個事我還真不知道,看完後也不過如此。

那麼,最好的效果就是意外收穫,不管你看之前知道還是不知道這個事,但在你看過之後,會覺得,原來還能這樣啊。

用這個公式來套,就不難發現前面幾個案例的高下了,每個程度,分別用一個語氣詞開頭,比如哦,嗯,咦,啊,呀!

語氣詞越多,劇情大逆轉效果越好,記憶也就越深刻。

第一個案例,杜蕾斯創意海報,公式顯示如下:哦,這個事我知道,嗯,知道了。沒有劇情逆轉。所以有圍觀,沒記憶。

第二個案例,杜蕾斯創意海報被但我只用岡本逆轉,公示顯示如下:哦,這個事我知道,咦,還可以這麼玩啊,我也來玩玩。當然,劇情逆轉了1次,結果就是海量瘋傳。

第三個案例,北京暴雨杜蕾斯鞋套,公式顯示如下:哦,暴雨這個事我知道,咦,還有人這樣玩!啊,原來杜蕾斯防水撐不爛。劇情逆轉了2次,效果剛剛滴。

第四個案例,海爾汙明星,公示顯示如下:咦!他們這麼汙!哦,知道了。語氣從驚嘆到下落,也就平平無奇了。

第五個案例,三國志與地緣政治,公式顯示如下:嗯!這個我玩過!咦,還可以這麼解釋?啊,這部分細節我還真沒注意到,趕快學學!呀,學到了新東西。

這個效果好不好,一個很多人本來看都不會看的東西,就這樣被消化吸收,成為了自己的獲得感,你說好不好,這就是效果,看起來有點吆喝和雜耍,但實際上大力丸在吆喝中就讓你服下了,而且倍有效果。

如果總能在你這裡獲得意外收穫呢?結果很顯然,粉絲不粘你,黏誰啊!咱不是來受教育的,咱們是順便被教育了,蠻舒服。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相關焦點

  • 岡本PK杜蕾斯,誰將更勝一籌!
    眾所周知,在套套界,汙是一駕豪華馬車安全套品牌的文案,一個個都是老司機例如杜蕾斯、岡本、傑士邦、等……杜蕾斯的詩集風聲未落,岡本的畫意又起。如果把杜蕾斯比作是文案界的老司機,那麼岡本大概就是一枚二次元的萌妹子。
  • 讓本性更人性:跨界營銷之岡本牌香水
    但是,岡本做到了。 也許上班遲到不會讓人臉紅心跳,但是提到岡本這兩個字,不但會讓人臉紅心跳,還會讓人覺得不太好在公共場合開口。雖然說岡本的001、002、003系列香水均已下架,但不得不說的是,岡本這次跨界營銷確實做得非常成功。
  • 錘子和岡本出了個聯名套裝,跨界營銷我只服岡本
    他還曾盛讚岡本的包裝還有超薄:「說到厚薄,這還真的不是杜蕾斯的強項(當然杜蕾斯比羊腸是薄一點兒),強烈推薦全球最薄的岡本保險套。」羅永浩是岡本的忠實粉絲,錘子科技有很強的老羅印記,因此,過去一段時間,錘子科技在微博與岡本有不少互動,現在兩者跨界合作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第二,堅果Pro與岡本產品的關聯性強。
  • 杜蕾斯「玩過火」之後,日本岡本安全套也「引火自焚」?
    作為日本最大規模的橡膠乳膠製品生產商,岡本安全套素來就有「日本安全套教父」之稱,它在世界範圍內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杜蕾斯。出乎人們意料的是,繼2020年10月14日杜蕾斯因為內涵廣告因為「玩過火」被罰款81萬之後;就在11月25日,岡本也「引火自焚」——推出了自己的營銷宣傳:「你收拾房子,我收拾你!」今次岡本這一宣傳主要圍繞一對夫妻的家庭生活而作為主題,從圖中不難看出,男性趁女性在做家務時由後面擁抱著她,並輔以宣傳用語:「你收拾房子,我收拾你」!
  • 海爾兄弟回歸,看海爾是如何玩轉營銷新模式!國人在線觀點
    海爾背後的營銷模式值得所有企業學習與借鑑。讓我們看看海爾是如何玩轉內容營銷的。一、玩轉IP營銷國人在線 全網營銷 整合營銷相信很多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有海爾兄弟的影子。不得不說海爾集團是真的會玩,十幾年前就知道玩IP營銷,到現在還能通過升級形象再製造一波熱點。海爾通過這對IP形象圈粉的同時,更大大提高了市場佔有率。
  • 岡本推出新廣告 你的祖母也來幫忙賣套
    日本品牌岡本的營銷路子顯得有些逆反。 大多數的安全套廣告都在營造一種美好激烈的情愛氛圍,然而岡本想把保險套賣給18到24歲的男性,卻不依靠熱辣的女子。日式品牌推出的宣稱0.04毫米的世界最薄安全套,找來了美國廣告公司Marcus Thomas,選擇用有趣的方式表現了情侶的性關係中一些不穩定且過度緊張的問題。
  • 雙十一岡本營銷的四大戰法:推新品、定主張、聚傳播、玩電商
    在服裝、日用品、家電、化妝品、家具這五大主力購買品類之外,安全套也交出不一般的答卷,類目TOP3分別是杜蕾斯、岡本、傑士邦,其中岡本003白金雙十一當天僅一小時銷售額就超過了去年全天,高品質產品受到顧客青睞,消費升級趨勢下,
  • 杜蕾斯、岡本……涉案5000餘萬的假保險套流向賓館和情趣店
    深入調查後,民警發現林某印刷並快遞出去的安全套外包裝盒以及說明書都未經品牌商授權,屬於非法生產、銷售,涉及的註冊商標有杜蕾斯、岡本、第六感和傑士邦等知名保險套品牌。有人大規模製售假的保險套包裝盒,肯定還有人在製售假的安全套,民警通過進一步深挖,對交易數據進行研判分析、合成偵查,逐步摸清了背後隱藏著的製售假冒品牌安全套犯罪團夥。
  • 文章頻道 - 微博營銷扛把子「海爾」,採取了哪些品牌運營策略?
    一、海爾——已知次元內最牛逼的動漫周邊廠家 最近聊起海爾兄弟,突然發現,海爾集團好牛逼,十幾年前就知道搞IP營銷了。用一部海爾兄弟圈粉無數,大大提高了市場佔有率。IP 近年來非常火熱。百度百科給IP的定義是「智慧財產權」,其實縱觀現在很多IP營銷的案例可以發現,ip早就遠遠超出了「知識營銷」的範疇。
  • 繼杜蕾斯因內涵廣告被罰81萬後,岡本也翻車了?
    文章來源:LOGO大師 ID:logods 作者:大大君 編輯:卝生 原文標題:岡本的文案翻車了?  前段時間,大大君才跟大家說完  杜蕾斯因內涵廣告被罰81萬    它就是——  岡本    其實回看這三大安全套品牌的「翻車」  無論是杜蕾斯因含有淫穢  迷信、恐怖、暴力、醜惡等內容被罰款  還是傑士邦和岡本,帶有不尊重女性的文案  都是在告訴我們廣告人
  • 少說,多做,杜蕾斯的520
    13:30To Bacardi百加得:你和Ta一樣順滑百加得的品牌logo正是蝙蝠,而潤滑如酒背後的深意,大家懂得~14:30To Razer雷蛇:玩,可以很久雷蛇主做電子數碼產品,這個玩就是玩遊戲啦,營銷娛子醬(ID:marketingyuzijiang)才沒有想多~15:30To Hollister
  • 杜蕾斯因內涵廣告被罰81萬,「擦邊球式」營銷還能火多久?
    01 杜蕾斯營銷翻車已經不止一次了如果站在社交媒體營銷的角度來看,杜蕾斯的微博營銷水平已經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一個新的熱點時間出來,杜蕾斯總能第一時間跟進,引得網友主動轉發,形成品牌刷屏之勢由於杜蕾斯所在的安全套行業,營銷方式本身就是相對「隱晦」、「克制」的,但是杜蕾斯常常突破常規的宣傳,在營銷尺度上進行「擦邊球式」的嘗試,其翻車事件已經不止一次了。
  • 有聲量、沒銷量,社交媒體營銷的繁榮窘境
    2020年,社交媒體營銷處於瀕臨乾涸的境地。無數品牌競相模仿的套路和內容,已經把社交媒體塞成了垃圾站。原本支持新品牌崛起的社交媒體營銷,似乎已經不能複製更多的成功案例。2018年12月《紐約雜誌》旗下刊物Intelligencer報告,世界上只有不到60%的流量是人類產生的。2019年一季度,Facebook總共刪除22億個虛假帳號。
  • 有聲量、沒銷量,「小紅書們」營銷的繁榮窘境-虎嗅網
    2020年,社交媒體營銷處於瀕臨乾涸的境地。無數品牌競相模仿的套路和內容,已經把社交媒體塞成了垃圾站。原本支持新品牌崛起的社交媒體營銷,似乎已經不能複製更多的成功案例。2018年12月《紐約雜誌》旗下刊物Intelligencer報告,世界上只有不到60%的流量是人類產生的。
  • 致杜蕾斯:一個純潔的創意人,勝過一萬個老司機
    iPhoneXs 發布會借勢海報然而,自從換掉環時互動團隊以後,杜蕾斯的營銷水準一下子降了N級,再不能吸引網友們熱議和二次轉發:試圖用燙金元素、大面積黑色背景表達一種高級感,卻透出一股濃濃的房地產廣告土豪氣質,還有,說好的文案呢?這是從網上找的段子吧?
  • 疫情期間安全套大賣,國產廠商如何逆襲杜蕾斯、岡本?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8年,利潔時旗下的杜蕾斯品牌佔有中國安全套市場30%的市場份額。其次是日本株式會社旗下的岡本品牌,第三才是人福醫藥旗下的「傑士邦」品牌,市場份額約佔10%。經過多年發展,國內具備規模的安全套企業不斷湧現。例如,上海名邦目前年生產和銷售量均超過10億隻安全套,到2018年已累計生產和銷售100億隻產品。
  • 比杜蕾斯文案還要經典的營銷在這裡!
    在營銷圈,說起杜蕾斯可謂是鼎鼎大名,憑藉著雙關的文案蹭熱點的水平無人能及。比方說當王健林說出「先定一個小目標,掙一個億」的時候杜蕾斯的反應是二月二龍抬頭,杜蕾斯文案:一年都有精神頭6月6日高考前夕,杜蕾斯文案:祝大家有...看過這些文案的人,都會覺得整個套套界只有杜蕾斯熠熠發光。然而,除了杜蕾斯文案之外,營銷界還有一些同樣令人窒息的操作!
  • 網推天下劉志永:杜蕾斯的事件營銷,你一學就會
    杜蕾斯是全球知名的性用品品牌,微博是其主要的粉絲互動渠道。由於法律和道德因素限制,與性相關產品很難進行大量宣傳。但杜蕾斯以其獨特運營方式,藉助微博找到了成人用品的傳播蹊徑,值得性用品行業借鑑。
  • 文案之神:天不生杜蕾斯萬古如黑夜,為什麼杜蕾斯從沒讓人失望?
    這句話套用到文案策劃界,就引出了一位神級存在。作為清新脫俗的經典代表,杜蕾斯的文案一向獨樹一幟。怎麼說呢?有點像一位絕世高手,一向冷眼旁觀其他人酣戰。在大家殺得難解難分之時,輕輕一揮手就是一記絕殺。比如最近的七夕節,杜蕾斯踏著鵲橋,他來了,他帶著殺招來了。簡單的一句:一年一杜,晚點結束。就讓廣大老司機們,驚呼汙出了新天際!完美契合每年一次的七夕節,配合著杜蕾斯的獨特功用。效果也是立竿見影,反正我不清楚七夕節當天,為什麼酒店的房間訂單率,會提升了將近好幾倍。
  • 一周輕談:LOL神級翻譯,杜蕾斯發布史上最汙遊戲?
    一周輕談:LOL神級翻譯,杜蕾斯發布史上最汙遊戲?近日,杜蕾斯官方微博突然宣布一條讓網友驚訝的消息:杜蕾斯首次進軍遊戲業。一向以「汙」文案走紅的杜蕾斯這次也不例外,比如海報中的標語「充滿技巧的深入玩法」、「上上下下的經典玩法」、「一波又一波的持續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