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智:協力智慧校園 打造「網上浙大」 邁向「數智校園」

2021-01-13 浙江在線

2020-12-26 07:53 |浙江新聞客戶端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以知識和信息的產生、傳播及應用為基礎的知識經濟將佔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地位。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取決於教育發展、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教育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將呈現出越來越突出的作用。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口的增長、國際競爭等問題導致21世紀教育面臨一系列的挑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信息技術的巨大活力,形成了教育應用中前所未有的高潮,呈現出教材多媒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任務合作化、環境虛擬化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的特點。

浙江大學在123年的辦學歷程中,始終秉承求是創新的優良傳統,緊緊圍繞「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領導者。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發展,浙江大學積極響應《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等政策指導,大力推進基於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教育服務供給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

2010年,浙大在學校信息化「十二五」規劃中,在全國率先引入智慧校園概念,旨在打造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環境、融合創新的網絡科研環境、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環境、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氛圍、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環境。

經過多年的智慧校園建設,在2017年提出「網上浙大」的建設目標,「網上浙大」作為學校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綜合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VR技術,探索未來教育教學新模式。「網上浙大」建設目標分構為三維立體的「浙大魔方」框架,對目標、場景和技術三個維度進行深度融合。「網上浙大」的目標為建設五大空間(網上辦事空間、在線教育空間、學術資源空間、個人信息空間、信息發布空間);實現的路徑是新服務、新人才、新教學和新學術四大場景;技術建設上啟動三大項目,分別是「心中有數」「浙大百科」和「愛上雲端」。全面支撐著學校世界一流大學和雙一流建設目標進程。

浙大在「十四五」信息化建設規劃中指出,多體系深度融合總體達成三大類建設和一項服務保障。1.計算、網絡、數據、人工智慧、安全、浙大釘、公服平臺等數字新基建建設;2.現代治理空間、教育教學空間、科研創新空間、學科發展空間、全球開放空間等「網上浙大」五大空間建設;3.知識圖譜、人才圖譜、學術圖譜等三大引擎建設和校園大腦建設;4.大運營、大服務、網絡安全與組織保障等四大保障體系建設。浙江大學的信息化建設也將在從「智慧校園」建設邁向更深層次的「數智校園」建設,為學校的教學、科研、綜合治理能力作出更多推動和支撐。

華為多年來一直是浙江大學智慧校園和智慧教育建設的戰略合作夥伴,積極響應浙江大學智慧校園場景應用,尤其在5G+教育、Wi-Fi 6教學科研創新、科研雲平臺、人才培養等方面貢獻顯著。同時,華為也將充分發揮自身在ICT領域的科研與創新能力,讓全校師生能夠充分擁抱移動網際網路、雲服務、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帶來的便利,享受創新課程空間、學習模式、科研模式帶來的效率提升,為浙大的信息化建設及整體發展添磚加瓦。

1608940390000

相關焦點

  • 陳文智:高校信息化將向全鏈路 體系化 平臺式升級
    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主任陳文智作了《數字校園實踐和展望》的主題報告,分享了浙江大學信息化建設的實踐經驗。  「網上浙大」打造新式辦學空間  2017年,浙江大學啟動「網上浙大」建設,並提出「浙大魔方」模型。網上浙大是學校的新式辦學空間,可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校務治理水平,最終為全校師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浙大魔方」面向所有師生的三個面是「五大空間」「四大場景」「三大工程」。
  • 白雲區:打造智慧校園 促進教育發展
    老師演示電子班牌系統白雲區十五小是白雲區委、區政府重點規劃打造的一所公立小學。該校於去年秋季正式開學,生源主要來自雲城尚品小區及原豔山紅小學學生。去年以來,為進一步改善區域辦學條件,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白雲區以白雲十五小為試點致力打造「智慧校園」,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多項技術為學校增添了不少「黑科技」。
  • 浙大公開高校信息化最新成果,國內首個「雲上大學」正在形成
    11月20日,浙江大學與阿里雲在數智教育行業峰會上首度公開「智雲實驗室」合作成果。從這個實驗室走出的「研在浙大」、「學在浙大」、「智雲課堂」、「浙大釘」等創新平臺,讓高校的教學、科研、校務、生活都「跑」在雲上,實現全面雲化、智能化。
  • 齊心集團與深圳中學、騰訊戰略籤約 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校園
    該合作依託「騰訊智慧教育」產品線和齊心集團在教育領域豐富的實施經驗,共同進行學校在「教育+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創新與實踐探索,包括引入智慧校園建設專家團隊進行現狀調研、頂層設計和詳細方案制定等一系列工作,共同推動學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打造教育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教育數據同步、一站登入、具有強大的軟體連接能力和物聯能力的應用實踐;同時,加快完善騰訊開放平臺的技術支撐,優選專注於教學互動場景開發的軟體,整合拓寬教學資源
  • 山東平邑縣:打造智慧校園 促進教育發展
    為提升智慧化信息水平,加快信息技術與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山東臨沂市平邑縣第二實驗小學積極落實學校「改革創新求突破,質量立身創品牌」的布局,圍繞「主責主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立足特色、生存、發展,以實施精緻管理、創建特色校園為指導思想全力打造「智慧校園」。
  • 浪潮網絡Wi-Fi6,輕鬆打造智慧無線校園
    現有高校智慧網絡面臨的挑戰校園高密度無線場景校園高密度教學環境包括教室、圖書館、報告廳、體育館等。當前人均終端的數量已達到三個,導致校園網的無線接入密度和數量高速增長。浪潮網絡認為,建設智慧、高效、融合的無線校園網,才能進一步打破數據壁壘,支撐校園核心業務,加速數字校園建設,搭建面向未來的智慧校園。
  • 向陽而生,聯想來酷x互聯派流量共建,打造校園智慧零售
    新年伊始,國內知名網際網路行業大學生求職成長平臺「互聯派」和聯想智慧零售來酷科技(以下簡稱:聯想來酷)共建校園智慧零售流量體系協議,並籤署校園社群共建共運戰略框架協議。互聯派依託多年的校園市場用戶運營經驗和校園社群構建運營資源,將為聯想來酷校園市場智慧零售戰略布局提供全國500所高校校園社群資源和數十萬在校大學生資源支持,同時將為聯想來酷提供定製化校園智慧零售社群體系搭建策略服務,共同攜手共建新型校園智慧零售社群體系。
  • 媒體解讀丨華南理工大學:打造智慧校園需要內生驅動力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副首席信息官、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陸以勤在接受《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專訪時表示,面向未來的人才需求,打造智慧校園、發展智能教育是大勢所趨,但在這個過程中困難也不可避免。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打通學校中的一個個「信息孤島」,融合各類數據,實現整體聯動、流程優化。
  • 把浙大搬進《我的世界》 Clay粘土現身畢業季
    6月29日,浙江大學在《我的世界》中隆重舉辦了2020屆「雲畢業慶典」,為畢業生們打造了一個難忘的夜晚!而此次「雲畢業慶典」場景,正是由明星開發者團隊-Clay粘土協助搭建的。在這場兼具儀式感和趣味性的畢業典禮上,畢業生們不僅回到了熟悉的校園,還參與到許多精彩的活動中,體驗到了不一樣的畢業慶典!
  • 智慧校園 給夢想插上「網際網路+」翅膀
    」的教育資源準入機制,加快開放教育資源的匯聚速度,為鄭州市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建設打造一個共享的動態資源池。並且,為做好「智慧校園」建設,我市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完善,全市多媒體教室配備率達100%,其中,具有交互功能多媒體教室佔比達88%;全市學生用電腦終端總數達137643臺,生機比11:1,教室用電腦終端97808臺,師機比達1:1以上。  智慧校園慧育人  全市教育信息化硬體基礎的大幅改善,帶來「智慧校園」軟實力的突飛猛進。
  • 小熊創新科技助力智慧校園建設 打造全新互動教學模式
    隨著21 世紀資訊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與校園教育的結合使得智慧校園應運而生。我國教育信息化也從傳統校園、電子校園、數字校園開始步入智慧校園建設的新階段。越來越多的高校持續不斷投入資金建設智慧校園,希望進一步促進教學模式發生質的改變、教育領域的面貌煥然一新。
  • 智能無線校園如何6起來?華為Wi-Fi6來解答
    據浙江大學網絡信息安全與系統工程部副部長王佶老師介紹:「網上浙大」是浙江大學提出的一種新型辦學空間,以打造物聯化、智慧化、可運營的全業務全聯接智慧校園為目標,重新定義新教學、新服務、新學術和新人才的概念,旨在為全校師生提供便利的上網環境和個性化的教學空間,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高校。
  • 泗縣打造智慧校園創新教育模式讓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泗縣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智慧學校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2年)的通知》等相關文件要求,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大力建設智慧校園工程,以貧困地區、偏遠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小規模學校為重點,認真實施這一項民生工程
  • 擁抱網際網路+教育 打造智慧校園新高地——甘州區思源實驗學校持續...
    gt; 縣區 >> 甘州 擁抱網際網路+教育 打造智慧校園新高地
  • 「騰訊智慧校園」系統走進松江校園
    此時,通過「騰訊智慧校園」系統,場景直接切換到辰山植物園,學生們連線辰山植物園的專家答疑解惑……這是茸一中學「騰訊智慧校園」的應用案例之一。 茸一中學利用信息技術打造的智慧校園平臺,覆蓋了學校教學和管理等領域,進入校園,師生們的「智慧之旅」隨即開啟。
  • 山西省首臺刷臉校園公用電話機落地應用,智慧校園還有哪些神裝備
    人臉識別技術打造的智慧校園有哪些優勢?智慧校園在近年來,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很多中小學,特別是高校都在強化智慧校園建設。智慧校園有哪些智慧場景呢?我們接觸最多的當然是校門出口門禁人臉識別。其實結合實際特色發展,開展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有的校園有智慧食堂、有的啟動了智慧圖書館、有的落地了智慧宿舍、有的校園出現自助販賣機、自助送餐櫃、快遞機器人等等。
  • 浙大62歲「主播」上線,晾衣杆、窗簾齊上陣,「雲」觀光校園服務...
    他在小小的一方天地裡堅守著教書育人的使命~這個春學期,叢杭青負責主講的課程是「工程倫理導論」,他在「浙大釘」個性籤名一欄寫著「主播」兩個字。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課堂視聽體驗,這位62歲的「主播」使出渾身解數,改造直播背景,制定「腳本」,打造多場景互動課堂,還在課間免費提供「雲」觀光校園服務。
  • 健康辦公 智創未來|聖奧攜手鼎捷,打造新型數智工廠
    自2010年起聖奧與鼎捷軟體達成合作至今已攜手走過了十年7月30日雙方開啟戰略合作升級全力推進公司的信息化、數位化建設共同打造新型數智工廠秉承「一切為了健康辦公」的使命,建造智慧工廠,為「智造」賦能。在杭州機場高速旁建設國際家具生產基地,對標世界一流企業,以「家具+智能+創意+時尚」為理念,打造具有地標意義的創新創業基地。
  • 全光承載的Wi-Fi 6,打造「數智東南」信息高速路
    早於2010年,東大即完成了智慧校園的頂層設計,依託「數智東南」為綱領,實現了辦公電子化,數據共享化及教學網絡化。近年來,東大在IT基礎設施上繼續加碼,以構築自身在國內高教領域的領先地位。  今天,讓我們走近東大,聆聽它數位化轉型背後的故事。
  • 家校智連,多端協同——助力智慧校園生態升級,魔點T1電子班牌正式...
    12月16日,由魔點科技與釘釘智連聯合打造的校園智能硬體——T1智慧電子班牌正式發布,進一步完善魔點校園硬體生態。通過整合釘釘移動平臺的優勢,面向K12校園提供數智化管理媒介,記錄孩子全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