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發展環境是衡量一個地方發展潛能與前景的「城長指數」。如何讓企業「一見傾心」紮根成長,如何激發乾事創業激情打造一方沃土,市中區正用實幹給出有力的答案。近年來,市中區牢固樹立「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就是軟實力、環境就是競爭力」的理念,在打造創業環境、人居環境、營商環境、社會環境方面堅持一流標準,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擦亮「來市中好辦事」服務品牌,實施「品質市中·經緯人才」計劃,著力打造營商環境新生態、人才發展最優生態,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活力與動力。
全面叫響「來市中好辦事」政務服務品牌「您好,請坐。請問您來辦什麼業務?」在市中區政務大廳各辦事窗口前,每一位工作人員帶著熱情的微笑接待辦事群眾。環顧大廳四周,除了有著裝統一整潔的導引人員、舒適的等候區,還設立了母嬰室、便民服務箱、充電寶租借、手機休息站等區域,整個大廳環境乾淨整潔,讓人倍感舒適溫馨。
近年來,市中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建「來市中好辦事」服務品牌,在全省首推「7*24」政務服務「智惠導航」,通過電子地圖的形式全方位展現市中區各級政務服務辦事大廳(場所)的具體位置和服務內容,目前已覆蓋市中區政務服務中心、轄區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以及其他提供政務服務的銀行網點等各類服務場所290個,關聯市中區各類政務服務事項7645項,使企業和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鏗鏘有力的步伐,刻畫出品質市中最暖的溫度,奔跑出辦事效率的加速度。市中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案例先後獲得全國政務服務優秀案例「模式革新金雷獎」「2020數字政府特色評選50強創新案例」——治理決策創新獎,讓市中區政務服務這塊金字招牌,再次走在全國前列。
凝聚「人才第一資源」打造智力「引擎」「人才」二字,寥寥五劃,卻是一座城市的競爭之本、轉型之要、動力之源。眼下,致力於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高品質城區的市中區,求賢若渴,海納百川。
從出臺「品質市中·1+11」人才政策以及5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制度性文件、「高校金10條」政策等,到引進培育國家、省市級高層次人才團隊40餘個,擁有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孵化器1家,省級院士工作站6家、眾創空間6家等,再到成為全國唯一一個集聚兩大「國字號」人才基地的區縣,市中區秉持「海納百川、追求卓越,品質服務、共創輝煌」理念,聚焦政策體系完善,聚焦校地合作突破,聚焦引才模式創新,為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高品質城區提供人才智力支撐。2019年,市中區作為全省十個區縣之一,被評為「山東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並於2018、2019連續兩年入選全省人才工作創新案例。
流程優化便民便企留住人才木茂鳥集,水深魚聚。良好的幹事創業環境是匯集人才的「聚寶盆」。市中區明確一個目標、叫響一個品牌,即事項「一次辦成」、服務「一步到家」,為企業提供「點對點」保姆式服務,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幫辦代辦;借力「市中好辦事」智慧微服務平臺、省政務服務網等平臺,多渠道推廣「全程電子化」登記,大力推行「口述辦照」「秒批秒辦」;開設「人才服務專窗」、配備「人才服務專員」,籌建人才公寓696套,「一對一」受理人才在住房、落戶、子女入學等方面的需求……讓各路人才、企業家在市中發展、工作、生活感到舒心、舒適,有家的溫暖、家的感覺。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企業的成立、發展都離不開司法服務與保障。市中區人民法院為優化營商環境積極貢獻司法力量,從人、案、程序設計和激勵機制四大要素著手,打消法官和當事人對於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顧慮,拓寬法定、合議兩個適用渠道,做好訴前調解程序和小額訴訟程序、小額訴訟程序和其他訴訟程序的順暢銜接,構建物質、精神雙激勵模式,不斷提高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在深化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中進行了「濟南探索」,形成了破解小額訴訟程序適用難題的「濟南模式」。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