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就業創業就能申領補貼,對我們應屆畢業生來說簡直是福音!也更加堅定了我留在這座城市發展的想法。」在參加「西安樂業卡」上線儀式暨吸引聚集碩博人才政策宣講會後,西北政法大學大四學生夏常劍對留在西安求職就業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
今年以來,為了不斷吸納人才,對衝疫情帶來的就業壓力,西安市出臺一系列就業、創業、人才政策,建立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機制,持續完善我市人才政策體系,讓企業藉助政策紅利加快儲備人才,也讓西安以更加開闊的胸懷擁抱人才。
招賢引智攬英才 助力教育強市
「當老師,不再意味著低收入。」筆者了解到,2020年,西安市提前實現了「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我市始終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市作為民生組合拳的頭號工程,自2019年起,大力實施《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我市壓茬開展公開招聘、進校園招聘、急需緊缺人才招聘、免費師範生招聘等活動11場次,招聘教師7883人,創歷史之最。
同時,圍繞建設教育強市目標,持續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深化崗位聘用制度改革,用足用活《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印發了《進一步深化中小學、幼兒園人事制度改革的通知》,支持學校自主設崗、動態調崗,促進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有效銜接,拓寬了教師職業發展道路。
厚植沃土聚英才 助力產業發展
今年8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向20名「市長特別獎」和30名「市長特別獎提名獎」獲得者(團隊)頒發榮譽證書和獎盃。以城之名,向經濟社會發展建設中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家致敬。
據了解,此次「市長特別獎」申報範圍涵蓋實體經濟、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和文化旅遊業等多產業,旨在為西安市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及中國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服務,集聚城市發展力量。表彰結果體現了西安市鼓勵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鮮明導向,充分體現了西安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的底氣和信心。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沃土,是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總裁安思嘉說:「楊森的發展受益於西安市不斷優化的投資服務以及營商環境,這是楊森選擇堅定紮根西安、服務中國的原因所在。」近年來,西安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升級,企業辦事環節明顯減少,新登記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為西安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活力,也展示了西安開放包容的胸懷以及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如今的西安,正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海內外企業提供優質服務,讓企業和城市共同發展、共同受益。
政策密集出臺 人才吸納再升級
我市始終把尊重人才、服務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努力促進各類人才集聚西安、安居樂業。今年以來,我市圍繞建設教育強市和「6+5+6+1」現代產業發展,聚焦十項重點工作,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努力引進培養更多人才。截至目前,全市現有各類人才344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達107萬人,「6+5+6+1」現代產業人才突破72萬人。
先後出臺了《吸引集聚碩博研究生若干措施》、《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辦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持續開展赴外引才和「高端人才西安行」活動,引進各類博士人才4588人;設立博士後創新基地37家、招才引智工作站24個,聘請招才大使48名、引才特使112名。
多措並舉,不斷拓寬各類人才就業渠道。編制現代產業急需緊缺崗位人才需求目錄,首期發布我市12大產業、192個急需緊缺崗位。大力開展線上、線下引才活動,全年組織各類招才引智活動55場,累計引進各類人才7596人,其中,博士1249人,碩士研究生2771人,本科3576人。(王夢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