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殼到有殼,子彈的成本增加後,能給火槍的發展帶來什麼?

2020-12-17 見史簡談

想必有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十九世紀之前,火槍的子彈所採用的都是球形彈,沒有彈殼,也沒法在球形彈的基礎上增加彈殼。

當然,這裡不包括霰彈槍。

但是在到了十九世紀以後,伴隨著火槍的發展,錐形彈頭出來了,而且也演化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子彈形態。

一種是「德萊賽步槍」,採用的是紙殼定裝彈。也就是把彈頭、彈託、底火、發射藥用圓筒紙殼包成了一個整體。

另外一種是「米涅步槍」,採用的依舊是類似十九世紀以前的燧發槍一樣的前裝填充方式。咱們在這裡簡單將其稱之為「無殼彈」。

顯而易見,就製作成本而言,有殼定裝彈的成本明顯是高於「無殼彈」的,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遷,「有殼彈」卻越來越受到軍隊的歡迎。

而且更是進一步提升了有殼定裝彈的製作成本,用黃銅、鋼、亦或者高強度工程塑料等材料來製作彈殼。

既然子彈是消耗品,那麼按常理來講,就應該是造價越低廉越好才對,那麼為何子彈的製作成本卻在完成了無殼到有殼的轉變之後,反而越來越高呢?

單純的用「有錢」來解釋肯定行不通,那麼也就只剩下了一種可能,子彈成本增加的背後,定然是能給「火槍」的發展帶來遠超於成本的「價值」。

提升了子彈裝填速度

最直接的,就是能夠大大提升子彈的裝填速度。

大家想啊,在十九世紀前的前裝火繩槍時代,想要完成一次擊發,那麼首先得從槍口處往槍管裡倒進火藥,然後在塞入棉花或者牛皮紙等充當「彈託」,最後才能往裡面裝填彈丸。

繼而還得用「送彈棍」來回倒騰幾下,將彈丸和火藥懟實,推升爆燃時的氣密性。

但這還不算完,因為還得在扳機上方的「底火槽」再倒入一點火藥,用來引燃槍管裡面的火藥,最後才是點燃火繩引燃,並完成一次擊發。

可想而知,這樣一番折騰下來,一分鐘能完成一次擊發都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即便後來升級換代,用「燧石」取代了「火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子彈的裝填速度,可前面的裝填流程實則變化並不大,依舊極為耗時。

但是「有殼定裝彈」不一樣,它把底火、彈託、發射藥、彈頭集合成了一個整體,大大優化了裝填彈藥之時的繁瑣程度。

另外一方面則是讓「後膛」裝填變成了可能。

有殼定裝彈使後膛裝填彈藥成了可能

就好比19世紀中期著名的「德萊賽步槍」,在這裡咱們暫且先忽略德萊賽步槍子彈那奇葩的「底火位置」,而是重點關注下德萊賽步槍的擊發方式。

作為世界上第一支「旋轉後拉槍機式步槍」,德萊賽步槍的精華無疑就在那個「旋轉後拉擊發裝置」上面。

通過這個擊發裝置,德萊賽步槍不但可以通過槍栓的旋轉推拉打開「彈膛」,直接從後面將子彈裝填進去。

而且與此同時,其負責擊發的「擊針」其實也早已經在裝填子彈之前就已經準備到位了。也就是已經完成了上膛過程。

剩下的也就只是繼續旋轉槍栓關閉彈膛,然後就可以扣動扳機來完成擊發了。

雖然無殼彈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後膛裝填,可那種後膛裝填其實是建立破壞槍管「氣密性」的基礎之上的,本來前裝式火槍的氣密性就不怎麼好,還在後面開個口,那不是更差嗎。

就好比十九世紀末出現的「夏塞波步槍」,其之所以能夠在普法戰爭中打贏德萊賽步槍,絕不僅僅是因為「夏塞波步槍子彈」的底火位置要比德萊賽步槍子彈的底火位置合理。

而是因為夏塞波步槍的氣密性要高於德萊賽步槍,因為其在槍栓的表面加裝了一個專門用於增強氣密性的橡膠皮套。

由此可見,氣密性對於火器的性能發揮其實也是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的。更別提一體化的有殼定裝彈本身就能提供一定的氣密性。

值得一提的是,後膛裝填還讓火槍的手動連發、半自動、甚至是全自動發射變成了可能,諸如現代那各種型號的手槍、自動步槍、衝鋒鎗等等。

否則大家讓前裝式火槍連發下試試?

當然,現代也不是沒有「無殼彈」,就好比20世紀由德國研發出來的「G11」自動步槍。

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講,G11步槍的子彈也是有殼的,不過因為其「彈殼」也是發射藥製成的,所以在發射之時就已經燃燒的差不多了。

但是由於沒有了定裝彈自身所特有的氣密性,德國不得不通過各種方式來增強彈膛自身的氣密性,從而也就導致G11的機械結構變得極為複雜。

別的自動步槍可能也就一百多個零件,但G11卻多達400多個。雖然能省下子彈殼的成本,這個沒錯,但卻又在槍械自身上增加了更多的成本,顯然得不償失。

有殼定裝彈能更好的保證士兵人身安全

除了以上這些好處以外,有殼定裝彈無疑也能夠更好的保證士兵的人身安全。

畢竟火槍雖然是機械結構,但其卻並不像「弩」那樣屬於純機械式擊發,而是利用火藥爆燃產生的化學能來擊發。

可問題是火藥在爆燃之時雖然產生的能量能夠讓子彈以超音速的速度激射出去,但同時產生的高溫也勢必會讓槍械自身經歷一場高溫炙烤的洗禮。

槍管的使用壽命之說就是因此而來,如果採用無殼彈的話,所有的高溫無疑都會又槍管以及後面的擊發裝置來承受,長此以往,勢必就會讓槍管在高溫下產生形變,輕者啞火、重者直接炸膛。

這還算是輕的,大家想必也聽說過「走火」這個詞吧,在前裝式步槍盛行的時代,這個現象其實極為常見。

其原因也基本都是因為在多次且連續的擊發之下,從而導致槍管自身不但有著極高的溫度,而且也同時會殘留著上次擊發後殘留的火藥殘渣。

那麼等士兵下次裝填之時,槍管的高溫以及火藥殘渣所遺留的火星無疑就很容易引燃新裝填進來的火藥,結果可想而知。

現代之所以普遍採用「黃銅」或者「鋼」等材料來製作彈殼,一方面是因為這兩種金屬都有著優良的延展性,能夠提供更大的氣密性,同時還具備著較好的硬度,不易變形。

但還有一點,則是因為這兩種金屬同時也都具備著極好的「導熱性」,所以在完成一次擊發以後,彈殼其實也是能夠帶走一部分熱量的。而且因為火藥的燃燒是在彈殼內部,能最大化的保證槍管的清潔,減少火藥爆燃對槍管的燒蝕,大大延長了槍管的使用壽命。

當然,有殼定裝彈擁有更長的保存期限其實也是一條,畢竟火藥在彈殼內部,首先能夠實現的就是擁有更長的「防潮期」。

而這些因素最後反饋到士兵身上,是不是也同樣能夠最大化的保證士兵的人身安全?光是降低走火、炸膛機率那一條其實就已經足以證明一切了。

結束語

簡而言之,從提升火器裝填速度、後膛裝填、降低子彈發射間隔時間、降低走火炸膛機率、延長槍管使用壽命,更好的保證士兵安全等諸多有殼定裝彈所帶來的好處之中。

相信大家也不難發現,子彈雖然在完成了從無殼到有殼的轉變以後,雖然只是增加了一個外殼,且製造成本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可其給火槍帶去的發展契機卻幾乎是等同於全方位的升級和改造。

光是這份價值就明顯遠超製作有殼定裝彈所需要支付的成本。

除非未來能有更好的辦法來取代有殼定裝彈所帶來的這諸多好處。就像科幻電影裡常見的那種電磁脈衝武器、雷射武器什麼的,或者是研發出新型的「無殼彈」。

否則目前還真沒有什麼辦法能取代有殼定裝彈在火槍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地位。

【end】

相關焦點

  • 因為威力較大、製作和使用成本較低的原因,人們最終選擇發展火槍
    引言一些讀者朋友在評論區裡留言,說古代弓箭的威力和性能都比火槍剛出現時強出太多,那為什麼古人尤其是歐洲人最終會選擇發展火器呢?曾經小編也對這種現象很好奇,但隨著詳細了解火槍的起源、發展和具體性能後,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 射程近,精度低,火槍憑什麼能淘汰弓箭?
    而火槍的威力極大,一般鎧甲擋不住,而且子彈是有空腔效應,只要打中人體,就算不是打中要害也足以讓人失去戰鬥力。一個農民用弓弩就算射中也未必能幹掉一個騎士,但如果用的是火槍,萬一瞎貓碰上死耗子打中了,騎士估計就得掛了。當然,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射擊精度,不然打不中,一切都白瞎。所以早期的火槍,並沒有弓箭好使。
  • 小火槍(隨筆)
    風透過缺角的玻璃,漫無目的地翻動著老家窗臺上一本破舊的書,再也無力翻開的那張舊書頁裡,夾放著一張泛著悠長歲月微黃的舊照片。照片中一個頭戴五星帽,手持小火槍的小男孩,那就是小時候的我,照片又讓我回到了兒時的快樂時光。
  • 火槍為什麼會讓騎兵的地位降低?
    ▲火槍射擊場面在對遠距離目標進行射擊時,火槍的準確性雖然稍差一些,但也能保證一定的準確性和較高的威力,普魯士的軍隊曾用燧發槍射擊距離自己150米外,一個寬3.05米,高1.83米的靶子,結果發現射出的100發子彈,有40發都擊中了木靶。
  • 堪稱MD最火爆的遊戲《火槍英雄》,子彈到底有多少種搭配!
    但是能夠得到玩家們一致推崇的,或許就只有《火槍英雄》這款極具創意的經典射擊遊戲了吧!我們都知道,MD和SFC平臺有很多人氣超高的遊戲都被盜版移植到了街機平臺,像是《怒之鐵拳》和《快打旋風3》,而《火槍英雄》當年也因為比較火爆,曾經在街機遊戲廳出現過,而且讓很多玩家印象深刻。
  • 《DOTA2》阿哈利姆迷宮火槍英雄天賦介紹
    《DOTA2》阿哈利姆迷宮火槍英雄天賦介紹 DOTA2阿哈利姆迷宮英雄天賦有哪些?
  • 宋朝突火槍的主體不是金屬,而是竹筒,為何有150餘步的射程
    公元1259年,宋朝發明了一種名為「突火槍」的火器,從而正式拉開了現代管狀噴射武器的發展序幕。但不同於此後用金屬來打造銃管的火銃或者火炮啥的,宋朝突火槍的主體赫然是用「竹筒」打造的。正如史書所記載的,「以巨竹為筒,內安子窠,......遠聞百五十餘步。
  • 彈無虛發的自信 神魔大陸2火槍覺醒技能解讀
    《神魔大陸2》全新版本重返自由港帶來了豐富的遊戲內容,全新職業進階技能強力出擊,給予職業全新體驗和加強,是值得所有玩家嘗試的新元素。本次覺醒技能賦予職業全新可能性,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火槍這個職業。火槍在不斷的更新和修改後,現在已經是一種強力的遠程物理輸出職業了。在已有的安全的距離上,他的每一次槍械攻擊都會給對方造成不小的麻煩,擁有超強技巧的火槍甚至可以在敵方未能反應過來就將其擊殺。而本次覺醒更是衍生了全新的可能性。
  • 你被子彈擊中了嗎?
    要說子彈穿過身體什麼感覺的話,我覺得需要先從其歷史發展說起。 說起子彈,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槍械,認為槍械比子彈重要的多。由於來自黑粉的受熱氣體對於子彈的影響引起子彈會夾住膛線槍筒。這也意味著,其鑽孔更小,也保證了在較遠的距離便可擊中目標。 成熟期:無煙火藥。開槍後濃煙滾滾,嚴重影響人們視線,一直是個問題。直到人們從植物界發現的新物質才徹底改變了狀況。20世紀中後期,人們又發現硝化纖維素與某些穩定劑混合時,變的不易揮發,它的使用徹底改變當時的子彈使用狀況。
  • 日本火槍誕生記,真的只是好奇,這才花了2億日元買下火槍
    雙方無計可施,只好靠手勢比劃,試圖理解對方到底說了什麼。就在這個時候,兩名葡萄牙人上岸,手上各自拿著一挺火槍。根據《鐵炮記》記載,那些槍會「發出閃電般的亮光,轟雷般的聲響」。種子島時堯因此深深受到鐵炮的吸引,邀請這些葡萄牙人教他怎麼射擊。其實射擊的方法非常簡單,第一,保持冷靜,端正姿勢。第二,閉上單眼、瞄準目標。第三,扣動扳機。
  • 《帝國時代3決定版》日本火槍步兵怎麼樣 日本火槍步兵強度分析
    導 讀 在《帝國時代3:決定版》這一款即時戰略遊戲中,玩家可以選擇不同的國家進行戰鬥,可能很多玩家還不清楚遊戲中的日本都有什麼兵種
  • 早期槍械發展簡史
    最早槍械的出現,可追溯到中國南宋元年,也就是公元1259年出現的竹管突火槍。竹管突火槍,顧名思義,是以巨竹筒作為槍身,竹筒內填裝火藥與子窠(也就是子彈)。點燃引線後,火藥噴發,將「子窠」射出,射程約230米。這是世界第一種發射子彈的步槍。
  • 《新神魔大陸》火槍轉什麼職業好 火槍職業轉職指南
    楊冪代言,任達華陳小春力薦,新神魔大陸致力於創造出一個鮮活細膩的魔幻史詩大世界,在遊戲中玩家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遊戲人生,自由選擇各種人生愛好,那麼新神魔大陸火槍怎麼樣,下面一起看看吧。 新神魔大陸火槍測評 作為一個中遠程職業,火槍以其靈活的身法和精準的射擊技巧在《新神魔大陸》贏得了一席之地。
  • 3D再現:火槍如何在戰爭演化中PK掉弓箭?
    火槍發射  早期的火槍不僅裝彈繁瑣,發射頻率超低,而且射程和精度都存在很大問題,但奇怪的是這種武器自從配備給軍隊以後從未被成熟的弓箭淘汰,相反經過不斷的改良最終把弓箭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大約在明朝中後期,歐洲、日本和中國都先後裝備了大量的火繩槍,這種在今天看來原始得不能再原始的步槍究竟有何魅力能夠讓不同地區的文明同時對其趨之若鶩?
  • 朝天開槍射擊的話,掉落下來的子彈能打死人嗎?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自然少不了紛爭,人類自古以來都是通過戰爭的形勢在推動社會發展,古時候屬於冷兵器時代,戰爭幾乎都是人與人之間的肉搏,但是武器發展至今,早已脫離了冷兵器的範疇。現代人類在戰場上使用的都是「熱武器」,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槍械。
  • 《新神魔大陸》火槍怎麼樣 火槍玩法攻略
    接下來小編就要給大家帶來火槍相關攻略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千萬不要錯過了哦,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新神魔大陸火槍玩法技巧分享 ... 新神魔大陸火槍怎麼樣?在新神魔大陸手遊中火槍是特殊職業,其射擊能力很強。
  • 古代士兵用什麼製作盔甲,清軍用棉花,不怕火槍效果驚人
    ——歌德(德)]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896,閱讀約2分鐘在沒有防彈衣的古代,士兵都穿著盔甲,那麼古代士兵的盔甲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呢?除了常見的銅和鐵,其實還有很多材料可以用於盔甲。據說中國盔甲發明於夏朝。它是夏朝第七任國王朱珠發明的。
  • 戰場上,一挺機槍1000發子彈能打多久?網友:抗日神劇真敗家!
    直到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火藥被應用於軍事後,槍枝很快取代了弓箭在射程方面的統治地位。早在南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中國就製造了一種突火槍,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 ▲突火槍畫像 01 元代將南宋時期的突火槍改裝成了火銃,也是此後幾百年間我國最常使用的射擊火器。
  • 子彈會拐彎?雷射制導子彈能自動調整方向類似飛鏢
    2012年2月初,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對外宣布研製了一種類似飛鏢的雷射制導子彈 ,長10.16釐米,適用於彈殼直徑為12.7毫米的槍族武器。  研究人員稱,該子彈在飛行過程中能自動調整方向,擊中1.6公裡以外的目標。
  • 口徑驚人的火槍,是歐洲人的對敵利器,既能發射霰彈也能發射炸彈
    這是一把口徑驚人的古代火槍,製作於1760年,產地是西班牙的加泰羅米亞地區。火槍全長91釐米,其中槍管長54釐米,口徑達到驚人的7釐米!要知道十二磅炮的口徑也不過7.5釐米而已,這把「火槍」的口徑遠遠超出了人們對槍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