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疏風驟,卻道海棠依舊——李清照架空小說系列

2020-12-24 朗月等花開

為防止新進來的小夥伴看不太懂,簡單介紹一下,這裡是朗月,因著喜歡李清照,這才動筆寫下我與李清照得前緣往事。以我的視角,來講述李清照的一生。上一世,我是與易安爭渡的鷗鷺;這一世,我是易安窗外的海棠。希望喜歡。

雖至暮春,今日陽光卻是極好,我抖了抖身子準備接著睡,卻不想聞到一股酒香,好奇的睜開眼睛。下一秒,身子就被人輕輕揉弄著,害,怪癢的。因著沒感覺到惡意,這才細細打量來人。

是位嬌俏的小姑娘,梳著雙環髮髻,面上兩頰的胭紅甚是惹眼,加之酒香,姑娘定是喝酒了!怪不得眼神迷離,滿臉醉意。

「院裡的海棠幾日不見,如今竟已經開花了,果真是嬌豔動人!」姑娘聲音竟是這般甜美!聽到這句誇獎,我亦是有點飄飄然。

是了,我就是這株海棠。

有了姑娘這句讚美,我竟也不打瞌睡了。每日早早醒來喝足甘露,努力保持最好的狀態,心裡偷偷想像姑娘下次再來該會怎麼誇我。這樣子過了大約一個禮拜,又聞到了酒香!我循著香氣望去,看見窗子裡的人正在借酒澆愁,一杯接著一杯的輕酌。

原來那日微醉的小姑娘,平日是這般喝法,這也難怪會喝醉,只是我不知道,她因何而愁。身邊的小丫頭看著姑娘這樣喝酒,又勸不了急的要跳起來。過了一會兒,天空便滿是烏雲,周圍光線暗了幾分,我也看不太真切窗裡的姑娘。但總覺得,有一道清淺的目光時不時落在我身上。姑娘應該在看我,或許是錯覺吧。

烏雲一直未散,直到子夜時分,驟降急雨電閃雷鳴。狂風肆虐,我被颳得東倒西歪直不起身子,還有那一滴滴厚重的雨點打在我身上,如針刺痛。我艱難的抬頭看了看那扇依然緊閉的窗子,心頭有點失落……約摸過了一個時辰,風雨終於停了,受了這樣的摧殘後,我也耷拉下了腦袋。心裡暗暗揣測,她有沒有被這雷鳴驚醒呢?

翌日,眼看著日上三竿了,那扇窗子可算是打開了,隔著竹簾便聽見她問窗外園子的海棠如何了。那小丫頭捲起竹簾似乎都沒看我一眼,便漫不經心回應道還和昨兒一樣的。我看了看這殘破不堪的身軀,心裡苦笑,我哪裡有昨天好看嘛。卻也是想聽,她怎樣說。

看不清楚她的表情,聲音卻是聽的真切。她得了丫頭的回答,並不開心,反而嘆了口氣,像是責怪的對丫頭說,你哪裡知道經歷了一夜的風吹雨打,海棠花定是萎靡帶淚,怎會鮮豔如昨呢?不過那海棠花的葉子倒是肯定肥嫩凝翠。

姑娘昨日那般飲酒,想必這會兒還在酒困,醒來第一句便是問我如何了,還有這般回答,想不到竟對我如此憐愛。昨日夜裡的失落與心酸,也通通散了。

隔了兩日,我才聽聞姑娘竟為我作了一首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不僅是感動,這樣一位心懷煙霞而人更似煙霞的女子,世間無二!

我,想陪伴她,期限是她的一生。

彌留之際,我對天禱願——願永墮輪迴世世為物,只求世世皆能得遇姑娘。自微時及至暮年,姑娘生命將逝時分,我亦隨之而去,不言後悔。隨即一聲驚雷響起,或許是上天聽到了?

本篇完,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為何雨疏風驟海棠依舊
    在此要說的是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詩人在小院裡喝酒,喝到酒酣耳熱,忽然風起,風夾帶著稀疏的雨點襲來。一夜趁著酒意酣睡至天亮,詞人忽然想起昨夜天氣變化,順口吟出:「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望著在窗口捲簾的侍女,慵懶卻又擔心地問:園裡海棠花怎樣了? 那捲簾侍女聽到主人發問,便輕描淡寫地回答:與昨日一樣的好。於是有了「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 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詞賞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雖然講的不是李清照的故事,但故事發生在李清照的時代-宋代。電視劇非常精彩,主題曲《知否知否》也十分好聽,推薦給大家,看一看,聽一聽。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言歸正傳,咱們今天就學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 李清照,宋代的女文豪,寫《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被譽為「詞國皇后」,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自明朝以來,中國出現了四處「李清照紀念館(堂)」和多處「藕神祠」。一個人能得到如此多的人的想念,這是很了不起的。青州李清照紀念館位於青州古城西門外洋溪湖畔。佔地約630平方米。
  •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她的父親李格非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母親王氏也是才華橫溢,不得不說基因和早期教育環境對她的影響是巨大的。李清照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從小耳濡目染。出嫁後則與其夫趙明誠共同專研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生活充實美滿,可是中後期金兵入侵中原,只得逃亡南方,境遇孤苦。
  • 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靈感來源於韓偓的《懶起》
    李清照是中華文化詩詞界最為著名的女文學家。李清照的婚姻和愛情還有李清照的思想觀念,更是甚至於李清照的家庭背景,還有李清照的個人心情都在我們的知識文化裡源遠流長。我們都渴望從李清照的文學創作中探究她的喜與樂,悲與苦,還有李清照詩詞裡的剛與柔,都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談資。
  • 讀古詩,知情懷(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宋)
    大雨來的急驟,去的也匆忙,望著窗外清爽的景象,突然就想起了李清照的《如夢令》。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 李清照最像小說的一首詞,通篇寥寥數語,卻是具備了小說三要素!
    但是她早期的作品又是別具一格,充滿了濃濃的少女情懷,從而也後期的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中最經典的便是她的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那這首詞也是李清照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詞描寫得極為抒情,也無比的唯美,更是被後世的評論家稱為不朽之名篇。
  • 李清照一首小令,被編入歌曲之中,卻遭網友吐槽堆砌辭藻!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作家,其詞流傳到現在的也不過只有幾十首,但卻「無一首不工」,「為詞家一大宗矣」。小令是詞中的前輩,因為它盛行於五代時期,其篇幅比較短小,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內的短詞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夢令》等。
  • 春天裡的10句海棠詩詞,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春天裡的10句海棠古詩詞,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1.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煙雨中。——陳與義《春寒》。海棠沒有顧惜自己嬌妹的紅姿,獨自立於著細雨之中,詩人借海棠花抒發自己不畏懼權勢的高尚品德。2.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裡,海棠亭畔,紅杏梢頭。
  • 你知道李清照詞中的「綠肥紅瘦」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嗎?
    應是綠肥紅瘦》的大火,讓李清照這首詞再次出現在人們眼中:「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我想,對於這首詞,高中的同學應該不陌生,自然,對李清照這個人,也不陌生。
  • 海棠經雨胭脂色,風中搖曳撩人心
    春寒料峭,朵朵花兒在風中搖曳生姿,倍加惹人憐愛。一場春雨過後,海棠花的顏色似乎更加鮮豔了。樹下是新填的土,好像還沒來得及長出青草野菜。天然的黃土色,映襯著雨後的海棠花。看起來特別讓人心動。春風十裡,海棠花就像一個個舞者在陽光下起舞,吐露出它們那迷人的芬芳。
  • 看起來簡單,讀透才知李清照多有才
    因一部小說及其改編的電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話走紅網絡,李清照也走進人們的視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走進李清照的詩詞世界。印象中這首詞一直是李清照如夢令系列的一首經典詞作,但是也有部分人不記得原文。
  • 知否,知否,是否海棠依舊?
    說到海棠,總會想起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腦海中浮現出一個詩情畫意的女子,站在海棠樹下,淡淡的憂傷,西府海棠樹態峭立,枝幹直直地伸向天空,仿佛可以聞見海棠濃烈的香味,它開的極致而又熱烈,未開的花蕾,紅豔如火,再加上海棠樹翠綠的葉子,就這樣把色彩的魅力揮霍到極致,一幅春天的畫卷深深映刻在腦海中。
  • 真實的李清照
    宋代詞人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下面說幾條關於她的冷知識。一,人物關係1.李清照老爸是蘇東坡弟子,算來李清照是蘇東坡的徒孫。李清照(婉約派大佬)評師爺蘇東坡(豪放派大佬)的詞是「不諧音律」。2,和辛棄疾(也是豪放派大佬)是同鄉,被後人合稱濟南二安。
  •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花中貴妃是海棠
    陸遊的《海棠歌》則道「蜀姬豔妝肯讓人?花前頓覺無顏色。扁舟東下八千裡,揚州芍藥應羞死」,說海棠花開正豔時芍藥都應感到慚愧。海棠常常和「春睡」連在一起,仿佛海棠是個貪睡的美人。宋代詩僧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白天喝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曰:「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 李清照酒醒之後,看到眼前的春景,寫了一首傷春詞,句句經典
    她曾寫下一首描寫傷春之情的《如夢令·昨夜風疏雨驟》,短短幾句,一副生動的畫面就鮮活地出現在人們眼前,一波三折,有問有答,將少女傷春的生活描寫得淋漓盡致,這首詞也在當時盛行,無處人被她圈了粉。「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開始的兩句交代了詞作的背景,昨天夜晚外邊的夜風又急又猛,雨點稀稀疏疏,昨夜因飲酒過量,今天早上起來之後依然感覺到有酒意未消。
  • 李清照的這首詞,最後十個字真是妙筆生花,不能不讀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裡,耳濡目染,家學薰陶,加之聰慧過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瞻,逼近前輩」,她的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就是她早期作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篇佳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
  • 看起來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很多人認為李清照之所以牛是因為注重對於意境的渲染,以及其經典的白描寫法,至於字句上倒並不算講究,畢竟她的文字多數過於直白。今天我們來看一首李清照的處女詞,這首詞約寫於李清照16歲時,當時李清照初到京師(汴京)不久,便寫下了這首詞,瞬間就轟動了整個京師。
  • 李清照的《如夢令》,寥寥數語,將愛花、憐花的憂與思表達出來
    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之一,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清初學者沈謙在《填詞雜說》中說道:「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也。」將李清照與李煜並稱,極為推崇。《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李清照這首詞言簡意賅,用詞考究,意味深遠,居然是她16歲所作
    在逃亡的過程中,因為趙明誠擅離職守被發落到偏遠荒涼的地方,李清照無法接受丈夫臨陣脫逃的做法出言諷刺,趙明誠不久之後抑鬱而終。李清照開始了她孤獨漫長的後半生。李清照晚景悽涼,後期作品也大都令人感到悲傷。今天我們先來讀一讀她在十六歲那年所作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體會一下李清照幼時有多麼多愁善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