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的姐姐!杭州68歲潘大姐愛上滑翔傘,教練聽說她要學吃了一驚

2021-01-12 瀟湘晨報

昨天下午4點多,海寧大尖山的滑翔傘訓練基地上,68歲的潘金梅剛剛結束一輪鬥傘(意思就是地面訓練,練習對傘的控制),夕陽照在她的臉上,有一層細密的汗珠。

和巨大的滑翔傘相比,潘大姐的身影顯得特別瘦小,但看著她,卻能感受到一種力量。

潘大姐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在家裡剛住了半個月,昨天中午看到微信群裡「傘友」們的召喚,她又忍不住跑去了海寧。

「前段時間冷空氣來了,風大,沒法飛傘,這兩天回暖了,我就過來了。」潘大姐說話慢悠悠的,但語氣堅定,和人聊天時總帶著淡淡的笑意。她開玩笑說,海寧現在已經快變成自己的「第二個家」了。

從去年9月開始,她在滑翔傘基地附近租了一間民房,18平方米大小,月租金500元。天氣好的時候,她就住在民房裡,每天早上八九點起床去訓練基地訓練,中午和「傘友」們在農家樂吃頓飯、休息,下午繼續訓練到四五點,然後回房看看電視、刷刷手機,洗漱休息。

生活規律又充實,她覺得很滿意。

一直保持著運動的習慣「我這個人就是閒不住,有新鮮的東西,都願意去嘗試。」潘大姐年輕的時候,在工廠做過工,自己也做過小本生意,但不管做什麼工作,她一直保持著運動的習慣。遊泳和散步是她最喜歡的,因為家離西湖近,住在杭州的時候,她幾乎每天吃過晚飯都會到湖邊走走逛逛。

老伴因病去世,潘大姐消沉了一段時間。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她常常對著房間發呆:「以前照顧老頭子,陪陪外孫女,忙起來也不覺得有什麼,後來剩下一個人,空閒時間多了,一下子有點不適應了。」

和滑翔傘結緣,是因為表弟。潘大姐的表弟是滑翔傘資深愛好者,已經有15年的飛傘經歷了。

一次聊天的時候,表弟推薦了這項運動,潘大姐的第一反應和大多數人一樣:「都快70歲的人了,還在天上飛,能行嗎?」

「怎麼不行?比你年紀大的都還在飛呢,你身體條件好,肯定沒問題!」表弟的鼓勵讓她有點動心。

之後一段時間,她去了幾個訓練基地,了解了滑翔傘的基本知識和飛行情況。她下定決心:學!

教練聽說她要學吃了一驚她在海寧大尖山的滑翔傘訓練基地報了名,去年9月,課程正式開始。

在「飛傘」之前,必須經過地面訓練,學習如何起傘和控傘。

傘頭和坐袋等裝備加在一起總重量近25斤,對身高1.5米、體重只有87斤的潘大姐來說,並不輕鬆。

「剛開始練的時候,兩邊大腿肌肉都拉傷了,很痛;傘繩勒在身上,全身都是淤青。」潘大姐說,好在自己心態樂觀,「萬事開頭難嘛,辛苦是辛苦的,不過每天進步一點就很開心,來都來了,不好隨便放棄的。」

有些年輕的學員練了一個星期就開始「單飛」了,潘大姐看了也不著急,她說,自己這個年紀,跟健壯的小夥子們是不好比的,凡事還是得按照自己的身體條件來,不勉強,不逞強。

潘大姐的教練孔東林說,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覺得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

「說實話,大姐個子挺小的,滑翔傘也確實是項需要體力的運動,聽說她要學的時候,我還是有點驚訝的。」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孔東林發現,潘大姐著實很有毅力,很多時候別的學員都休息了,她還一個人在場上來回地跑。

孔東林說,來學滑翔傘的以三四十歲的男性居多,女性本來就少,像潘大姐這樣的更少。

不過,滑翔傘作為一種休閒運動,在年齡上並沒有太嚴格的限制,只要身體健康,沒有高血壓、心臟病、恐高等,其實都可以嘗試。

迎來自己的首次「單飛」就這樣,經過一個多月枯燥的反覆訓練,潘大姐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首次「單飛」。

她清楚地記得,那是去年11月1日,海寧晴空萬裡。教練評估了當天的天氣狀況,鼓勵她試一試「單飛」。

「前前後後練了這麼久,基本功還算紮實,心裡也有點底了。」潘大姐按照訓練時的步驟,俯身、起跑、起傘,「飛」了出去。

「剛離地的一剎那,肯定還是有點恐懼的,但是真的到了天上,我就什麼都不想了。」潘大姐說,自己很享受在空中俯瞰風景的感覺,雖然整個過程只有5分鐘,但落地的時候,成就感滿滿。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潘大姐信心大增,開心地發了一條朋友圈。

沒想到,女兒隨即就打來電話,表示反對:「哎喲,媽媽,天上這個人是你啊,我暈了,你悠著點,我小心臟受不了的。」

還有不少年齡相仿的朋友,也留言勸她,不要去參加這麼「危險」的運動。

潘大姐倒是不以為意:「他們不了解這個運動,可能覺得危險,但我學過練過,我會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的。」

想去全國各地「旅飛」從去年9月至今,潘大姐已經飛了44次,她依然經常在朋友圈裡分享自己練習滑翔傘的照片和視頻。

漸漸的,朋友們的留言從擔憂變成了欽佩;女兒也不再堅決反對,而是叮囑她注意安全,「開心就好」。

潘大姐說,像自己這個年齡來學滑翔傘的,確實很少,但她喜歡這裡的氛圍:「年輕人多,跟他們在一起,感覺自己也變年輕了。」她打趣說,基地最小的學員只有13歲,飛得特別好,還是她的「師姐」。

潘大姐學這個,最大的開銷是每年1.2萬元的學費,另外,初期還需要自己購買滑翔傘等裝備。她說,自己的這把傘是表弟給的,如果買買估計也要兩三萬元。

此外就是上山的交通費了,如果要從山頂飛傘,得先坐車上山,費用是15元一趟。

目前,潘大姐已經拿到了滑翔傘飛行執照A證,接下來,她還想繼續學習,考取B證。

有了B證,就可以到全國各地的滑翔傘基地去飛傘。潘大姐說,自己的目標就是在身體條件還可以的時候,去各個不同的地方「旅飛」,多看看不同的風景,開心地過好後半輩子。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乘風的姐姐!杭州68歲潘大姐愛上滑翔傘,教練聽說她要都大吃一驚……
    都市快報訊 昨天下午4點多,海寧大尖山的滑翔傘訓練基地上,68歲的潘金梅剛剛結束一輪鬥傘(意思就是地面訓練,練習對傘的控制),夕陽照在她的臉上,有一層細密的汗珠。和巨大的滑翔傘相比,潘大姐的身影顯得特別瘦小,但看著她,卻能感受到一種力量。潘大姐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在家裡剛住了半個月,昨天中午看到微信群裡「傘友」們的召喚,她又忍不住跑去了海寧。
  • 42歲大姐養大四姐弟,被妹妹稱「機器人」,網友:大姐該歇歇了!
    如今姐弟都成家立業,而大姐卻累得一身病,兩姐弟要當場感謝大姐的養育之恩。來感謝大姐的人叫吳金靈,她在家裡排行老二,在她十歲那年,父親因為車禍喪失了勞動力,母親在精神上也出現了問題,家庭所有的重擔都落在了當時才14歲的大姐肩上,吳金靈從小是被比自己大4歲的大姐拉扯大的。14歲的年齡,本該是天真爛漫出去玩的年紀。
  • 小潘潘首登央視「學貓叫」,媒體對她有何評價?
    昨日,央視元宵晚會如期上映,其中最大看點之一就是孫濤、賈旭明、小潘潘的小品《唱歌給你看》。小品中,孫濤作為小潘潘的粉絲希望與之合作一把,卻遭到賈旭明聯手小潘潘的戲弄。雖然作品的立意並不新穎,但經過三人的合作還是能夠讓臺下觀眾捧腹大笑。
  • 杭州最後一家彈棉花的老字號要關?潘永泰號:只是暫停
    放眼望去,十幾個平方的屋子,一張大概是被棉花撫得光滑的木床,一架一看就有年頭的棉花機,還有一些竹耙、磨子、弓等彈棉花的工具被收了起來,懸空的貨架不再滿滿當當,只有幾床棉被被裝在透明塑膠袋子裡。想像中富有節奏的「嘣、嘣」彈棉聲,已經好久沒有響起過。前陣子,有讀者留言,說杭州最後一家彈棉花的老字號作坊停工了,覺得很可惜。
  • 流水的校偶,鐵打的潘潘!而潘潘的老婆竟是她?
    這不前腳才看完《冰糖燉雪梨》,被裡面的徐教練和金教練的互懟逗得捧腹大笑。接著換臺到《全世界最好的你》,突然發現,咦!怎麼霖大的冰球教練搖身一變蓉大的射箭教練啊?看來我們的潘潘真的是技能點滿滿,還有什麼是潘潘不會的?潘潘是誰?為什麼叫他潘潘?
  • 汕尾空中的滑翔傘 承載著遊蕩的白日夢想
    目前滑翔傘在歐美和日本等國非常流行,在國內也逐漸掀起了一股旋風。在粵東地區的汕尾市,就有三處極佳的滑翔場地,分別位於海豐深汕特別合作區的日月湖生態園、陸豐河西鎮西北清雲山畔的獅山和旁邊毗鄰惠州的水底山。
  • 滑翔傘美女火了,由尖叫變為哭泣只在一剎,網友:花錢買罪受!
    導讀:「滑翔傘美女」火了,由尖叫變為哭泣只在一剎,網友:花錢買罪受!隨著短視頻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朋友通過拍攝視頻,或者拍段子上傳到網絡上,期待自己也能像明星一樣火上一把,不過這真的那麼容易嗎?下面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美女乘坐滑翔傘走紅的視頻,不知道有沒有人玩過這種東西呢?其實在我看來「滑翔傘」也屬於極限運動,像蹦極,跑酷這類都算作極限運動。現在的社會上,每個人生活的壓力都很大,有很多人都會嘗試做一次極限運動來釋放自己內心的壓抑,雖然這種東西很恐怖,但是在尖叫的那一刻,忘乎所以會釋放很多負面情緒。
  • 主播小潘潘《學貓叫》 引發全民賣萌熱潮
    聲勢之浩大,僅僅在抖音,這首歌的選用次數就超過400萬;在微博,話題#小潘潘學貓叫#閱讀量超過1億次,登上音樂話題榜第四名;而經小潘潘本人自創的學貓叫手勢舞更是吸引了關曉彤、陳赫等數十位娛樂圈明星模仿使用,教學視頻播放超過千萬次。   有人叫她「貓系女孩」,因為會撒嬌而且萌。但其實,還應該有溫柔和勇氣。
  • 2020黃龍洞最後一場相親大會 紅娘界「扛把子」金大姐要收山?
    女生說:「我有個37歲的表姐,留學回來,現在高校教授,還有堂姐35歲,銀行中層幹部,年收入40萬,但兩人都沒對象,我想找對象要趁早。」女生的一番話把金大姐逗樂了,但她還是婉拒了女生,讓她先完成學業。金大姐分析說,優秀女生不要以為自己條件好等著人家追,在找對象這個事情上也需要高情商和適當的主動。
  • 回答一位想學習滑翔傘的讀者的七大問題
    在關注的相關信息中,您的信息是最全的也是最靠譜的,特地向您諮詢一些問題: 1 您在哪學的/您和誰學的/您在每一個級別淨學習時長大概是多少呢?培訓時有什麼注意事項嗎?教練和場地請您推薦一下 (自己想摸著石頭過河,聽取下前人的建議) 答:我是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學習的,地大是中國最早也可能仍然是目前唯一一所開設了滑翔傘課程的高校,我的主要授課老師是鄧焰峰教授。在A級-B級學習期間的客座教授是陳海平教練(中航協持證教練),在B級-C級學習期間的客座教授是周繼東教練(中航協持證教練)。
  • 60歲帥大叔登上米蘭時裝周!71歲老太太玩滑翔傘一飛沖天!
    71歲老太太,偏偏中了戶外運動的毒登山、騎車、冬泳、漂流已是小意思動力滑翔傘成了她的新目標!為衝上雲霄,她竟把退休工資悉數貢獻,全然不顧家人勸說阻攔她只要心心念念的滑翔傘!魔力的節拍,魔性的表情,魔鬼的步伐,給她一段音樂,她便能燃爆整個世界!
  • 姐姐的瓜吃不完!15歲張含韻因太火被拒絕入學,寧靜還是動畫大觸
    歲...東北話張口就來,英文口語流利無口音,說明她沉寂的這幾年一點沒閒著,我甚至翻到了她16年的配音視頻↓2020年,張含韻31歲如果說姐姐中還有能hold住「全開麥Live」這幾個字的,她絕對算一個。
  • 《燕雲臺》:大姐為何愛上馬奴?原來她至死未知,與太平王有關
    身份高貴的大姐胡輦,為何偏偏愛上一個身份低賤的馬奴?沒有人想要為家庭活一輩子,雖然大姐是簫家的長女,每日每夜都為這兩個妹妹操心,但胡輦不喜歡,想要脫離,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地方。以上幾點都是其次,其實胡輦愛上馬奴真實原因,是與太平王有關。
  • 《港片:這個學霸有點兒壞》第36章 潘朵拉
    「潘朵拉?你怎麼在這裡?」滿贏是認識潘朵拉的。潘朵拉家人在廟街開了一間典當鋪。滿贏記憶裡還是拿過一些東西去典當換錢。當然都是一些不值錢的東西。更何況她還是《十二傳說》這部戲的女豬腳。這件案件還跟她有關聯。「我聽說你最近休學?怎麼今天有空來這裡?」「雙喜?
  • 假如皇上對你說,我漂亮的親姐姐愛上你了。你要不要給媳婦說一聲
    作為女孩中的老大,她既要幫母親料理家務,又要照顧年少的弟弟妹妹。直到弟弟劉秀稱了帝,日子才好過起來。所以,光武帝劉秀對長姐劉黃,還是非常尊敬和愛護的。 光武帝封大姐劉黃為湖陽長公主,富貴已極。劉黃的丈夫剛去世不久,光武帝就打算再為姐姐劉黃找一位丈夫,他徵求姐姐的意見時,劉黃說:「宋弘的相貌品德,各位大臣沒有人趕得上。」光武帝說:「我來想想辦法。」
  • 小潘潘演唱《學貓叫》 臺下周一圍的表情太苦澀
    網易娛樂2月19日報導 2月19日,央視2019元宵晚會開播,其中網紅小潘潘也登上了央視舞臺,和孫濤、賈旭明一同表演小品,在節目中,小潘潘帶來了她的熱門曲目《學貓叫》,在她演唱「喵喵喵」時,鏡頭給到了臺下觀眾,演員周一圍卻被拍到一臉苦澀的表情
  • yy小潘潘個人資料多大了 學貓叫小潘潘本人圖片遭起底
    隨著《學貓叫》在抖音的爆紅,這首歌的原唱yy小潘潘個人資料多大了被扒,然後學貓叫小潘潘本人照片曝光,原來小潘潘長得這麼好看,看來人美歌甜形容的正是yy小潘潘,接下來一起看看小潘潘的資料吧。小潘潘個人自拍當聽到「我們一起雪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是不是覺得十分洗腦呢,這樣輕快歡愉的律感,一下子就抓住人的聽覺,令人感到百聽不厭,特別是原唱小潘潘的聲音,可愛間又透露著甜蜜,聽著人心裡美滋滋的,小潘潘
  • 聽說動漫中的30+姐姐也要成團了?!你PICK誰?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實在太火了 當二次元的姐姐們聽說了這檔節目時 紛紛蠢蠢欲動 表示也想組個女團玩玩!
  • 溫州杭州尾波衝浪高清圖
    溫州杭州尾波衝浪高清圖從學生時代一個高度宅的玩家,變成了真實世界的戶外小能手,我大概把以下幾個項目當做了副本在慢慢通關。因為風衝教練帥,我於是報了iko體系的私教課。同一個衝浪店學習的荷蘭小哥哥7小時掌握各種技巧,上班up wind出去浪。而我學了7小時,才勉強掌握了在沙灘上放風箏技能。然後無數次出海嗆水,感覺做我的練習傘掉到海裡比飛在空中時間多,哈哈。總之我是個悟性極低的學員,但即便是不上板的body dragging,也超好玩。今年一定要抽一個月蹲海邊繼續學習,到帥起來為止!
  • 徐莉佳傳媒之聲丨明年五十五歲要退休?上海女足總教練水慶霞給出...
    這是為上海隊攻入致勝一球的老將水慶霞在頒獎儀式後親吻冠軍獎盃。一位是邱芳芳,孩子現在一歲。另一位是張馨,孩子稍大一些,目前又已經回到了國家隊。我覺得做了媽媽以後,隊員本身還是有非常大的變化。比如過去比較情緒化,甚至被稱為任性的『小公舉』,但做媽媽之後,對自己要求反而更嚴格,也更懂得珍惜。平時,隊伍對於媽媽球員會給予一些特殊的照顧,畢竟人性化關懷對於球員還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每周放假,我們會給她們多半天或一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