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大年初一來到武漢支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近一個月的時間。讓我們來看看醫護人員上崗前後的變化。
來到浙江首批援鄂醫療隊所在的武漢第四醫院的病區,護士們正忙碌著穿上防護服,每天下午4點是她們交接班的時間。
記者:我看現在這個護目鏡還是很清晰的,出來以後是什麼樣?
浙江首批援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 易雄英:出來之後我們眼眶上面都是有水珠,有時候我們能感受到水珠往鏡框上滴的感覺。
記者:出來以後防護服裡面是什麼感覺?勒這麼緊,會不會工作一段時間就會覺得頭疼?
浙江首批援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 易雄英:溼,勒的時候可以勒緊一點,工作一段時間會疼,像戴了緊箍咒。
浙江醫療隊是從全省抽調的精兵強將,來之前彼此並不熟悉,為工作方便,每次在背後寫上來自何地、姓名是必須的程序。
還差20分鐘才到交接班的時間,有兩位護士因為連續工作、體力不支在裡面出現了中暑的症狀,提前出來了。
僅僅四個小時的值班,護目鏡和口罩就已經在她們的額頭、臉頰、脖子勒出了深深的痕跡。
浙江首批援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 唐靜芳:本來我們應該是四點鐘下班, 然後提前出來了,真的是熬不住了。
記者:這樣的工作堅持多長時間了?
浙江首批援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 唐靜芳:我們是大年初一過來的,到今天有二十幾天了吧。
記者:我看你腦門上這個勒得特別深,是每天都是這樣嗎?
浙江首批援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 唐靜芳:戴護目鏡的關係吧,基本上每天都是這樣。這兩個耳朵這裡因為戴口罩會滑下來,這兩個耳朵這裡真的也很疼。
浙江醫療隊是大年初一來到武漢第四醫院,至今在這裡已經堅持了近一個月的時間。馬上這班的醫護人員就要上崗了。
浙江首批援鄂醫療隊共141人,目前接管了武漢四院普愛院區18、19、20樓的重症病區,截至目前共收治200人,臨床治癒出院79人。
經過四個小時的護理、半個小時的自我清潔工作,待一會我們看到的那幾位醫護人員就要從這個門裡出來。
記者:每次下完這個班是什麼感覺?
浙江首批援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 黎紅偉:終於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了, 這裡面裡面太封閉了。
浙江首批援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 潘青芽:我是首先想一下,我自己有沒有把本職工作都完成,省得把工作留給別人。
記者:每一個從裡面出來的姑娘的標誌,都是鼻子上的這個。
浙江首批援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 陳麗霞:鼻貼,我貼了兩層,我的壓瘡有點厲害,這樣貼起來會減緩壓力,會好一點。揭開以後是紅的,現在是二度壓瘡,破了是三度壓瘡。
交接班結束,一位護士沒有說辛苦,而是講述了她昨天晚上做的一個夢。
浙江首批援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 胡丹虹:夢到了我們一群人坐在敞開的列車裡,然後開過一片櫻花園,一群人拿著帽子、絲巾在那裡歡呼雀躍,好享受這個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