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百貨的感恩節遊行,海綿寶寶第十三次出現,商家可能認為這個角色既能吸引孩子,又能吸引他們的父母。圖 / 視覺中國
美國當地時間 11 月 27 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動畫師、動畫形象「海綿寶寶」創作者史蒂芬 · 海倫伯格於 11 月 26 日去世,享年 57 歲。2017 年 3 月,史蒂芬 · 海倫伯格身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 俗稱「漸凍人」 ) 。據悉在與疾病鬥爭的一年半中,海倫伯格仍然筆耕不輟,堅持自己的漫畫創作。
「海綿寶寶之父」因漸凍人症去世 享年 57 歲。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海綿寶寶」的 11 個秘密:海綿寶寶的原型是啥 ?
由海倫伯格創作的動畫片《海綿寶寶》於 1999 年在美國播出,故事情節主要圍繞著主角海綿寶寶和他的好朋友派大星、鄰居章魚哥、上司蟹老闆等人展開。場景設定於太平洋海底,一座被稱為比奇堡的城市。《海綿寶寶》是美國電視節目歷史上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動畫片之一。但海綿寶寶究竟是一塊海綿還是發糕 ? 起司 ? 凍豆腐 ? 蟹老闆的蟹黃堡到底是不是用蟹肉做的 ? 海倫伯格也在片中為觀眾留下了不少秘密。
海綿
很多網友都認為海綿寶寶就是一塊方形的吸水海綿,但海綿寶寶的原型其實是海中真正的生物 —— 海綿。海倫伯格曾經在採訪中透露,他年輕時本想從事海洋生物學相關的工作,並曾在奧蘭治縣的海洋研究所工作。在動漫產業越來越繁榮時,海倫伯格學習了動畫專業碩士學位,並創作了一本講述海洋生物的漫畫《潮間帶》。機緣巧合之下,他以該漫畫書為基礎創作了《海綿寶寶》。因此「海綿寶寶」其實是海洋裡的無脊椎生物 —— 海綿,生活在海水中或是淡水中,是最簡單的多細胞生物之一,沒有頭也沒有軀幹。
蟹黃堡
蟹堡王餐廳有明文規定,員工不能以任何方式記住蟹黃堡的配方。但海綿寶寶曾給出過答案:兩片麵包 ( 其中一片上要有芝麻 ) 、煎肉餅、生白菜、西紅柿、番茄醬、芥末醬、芝士片、洋蔥片、生菜沙拉,但最必不可少的還是醃椰菜和海綿寶寶的愛。蟹老闆照著配方,也無法做出美味的蟹黃堡,所以蟹堡王餐廳沒有海綿寶寶就會倒閉,很多次蟹老闆都是求著海綿寶寶回來上班。
章魚哥
章魚哥的名字叫章魚,但其實他的原型是烏賊。製作組透露,在畫章魚哥的時候,用章魚作為原型會很恐怖,所以才改為烏賊。而且章魚哥只有六個觸手,因為八隻觸手的話會顯得非常擁擠。
派大星
在海倫伯格最初的故事體系中,派大星並不是一隻可愛的、木訥的海星,他的人設是一個惡霸,在路邊開了一家酒吧。
家
復活島人像屋是章魚哥的家,外形為深藍色復活島人像。
石頭屋為派大星的家,外形為紅棕色半圓體石頭,裡面的家具擺設由沙子堆成。
痞老闆和老婆
大反派痞老闆是浮遊生物,他的老婆凱倫 ( Karen ) 是一臺擁有 256G 內存的電腦,小時候是計算器,還沒嫁給痞老闆時是保全系統。凱倫經常幫助痞老闆想計策偷走蟹黃堡的秘方。據悉凱倫的名字是海倫伯格妻子的名字。
比基尼海灘
動畫片中,海綿寶寶住在太平洋裡的比基尼海灘 ( Bikini Bottom ) 附近的海底。這處海灘屬於馬紹爾群島 ( Marshall Islands ) 中的一組島嶼,大約位於夏威夷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是美國的前殖民地。冷戰時期,美國在這裡進行了 23 次核武器試驗。
小蝸
海綿寶寶養了一隻蝸牛寵物,名為小蝸。它頭腦特別聰明,會吐出黏液,會拉小提琴,會繫鞋帶,並且食量大得驚人。但最特殊的是它也會發出叫聲。不少人都以為小蝸的叫聲是「喵喵」,但實際上它的叫聲是「 mao~o 」。
哈哈
海綿寶寶「哈哈」的笑聲非常具有魔性,而扮演海綿寶寶的配音演員湯姆 · 肯尼 ( Tom Kenny ) 在配音時則是通過在笑聲中不斷敲擊自己的喉嚨來改變聲音,從而創造出海綿寶寶獨特的笑聲。
珊迪
珊迪是一隻陸地松鼠,為什麼要跑到深海生活 ? 一次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去珊迪家做客,珊迪訴苦可能待不下去了,因為她是樹屋發明有限公司派遣到海底搞發明的,但是期限馬上要到了,她做了很多發明都不太理想。於是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幫助珊迪搞了很多新發明,其中珊迪發明的自動剝香蕉皮的機器打動了猴子領導,領導把樹屋研究期限延長 20 年,珊迪便長期住在了比奇堡。
配音
在電影《海綿寶寶》中,一個人類寶寶看到海綿寶寶時發出了「 SpongeBob 」的聲音,為他配音的正是海倫伯格本人。
被引入中國,成為家喻戶曉的動畫角色
一部好的兒童作品生命力可以長達幾代人。總計 12 季,共播出 200 多集的《海綿寶寶》 ( SpongeBob SquarePants ) 就是這樣一部影響了全世界的歡樂常青樹。在被央視引進國內後,它成了很多孩子的童年回憶。
從 1999 年在尼克洛迪恩有線電視頻道開播至今,這部動畫的人氣歷久不衰。海倫伯格在去年公開了自己被診斷患有漸凍人症的消息,也真的如承諾的一樣「工作到身體允許的最後一刻」,給粉絲帶來了第十二季。
海綿寶寶之父的商業帝國:周邊商品賣到 840 億元 電影票房 1.4 億美元。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這部獲獎無數的動畫被《時代》雜誌提名為「最偉大的電視節目」之一,作為一個有相當知名度的「低預算卡通」,它得過 4 座艾美獎 ; 海綿寶寶周邊商品為尼克兒童頻道創造了超過百億美元的收入 ;2017 年在紐約百老匯上映的同名音樂劇也好評如潮 ; 動畫片還被改編成電影登上大銀幕,其中 2015 年上映的《海綿寶寶》3D 電影登頂當時的北美周五票房 ; 最新一部電影將於 2019 年上映。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相關的電子遊戲。
引進中國,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2003 年,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成立,一大批世界經典動畫作品被引進,其中就有《海綿寶寶》。央視在 2005 年從尼克兒童頻道引進《海綿寶寶》前三季,之後又陸續引進四至六季。從 2006 年 1 月 29 日開始,這部動畫開始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
原配音湯姆 · 肯尼 ( Tom Kenny ) 給海綿寶寶創造了標誌性的笑聲,例證了配音演員都會說的一句老話:「表演的元素總是勝過聲音的元素。」在中國的配音版本中,陳浩作為甄子丹和謝霆鋒的御用配音,讓海綿寶寶具有了更具穿透力的歡樂。其餘配音角色也都是行業精英,使得這部動畫更容易在中國孩子們的心裡開花結果。
世界範圍內,成為一種流行文化
《海綿寶寶》創作者史蒂芬 · 海倫伯格是一名動畫師,還是一名海洋生物學家。除了對保護地球環境的提倡外,這部作品有令人驚訝的深刻情感核心和文化趣味。這也是海倫伯格的創作能贏得世界各地不同的年齡和背景的觀眾青睞的原因。
開場動畫中有一幅海盜船長的油畫,根據配音演員肯尼的說法,海倫伯格「多年前」在一家舊貨店裡發現了它,而這幅畫裡被特效處理後會動的嘴是海倫伯格本人的。劇集中,你還會發現創作者埋的各種彩蛋:比如章魚哥一會兒在客串達 · 芬奇名畫《維特魯威人》,一會兒又跑到《創造亞當》的畫面裡,甚至還能在變成一攤液體掛在樹上後,變成達利《永恆的記憶》的組成部分。
少兒頻道播出的《海綿寶寶》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海綿寶寶》的主題曲曾是俄軍中最受歡迎的行進曲,「如果早幾十年出品,恐怕冷戰都不會爆發」 ; 在 2009 年 7 月的紐約杜莎夫人蠟像館,海綿寶寶成為第一個擁有蠟像的動畫角色 ; 甚至海綿寶寶的百老匯音樂劇也得到了大衛 · 鮑伊 ( David Bowie ) 、約翰 · 傳奇 ( John Legend ) 甚至說唱歌手 T.I 的作曲 ; 更不用說,前幾天的紐約梅西百貨感恩節遊行中,人氣鼎盛的巨型氣球海綿寶寶在第 13 個年頭出現,依然受到熱捧。
從《海綿寶寶》中也延伸出各種文化討論。甚至在網際網路時代成了某種文化符號,被稱為 Mocking SpongeBob,也稱為 Spongemock。海綿寶寶有一集中,章魚哥偷看了海綿寶寶的日記,發現他有個毛病:看到格紋就忍不住像雞一樣咯咯叫。於是,借著海綿寶寶這個梗,在 2017 年,社交媒體上的群眾紛紛借題發揮,它一下子從一個小眾梗變成了人人都在使用的交流模式,直至今日仍被推崇。大家會在句子裡用突然的英文大寫模擬「咯咯叫」,這種用法表達的是對某種觀點的嘲諷。比如「 I doNt EveN KnOw heR liKe that. 」這句話相比原句就多了許多隱含意義。除此之外,由於海綿寶寶劇集龐大的體量,給網友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它的各種圖片、動圖和經典語錄都成了傳播因子。也是在這個時代,一部針對兒童的動畫變成了全年齡向的網際網路文化現象,有點像《小豬佩奇》在中國的傳播軌跡。
海綿寶寶的樂觀精神值得追逐
其實,最初我們愛上海綿寶寶,很可能是因為他雖然屢遭挫折,但總能憑著永遠不滅的樂觀精神渡過難關。尼克動畫頻道節目製作部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和所有偉大的卡通片一樣,《海綿寶寶》之所以長播不衰,關鍵就在於它能在保持情節有趣的同時,注重時代精神。」
海綿寶寶最大的天賦是他無限的共情能力:他真切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像駱駝祥子一樣,日復一日用不那麼聰明的行動打動喜歡質疑的人。這是他的天性,也代表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所有天真與美好。
笑能入耳,哭能填海,可愛直接的海綿寶寶和章魚哥成為完美的對照。但在觀眾從孩子逐漸成長為成年人的路上,章魚哥開始不再那麼有距離感。他是我們熟悉的,一個被歲月洗鍊後選擇冷酷、距離的身邊人,他帶著顯而易見的孤獨和更加顯而易見的對他人的刻薄。
成為海綿寶寶是一種選擇,即使生疏如章魚哥,也會在有一天,別彆扭扭地表達出對這種溫暖樂觀的需求。最後,感謝海倫伯格和他的團隊給我們帶來這麼多歡樂。
文 /新京報記者 張赫 胡雪純 ( 評論人 )
值班編輯 李二號 吾彥祖